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拟 杭州银行的故事玄机何在 减持 清仓 (中国人寿杭州)
(600926.SH)出现奇特一幕,净利增长20%却遭减持。
在2024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杭州银行的故事听上去不错,但聪慧人看到了玄机——财报上一个易被无视的变化惹起机构投资者关注。
杭州银行上半年营收193亿元,同比增长约5%;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20%。
单看营收和净利润数据,这份财报还不错。
但机构投资者关注到,杭州银行核销不良存款规模从去年同期的5亿多元突然暴增至近18亿元,增速高达260%,难免心生疑虑。
就在半年报发布今天,杭州银行股价也由前期的高位震荡转为继续下跌,反映出市场心境的变化。
当然玄机并不止于此,这其中还有何隐情?又能否代表了某种趋向?
增长隐忧
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2016年10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从历史上看,杭州银行营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坚持着较高增速。但是,近年来遭到各种要素影响,爬坡的速度越来越慢。
为什么会这样?要素之一是,净息差在继续降低。
2023年,杭州银行净息差约为1.5%,在业内已属于较低水平。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42%,这一数值低于同期银行业1.54%的平均水平。
净息差的收窄关键是遭到资产负债两端利率变化的影响。
在资产端,全市场存款利率的下行形成资产收益率降低;负债端,尽管杭州银行经过加大负债质量管控、推进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等措施降低了负债本钱,但总体上看,净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
在业绩说明会上,杭州银行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
针对核销不良存款数额暴增的要素,杭州银行表示,一方面是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往年不良重生成率也确实比上年有所提高。
杭州银行同时也坦承,下半年的核销额度还会略高于上半年。
进一步剖析可以看出,杭州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率上升最清楚,抵达7.07%,较上年末上升0.71个百分点。
与同业相比,杭州银行又处于怎样的水平?
《清华金融评论》最新发布的“2024业排行榜200强:竞争力总榜单”显示,城商行排名第一的是同处江浙地域的(全国排名第6),而杭州银行则排在第9位(全国排名第24)。
该榜单结合商业银行的“三性准绳”(安保性、流动性、效益性),包括资本充足率、不良存款率、拨备掩盖率、流动性比例、净利润、ROE(净资产收益率)、净息差、本钱支出比等多个关键目的因子。
由此看出,杭州银行跟排名靠前的同业相比有不小差距。
内控压力
杭州银行面临的压力不只来自同业,也反映在内控和监管上。
就在前不久,杭州银行因违规向借款人收取委托存款手续费,风险资产权重计量不慎重,且向监管部门报送错误数据等要素,被监管部门罚款110万元。
(来源:国度金管局官方)
而这已不是杭州银行往年第一次性性收到百万金额罚单。
往年3月,杭州银行舟山分行因对与融资租赁公司协作的业务控制不慎重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100万元。
1月份,杭州银行因六项严重违规事项被监管部门处以高达210万元的罚款,这也是浙江监管部门2024年收回的1号罚单。
这些现象不只暴露了杭州银行在多个业务范围的合规破绽,也对其品牌笼统构成肯定的冲击。
不只如此,往年8月,杭州银行独立董事丁伟还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有关部门的监察考察。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杭州银行往年还闹了一出“分红乌龙”。
4月19日,在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中,杭州银行宣布“每股派发现金股利5.2元”。
就在股东刚觉得有异常惊喜时,该行旋即收回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更正公告。
公告称,因任务人员疏忽,将“关键内容提醒”中的“每股分配比例”列示笔误,并将此前的“每股派发现金股利5.20元”更正为“每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52元”。
这一前一后整整“缩水”10倍。在西方财富股吧中,股民也纷繁斥其为“儿戏”。
这种“儿戏”之所以会演出,与杭州银行的任务品格怕是有关。相似的低级错误,公司此前也犯过几次。
2019年,杭州银行在2018年年报中,将杭银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59.46亿元误写成89.46亿元。
2016年9月,在招股书摘要中,杭州银行将募资额“37.67亿”误写成“37.67万”。
另据天眼查显示,杭州银行自身风险2300余条,周边风险更高达7000多条。
清仓减持
也许是感遭到运营压力,杭州银行近几年的分红比例也在下滑。
2023年,杭州银行股利支付率不到22%,且延续三年不到25%。而2019年和2020年,还基天性维持在30%左右。
