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1.61美元 中国绿色农业下跌5.29%
9月12日,中国绿色农业(CGA)盘中下跌5.29%,截至01:55,报1.61美元/股,成交1.2万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03月31日,中国绿色农业支出总额7313.63万美元,同比增加24.91%;归母净利润-1805.55万美元,同比增加358.84%。
大事提示:
绿色食品和无机食品有什么区别?
1.绿色食品和无机食品有什么区别?1.绿色食品和无机食品的区别:(1)无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依据和规范不同。 无机食品依照国际无机农业消费要求和规范种植加工,绿色食品依照绿色食品消费规范消费加工;(2)无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有不同的消费方法和原理。 无机食品关键侧重于消费环节的监视控制,置信好的消费环节一定会有好的产品。 而绿色食品则强调抵消费出来的产品启动检控,以为好的产品只要在好的环境和工艺下才干消费出来;(3)无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抵消费环境的要求不同。 无机食种类植消费要求选择水质好、土质好、无污染的环境。 绿色食种类植环境没那么严厉,只需没有直接的工业污染,周围空气环境达标就行。 (4)无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认证标志也不同。 无机食品标签在不同国度、不同认证机构是不一样的,绿色食品标签在中国是一致的、独一的。 是中国绿色食品开展中心在国度工商总局注册的质量认证商标。
急需新疆各地州市场状况剖析
1.我州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转状况剖析发布日期:2007-04-29 曾经阅读[422]次 来源:博州房地产控制办公室 2006年,国度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微观调控力度。 随着国办发〔2005〕26号、国办发〔2006〕37号文件确定的调控措施逐渐落实到位,房地产市场正在野着预期的目的开展。 依据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数据剖析,以后房地产市场运转出现以下特点:一、房地产投资结构趋于合理往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新开工住宅修建面积平方米,其中:90平方米以下平方米,占新开工总面积的79.40%,90平方米以上平方米,占新开工总面积的20.60%,投资结构趋于合理。 二、新建商品住宅市场需求仍比拟旺盛往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大于完工面积2.7倍(去年同期为1.6倍);销售面积增幅快于完工面积增幅1.2个百分点;商品住宅空置面积同比降低27%。 上述状况均说明市场需求仍比拟旺盛,在博乐市显得尤为突出。 三、住房二级市场买卖生动一季度二手房买卖量247起,买卖面积平方米,买卖额3392.62万元,同比上升37.4%、46%、143%。 二手房住房买卖以小换大、以旧换新较为多见,其中房改房上市买卖量占70%以上。 四、房价总体坚持颠簸据统计资料显示:往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房销售多少钱涨幅在1%上下动摇,3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多少钱同比下跌1.2%,房价涨幅总体颠簸。 2. 据2005年土地应用现状调查资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土地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疆土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新疆地势复杂,总的轮廓是“三山夹两盆”,即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盘绕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新疆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水、土、光、热、矿产资源丰厚,有庞大的开发潜力,是我国关键的粮食、棉花、油料、甜菜、瓜果、畜牧业和动力、石化基地。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天文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开展水平的要素,新疆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维护情势比拟严峻,必需制定相应对策,实际维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1 上轮规划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维护目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应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是在“九五”时期编制,自治区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总体目的是: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开展战略,把新疆建成国度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和关键的畜产品基地、糖料基地、粮食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 依据自治区的实践状况和市场需求,有方案地开垦宜农荒地,开展瓜果、蔬菜、旅游等特征经济,努力开展水利、动力、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为全区经济的继续、加快、安康开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把新疆树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支点。 