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七大江河流域都有或许出现洪水 水利部 (我国七大江河流域)

admin1 1年前 (2024-07-14) 阅读数 296 #财经

今天(14日)水利部有关担任人引见,依据“七下八上”关键期汛情预测,七大江河流域都有或许出现洪水,洪水进攻或许面临多线防汛。依据预测,“七下八上”时期,我国降雨总体呈“北多南少”散布,松花江、辽河,海河流域漳卫河、子牙河,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长江抢先和汉江等偏多二到五成;长江流域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南部、珠江流域北江、东江、韩江,福建闽江等偏少二到五成。水利部还表示,目前,中小水库、病险水库、淤地坝点多量大,抗御洪水的才干较低,安保度汛压力大。同时,往年水利工程项目多,部分项目要求跨汛期施工,在建工程安保度汛风险高。


中国哪里最容易发洪水 中国洪涝灾祸最多的地域

我国的自然天文环境是十分复杂的,气候条件多变,每年引发的山洪灾祸是越来越多了。 中国有些地域是容易引发洪水的,那么,大家知道中国哪里最容易发洪水?中国洪涝灾祸最多的地域是哪儿?上方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解答,还不了解概略的小同伴快来见识下吧!中国哪里最容易发洪水洪水中国最容易发洪水的地域关键散布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平原地域,海口、南宁、广州、南昌、武汉、长沙、杭州、南京、北京、石家庄、长春、沈阳等地都较容易出现洪涝灾祸。 中国是一个水患频发国度,每年因灾形成少量财富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研讨区域水患的风险要素具有关键的通常与理想意义。 区域水患构成环节的包括水患风险因子、水患风险空间、水患风险接受体。 洪水图我国洪涝灾祸多发频发 地域散布呈东多西少特点据全球气候组织官方信息,在过去的50年里,共报告了屡次与天气、气候和水有关的灾祸,形成200多万人死亡和3.64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这意味着全球平均每天有115人死亡、经济损失为2.02亿美元。 其中,热带气旋形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其次是洪水。 我国也是全球上洪涝灾祸多发频发的国度之一,大约三分之二的疆土面积上都或许出现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洪涝灾祸。 水利部和应急控制部国度减灾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1991年至2020年时期,我国年均因洪涝灾祸死亡或失踪人口达2020人,总计逾6万人死亡,年均形成直接经济损失1604亿元,总计约4.81万亿元。 受自然天文环境、气候特征以及人为活动等相关影响,我国洪涝灾祸总体出现出夏多冬少、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等散布特点。 依据全国洪涝灾祸地域散布图来看,我国洪涝灾祸的高发区集中在广西西北部、广东沿海、海南、浙江沿海以及浙赣皖接壤处、辽宁、四川的部分地域,洪涝灾祸出现频率高达50%以上;华南大部、江南大部及湖北东部和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南部、辽宁东部等地洪涝出现频率达30%~50%;华北黄淮、长江三角洲、西南地域东部一带出现频率为10%~30%;西北大部及西藏、内蒙古等地洪涝出现频率低,在10%以下。 洪水爆发洪水患难影响洪水患祸是全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祸之一,洪水往往散布在人口稀疏、农业垦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中央,如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 中国、孟加拉国是全球上洪水患祸出现最频繁的地域,美国、日本、印度和欧洲的洪水患祸也较严重。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习尚候清楚,是全球下水患频发且影响范围较普遍的国度之一。 全国约有35%的耕地、40%的人口和70%的工农业消费经常遭到江河洪水的要挟,并且因洪水患祸所形成的财富损失居各种灾祸之首。 依据史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当中,全国各地出现较大的洪涝灾祸1092次,平均约每两年出现1次。 1954年是1949年以来长江全流域洪涝灾祸最严重的一年,全国受灾农作物面积达24亿亩,约33万人死亡。 如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受灾面积334亿亩,受灾18亿人(次),死亡4150人。 从洪涝灾祸的出现机制来看,洪水患祸具有清楚的时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 全球上少数国度的洪水患祸易出现在下半年,我国的洪水患祸关键出现在4—9月。 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域的洪水简直全部都出现在夏季。 洪水患祸与降水时空散布及地形有关。 全球上洪水患祸较重的地域多在大河两岸及沿海地域。 关于我国来说,洪涝普通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域多,内陆地域少;平原地域多,高原和山地少。 洪水患祸同气候变化一样,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这种变化由各种长短周期组成,使洪水患祸循环往复出现。

