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势由众起 鸿蒙成势

admin1 1年前 (2024-07-01) 阅读数 49 #财经

没有人能焚烧满天星光,越来越多新参与出去的开发者,正在成为鸿蒙夜空里最亮的星。

“没有人能焚烧满天星光。当天,鸿蒙大势已定,让咱们一同迎接属于自己的星辰绚烂!”

2024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默认汽车处置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称,鸿蒙原生运行已进入片面冲刺阶段,5000多个罕用运行已所有启动开发,其中超越1500家已成功上架。2024年第四季度,HarmonyOS NEXT将正式进入商用。

这是原生鸿蒙的关键性节点,也是国产操作系统的里程碑时辰。

鸿蒙从2015年启动外部立项,到2024年成功原生系统的规模化商用,华为用10年期间走过了欧美国度三十年才走完的路。自此,中国人领有了自己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并成功外围技术的自主可控。

当然,这其中除了华为自身的技术打破,更关键的是来自简直整个中国IT产业的允许。也正因如此,余承东在对第三方原生运行开发者致谢时,一度呜咽。没有人能焚烧满天星光,越来越多开发者的参与,将从新点亮鸿蒙的夜空。

鸿蒙,从0到1

余承东上一次性的台上呜咽,还是在2020年Mate 40系列手机的发布会上。

彼时,华为不可经过任何商业渠道取得5G芯片,Mate 40搭载的麒麟9000芯片也不可启动消费,全环球上游的终端芯片将成绝版。与此同时,谷歌也发表将中止向华为提供Android系统和谷歌服务的允许。“无论有如许困难,业务必定要继续下去。”多种重压之下,余承东向用户坚决地承诺,“在一同,就可以”。

在此之后,华为开局减速鸿蒙系统的开发上班。2021年6月,华为正式发布可以笼罩手机等移动终端的HarmonyOS 2。这也是2019年“官宣”鸿蒙操作系统后,该系统初次搭载到默认手机上。

再经过多个版本迭代后,华为在HDC 2023上发布了HarmonyOS NEXT的开发者预览版本,同时片面开启鸿蒙原生运行的开发。至此,鸿蒙系统彻底脱离安卓生态,安卓底层代码被齐全代替。

在计算机言语降生以来的历史中,HarmonyOS NEXT的降生都可以说是一次性“奇观般的胜利”。前有谷歌的安卓和苹果iOS两座摩天大楼,鸿蒙想要用新的计算机编程言语从0到1再建起一座大厦,并保障它的坚挺,这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件。然而,鸿蒙做到了,并且还在始终参与这座楼的高度。

依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往年一季度,鸿蒙在中国市场份额为17%,而苹果的iOS为16%。这象征着,鸿蒙在中国市场初次逾越iOS,成为了中国市场第二大默认手机操作系统。

这象征着,鸿蒙生态的开展,将环球终端生态格式变为安卓生态、iOS生态、鸿蒙生态三分天下。就似乎环球定位系统有GPS、伽利略和北斗,大飞机畛域有波音、空客和中国商飞,默认手机也变成了鸿蒙手机、苹果手机、安卓手机三种。

原生鸿蒙,绝非平替

假设说终端配件销量的大幅增长,是原生鸿蒙系统勇于应战的底气;那么,鸿蒙原生运行的开发进程与体验优化,就是这永世态壮大的基础。

“我访问过很多同伴,经常被问到鸿蒙生态是不是对安卓或许是iOS生态的一个平替,开发鸿蒙原生运行是不是就是繁难的把代码重写一遍?”

此次开发者大会上,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龚体示意,置信随着大家拿到了beta版本会有自己的答案,鸿蒙绝不是对安卓或许是iOS的平替,开发鸿蒙原生运行绝不繁难是把代码重写一遍,而是从新设计用户体验,即使是相熟的配置也能够改头换面。

在首批参与鸿蒙原生运行开发的公司中,航旅纵横先一步感遭到“新”。

“此前,旅客在查问行程消息时须要主动的去手机或登机牌上检查。而如今,旅客只需接近搭载OpenHarmony系统的民航智慧通关设备5-10米时,手机将会提示本次的行程消息,繁难旅客经常使用电子登机牌、检查安检通道号等等。”

航旅纵横联结开创人兼CTO唐红武对媒体APP示意,应用HarmonyOS的nearby感知技术,用户的出行场景彻底成功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翻新打破。借助HarmonyOS,经过鸿蒙原生默认和多端协同流转等长处,可以将民航出行消息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为用户买通全链路全场景出行服务。

