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元保 3.56亿;行业三大难题亟待破解 保险中介扎堆境外上市只是看上去很美 手回科技去年盈余 云保等融资已无新意向 (元保355)

2024年,保险中介上市潮热度高涨,已有多家保险中介类公司发布了境外上市方案。

目前,已有两家保险中介成功境外上市前备案,一家还在上市进程中。其中,元保数科和爱云保先后于5月,7月取得证监会备案。小雨伞保险经纪母公司手回科技于2024年7月30日第二次提交上市开放。 业内人士对《险企高参》指出,保险中介上市举措频出,或与现金流相关。上述三家机构的融资进程均在2020年前后停滞。

2019年,险企开启“裁员”浪潮,但投保人需求仍在,保险中介也在这时末尾崭露头角,保险中介的发生,即处置了大型保险机构“降本”的需求,又提高了机构的运转效率。资本也在这时看上了这细分赛道的红利,纷繁投资入局。

但是,一纸文书下发,对互联网人身险的运营门槛、产品范围等作出了严峻限制,进而对业绩形成压力。以元保数科为例,2021年曾成功数十亿元级的保费规模,但2022年前6月,其保费规模仅为十亿元量级,相比同期降低30%-40%。

此外,净利润的继续盈余也让资本失去耐烦,以手回科技为例,2023年手回科技盈余3.56亿元。当热度退去,净利盈余,资本也再难融资,上市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出路…

(注:恒光保险代理尽管在往年有升级招股书,但初次递表在2021年故不做讨论,众淼控股、致保科技、有家保险均在往年上市,也不做讨论)

一家开放,两家备案

保险中介上市步伐减速

自泛华于2007年赴美成功上市以来,保险中介公司的上市进程一度堕入寂静。但是到2024年,保险中介机构赴美、赴港上市聆讯不绝于耳。

2024年7月30日手回科技第二次提交港股上市开放,元保数科和爱云保也先后于5月,7月取得中国证监会备案。

据了解,手回科技关键经过线上平台分销终年寿险、终年重疾险、终年医疗险及其他保险以及短期保险产品,支出的九成以过去自于保险买卖服务佣金。

旗下三个平台是手回科技的关键分销渠道, 其中经过小雨伞启动线上直接分销,截至2024年5月31日,小雨伞的线上直接分销支出为1.27亿元;经过咔嚓保启动保险代理人分销,截至2024年5月31日,该渠道分销支出为0.92亿元;经过牛保100启动协作同伴分销,截至2024年5月31日该渠道分销支出为3.8亿元。

另一处于人身险赛道的元保数科则是经过定向广告投放、信息流曝光、搜寻引见等算法挑选、吸引潜在客户,代销保险产品,并从保费中抽取佣金作为公司的支出。

2020年6月,收买取得全国性保险经纪牌照-元保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2021年12月,元保经过收买唯品会全资子公司广东品诺保险代理,再获一张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

元保保险经纪公司于2020年正式上线运营。截至2021年5月,已累计取得数百万付费用户,用户范围掩盖国际90%以上地域,成功近10亿元C轮融资,由源码资身手投,凯辉基金、山行资本、北极光创投、启明创投、S爱G跟投,元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与前两家机构稍有不同,爱云保是专注于赋能保险从业者的保险科技服务平台,运用人工自动、大数据等科技,为保险机构、保险从业人员提供“科技+服务”的处置方案。 2016年6月,爱云保全资子公司广东宏银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收买保通保险代理,由此取得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

据了解,爱云保开创人李哲曾在众安在线任产品经理。爱云保在成立之初,便积极规划保险科技,成立仅五年,爱云保成交额便打破了百亿。

潮水褪去,数轮融资抵不住“赚钱难”

自2019年起,大型保险机构为降低运营本钱,大举“裁员”以致保险代理人数量一直增加,但投保人需求仍在,保险中介的发生,即处置了大型保险机构“降本”的需求,又提高了机构的运转效率,在此背景下,保险中介公司末尾崭露头角,资本也看上这块细分赛道的红利。