新疆有丰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开展农业、畜牧业、林果业的潜力很大。 依据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应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的目的如下: 1.在鼎力启动水利树立的基础上,过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在规划期内,土地综合开发(含拓荒和土地整理、复垦)的总规模为公顷,补充耕地不少于公顷。 其中近期(1997~2000年)开发公顷,远期(2001~2010年)开发公顷。 规划期末,全区人均耕地到达0.2公顷(3亩)以上。 2.在成功全区耕地总量清楚增长的前提下,统筹布置其它农业用地,以顺应农业综合开展的需求。 片面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厉限制农用地转为树立用地,对耕地实施特殊维护,基本农田维护率达80%以上。 3.在确珍重点树立项目用地的前提下,树立用地总量失掉有效控制。 规划1997~2010年树立占用耕地公顷,其中1997~2000年树立占用耕地公顷,平均每年5125公顷;2001~2010年树立占用耕地公顷,平均每年4000公顷。 城镇用地逐渐按国度规范启动规划控制,村庄用地经过合村并点、增人不增地等途径逐渐降低人均占地目的,努力提高树立用地应用率。 4.要鼎力改造中低产田,在规划期内,中低产田的改造应到达公顷。 要减速全区土地应用集约化的进程,把消费用地的产出率和树立用地的应用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5.要努力维护和改善全区土地的生态环境,在规划期内防治荒漠化土地公顷,在确保生态用水、迷信用水和合理用地的基础上,有效维护绿洲土地,确保全区土地的继续应用,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开展奠定牢靠的基础。 2 现有耕地保有量与规划目的对照剖析 新疆上轮土地应用总体规划确定耕空中积目的为455.36万公顷,基本农田维护率目的为85%,基本农田维护面积为338.78万公顷。 截止2005年底,新疆耕地数量为406.34万公顷,不计算退耕还林还草,较规划目的缺49.02万公顷,基本农田维护面积349.02万公顷,没有增加,略有参与。 2.1 全疆各地州2005年较2010年耕地成功状况 就各地州而言,2005年耕地实践维护面积高于规划目的的只要哈密地域(+0.38万公顷)和昌吉州(+0.07)。 与规划目的比拟,耕空中积增补缺口较大的地域有:克拉玛依市,还需参与1.95万公顷,只成功了2010年规划目的的68.28%;克孜勒苏州还需参与1.99万公顷,成功了2010年规划目的的70.5%;巴音郭楞州还需参与5.69万公顷,成功了2010年规划目的的83.20%;和田地域还需参与5.29万公顷,成功了2010年规划目的的75.77%。 喀什地域还需参与14.89万公顷,成功了2010年规划目的的78.02%,详细状况见图1和表1。 2.2 全疆各地州耕地未来年增减比率变化状况 全疆各个地州2005年耕地现状状况与2010年规划目的值比拟,在未来要求较多参与耕地的地域即年增长率较大的地域有:克拉玛依市(+9.29)、克孜勒苏州(+8.37)、和田地域(+6.39)、喀什地域(+5.64)、巴音郭楞州(+4.04)。 年增长率幅度不大的地域有:吐鲁番地域(+2.72)、伊犁州直属(+2.56)、阿克苏地域(+2.3)、乌鲁木齐市(+1.48)。 年增长率较小的地域有:石河子市(+0.37)、塔城地域(+0.86)、博尔塔拉州(+0.91)、阿勒泰地域(+1.04)。 哈密地域和昌吉州已成功规划目的。 2.3 北疆、东疆、南疆地域成功耕地规划目的合理性剖析 由于“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地貌特征,使新疆气候在天山以南和以北存在较大的差异。 南疆、北疆和东疆三大区域在耕地的水土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北疆和东疆地域基本成功耕地规划目的,南疆地域面临生态压力,缺口较大,增长耕地义务艰难。 阿克苏地域、喀什地域等地域,自然与光热条件好、土壤条件较肥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水资源保证条件下,应适当的加大这些地域的耕地保有量;伊犁州直属和阿勒泰地域水资源相对丰厚,可适当思索超额成功目的值,缓解其他地州耕地维护的压力。 经济开展较快、耕地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如: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昌吉市、石河子市等大中城市,由于天文气候等条件和位置以及经济开展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维护率,作为规划目的。 3 现有基本农田保有量与规划目的对照剖析 新疆依据国度要求及自治区实践,在上轮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了耕地保有量的目的,于1996年在各地州(市)展开基本农田划定和维护任务,并于2001年终重新调整划定了基本农田。 2001年调整划定面积为公顷,2001年底实践基本农田维护面积为公顷;2002年底参与到公顷;尔后两年也在逐年参与,2003年达公顷,2005年又回落到公顷。 2005年基本农田维护面积较2001年终调整划定面积参与了公顷,平均每年参与8716.6公顷,其中2002年参与幅度最大,较2001年底参与了公顷。 3.1 全疆各地州2005年较2010年基本农田保有量成功状况 新疆上轮土地应用总体规划确定基本农田维护面积目的为公顷,基本农田维护率目的为85%。 截止2005年底,新疆基本农田数量参与到公顷,较规划目的多公顷,使基本农田维护率提高到了87%,比规划目的高二个百分点。 说明新疆基本农田划定和维护力度比拟大,维护效果清楚。 