而除了出行场景的服务新,还有人机交互的“体验新”。

小红书技术VP风笛指出,经过HarmonyOSNEXT的“原生互联”特色,小红书成功了“一次性开发,多端部署”,能在不同的设备上为用户提供分歧的沉迷式体验。经过HarmonyOS的系统级允许,用户可以在笔记发布时愈加方便地跨设备调用相册素材,例如在大屏上启动笔记编辑和发布时,应用关键词搜查,用户就可以从海量的手机相册中找到并调用想要的图片,而无需在不同设备之间切换登录。

微博COO、新浪移动CEO王巍则称,随着近几年AI的极速开展,手机操作系统也在始终翻新迭代。HarmonyOS NEXT是一个面向万物互联的全场景默认操作系统,全新的生态,会为移动互联网带来渺小的增量价值。这对新浪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时机,咱们宿愿尽早参与鸿蒙生态,与HarmonyOS NEXT构成合力,让新浪和微博的用户第一期间能够体验来到自HarmonyOS NEXT的极致服务。

显然,从0到1的构建一个原生操作系统,除了让华为的终端业务重归榜首,也让生态同伴有了更多的产品翻新门路。

在鸿蒙的生态中,华为树立起来了包含操作系统才干、设备底座、运行生态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生态。也因此,原生鸿蒙操作系统可以干得出、用得上,成功基业长青的正循环。

移动互联网,史上最大迁移

“HarmonyOS操作系统从2019年8月9日正式发布至今,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已超越9亿。2024年第四季度,HarmonyOS NEXT正式版将迎来商用。”

余承东称,星辰绚烂,参与鸿蒙合理时。截至目前,鸿蒙原生运行已进入片面冲刺阶段,5000多个罕用运行已所有启动开发,其中超越1500家已成功上架。华为等候来自千行百业的同伴和更多的海量运行尽快参与鸿蒙生态。

毫无不懂,随着原生鸿蒙的大规模商用,象征着整个互联网运行都须要启动从新适配。这将是移动互联网史上一次性最大规模的迁移静止。而在这场静止中,中国IT行业体现出了史无前例的群体认同。

副总裁姚冬披露,在选择成为第一批移植到HarmonyOS NEXT的运行后,WPS团队面临了少量第三方库须要移植的疑问、以及局部基础设备缺失等困难。然而,经过8个月双方团队的攻坚克难,就成功了4000万行代码向鸿蒙的移植。

美团用时6周,就成功了美团鸿蒙原生版本的外围配置开发和移植,并开创出了一套适宜多业务、大体量APP向鸿蒙移植的范式。

独一无二,微博COO、新浪移动CEO王巍也以为:“随着近几年AI的极速开展,手机操作系统也在始终翻新迭代。HarmonyOS NEXT是一个面向万物互联的全场景默认操作系统,全新的生态,会为移动互联网带来渺小的增量价值。这对新浪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时机,咱们宿愿尽早参与鸿蒙生态,与HarmonyOS NEXT构成合力,让新浪和微博的用户第一期间能够体验来到自HarmonyOS NEXT的极致服务。”

蚂蚁数科移动科技总经理祁晓龙示意:“去年11月咱们启动HarmonyOS代码层版本适配,双方围绕性能优化、安保等方面深度共建,mPaaS在介入鸿蒙局部代码及架构设计的同时,能够确保用户充散施展鸿蒙性能,降落接入新系统的难度。”目前,包含、广发银行、中石油、中国移动等200余个企业在内的运行都启动了鸿蒙开发测试,在实践开发场景中成功一站式开发速度快1倍、老本降落40%,高效助力App开发走入慢车道。

除了企业侧的守望相助,各地政府部门的介入水平也在加深。

3月2日,深圳市工业和消息化局、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治理局联结印发《深圳市允许开源鸿蒙原生运行开展2024年执行方案》,文件的外围内容是经过“政策牵引、市场主导、社会共建”方式,把深圳打形成“原生运行软件类型宽泛、各类场景代替经常使用彻底、开发人才和企业汇聚、产业空间和资金供应短缺、生态组织撑持有力的鸿蒙原生运行软件生态”的策源地、汇聚区。

此外,上海、浙江、重庆、湖北、广西等地的政务服务类平台以及外地银行、民生类企业,都发表启动了鸿蒙原生运行的开发上班。

可以看到,参与鸿蒙,从根上构筑起中国移动互联网真正的底层才干,曾经成为了一种群体共识。没有人能焚烧满天星光,越来越多新参与出去的开发者,正在成为鸿蒙夜空里最亮的星。


“鸿蒙系统”来临,脱离了华为的荣耀,还有竞争资本吗?