水利部的七大流域机构

1.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坐落于历史文明名城郑州,是水利部的副部级直属机构。 自成立以来,它承当着黄河流域及新疆、青海等四省区内流河流域的水资源综合控制职责。 2. 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于1950年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位于武汉,是水利部的副部级直属机构。 担任长江流域及澜沧江以西区域的水行政控制任务,努力于流域水资源的协调与维护。 3. 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设在蚌埠,作为水利部的正厅级直属机构,专注于淮河流域的水资源规划、开发与调度,旨在打造绿色淮河。 4. 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位于天津,作为水利部的正厅级直属机构,担任海河流域、滦河流域及鲁北地域的水利控制任务,确保水资源的谐和应用。 5.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总部设在广州,是水利部的正厅级直属机构。 担任珠江、韩江、澜沧江以东国际河流及粤桂沿海诸河的水利控制,保养珠江流域的生态兴盛。 6. 松辽水利委员会成立于1982年的松辽水利委员会,位于长春,是水利部的正厅级直属机构。 担任松花江、辽河流域及西南地域国际界河和独流入海河流的控制任务。 7. 太湖流域控制局太湖流域控制局,总部设在上海,是水利部的正厅级直属机构。 担任太湖、钱塘江流域以及浙闽区域(韩江流域除外)的水资源控制任务,确保流域内水资源的谐和共生。 这些流域控制机构,构成了水利部的七大流域控制旗舰,共同承当起全国江河控制与控制的重担,为我国的可继续开展提供坚实保证。