各地州而言,基本农田实践维护面积高于规划目的的有吐鲁番地域(+公顷)、昌吉州(+2492公顷)、博州(+975公顷)、巴州(+公顷)、阿克苏地域(+74公顷)、塔城地域(+公顷)、石河子市(+159公顷),其中超出比重最高的是吐鲁番地域,比规划目的多了28.43%。 实践维护面积未到达规划目的的有乌鲁木齐市(-1675公顷)、哈密地域(-5048公顷)、克州(-2711公顷)、喀什地域(-公顷)、和田地域(-5194公顷)、伊犁州直属(-6445公顷)、阿勒泰地域(-公顷),其中与规划目的相关最多的是阿勒泰地域,比规划目的少了20.57%。 见表2。 兵团现有基本农田面积比规划目的多了公顷,超出幅度为12.43%。 基本农田维护率也比规划目的高出约4%。 3.2 北疆、东疆、南疆地域成功基本农田规划目的合理性剖析 在上一轮基本农田维护规划中,各地域往往采用简易的一致比率计算法,将基本农田维护率确定在80%以上,全疆平均到达85%,没有思索外地经济开展特点。 由于受气候、水资源、土壤条件的限制,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等地域耕地域位较好,但土壤肥力不太高,质量有的较差。 如乌鲁木齐市2005年粮食平均单位产量为4526公斤/公顷,远低于全疆平均单产6078公斤/公顷的水平。 为了到达耕地维护率的要求,不得不将少量的旱地、新开垦的耕地也归入基本农田维护范围,降低了基本农田的质量。 所以,可思索将部分如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昌吉州等基本农田维护目的调出城市合理开展区域,在粮食、棉花主产区如伊犁州直属、南疆划定同质同量的基本农田,以确保到达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维护总量,同时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 从总体上不降低了基本农田维护率,相应的参与了伊犁等地域耕地维护的数量,提高全区耕地质量水平。 3.3 自治区重点维护的42个粮食主产县(市) 受地形地貌、水资源、土壤营养、投入力度、技术水平等要素的影响,新疆的耕地质量普遍较差,应用水平不高,产出较低。 随着国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化实施和新疆社会经济的加快开展,新疆城市化进程将清楚放慢,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将出现转变,肯定造成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转为非农树立用地或其他农用地。 虽然新疆耕地后备资源丰厚,但地处偏远,开发难度大,投入资金多,加上生态环境维护和耕地维护情势的严峻,耕地参与越来越困难。 当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量在短期内不能补偿耕地减大批时,为保证新疆的粮食安保,必需想方设法提高已有耕地的质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和效益。 尤其是要重点维护自治区的42个粮食主产县(市)的耕地,使之成为全区耕地总量灵活平衡、保证粮食安保的后台,并为耕地资源缺乏、社会经济安康开展而占用少量耕地的其他地域起援助作用。 全区42个粮食主产县(市)见表3。 3.4 基本农田增减与实践状况的对比剖析 新疆树立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和比重都较小,但应严厉控制。 经济社会开展肯定造成对增量土地需求的参与,进而难免会占用少部分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交通、动力和水利基础设备树立规模不时参与,虽然在设计环节中尽量思索防止占用基本农田,但在实践树立和施工中,受自然天文条件、施工技术手腕等限制,肯定会占用一部分基本农田。 新疆一些县、市为了浪费土地,不占用耕地,使等级公允路路绕过县镇,远离城镇,结果反而因运输不简易而形本钱地域的市场经济遭到损失。 同时,也由于路途绕行而多参与路途树立的用空中积和多参与路途树立投资。 所以,正确看法新疆交通用地的特点,以尽量增加经济损失。 在不打破农转非、树立占用的目的前提下,从公共利益动身,经过合法程序、占补平衡和合理安排,适外地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是支持的。 生态环境软弱,生态树立占用基本农田在所难免。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年降水量平均为150毫米,降水总量只占全国的4%,森林草甸植被关键散布在山区,广阔平原为荒漠植被和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软弱,土地极易沙漠化。 平原地域年微风次数多达10-20天,起沙风占全年刮风频率的15%,微风和扬沙为土地沙化提供了动力条件,加上南、北疆两大盆地具有丰厚的沙源,一旦土地植被遭到破坏,沙化要挟就相当严重。 因此在照应西部大停战略,开发和树立新疆环节中,首先要树立的是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就是生态环境树立的一项关键措施。 据调查,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环节中,被退耕的耕地中基本农田占有一定比例。 农业结构调整是顺应市场经济运转规律的结果,相关于其他经济作物而言,种植粮食作物的比拟利益低下,土地承包运营者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结构调整的倾向清楚,从而较容易造成基本农田数量增加。 自然灾祸时有出现,容易造成部分地域基本农田数量。 关于因自然灾祸造成基本农田被破坏的,应尽力恢复其原有地力,或重新补划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增加。 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是参与和补充基本农田数量的有效途径,应在水资源灵活平衡的前提下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力度。 4 耕地与基本农田维护的建议 4.1 建议新疆开展林果业100万公顷(1500万亩)用地的地类调整 依照自治区一致部署,新疆将特征农业列为南疆地域重点开展优势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各地应用共同的光热资源优势,目前已建成杏、梨、枣、葡萄、核桃等农特产品培植基地。 