2021年5月31日,华为宣布部分手机可以首批更新升级鸿蒙系统之后,使手机圈掀起一场“鸿蒙”热潮,被允许升级的花粉们纷纷更新成鸿蒙系统,并在朋友圈中发文炫耀。

一些没能及时升级的花粉们因此产生不满情绪,尤其是去年11月份与华为剥离关系的荣耀手机用户!

尽管华为申明分家前的荣耀手机也能更新到鸿蒙系统,但是时间的不确定性依然没能消减荣耀用户心中的不满。

例如荣耀手机中以性价比高著称的荣耀V30被放到2021年最后一批更新的Q4中,具体更新时间遥不可知。

鸿蒙的发布又一次将华为与荣耀紧密连接在一起,自华为与荣耀的分家之后,很多人都为荣耀的发展暗自揪心。

虽然任正非在分家时点明华为与荣耀今后是竞争关系,但是没了麒麟芯片的荣耀有和其他智能手机厂商竞争的资本吗?

荣耀成立于2013年,原是华为旗下的一个子品牌,主打中低端市场,定位是面向年轻群体的 科技 潮牌。

2013年的手机市场可以说是小米的天下,而荣耀,就是华为抢占手机市场份额的一个有利武器。

最后,荣耀没有辜负华为的期望,2017年一季度荣耀手机以4968万台销量,716亿销售额首次力压小米,成为互联网上手机销量第一的品牌。 而且此后一直处于压制小米的状态。

到2019,荣耀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中占比13%,成为排名第四,增长第二的手机品牌。

荣耀就像一匹强有力的黑马在手机市场上势如破竹,为华为带来了巨大收益,眼看荣耀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这一切都因为一件事终止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华为因为率先研制出5G技术遭遇美国严厉打压。

特朗普政府强令美国所有芯片供应商停止向华为供应芯片,并要求全球所有使用美国技术和设备的公司也停止向华为供应芯片。

由于美国对华为芯片的打压,华为的麒麟芯片无法量产,由此导致了以麒麟芯片作为重要卖点的华为手机、荣耀手机面临无“芯”可用的局面。

虽然华为在美国发布禁令之前储备了800万左右的麒麟芯片,但是这个储备量对于每年要消耗几亿支芯片的华为手机、荣耀手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加上禁芯令引发的爱国潮,以及华为推出的MATE40系列手机大受顾客推捧,手机产量严重供不应求。

为保证华为品牌手机的销售,只能将芯片优先供应华为手机,因此荣耀手机就没了芯片。

没了芯片也就造不出手机,丢失了大量本应销售的订单。

此时的华为面临着两种选择:

一是不放弃荣耀,大家一起没芯片,一起死。

二是放弃荣耀,让其另用芯片,绝处逢生。

面对这个艰难的局面,华为的答案显而易见。

2020年11月17日,华为官方宣布出售荣耀100%的股权,今后不再占用任何股份,也不参与荣耀的经济管理与决策。

卖掉荣耀的华为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地向生态化加速升级,脱离华为的荣耀不用再顾忌美国的禁令,获得一丝生机,而产业链也不至于因为芯片不足丢失数千万的采购订单。

对于荣耀的独立,多家手机代理商声称:荣耀所有权的变化不会影响荣耀的发展方向,荣耀高层及其团队将保持荣耀继续稳定发展。

而独立后的荣耀终端董事长万飚也信心满满地声称:今后的发展目标不只是带领荣耀拿回失去的市场,还要成为世界智能手机前三的品牌。

对于万飚的壮志豪言,大多数人都持有怀疑状态,没了华为的庇佑和麒麟芯片的支持,消费者还会买它的帐吗?

这份怀疑没有持续多久,就得出最后的答案。2021年4月,华为2021年一季度财务报表显示:

华为共实现营业外收入1500亿元,虽然营收同比下降了十几个点,但是净利润却高达168.5亿元,同比增长26.8%。

对于华为净利润增加的原因,相关人士给出了答案:华为放弃荣耀,为保高端手机放弃低端的做法,使得低毛利业务减少,这是导致净利润增加的重要原因。

与华为净利润增长相反的是荣耀市场份额的不断减少。

据荣耀官方承认:荣耀本身就有几个月的空窗期,产业链断裂对供应的影响非常大,现在荣耀市场份额已经属于不能再低了。

荣耀市场占有率从巅峰时期跌至谷底后,立马被小米、OPPO 、Vivo等手机品牌反超。

此时的荣耀主要存在三种问题:

