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操纵港股多人入重刑!手法粗糙 监管转向 一文揭露不为人知的面前真相 (小说操纵)
香港市场,被许多人戏称“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妖股盛出,庄家横行,而监管雷声大雨点小,极难见到因操纵股价最终被入刑的事情出现,更妄谈重刑出手。
但是,近期一则刚刚宣判的港股操纵股价的入刑重案,却大大刷新了我们关于港股市场和港股监管的看法。
这面前的真相,是坐庄者手法粗糙?是香港证券监管转向了?还是另有隐情呢?
这是一篇给你揭开蛛丝马迹的文章,特地是你耐烦看到第三章,肯定会另你对港股市场的庄家江湖有更深化的认知。
第一章:案件始末
案件通常上从6年前就末尾发酵了。
2017年,香港证监会针对一个运行监管盲点操控市场获利的关联公司网络,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考察,并预告会启动民事及刑事诉讼。该会将这一网络称为“罪恶集团”。
2020年8月,该会向5人展开刑事法律程序,指控其串谋就正利股份启动虚伪买卖。案件将在原讼法庭由陪审团作审问,成为这类就《证券及期货条例》所订明罪行而在原讼法庭审理的第一同刑事检控案件。
经过长达2000天的漫长司法环节,3名原告薛伊琪、林颖琪、谭焯衡,被控一项串谋启动虚伪买卖罪的罪名成立,被判入狱4年4个月至6年8个月。 这个量刑水平靠近市场操纵行为的量刑下限(释放10年)。
证监会控罪指——3人于2016年3月29日至2016年9月7日时期,与孙文、何铭轩及其他身分不详的人一同串谋收回或以致收回正利控股有限公司证券的买卖盘,就该正利控股在香港结合买卖一切限公司营办的证券市场买卖的证券,意图使其具有或相当或许具有构成交投生动的虚伪或具误导性表象的效果。
但是,早有人曾经缓兵之计了。 在早前,香港证监会就表示,案中何铭轩、孙文在证监会考察后先于2017年、2019年离港,目前二人已被列入证监会网站上《法院下令拘捕的人士》一栏内,证监会促请群众揭发二人的行迹。
据香港证监会考察指出,正利控股于 2016 年 3 月 29 日在香港创业板挂牌,配售价定为 0.283 港元,首日买卖即暴跌近 7 倍至 2.26 港元, 7 月 13 日更创下 5.98 港元的高峰,爆炒 20 倍。
尔后股价在高位维持,直到9月6日,正利的股价仍为4.5港元,但第二天9月7日,突然单日暴跌逾90%至0.45港元。这种暴跌在港股市场尽管曾经投资者见怪不怪,但证监会以为,这是在正利控股上市前就已被谋划和展开的操纵方案。
依据早前报道,有专家证人剖析指,有156个股票户口主导正利控股的股票买卖,买入78%股票,再出售78%股票,当中61%的买卖,均是这156个户口之间相互买卖,而在整个案发时段内,正利控股有九成的买卖皆牵涉这156个户口。
这批户口在案发时期买卖近10亿股,但他们持有的股份占比没有太大改动,不时维持在456万至700万股之间,净卖出量只需214万股,买入和卖出的股份亦大致相反,令正利控股看起来维持生动的买卖活动,直至股价暴跌的9月7日,上述156个户口突然兜售1.937亿股。
有关操纵买卖活动于2016年的逾越五个月时期内出现,失掉逾越1.24亿港元的合法利润。
第二章:港股关于操纵证券市场的法律规则
市场操纵行为也就是俗称的“坐庄”。但是假定要给操纵市场下一个严峻的定义,应该是怎样的?