洪水是由什么惹起的

洪水是指江河水量迅猛参与及水位急剧下跌的自然现象。 洪水的构成往往受气候、下垫面等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要素的影响。 按地域可分为河流洪水、融雪洪水、注川洪水、冰凌洪水、雨雪混全洪水、溃坝洪水等六种。 我国河流的关键洪水大都是暴雨洪水,多出现在夏、春时节,南边一些地域春季也或许出现。 以地域划分,我国中东部地域以暴雨洪水为主,西北部地域多融雪洪水和雨雪混合洪水。 98长江大洪水和98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都是由暴雨洪水构成的。 如何定量描画洪水? 由于暴雨、急剧的融冰化雪、水库垮坝、风暴潮等要素,使得江河、湖泊及陆地的水流增大或水面升高明过了一定限制,要挟着有关地域人民的生命财富安保或形成不同水平的灾祸,这种自然现象,普通称为洪水。 定量描画洪水的目的有洪峰流量、洪峰水位、洪水环节线、洪水总量(洪量)、洪水频率(或重现期)等。 洪峰流量是指洪水经过河川某断面的瞬时最大流量值,以立方米每秒(m3/s)为单位;洪峰流量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以米(m)为单位。 以时期为横坐标,以江河的水位或流量为纵坐标,可以绘出洪水从起涨至峰顶再回落到接近原来形态的整个环节曲线,称为洪水环节线。 一次性洪水环节经过河川某断面的流量总和(水量),称之为该次洪水的洪量,常以亿每立方米为单位;水文上也常以一次性洪水环节中,经过一定时段的水量最大值来比拟洪水的大小,如最大3天、7天、15天、30天、60天等不同时段的洪量。 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是如何划分的? 暴雨是指在短时期内降很大的雨。 普通依据24小时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 (1)降雨量在50mm~100mm之间,称为暴雨。 (2)降雨量在100mm~200mm之间,称为大暴雨。 (3)降雨量大于200mm时,称为特大暴雨。 我国的暴雨洪水有哪些特点? (1)时节性清楚,时空散布不平均。 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移、南撤环节,夏季我国雨带也南北移动,出现清楚的时节性特点。 普通年份,4月至6月上旬,雨带关键散布在华南地域。 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长江、淮河和太湖流域的梅雨期。 7月中旬至8月,雨带从江淮北部移到华北和西南地域。 9月,副热带高压南撤,随即雨带也相应南撤,部分年份也会形成洪水,如汉江等地的秋汛。 我国大部分地域降旱时节性清楚。 当台风登陆我国和深化内陆时,高强度的狂风暴雨,也可构成暴雨洪水。 据统计,4月~10月全国大部分地域降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70%以上,6月~8月降雨量可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50%左右。 所以说,我国暴雨洪水多出现在春夏春时节。 (2)洪水峰高量大,干主流易出现遭遇性洪水。 我国地形的特点是西北低、西北高,有利于西北暖湿气流与西北冷空气交绥的增强,空中坡度大,植被条件差,形成汇流快,洪水量级大。 与全球其他国度相比,相反流域面积的河流,我国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量级接近最大记载。 我国几条关键河流面积较大,干主流洪水经常遭遇,区间来水多,洪峰叠加,易构成峰高量大的暴雨洪水。 (3)洪水年际变化大。 我国七大流域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各年洪峰流量相差甚远,北边比南边更清楚。 如长江以南地域大水年的洪峰流量普通为小水年的2倍~3倍,而海河流域大水年和小水年的洪峰流量比可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4)大洪水的阶段性和重复性。 依据少量的洪水调查研讨,得出我国关键河流大洪水在时空上具有阶段性和重复性的特点。 从时期上讲,一个流域出现大洪水的时序散布虽然是不平均的,但从较长时期观察看,在许多河流上,一个时期大洪水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另一时期频率较低,频发期和低发期呈阶段性的交替变化。 另外,在高频期内大洪水往往连年出现,有延续性。 从空间上讲,我国暴雨洪水的出现与外地的天气和地形条件有亲密相关,凡是近期出现大洪水的流域和区域,历史上也都出现过相似的大洪水,重复出现暴雨洪水的现象普遍存在。 如98长江大洪水即相似1954年长江大洪水。 我国防洪的基本思绪是什么? (1)坚持党的基本路途,贯彻十五大制定的树立目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 提供防洪安保保证,使国民经济继续、稳如泰山、协调、安康开展,为成功国民经济 战略目的发明稳如泰山的树立环境。 (2)要保证重点,照顾片面。 我国有1/3的耕地、2/5的人口、3/5的工农业 总产值及少量的城市集中在洪水要挟区,防洪义务是常年而艰难的。 大江大河中 下游广阔平原和湖区是我国经济兴旺地域,是我国江河防洪的重点。 大中城市是 国度和中央政治、文明的中心,人口密集,固定资产集中,应减速城市防洪树立。 在抓住防洪重点的同时,要照顾片面。 对5万多条中小河流的控制和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祸,以及平原地域的排涝和沿海地域台风暴潮灾祸,也应给予足够注重。 (3)安全完善现有防洪工程,在此基础上继续贯彻蓄泄兼筹和洪涝兼治的方针,重点树立一批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 目前,重点加高加固江河湖海堤防,加大病险工程除险加固力度,安全完善蓄滞洪区安保树立,增强排涝才干,以构成七大江河较完整的防洪体系,有重点地提高防洪排涝规范。 (4)片面贯彻防洪工程措施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各种综合措施。 我们要以现有的和新建的防洪工程为基础,同时增强蓄滞洪区和洪水要挟区的控制、水域控制和工程运转控制,积极推行和试行防洪基金及洪水保险,完善洪水预告警报系统等,树立起完善的防洪体系,注重防汛指挥系统及水文基础设备的树立。 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二者之间是相反相成的,只要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干取得较好的效益。 