脱离华为的荣耀,不再使用麒麟芯片、鸿蒙系统,改用联发科的芯片。

虽然改用芯片使荣耀断裂的产业链恢复,但是却不再具有产品差异性,损失了一大批因为麒麟芯片、鸿蒙系统购买荣耀的顾客。

荣耀独立后发布的荣耀V40被认为是高价低配,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销量很低,与荣耀剥离华为之前最后一款荣耀30系列几十万的销量相比实在是惨不忍睹。

众所周知,荣耀分家之后采用的是联发科的芯片,而联发科芯片在大众心底一直是中低档芯片的代表。

在相似价格下,一个是联发科天玑1000+芯片,一个是麒麟990芯片,孰优孰劣,用户一眼便知。

线下营销渠道不仅可以覆盖更大、更广的市场,也有利于培养用户对自己品牌的粘性,因此对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

但是荣耀线下营销渠道主要集中于繁华城市,在部分地区的下沉程度相比华为、小米等品牌还存在一定差距。

比如,荣耀在西藏并没有设置线下门店,而小米在西藏却有20家授权体验店,老大哥华为在西藏也有10家授权店。

除了下沉程度不足之外,荣耀线下门店的数量与其他品牌相比,也是九牛一毛。

据统计,荣耀在线下共有门店2300多家,而OPPO、vivo有20多万家,华为有6万多家,实在是大巫见小巫。

因为美国的禁芯令,荣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芯片供应,销量大幅度下滑。

虽然后来通过脱离华为重获新生,但单飞不久后的荣耀遇到了新冠疫情,以及世界半导体供应链危机,半导体供应商为减少风险择优合作,困难模式再次升级。

此时荣耀面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已经大不如前,采购成本也进一步增加,利润空间减少,再加上疫情原因,物料供应的时效性也远不如前。

面对这些困难,荣耀并没有气馁,迎难而上,提出走高端品牌路线的策略,并计划推出旗舰型手机,争取在高端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想进入高端市场需要核心竞争力,然而整个手机行业,屏幕、摄像头等硬件差异化竞争越来越少,荣耀在自研芯片和系统底层优化这两个热门方向又远远不及华为、小米和苹果。

虽然荣耀在脱离华为之前已经确立了1+8+N的loT全场景战略,但是华为也有1+N全场景,竞争优势不大。

综合相比,现在的荣耀不具备足够的实力进入高端手机市场,至少不能在高端市场上站稳脚跟 。

在5月21号的高通骁龙峰会上,出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嘉宾——荣耀终端CEO赵明。

赵明在峰会上指出今年6月份将发布搭载高通骁龙778G芯片的荣耀50系列,而且,未来荣耀的Magic 3也将搭载高通最顶级的芯片。

与高通的合作,不仅进一步解决了芯片短缺问题,而且也使荣耀有机会推出更多不同价位的手机产品。

作为华为曾经的子品牌,荣耀在很多用户的心中都是性价比较高的华为平替,华为的品牌影响力也给了荣耀很多帮助,但同时也限制了荣耀的发展空间,以至于荣耀在脱离华为之后,一落千丈,举步维艰。

图片中这架伤痕累累的飞机是伊尔2号,它在战况激烈的二战战场中被敌军打得浑身都是弹孔,当时没有人认为它能回来,但是它做到了,拖着满身的伤痕回家了。

离开华为的荣耀就像一架满身伤痕、不被人看好的飞机,只是这架飞机能不能像伊尔2号一样安全返回,能不能做回当初辉煌的荣耀就未可知了,未来很长,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two英

鸿蒙商用只是新挑战的开始

万众期待的鸿蒙系统终于在6月2日正式商用了,离第一次发布鸿蒙系统,已经过去将近2年了。 从1.0时的概念到如今的2.0商用版,华为在被美国极限制裁的险恶环境还能为我们带来了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真的是不由得让人钦佩。 然而,对于鸿蒙的挑战其实才刚刚开始。 其挑战有来自内、外两个方面。

外部

-来自iOS和android

作为美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两大 科技 巨头:苹果和谷歌,对鸿蒙系统的商用自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作为全新研发的系统,鸿蒙是在万物互联概念下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办公、运动、社交、 娱乐 等)研发的分布式操作系统,而安卓是基于linux宏内核设计的主要用于手机的操作系统,苹果的iOS也是基于类unix宏内核的系统。 华为最为后来者,鸿蒙系统的后发优势显而易见。

