中国国内贸易核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出现变化 (中国国内贸易部)
媒体信息,华泰联结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中国国内贸易核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出现变化。依据《中国国内贸易核心股份有限公司九届九次董事会会议决议通告》及《中国国内贸易核心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次性暂时股东大会决议通告》,林明志先生自2024年7月1日起不再负责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选举黄国祥先生自2024年7月1日起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依据《中国国内贸易核心股份有限公司九届十次董事会会议决议通告》,选举黄国祥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口头董事及薪酬委员会委员,并赞同黄国祥先生接替林明志先生负责饭店政策口头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简介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自1990年8月30日成立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商业角色。 这个地标性建筑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与高端零售品牌入驻,同时也是众多国际会议和大型商务活动的举办地。 它接待过各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商业界的重量级人物,展现了其在国内外的显著影响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随着1999年国贸二期的落成,总建筑面积达到了惊人的56万平方米。 2005年,国贸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三期工程正式启动,规模为54万平方米,分为两阶段建设。 目前,首期A阶段的“国贸大厦”已完工,这座高达330米的建筑不仅在规模上瞩目,更是北京市的最高建筑。 三期工程与一期、二期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区,占地面积达到17公顷,总建筑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
国贸三期的竣工将无疑提升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在全球商业舞台上的地位,巩固其作为世界级贸易中心的地位。 这个不断壮大的商业帝国,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也展示了其在全球商业网络中的核心地位。
扩展资料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简称“中国国贸”)成立于1984年11月,中外方股东分别为中国世贸投资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郭氏兄弟集团所属香港嘉里兴业有限公司。 中国国贸地处北京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段,由酒店、写字楼、公寓、展厅和商城等高档商业建筑形态组成,是众多跨国公司和商社进驻北京的首选之地,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高档商务服务企业之一。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发展银行,股票简称:深发展A,股票代码)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 其前身是1987年由深圳当地21家农信社合并成立的“深圳市联合信用银行”,后改名为“深圳发展银行”,简称深发展。 深发展于1987年5月首次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并于1987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深圳。 深发展作为深圳第一家上市公司和全国最早的股份制银行,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是媒体的宠儿。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发展银行综合实力日益增强,成为了一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郑州、等22个经济发达城市设立了约300家分支机构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北京、香港设立代表处,并与境外众多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2004年,深发展成功引进了国际战略投资者——美国新桥投资集团(Newbridge Asia AIV III,L.P.),成为国内首家外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 秉承“专业、创新”的客户服务理念,深发展有效结合国际先进管理技术与本土经验,在经营理念、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市场开拓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深圳发展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增长,业绩表现良好。 截至2011年上半年,深发展总资产达8,521亿元,总贷款4,485亿元,总存款6,325亿元。 2011年上半年,深发展实现净利润47.32亿元,加权年化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24.74%。 资产质量保持在很好水平,截至2011年6月30日,全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44%,拨备覆盖率达380%,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58%和7.01%。 面对纷繁多变的经营环境,深发展以出色的适应力积极应对,扎实推进各项改革,稳步实施发展战略,在包括供应链金融、零售业务等核心业务领域方面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夯实竞争优势。 在公司业务方面,深发展确立了“面向中小企业,面向贸易融资”的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推出围绕核心企业、开发上下游企业的全方位授信模式——“供应链金融”,并保持在国内同业间的领先优势,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同时,国际业务、离岸业务稳健发展,作为国内首家获得离岸网银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深发展已为公司客户搭建起跨时空、全方位的银行服务体系。 自2005年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方向以来,深发展坚持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构建起了零售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针对中高端客户的专业理财品牌“天玑财富”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能力,获得更多客户认可。 信用卡业务继续推行环保、时尚的核心价值定位;面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市场波动加大的局面,个贷业务继续调整结构,增加高收益业务的比重,积极拓展个人经营性贷款、汽车贷款和无抵押贷款等。 资金同业业务在多领域展开与中小金融机构合作,新获多项业务资格,金融产品链进一步延伸。 同时把握国内市场阶段性盈利机会,取得快速发展,同业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深发展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财会、信贷、稽核垂直管理体系,积极引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在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下,深发展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全面加强风险控制,资产质量明显提高,资本实力显著增强。 深发展通过业务和管理的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多年来深发展积极履行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坚持诚信合规经营,维护客户利益,为社会提供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注重环保、热衷公益、回馈社会。 2010年,深发展荣获“最受尊敬银行”、“最佳企业社会责任奖”、 “最强势盈利银行”、“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最佳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商”等殊荣。 总行营业部、深圳江苏大厦支行等15家网点荣获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称号。 未来的深圳发展银行,将继续发扬团队专业和创新的精神,秉承为股东创造回报、为客户增添价值、为员工带来发展的宗旨,努力提高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进一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国际标准的现代商业银行而不懈努力。 