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近两年来首例 年报信披三小气面存疑 贵阳银行收上交所监管任务函 (上市银行近两年分红)
媒体7月5日讯(记者 邹俊涛)昨日晚间,(601997.SH)公布公告称,近日收到上交所《关于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任务函》(以下简称《监管任务函》),要求公司作出书面回复,并实行信息披露义务。贵阳银行据此启动回复并公告。
7月5日,媒体记者查阅该公告了解到,上交所在《监管任务函》中对贵阳银行2023年年报中披露有关运营业绩、信贷资产、存款结构三个方面提出疑问。
而该公告一经公布也引来市场投资者的普遍关注。媒体记者今天留意到,有投资者对贵阳银行没有及时公告收到买卖所监管任务函出现质疑,贵阳银行投资者热线对此回答,称收到的只是监管任务函,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监管函,无需启动公告。
相关统计显示,贵阳银行为往年首例收到买卖所下发监管任务函的上市银行,也为近两年来的首例。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接受媒体记者采访表示,买卖所对贵阳银行下发监管任务函的操作,可以了解为一种惯例且必要的监管措施。它表现了监管机构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及市场公允性的严峻要求。
上交所向贵阳银行下发监管任务函,提出三大项疑问
公告显示,上交所近日向贵阳银行下发监管任务函,针对该行2023年年报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疑问,关键触及运营业绩、信贷资产和存款结构。
其中,运营业绩方面,上交所指出贵阳银行2023年度的营收、净利润变化较大。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营业支出150.96亿元,同比降低3.50%,成功归母净利润55.62亿元,同比降低8.92%。上交所要求贵阳银行量化剖析规模要素、利率要素对其利息净支出变化的影响。
与此同时,上交所指出贵阳银行去年出现发放存款和垫款信誉减值损失介入,以及金融投资信誉减值损失大幅增加的状况。报告期内,公司信誉减值损失48.98亿元,同比增长14.30%,其中,发放存款及垫款信誉减值损失41.73亿元,同比增长35.58%,金融投资信誉减值损失3.93亿元,同比下滑58.54%。上交所要求贵阳银行给出要素及合理性。
信贷资产方面,上交所指出贵阳银行出现不良率上升、拨备掩盖率降低的状况,报告期末,贵阳银行的不良率为1.59%,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拨备掩盖率为244.50%,同比降低16.36个百分点。上交所要求说明变化要素以及能否会对公司风险抵补才干出现影响。
以及,报告期末,公司次级类存款和可疑类存款迁移率区分为94.71%和96.61%,较上年期末50.66%和90.14%的迁移率水平均有清楚增长。上交所要求贵阳银行说明,报告期内公司次级类、可疑类存款出现清楚向下迁移现象的要素及合理性。
存款结构方面,上交所指出贵阳银行近年来吸收存款和同业寄存款项净介入额均低于客户存款及垫款净介入额,吸收存款压力较大;同时,公司存款结构变化清楚,公司定活期存款比由2022年的1.69优化至2023年的1.84。上交所要求贵阳银行,说明存款趋向变化的要素和合理性,以及上述要素能否或许影响公司业绩和运营充沛提示风险。
7月4日晚,贵阳银行披露公告称,收到《监管任务函》后,公司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就各个疑问启动逐项核对并作出说明。截止公告公布日,贵阳银行已就监管任务函所提疑问逐一启动回复。
上市银行相似状况全体增加,贵阳银行为近两年来首例
7月5日,媒体记者依据Choice平台启动统计发现,上市银行近年来收到买卖所下发监管任务函的案例并不多见。
据统计,2023年全年,A股42家上市银行均没有收到过买卖所下发监管任务函。2022年,仅有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该行2022年半年报有关信息披露事项的监管任务函。2021年,、区分由于2021年半年报和2020年年报有关信息披露事项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监管任务函。
统计结果显示,贵阳银行为往年首例收到买卖所下发监管任务函的上市银行,也为近两年来的首例。
此外,买卖所对上市银行下发监管函的案例更为少见。统计显示,自2021年以来,A股银行披露的仅有一例,2022年8月,时任独立董事裴平因未能敦促其配巧合规买卖张家港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违犯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有关规则,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
地下资料显示,监管任务函和监管函的不同在于,监管任务函是一个沟通函,关键目的是提示或关注某些事项,而监管函则是一个正式的书面通知,用于告知监管对象其违规理想或风险状况。
关于近年来上市银行较少收到买卖所的监管函和监管任务函,余丰慧以为,正面来看,这或许是银行范围在公司控制、风险控制及信息披露方面的清楚优化,反映出银行在合规控制和外部控制上的增强,使得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失掉了市场和监管的认可。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