谷歌和苹果也是知道自己现行系统的种种弊端的,这不近几年谷歌在研发基于微内核的Fushia系统,苹果也在依托M1芯片积极整合自己的各种终端的协同能力。 HarmonyOS其实是华为早就在布局的自有操作系统,只是美国的极限施压让这个系统得以提前投入使用了。 美国政府的行为表明,竞争对手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华为的强大竞争压力,万般无奈,只能依托国家之力,使用流氓行径对华为进行极限打压,妄图一招毙命,殊不知华为是“打不死的小强”,在近三年的制裁中非但没有倒下,反而越挫越勇。

既然美国政府出手都没打死,那接下来谷歌和苹果有可能会通过自己在移动端系统的支配地位强行要求软件开发者选边站 :即要求合作方不能做基于harmonyOS的开发,否则将予以制裁等等诸如此类的强制手段 。 目的只有一个:即妄图将鸿蒙系统扼杀在摇篮之中。 此外,还有可能升级现有系统,制作出更多与鸿蒙系统不兼容的可能性,让现有用户有一种鸿蒙系统兼容性不佳的印象(现在鸿蒙系统跟android的兼容性做的很不错,而且很容易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过度到鸿蒙系统的使用阵营来)。

面对鸿蒙的多多逼人,谷歌和苹果也会加快自身系统的迭代的速度,有可能会在近期推出基于物联网开发的新操作系统。 与鸿蒙展开直接竞争,妄图凭借自己现有基本盘优势将鸿蒙系统彻底击溃。 眼下鸿蒙已经开始商用,谷歌的Fushia系统估计也快要推出了,不过作为既得利益者,面对现有android和iOS的巨大收益他们也是顾虑重重的(如果推出新系统取代原先系统,一旦有失,有可能会满盘皆输)。 所以谷歌和苹果现在还在观望,不过鸿蒙步子迈这么大,他们估计也有可能会加快推进步伐,未来基于物联网的系统之争将更加激烈。

源自网络

--来自芯片厂商

华为作为一个集生产、芯片设计、软件开发、手机终端和通信设备制造等于一身的超大型企业,实力已经让美国很多相关领域的竞争对手不寒而栗了。 海思的步步紧逼早让高通这个以前可以“躺着赚钱”的大佬如今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 美国极限打压华为,目测高通“功不可没”。 表面山看,高通是做芯片的,至于在芯片上运行谁家的系统,跟他关系不大。 实则不然,每年高通都会从谷歌和苹果两公司获得巨额的专利费。 因此,在打击华为这个议题上,他们很容易达成空前统一的战略共识。 如果华为倒下了,高通又可以过上他“躺赢”的生活,苹果和谷歌则也可以继续像以前一样“挤牙膏”式的 科技 创新了。 因此,对于美国高 科技 行业来说,华为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在接下来的高通销售合同里,很有可能会有限制使用系统的强加条款,以期达到遏制鸿蒙大规模商用之险恶目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游说美国政府,要求联发科和三星这样使用了美国技术的企业也不能使用鸿蒙系统,好进一步压缩华为的生存空间。 这么一来,华为如果只能在自己手机和移动终端上使用的话,那是无非撼动android和iOS的霸主地位的。

--知识产权之患

虽然华为宣称HarmonyOS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可如果鸿蒙系统想顺利拓展国际市场,那势必需要面对国外同行的知识产权诉讼。 或许有人会说,华为的律师团队早早的就做好了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了,系统本身不可能有知识产权风险的。 我想说,有没有是一回事,他告你并不一定就是为了打赢官司才告的啊。 美国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利用所谓的法律武器,跟竞争对手做长时间的法律诉讼纠缠,以实现拖慢或延迟你的商业推进效率,从而为其赢得竞争的时间。 之前苹果对HTC的诉讼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此,在这方面也许做好充足的准备,有备无患。

--地缘政治风险

之前华为的5G设备就遭遇了美国的强力打压,很多西方国家基于所谓地缘政治风险而弃用华为5G设备。 这种风险在HarmonyOS的国际化道路上也同样存在。 前些天丹麦协助美国窃听欧盟领导人电话的事件让信息安全又一次成为国际焦点话题,美国和欧盟是盟友,还屡次出现这种窃听丑闻,对于来自中国的设备和系统,那自然更是心存疑虑。 加之英和美在宣传领域的巨大优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鸿蒙的市场必定遭遇更大的地缘政治风险,很可能是举步维艰,得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源自网络