深圳发展银行凭借持续的创新能力,其各项业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6年净利润13.0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19%;2007年实现净利润26.5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3%;2008年度净利润降至6.1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7%;深发展表示,公司2007年第四季度新增拨备约为56亿元,核销约94亿元。 核销了全部损失类和可疑类的不良贷款,以及很大一部分的次级类贷款。 此次核销贷款的绝大部分为2005年以前发放的历史不良贷款,深发展预计2008年12月31日的不良贷款余额约为19亿元,占总贷款额的比例不到1%,与2008年9月30日4.3%和2007年12月31日5.6%的不良贷款率相比大幅下降,“但这次大额拨备使得深发展资产组合达到历年来最健康水平”200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0.31亿元,比上年增长719%,每股收益为1.62元。 深发展在2010年英国《银行家》杂志揭晓的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中列第231名,较2009年上升49名,在国内上榜银行中排第16名。 2010年深发展在国内20个经济发达城市设立了303家分支网点,并在北京、香港设立代表处,与境外6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合并平安2010年5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向深发展大股东:新桥集团定向发行2.99亿股H股作为对价,受让了新桥持有的深发展5.20亿股股份,交易成本约合人民币167.95亿,交易完成后,平安保险集团持有深发展16.76%股份。 2010年6月,平安寿险斥资69.39亿,以18.26元/股的价格,认购了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3.7958亿股股份,每股价格18.26元,认购完成后,平安保险持有深发展29.99%股份。 2010年9月,平安保险宣布以持有的深圳平安银行90.75%股份及26.92亿现金,按17.75元/股的价格,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16.39亿股股份,交易完成后,平安保险合计共持有深发展52.38%股份(26.84亿股),按照2012年8月1日15.16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对应市值406.89亿,深发展持有平安银行90.75%股份。 2011年8月,深发展拟向中国平安定增募资不超过200亿,交易完成后,平安集团对深发展的持股比例将达到61.36%。 2012年1月19日,深圳发展银行发布公告称,深发展和平安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两行合并方案,深发展吸收合并平安银行,并更名“平安银行”。 深发展公告称,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原“平安银行”将被并入“深发展”,原“平安银行”注销,不再作为法人主体独立存在,“深发展”应为合并后存续的公司,公司的中文名称由“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7月25日晚间,深发展公告称,收到《中国银监会关于深圳发展银行更名的批复》(银监复〔2012〕397 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Ping An Bank Co., Ltd.”。 平安银行已于2012年6月注销,深发展将成为新的“平安银行”。 更名事宜尚待工商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名称变更登记手续。 据悉,的股票号码将保持不变。 “平安银行”将从深圳的城商行一跃升级为拥有1.26万亿资产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尽管更名工作很快就要完成,但两行最终整合还需要一段时间。 现深发展行长理查德·杰克逊表示,两行的IT核心系统最终整合要到2012年10月才能完成;而整合所有工作100%地完成时间,将在2013年一季度。 2012年8月1日晚间,深发展发布公告称,该行证券简称今日起正式变更为“平安银行”……2012年8月2日,深圳市深南中路深发展银行大厦32楼会议室,原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肖遂宁与深圳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共同为深发展更名平安银行揭牌,深圳发展银行正式结束了25年的使命,23岁的“”将带着“平安银行”的马甲继续行其A股K线传奇。 作为中国平安集团三大业务支柱之一,平安银行依托中国平安集团强大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计划发展成为一家在零售业务、信用卡以及中小企业等主要目标市场业绩骄人、整体管理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国性一流银行。 2012年8月15日晚间,平安银行发布合并以来的首份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96.26亿元,同比增长61.7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61亿元,同比增长42.91%。 良好的业绩为平安银行的分红方案奠定了基础。 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总资产.23亿元,较年初增长18.47%;存款和贷款总额达到9495.78亿元、6829.06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1.60%、10.03%……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称2012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从一年前的18亿人民币上升至21亿人民币(美元),2012年前九个月的净利润为16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其中银行业务在2012年前九个月的盈利中占了约三分之一,在最后一个季度的贡献甚至超过80%。
龙头股份2024怎么了?一直跌?
龙头股份2024年情况:
一、简介:上海龙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批股份制上市公司(证券代码),以纺织品品牌经营和国际贸易为核心业务,由针织、家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高级定制与职业服、童装六大事业部构成核心业务发展板块。
公司拥有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的“三枪”、“菊花”、“海螺”、“民光”、“凤凰”、“钟牌414”和“皇后”等知名品牌,“三枪”、“海螺”连年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民光”、“菊花”、“凤凰”、“钟牌414”等品牌连年获得上海市名牌、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21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三枪”的品牌价值为63.28亿元人民币。
公司拥有5000多个营销网点组成的庞大内销网络,产品遍布国内中高档百货商场、专卖店及超市连锁,内衣营销网络被摩根斯坦利评估为“中国内衣市场最完善的营销渠道”。 公司国际贸易业务遍及全球五大洲八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二、龙头股份()资讯 (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公司动态:龙头股份():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8.87% ,2023年扭亏为盈。
中证网讯(记者 李梦扬)4月28日,龙头股份披露2024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2.21%;归母净利润1872.45万元,同比增长48.87%;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 龙头股份于4月26日公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8亿元,同比下降18.99%;归母净利润为1594.8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2元(含税),合计分配509.83万元。 龙头股份表示,“十四五”规划期间,公司将围绕“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以“三枪”为核心的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在内循环、双循环,创新驱动稳中求进。 按照品牌战略定位,明确企业的历史性责任和担当,勇于创新、勇于争先,做大做强企业品牌,实现跨越性的转变和发展,成为国内行业领先、国际市场快速发展的知名品牌公司。
三、一直跌?原因大致如下:(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风险自担)。
1、今日(2024.6.11)的收盘价是8.42元,近期的平均成本为8.45元。
2、龙头老大领涨2023年的“龙”字辈暴涨走势,从2023年4月26日开始直至年底,股价从4元多,一路爆涨,最高涨到了18元多。
3、从2023年的最高位一路调整至2024年4月份,5月份则是一小波反弹。
4、后续走势如何?有涨自然就有跌,有跌自然就有涨,涨涨跌跌,跌跌涨涨,犹如潮涨潮落,循环往复!调整到位就会反弹也!
5、祝福题主龙年吉祥,财运亨通,红红火火,收益多多!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