与同业相比,杭州银行2023年度分红比例在42家上市银行中仅位列第33名。
与此相对应的是,杭州银行自上市以来,已启动多笔大额融资。
其中,2016年的IPO募资近38亿元,在2020年的定增中,又募资靠近72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自上市至 2023 年末,杭州银行经过IPO、定增、发行优先股、二级资本债、金融债等多种形式筹集到的资金已逾越1100亿元。
分红消极,融资积极,营收增长乏力,兼有内控之忧,股东有点沉不住气了。
8月20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拟经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买卖形式减持其所持公司不逾越总股本1.86%股份。假定依照下限减持,中国人寿将彻底清仓杭州银行。
这已是中国人寿第三次减持杭州银行,此前在2021年11月和2023年3月,区分减持总股本的0.94%与2%,累计套现约23亿元。
有业内人士向《天下财道》表示,大股东减持或许基于多种要素,如对银行未来盈利才干的判别,资产性能要求等。杭州银行的净利润尽管增长,但营收增速放缓,且房地产业务不良率上升,这些都是大股东评价风险时或许思索的要素。
杭州银行高生长动能能否能延续,以及如何应对风险防控和资产质量优化的应战,都是投资者值得关注的疑问 。银行控制层要求积极沟通其风险控制和战略调整方案,以增强市场决计。
杭州银行股东减持
2008年3月2日近日来,杭州银行大股东变化频繁。
3月1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赞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以每股13.94元的多少钱向杭州城市树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转让2.97亿股股份,合计5.94亿股。 经过计算,澳洲联邦银行将直接套现83亿元。
值得留意的是,股权转让后,澳洲联邦银行的持股数量将增加至3.3亿股,持股比例也将从15.57%降至5.56%。 杭州银行前五大股东也将有较大变化。 杭州财政局以同等股权升职为第一大股东,澳洲联邦银行成为第四大股东。 杭州城市树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五大股东。
据悉,杭州城市树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市属国有企业。 澳洲联邦银行减持后,前五大股东中有四家是国有。 未来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协作有望愈加严密,不只带来资源的注入,也有利于资产的扩张和低息负债的吸收。
为什么外资股东要大规模减持股份?民生证券剖析师余表示,“受澳大利亚经济增速放缓影响,CBA运营压力加大,未来将专注于澳新外地银行业务。”
此次股权变化会对买卖发生影响吗?浙商证券剖析师邱表示,CBA向杭城两大国资协议转让5%股份,即经过柜台签署转让协议,不会影响流通买卖。 此外,由于澳洲联邦银行承诺剩余的5.56%股权将锁定三年,股权有望坚持稳如泰山。
除了澳洲联邦银行,前十大股东中,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人寿都是股权减持的频繁股东。 2月21日,太平洋人寿拟在减持方案公告日起三个买卖日之后的六个月内,经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买卖方式减持杭州银行股份,合计不超越1.18亿股(含本数),即不超越该行普通股总股本的1.99%。 减持前,太平洋人寿持股比例为3.97%,为该行第七大股东。
此外,截至2021年11月,中国人寿的持股比例也从4.80%降至3.86%。
Skycheck显示,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于2016年10月27日在上海证券买卖所主板上市。2019年,该行还设立了尹航财富控制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了尹航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并投资了石嘴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杭州银行资产规模达.31亿元,同比增长19.7%。 年报显示,该行资产规模逐年扩展,但增速呈浅笑曲线外形,2016年以来略有降低,2018年以来增长缓慢。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杭州银行资产增速区分为32.1%、15.7%、10.5%、11.2%、14.2%。
存款和垫款在总资产中占有关键位置,杭州银行资产的大幅增长与存款的参与亲密相关。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存款总额由2016年的2466亿元增至5635亿元,增幅达128.51%。 其中,企业存款占总存款的60%以上。
但是,存款规模的加快扩张也埋下了隐患。 2023年终,杭州银行深圳分行因贷前未失职调查、挪用存款资金被罚款300万元。 同时,该行任务人员叶刘伟也被罚款8万元。
梳理该行罚单发现,2020年以来,该行共收到8张罚单,罚款总额1228万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的罚金区分为365万元和475万元
相关问答: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