内部

--国内同行的倾轧

6月2日鸿蒙系统发布到今天,除了魅族宣布加入鸿蒙生态(据说还只是加入鸿蒙生态做小电子产品,手机依然使用android系统),还有就是魅族前高管李楠因“发布会专场赤裸裸抄袭苹果......”等的言论登上热搜外,其它同行集体保持了沉默。 这种表现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一些事情。 诚然,在业务上彼此有竞争关系,对竞争对手的新品发布确实不好置喙。 可作为国内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移动端操作系统,撇开商业层面上的关系,从行业发展发展本身的角度对其祝贺都没有,这种举动本身就有太多耐人寻味的地方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地,全球70%的手机产自中国,其中国内手机品牌占据全球半壁江山,市场优势地位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可除了华为,其它的手机品牌,在自主性上真的堪忧。 以自诩要打造自身完整产业生态的小米为例,2020年,小米全年营收2459亿元, 科技 投入才93亿。 华为全年营收8914亿元, 科技 研发投入1418.93亿。 按这样的研发投入比,莫非小米真的能凭一己之力构建真正的完整产业生态?还有oppo和vivo两兄弟,广告支出估计比实际的研发支出要高得多。 作为业界同行,面对兄弟公司的技术突破,不闻不问,甚至还希望对方最好功败垂成,岂不悲凉。

目前宣布加盟鸿蒙生态的大多是传统的家电企业,而手机、通信和互联网行业的头部企业则集体保持了沉默。 也许他们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一着不慎有可能招致大麻烦。 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带着“酸葡萄”心理在观望,甚至在等着华为鸿蒙“歇菜”那一天好跳出来发表“造系统不难,可造出来没人用,有什么意义?”。 锦上添花他们是不干的,落井下石他们则会义无反顾。

--亲美派的诋毁

前几天还有消息称中美高层在接洽,谈判等利好消息。 似乎中美关系有缓和的迹象。 一旦美国发现“大棒”不好使了,又开始“胡萝卜”外加策略了,那么那些消停了许久的亲美派人士估计又得出来兜售他们那套“全球产业链”的“陈词滥调”了。 时至今日,国内依旧还有不少对美国心存幻想的“崇美人士”。 这几年中美贸易战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如果自己不掌握核心 科技 ,就好比将自己的脖颈套在别人的“圈套”中,对方什么时候不高兴就勒你一把,让你喘不过气来,甚至有致你于死地的可能。 因此,在高 科技 领域,势必得靠自己。

华为推出的鸿蒙系统,意味着中国的高 科技 产业已经触及到了美国的核心产业。 势必会遭到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压力。 不过从去年美强迫台积电不能给华为代工后,眼下能用的手段也所剩无几了。 不过有可能转过头来,向国内“示好”,以“怀柔”之策让国内那些“公知”出来为他们“布道”,以此来延迟鸿蒙商业化的步伐,这一点不得不防。

源自网络

谨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打消潜在合作方对利益分配的忧虑

同行对鸿蒙的态度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在操作系统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在系统选择的谈判权上有了更多的议价能力。 忧的是对鸿蒙系统心存恐惧。 毕竟一旦鸿蒙系统真的成功实现了其愿景,那么它将深入到我们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将出现一个局面:即华为的影响力无处不在,那其它竞争者将很难再与华为展开所谓的万物互联生态的竞争。

一旦鸿蒙成功,就可能成为下一个苹果公司,甚至比苹果公司更有影响力。 一则,鸿蒙是开放式系统,所以比苹果的封闭系统更具市场普及性;其次,它适用于所有智能设备,从手机,pad,耳机,到 汽车 ,无人机等等,它真的做到了无处不在,将深刻影响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虽然愿景很好,可实现起来确实也非常难,因此成败尚未可知,很多人此时选择了观望;第三、华为是从硬件到软件一条龙都有布局的,一旦形成这样的优势,其它从业者害怕今后自己无“立锥之地”。

因此,鸿蒙系统的关键问题是,向潜在的参与方表明: 自己的利益边际在哪里 。 比如现在的智能 汽车 ,华为就宣布“华为不造车”。 即是向合作方宣布,自己的利益边际是在“做车载系统和相关技术配套”,并不参与成品车的制造。 这就让那些传统的 汽车 企业没有“被抢饭碗”的后顾之忧,才能安心与华为合作,共同推进智能 汽车 的发展。 鸿蒙系统的商业化同样要厘清这个“利益边际”的问题,得让合作方知道,他跟你合作的好处在哪里,你们之间的合作不仅不会出现利益竞争关系,反倒会为其商业化提供便利。 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参与者诚心诚意参与鸿蒙的生态建设中来。