但当热度退去,净利盈余,资本也再难融资,“上市”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出路。

据统计,手回科技至少经验四轮融资。2015年2月嘉兴极地信天壹期投资合伙企业投资数百万元;同年12月,嘉兴极地信天壹期投资合伙企业及北京红杉信德股权投资中心再投数千万元,两年后,2017年经纬创投(北京)投资控制顾问有限公司和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2021年3月,珠海君晨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及珠海麒斐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投资数亿元。

与手回科技相比,元保数科融资速度相对更快,3年融资超10亿。详细来看2019年山行投资控制(北京)有限公司投资元保数科种子轮;2020年2月北极光创投一般投资公司、山行投资控制(北京)有限公司成功该司A轮融资;2020年9月元保数科成功B轮融资,由启明维创创业投资控制(上海)有限公司、海纳亚洲创投基金等机构投资;2021年5月由启明维创创业投资控制(上海)有限公司领投近10亿元。

与此同时,爱云保也深受资本喜爱。2018年成功1.3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宜信领投;2019年成功2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沣源资身手投;2020年成功B轮融资…

不过,上述三家机构的融资历程均在2020年左右告停。这与他们的运营战略及监管法规有着肯定咨询,监管的收紧形成业绩承压,资本也就不“积极”了。

从运营战略上看,这三家机构无一例外与“科技”“互联网”等词相关。在互联网浪潮之下,无疑是资本关注的热点,但也是监管关注的热点。 2021年12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对互联网人身险的运营门槛、产品范围等作出了严峻限制,进而对业绩形成压力。据36氪报道,2021年度,元保曾成功数十亿元级的保费规模,但2022年截至6月份数据,元保的保费规模仅为十亿元量级,相比同期降低30%-40%。

此外,保险中介不赚钱也是资本不想“烧钱”的要素之一。 以手回科技为例,该司过去三年仅一年赚钱,但是赚的不如亏得多。2021年盈余2.04亿元,2022年净利润1.3亿元,2023年盈余3.56亿元,2024年终至5月31日盈余0.52亿元。

更早之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致保科技亦是如此。截至2023年上半年,致保科技盈余约4310万元人民币(594万美元)。

监管收紧,利润未稳,融资不再,“上市”就成了为数不多的选择。

监管、竞争、内控,三大隐患亟待破解

着眼如今,保险中介赚钱难;放眼未来,赚钱或许会更难。 而行业监管、业内竞争、内控疑问将成为三大不容无视的应战。

首当其冲就是“报行合一”的影响。 随着财险、人身险等范围逐渐推行“报行合一”,险企报备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等费用规范与通常行动的费用规范坚持分歧。而作为保险销售的“两边商”,保险中介公司也成为被降本的关键对象之一。未来,保险中介公司或仍面临着不小的支出增长压力。

其次是业内竞争一直加剧。 与2019年的裁员浪潮相似,近年来险企又末尾“去中介化”这个新趋向,越来越多的险企末尾树立自己的线上平台,绕开保险中介机构,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既能“降费”又能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作为保险销售渠道,保险中介机构不只要和保险公司外部销售人员竞争,还要与其他市场介入者,如银行保险渠道及保险兼业代理等机构竞争, 简言之,保险中介赛道或许会“更卷”。

最后就是内控疑问松散。 2023年12月15日,国度金融监视控制总局深圳监管局披露一则行政奖励信息,据行政奖励选择书“深金罚决字〔2023〕68号”显示,手回集团全资子公司创信保险销售有限公司,未按规则经常经常使用银行账户;部分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不契合监管要求;未按规则树立或许控制业务档案。因此,其被处以了正告并奖励款5万元的行政奖励。

往年4月,爱云保子公司保通保险代理公司因编制虚伪财务资料、佣金收取账户未独立核算,保通运城营业部被罚款13.5万元。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