依据香港证监会旗下设立的“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简称“投委会”)所地下公布的投教内容显示,操控市场是指: “有人借着启动市场活动来干预某证券或衍生工具的通常供求,从而就该证券或衍生工具的多少钱或交投量营建出虚伪或误导性的表象。”
操控市场者,仰仗着推高、压低或稳如泰山某证券的多少钱,以营建出虚伪或误导性的市场状况。此外,他们亦会透过相互买卖对方的证券,但有关的买卖并不触及实益拥有权的转让,即虚售买卖,从而制造出交投生动的假象,误导投资者。
而市场操纵者会遭到怎样的处分?理想上,关于证券市场操纵的相关立法,早在2003年港府推出《证券及期货条例》的时辰就末尾了。
关于市场操纵的奖励,普通分为民事和刑事两种途径。
其中 民事案件 可经过"市场恰当行为审裁处"启动处置,包括操纵市场、内情买卖、以及散播虚伪及误导性数据等。该审裁处会以民事举证准绳作出判决,并可施加多种民事制裁,例如下令违规者交出所赚取的利润、收回“中止及终止令”及“淡漠看待令”,以及撤销违规者出任公司董事等。
而 刑事案件 ,由证监会提出检控,假定证据充沛,一经定罪,操控市场者可被判最高入狱10年及罚款1,000万元。刑事与民事的界定,取决于案件情节的轻重。
针对市场操纵案件的处置和判罚,每年都会有许多起, 但那些情节不严重的普遍量刑较轻,以罚款和短期释放为主。 且大部分释放都会缓期执行。
但是, 当涉案金额较大或触及关键金融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市场适当行为案件,量刑会相对较重。 至今为止也积聚了不少名度普遍较高的判例。
例如2009年摩根士丹利前董事总经理杜军涉中信资源股份的内情买卖案件,区域法院重判释放7年及罚款2300万港元。该案件前期上诉庭介入了赔偿投资者的思索,增加了罚款的金额。
另一宗有目共睹的大案是老虎基金(亚洲)内情买卖案。香港证监会指控老虎基金亚洲涉嫌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时期,于和的三次配售项目中,启动内情买卖和虚伪买卖。
此案香港证监会展开了终年而艰辛跨境追究,原告老虎基金也启动了顽强的上诉。最终,2013年香港终审法院相同判老虎基金亚洲败诉,向投资者支付逾4000万港元民事赔偿,并且勒令基金和其中一名高管四年内不得买卖证券。
近年来,香港当局关于打击坐庄、操纵股价的政策加码节拍十分清楚。例如在2022年的一桩证监会与廉政公署(ICAC)联手查处“唱高散货”、并拘捕8人的案件时,证监会法规执行部董事魏弘福表示,“打击社交媒体唱高散货方案不时且依然是证监会其中一项首要执法任务。”
魏弘福说:刚刚采取的执法执行向群众传达了一个明白信息,就是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及高层人员以及证监会持牌经济人介入这些操纵性方案,绝不姑息,由于他们的恰当行为损害到少数股东的权利和香港金融市场的声誉。
面对此案件,一向低调的廉署也稀有面向群众发声。一位副廉政专员兼执行处首长则表示,“触及贪污的市场适当行为实质上较为复杂,廉署将继续与证监会坚持严密咨询,保养香港的廉洁国际金融中心肠位。”
除了与廉署协作,香港证监会也与警方展开协作。2021年3月,香港证监会与警务处结合执行,代号“双壁执行”打击高唱散货集团,动用逾越160名人员,搜索全港27个地点,以洗黑钱或欺骗罪名拘捕12人,且在执行前就解冻了63个证券账户,被解冻资产达8.6亿港元。
第三章:真干货!香港经常出现操控套路及规避监管手段
在过去,香港市场一度成为庄家的极乐园,香港市场妖股横行,散户哀嚎遍野,所以在港股有了“韭菜还没露头就被连根拔起,市场快只剩下镰刀互砍”的说法,这也是近年来港股流动性越来越差,不时边缘化的关键诱因。
在港股市场,这些庄家或许主力玩家,联同他资金方甚至伙同公司一同操纵股价,制造生动的成交量吸引散户留意,有散户入场后,就收网获利了却,惹起股价暴跌。
普通来说,在所谓坐庄的环节中,庄家的账户分为两类,持仓户和拉升户。
持仓户的是初始持有的货,基础就要求掌控流通盘的30%,越集中越好。用拉升户(持有现金)依照方案来扫货,为了拉升股价吸引留意,也会布置一些持仓较少的持仓户模拟散户来提供流动性。
在一个周期之后,持仓户和出货户会出现盈利,而拉升户会浮亏 ,为了不惹起留意,会让持仓户用卖出所得现金反手买入拉升,让之前拉升的账户出现浮盈。两者往复循环,由于普通来说股价是在趋向性下跌的环节中,所以账户很难出现盈余,某个账户在一段时期内的买卖也具有分歧性,监管也很难指证账户买卖疑问。
掌管仓和关键拉升的户模拟了大户的对手买卖,随着股价的下跌逐渐散出,一些小的持仓户模拟散户在不时打短差盈利,生态就和失常买卖相似。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坐庄的股票普通是基本面比拟拉胯的,能短期炒作一时,难以持久。 所以最终会在肯定的关键时期节点前后,坐庄集团选择群体获利离场。 而离场手法的选择就十分关键,最好的方式是有序离场,缓慢下跌,或许震荡式下跌,跌一段拉一波,跌一段拉一波,玩得好的甚至可以让散户充沛接盘。
但假定庄家玩得不好,就会出现内讧,在离场的时辰出现踩踏,同室操戈。这种多半会议单日暴跌大几十个点收场——其实也就等于收不了场。由于这种状况多半会上资讯,然后被证监会盯上,最后迎来监管重拳。
所以,其实关于坐庄而言,如何规避监管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疑问。当然,关于我们而言,搞清庄家的手法,也可以在投资中防止中招,优化投资者的避雷才干。
第四章:揭秘!庄家的手册和手法
尽管近年来港股监管有趋严趋向,但由于相关法律制度设计及通常执行力度和效率,形成这类行为并没有失掉有效遏制。更为令人发指的是,港股市场的庄家都修成了前年轻妖,可谓道高一丈,魔高一丈。
接上去,媒体不惜冒追杀风险,泣血揭露的庄家规避手法,置信也是市面上初次有人如此详细揭露!请耐烦看下去,肯定震撼你三观!