--如何扭转消费者对国产系统的偏见

长期以来,国内对“国产”的商品都有一定的偏见,尤其在操作系统领域,我们更是一个新入局者。 如何扭转国内消费者对国产移动系统的偏见,其实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以苹果手机为例,作为一个资深iphone用户,多年的iOS系统使用经验让我对android手机有很深的偏见。 其实也不是偏见,就以前使用android手机时,系统中的各种问题会很影响使用体验。 转到苹果机后,经过对比会发现iOS系统的各种优势,于是对手机系统形成了依赖性。

鸿蒙作为后来者,势必会拿来跟android和iOS进行深度使用体验比较。 国内很多消费者对国外的东西的宽容度较之对国内同类产品的宽容度要大得多 。 即如果在某项指标上,如果安卓70分,iOS是80分,鸿蒙想得到同等的用户体验评价可能就得达到90分。 那意味着鸿蒙在商业推广过程中将面临国内用户“吹毛求疵”般的苛刻挑选。 在这个问题上,华为只有以肉眼可见的优势超越了前两者,或许才能真正扭转国内消费者对国产系统的偏见,这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和持久的 科技 创新。

--如何打造自己的系统生态圈

在如何打造自己系统生态圈的问题上,android和iOS以前是两种模式,android推出之初,为了鼓励app开发者,是不抽成的(现在走google play的需要抽成),而iOS则都抽成。 如果套用android和iOS的现有路线,那么对于开发者显然缺乏足够吸引力。 因此需要在互利共赢的模式上创新,让利给更多app开发者,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系统开发者参与鸿蒙生态的建设。 这就取决于华为对鸿蒙生态今后的盈利方式上的创新思维能力了。

此外,华为打造的方舟编译器发布之初到现在也快两年了,不过在业内的影响力还是相当有限。 系统生态的打造,编译器是关键一环,如何最大范围的拓展编译器的市场影响力,对于鸿蒙生态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华为在方舟编译器上的宣传和市场推广力度还不够,随着鸿蒙正式商业,应该会加大推广力度。

还有一点,鸿蒙生态的建立离不开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参与。 商业合作,说到底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就目前BAT等国内TOP10的互联网巨头对华为鸿蒙系统讳莫如深。 个人觉得,在跟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合作上,华为可以让渡多一些的利益,换来他们的参与和支持。 这样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建成尽可能多元的系统生态,从而更快实现市场化。 如果没有这些头部企业的参与,单靠一些中小型开发者的推进,那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做出相应取舍,否则以他们对鸿蒙的态度,想要他们积极主动加入,那是非常困难的。

源自网络

未来展望

近几年中美之间的博弈,让国人清醒的认识到: 高 科技 是买不来的 。 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唯有自力更生,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美国使用极限施压的手段打压中国高 科技 企业,更让大家认识到了自己的“软肋”。 鸿蒙的出现是中国 科技 实现自主化的一个标志性产品。 不仅仅是硬件上,软件上我们同样需要实现自主可控。

这几天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转载了鸿蒙系统发布会,表明了国家对待这一系统的鲜明立场。 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设备上使用鸿蒙系统(一为安全,二为支持国产)。 全国人民对鸿蒙系统的公测也是翘首以盼,发布更新包当天系统就因下载人数太多一度瘫痪了。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普通用户第一时间发视频分享了自己使用鸿蒙系统的用户体验。 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都聚齐了,就等鸿蒙一飞冲天之时了。 如《西游记释厄传.开篇》所载:“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成不世之功,须有开天辟地的勇气和魄力,鸿蒙功成之日,亦或是“清浊明辨”之时,期盼那一天早日到来。

源自网络

华为鸿蒙系统是什么

华为鸿蒙系统是什么

华为鸿蒙系统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消费者在全场景生活中接触的多种智能终端实现极速发现、极速连接、硬件互助、资源共享,用最合适的设备提供最佳的场景体验。

华为鸿蒙系统是什么1

鸿蒙OS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微内核、 耗时10年、4000多名研发人员投入开发、 面向网络、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鸿蒙的英文名是HarmonyOS,意为和谐。 不是安卓系统的分支或修改而来的。