我国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及其职能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则,国务院设立国度防汛指挥机构,担任指导、组织全国的防汛抗洪任务;在国度确定的关键江河、湖泊可以设立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该江河、湖泊的流域控制机构担任人等组成的防汛指挥机构,指挥所管辖范围内的防汛抗洪任务;有防汛抗洪义务的县级以上中央人民政府设立由有关部门、外地驻军、人民武装部担任人等组成的防汛指挥机构,在下级防汛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指挥本地域的防汛抗洪任务。 因此,国务院设立了国度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度防总),由国务院副总理任总指挥,指挥部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指导人组成,其办公室设在水利部;长江、黄河设立了由长江、黄河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担任人组成的长江防汛总指挥部和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区分指挥长江、黄河流域的防汛抗洪任务,其办事机构区分设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有防汛抗洪义务的省、地(市)、县均设立了由外地行政首长任指挥,与防汛有关的部门、外地驻军、人民武装部担任人等组成的防汛指挥部,在下级防汛指挥部和本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指挥本地域的防汛抗洪任务,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水利部门。 防汛指挥机构的关键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国度有关防汛任务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法则。 (2)制定和组织实施进攻洪水方案。 (3)掌握汛期雨情、水情和气候情势,及时了解降雨地域暴雨强度、洪水流量、江河水位、闸坝水位、水库水位、长短期水情和气候剖析预告。 (4)组织审核防汛预备任务,责令肃清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阻碍物。 (5)担任有关防汛物资的储藏、控制和防汛物资的方案控制。 (6)担任统计、掌握、发布洪涝灾祸状况。 (7)担任组织防汛抢险队伍,分配抢险人力和技术力气。 (8)催促蓄滞洪区安保树立和应急撤离转移预备任务。 (9)组织防汛通讯和报警系统的树立控制。 (10)组织汛后审核,催促水毁防洪工程修复。 (11)展开防汛宣传教育和组织培训,推行先进的防汛抢险迷信技术。 现代防洪的关键防洪措施是什么? 防洪措施是防止或减轻洪水患祸损失的各种手腕和对策。 现代防洪措施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关键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工程和水库等,经过这些工程手腕扩展河道泄量、分流、引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患祸;防洪非工程措施,关键包括洪水预告、洪水警报、蓄滞洪区控制、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河道控制、超规范洪水进攻措施、灾后救援等,经过这些非工程措施,可以防止、预防洪水侵袭,顺应各种类型洪水的变化,更好地发扬防洪工程的效益,从而减轻洪灾损失。 人类与洪水的妥协,最先是人类避开洪水,择高而居,然后是修筑堤防,这是最早的防洪工程。 我国修堤始于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5世纪,后来,河道整治、海塘树立相继出现;公元前250年修建了分洪工程;19世纪末,末尾应用水库防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关键河流相继建成了以水库、堤防、蓄滞洪区为主的防洪工程体系和以洪水预告、警报、通讯等为主的防洪非工程体系。 这些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在抗御1998年长江大洪水和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中发扬了庞大的作用。 应用河流抢先干主流水库拦洪错峰,有效地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 如清江隔河岩水库在长江第六次洪峰中增添洪峰17%;葛洲坝水利枢纽错峰2000立方米每秒,降低沙市水位0.10m~0.15m。 长江支流依托已建的3600多km堤防,应用已建成的防洪非工程措施,全力启动抗洪抢险,抗御了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性全流域性大洪水,维护了人民生命财富的安保,为国民经济的开展发明了外部环境。 现代通讯技术在水情信息传递上起到了哪些关键作用? 通讯系统是防汛抗洪任务的生命线,是传递信息、传达调度指令的工具,是必无法少、至关关键的。 现代通讯技术关键包括数字微波通讯、卫星通讯、光纤通讯、短波、超短波通讯及移动通讯等。 它们在全国防汛水情信息传递中起到了至关关键的作用。 假设把水情信息比做要运输的关键的货物,那么,现代通讯技术则提供了运货的路途。 目前,水利系统自建的防汛通讯网与邮电公用通讯网相结合,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情信息传输通讯网络。 例如,水利部自建的以数字微波、卫星为通道的防汛电话网与公用交流电话网(PSTN)相结合,把全国水利单位连在一同;水情智能测报系统经过计算机广域网,把实测的水情数据实时地传到水利部,供指导决策。 在98长江大洪水时期,现代通讯技术更是大展神威,效益清楚。 邮电系统提供的移动电话在几千里长江干堤架起一道空中桥梁,在抗洪抢险的官兵群众之间传递各种信息;长江水利委员会在荆江大堤上树立的数字微波通讯支线,为沿线务水利部门的防洪调度提供了专门的通讯保证,使之能及时掌握状况,增强防汛抗洪部署。 沿线蓄滞洪区信息反应通讯系统保证了这些地域人民群众的安保转移。 正是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运用,国度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信息中心才干成功两小时之内收完全国向中央报汛的3002个报汛站的水情信息,才干在1998年南北大洪水中保证10分钟之内失掉41个关键水文(水位)站的最新水情,也正是由于有了现代通讯技术,我们才干取得一次性又一次性抗洪抢险调度的胜利。 总之,正如有人所说:防汛抗旱,信息先行,没有通讯,两边落空。 现代通讯技术在全国水情信息传递中发扬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