(1)人头多、散、老、装
操盘未动,人头先行。在庄家的江湖,人头成为了选择成败的一半。
人头要多。 开具足够多的人头户,形成买卖不会就限在少数几个账户倒来倒去,订单流是透明的,监管发现老是几个户相互买卖来买卖区,那很快就被露馅。所以,人头多成为庄家的必备条件。以正利控股为例,本次指控三名原告人经过操纵156个账户获益。
人头要散。 人头散首先指的是不同人开户,而不是一集团多户,否则很快会显露马脚。在过去,很多人头都是从“村子”里搜集过去,往往一查身份都是一个中央来的。而为了规避监管,如今的许多名义人头,通常上他们的户籍、寓居地甚至国籍做到了五湖四海,五大洲七大洋。有人开玩笑说,要是有,火星人也要被开发成人头了。这样的状况下,监管就变得愈加艰难,举证也变得愈加艰难。
人头要老。 越老的人头就越容易被伪装成是通常买卖的投资者,来认定其实人头户就会变得愈加艰难。所以,在庄家市场上,甚至以老人头数的多少,成为了权衡其实力的关键标志。
人头要装。 老人头固然关键,但是假定一集团头开户时期够长,但历来没有买卖,或许多年来都是奇特的一些小票买卖,相同容易被盯上。所以,人头养蛊者就会让这些人头时不时去大批买卖一些大票,制造是普通投资者的假象,相同这样的大票的坚定性较小,因此构成的养户冲击本钱就会变得小很多。
(2)买卖席位——挂羊头卖狗肉
由于港股会披露席位,很多投资者也会关注席位的变化,所以庄家要构成如火如荼的假象,就秒变处女座人格,在户头散布上可谓费尽心机。
比如,开一些大行的户伪装被外资看好,成为了这些庄家的常用手法。更有甚者,香港券商之间,还用一种借道做法,明明你是A券商户头,却在用B券商的席位来买卖(这种B券商往往是大行),尽管介入了本钱,但却更有迷惑性,尤其是在拉升出货的阶段,被伪装成大行疯狂买入的假象。而市场投资者往往有大行迷信,天然更容易惹起跟风效应。
此外,一些中大型互联网券商也成为人头繁衍的中央。由于这些券商用户多,在挂单上原本显示的席位频率就高,隐藏在这些外面,更不容易被发现其执行轨迹,特地是在当日盘中更不容易发现。
(3)IP、Mac地址——伪装者的游戏
由于如今IT系统逐渐兴隆,假定不同账户在同一个IP地址段,用同一台设备,天文位置靠近,下单的时辰,尤其是买卖方向相反的订单就很容易被监控。所以普通庄家也会经过多台设备,一些软件来伪造不同段的IP地址,物理位置也可以经过软件成功完美伪装。
(4)打乒乓球的面前真相
由于港股市场终年枯槁性,成交量成为了权衡能否进入的关键标志。此外,大少数基金在选取股票池时辰,为了防止买入后无法分开,成交量成为能否可以买该股票的必要条件。
另外, 很多主动指数基金或许规范不只需市值,还有流动性要求。 因此,伪装成交量,俗称打乒乓球成为这些庄家的必备功课。
为了达标成交要求,庄家也会做一些不同账户之间的左手倒右手操作。为了粉饰这一点,会把日内和某个阶段成交做的相对平均但又有肯定的坚定。更有甚者,这些庄家抓住散户心思,为把这只坐庄标的装扮成散户心中的白莲花,把散户喜爱捉弄的各种技术外形也做得完美贴切。
此次正利控股于2016年9月7日单日暴跌90%,一哄而散,从坐庄的角度来看属于操作高明,坐庄集团外部没有协调好,形成自我踩踏。你这样一暴跌,结果就是想让证监会不来查你都很难了。
末章:正道直行,才得黑暗
港股市场过去曾经是老千纵横的中央,坐庄、炒壳、公布虚伪信息、唱高散货等恰当行为遍地横行,投资者一不小心就会被股东、庄家、以及大户结合收割。特地是近年来,结合互联网与即时通讯,坐庄行为也在演进,“微信女”、“杀猪盘”等方式也末尾浸透到港股。
此次针对操控“正利控股”股价的“5人坐庄集团”的近乎顶格判罚的举动,彰显出香港证监会与港府打击证券市场恰当行为的决计和手段,将维护中小投资者这句话落到通常执行,而非仅仅是口号。
这起股价操控案,起自2016年,到今天判决结果出来,两边经验了长达八年的时期。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任何市场介入者都应该正道直行。作为上市公司,应当尊重法律,明哲保身,把精气和才气放在企业运营与财富的发明上。而作为投资者,应当尊重市场法则,投资于优良的股份,坚持终年主义,才是股票投资的久远之道。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