与安卓、iOS是不一样的操作系统。 性能上不弱于安卓系统,而且华为还为基于安卓生态开发的运用能够平稳迁移到鸿蒙OS上做好衔接——将相关系统及运用迁移到鸿蒙OS上,差不多两天就可以完成迁移及部署。 这个新的操作系统将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 工业自动化控制、无人驾驶 、车机设备 、智能穿戴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并且该系统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能兼容全部安卓应用的所有Web应用。 若安卓应用重新编译,在鸿蒙OS上,运行性能提升超过60%。 鸿蒙OS架构中的内核会把之前的Linux内核、鸿蒙OS微内核与LiteOS合并为一个鸿蒙OS微内核。 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联系在一起。 同时由于鸿蒙系统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对于消费者而言,HarmonyOS通过分布式技术,让8+N设备具备智慧交互的能力。 在不同场景下,8+N配合华为手机提供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解决方案。 对于智能硬件开发者,HarmonyOS可以实现硬件创新,并融入华为全场景的大生态。 对于应用开发者,HarmonyOS让他们不用面对硬件复杂性,通过使用封装好的分布式技术APIs,以较小投入专注开发出各种全场景新体验。

华为鸿蒙系统是什么2

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宣告问世,在全球引起反响。 人们普遍相信,这款中国电信巨头打造的操作系统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并且具有逐渐建立起自己生态的成长力。 它的诞生拉开永久性改变操作系统全球格局的序幕。

过去的进步证明华为在自己聚焦的技术领域走到前排的能力。 华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中国的整体技术环境和市场支持力都比华为从落后跟着走一直冲到那个阶段强一大截。 鸿蒙问世时恰逢中国整个软件业亟需补足短板,鸿蒙给国产软件的全面崛起产生战略性带动和刺激。 中国软件行业枝繁叶茂,但没有根,华为要从鸿蒙开始,构建中国基础软件的根。 美国打压华为对鸿蒙问世起催生作用,它毫无疑问是被美国逼出来的,而美国倒逼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压力已经成为战略态势。 中国全社会已经下要独立发展本国核心技术的决心,鸿蒙是时代的产物,在后智能机时代,原本手机扮演的角色会被分散到其它硬件产品上,称作去中心化。 举个例子,手机能够打电话上网,那么智能音箱、电视也能够从手机那接过相应的操作,并继续该任务。 这是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一种成熟形态,亦是鸿蒙OS对应的场景。 鸿蒙OS面向全场景智慧化时代而来,它更多代表着华为在IoT领域的野心。 代表中国高科技必须开展的一次战略突围,是中国解决诸多卡脖子问题的一个带动点。

鸿蒙肯定面临建立自己生态的早期阶段,但它很快在中国站稳阵脚并逐渐走向全球的前景无需置疑。 鸿蒙在技术上很先进,中国大市场虽然需要内部协调的大量工作,但这个市场总体上向这款操作系统提供根据地般的支撑,这不会是一个悬念。 一旦形势促使鸿蒙在华为全线产品上安装,华为手机短时间内销量下降,但这样的临时损失将带来华为进一步崛起和中国操作系统及软件业全面繁荣的回报。

这笔大账中国社会算得清,它的合理性也一定会转化成具体的市场方式推动鸿蒙的成功。 中国的其他软件应用厂商和各种利益实体会在全社会的推力下支持开源的鸿蒙,共同参与鸿蒙的生态建设。 华为开始布局IoT。 面向所有的合作伙伴,华为逐渐组建HiLink、LiteOS和IoT芯片三件套的打法。 而华为本身的全场景战略(1+8+N),手机其实并未处于核心的位置。 华为强调各个不同智能硬件、平台之间的协作。 就算是华为的手机,也能打开宝马的车门。 按照这个发展路径, 华为所提到的LiteOS和IoT芯片在打破平台、端与端之间的界限,这样的事情交给鸿蒙来做。 鸿蒙OS开源是必定的。 同HiLink组建的理念一样,华为希望新生态开源通过产业链的共同努力而建立。 因为生态的繁荣并非靠华为自己,而需要许许多多的开发者、合作伙伴。 因此华为将鸿蒙OS开源,同时提高耀星计划的补贴金至10亿美元,以鼓励全球的开发者加入生态建设,鸿蒙OS自然会从中获益。 世界很讨厌美国电信和IT巨头的垄断,鸿蒙的问世是打破美国垄断的一个现实方案,它对全球技术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尽管苹果和安卓系统已经占领全球市场,但欢迎竞争是市场的天性,只要鸿蒙技术确实领先,中国市场为它孵化、积累出有竞争力的生态系统,它逐渐走向全球市场就不会比之前的中国电信设备走向世界不可思议。

中国面临一些高科技领域决定性的补短板和再创业,全社会的这一共识已经非常坚定,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已经形成。 鸿蒙可以说朝着这个方向打一枪,它不可能是华为与美国博弈的虚晃一枪,华为和中国高科技产业都已经没有退路,坚定往前走,迈过短时间的困难期,历史不会给中国崛起提供另一种编程。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