大农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规划林果业用地100万公顷目前已实施,有的现仍是耕地,建议启动地类变卦任务,调整到农用地外部相应的地类,是林地的变卦到林地,是园地的变卦到园地。 特别是变卦调查数据是基本农田,而实践是林果用地,根系植物进入基本农田中的耕地地类是不适宜的。 因此,建议自治区或疆土资源部作出相应调整的选择。 4.2 树立耕地储藏库,成功耕地占补灵活平衡 依据国度粮食安保政策、耕地维护政策以及实施易地开发战略,新疆应尽快树立耕地储藏库以及制定相关制度,为保证新疆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资源的继续应用以及经济安康开展的要求,将后备宜农耕地资源作为资产启动适当的储藏,并时序盘活、继续应用。 新一轮的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做到成功大区域坚持耕地灵活平衡,将各地州新参与的耕地归入耕地储藏库,以备区内或区际耕地占补平衡之用。 既有利于全国耕地总量的灵活平衡,也有利于新疆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可继续开展。 4.3 中低产田改造与占用耕地目的无机结合 新疆中低产农田数量较大,占81.53%,为奖励积极启动中低产田改造,依据占用一等基本农田补两亩或质量相当的耕地的占补政策,能否可以改造一亩低产田到高产田,并划为基本农田,奖励一亩或半亩占用耕地目的;改造两亩中产田,并划为基本农田,奖励一亩或半亩占用耕地目的,这一政策实施有利于中低产田改造,农业集约化和浪费资源,提高应用效率,走可继续开展的路途。 4.4 拓宽耕地概念,将可流转型的耕地资源归入耕地储藏库 特征林果业是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林果种植的土地整理开发的土地可以作为国度耕地储藏制度中的流转型储藏的耕地资源,当国度粮食紧缺、农产品供应紧张时,再启动流转为种植粮食作物。 为奖励鼎力开展以生态树立为基础的林果种植的土地整理开发,开收回来的园地建议可以折抵新增树立占地补充耕地目的,给予一定的耕地占用目的,按2:1或3:1的比例启动奖励,归入国度耕地储藏库,同时便成为国度耕地储藏资源,按耕地加以维护和控制,以备应急。 4.5 制定耕地维护补偿机制有关控制方法 制定耕地维护补偿机制有关控制方法,对易地补充耕地的组织、规划与方案控制、缴费规范、项目组织实施、验收、补充耕地质量、基本农田划转及前期耕地控制维护等方面做出明白规则,用法律方式确定上去,使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农田维护和耕地灵活平衡愈加规范。 4.6 应合理确定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维护率 一是依据自治区经济开展情势确定保有量和维护率。 经济树立的要求和生态退耕及农业结构调整都将对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维护率发生直接影响。 因此,应依据自治区耕地资源状况和经济开展情势合理确定耕地维护目的,完善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树立以及环境维护相顺应的耕地维护机制。 二是在行将启动的规划修编中,调整用地目的,迷信定位区域开展。 随着自治区经济树立的高速开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时提高,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原来规划中没有布置的项目如今已在启动中。 因此,有必要依据理想状况对现行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 对经济开展快、契合国度产业政策的城市和项目启动政策倾斜,参与树立占用耕地的目的,以顺应经济树立的要求;而在水资源充足、水土协调的区域启动耕地开发,保证耕地总量灵活平衡。 三是依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维护率。 四是依据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在退耕面积较大的地域,应增加耕地保有量,降低基本农田维护率,重点维护菜地、粮食、棉花等种植用地。 为顺应生态环境树立的要求,应客观地权衡耕地维护任务成效,生态退耕面积可不包括在耕地保有量目的之内。 同时着手研讨基本农田的“异地划补”政策,以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增加。 4.7 树立一套顺应自治区耕地维护特点的土地评价体系 土地评价是合理应用土地的基础,同时也是启动土地应用结构和方式迷信调整的依据。 新疆中低产田普查任务是在1994年成功的,应结合农地分等定级,摸清家底,对新疆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启动等级划分,为基本农田维护规划提供基础技术保证。 耕地维护任务必需明白回答什么样的耕地和什么中央的耕地必需遭到维护,而迷信回答上述疑问,必需启动对耕地的质量、区位、环境启动迷信的评价,因此,从这个意义动身,树立自治区土地评价是耕地维护的空间规划的迷信基础。 4.8 实行土地资源的迷信控制,运用先进的迷信技术手腕控制土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空间时代,仅凭传统的方法曾经不能顺应时代开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应用RS、GIS等手腕树立土地资源控制信息系统,树立耕地维护灵活监测网络、耕地预警制度等。 做到“地动人知”,以掌握未来的不确定性,并向外部传递正确的信息。 加大疆土资源科技控制研讨和开发力度,集中优权利量,展开维护耕地资源、高效应用土地资源可继续应用、疆土资源信息化、疆土资源管文迷信等范围的科技攻关。 增强技术创新,树立和完善对耕地资源的综合应用等技术体系,展开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验示范,积极推进科技效果的转化运行。 增强疆土资源信息化树立,积极实施数字疆土环节,依托国度公用信息网络,构件疆土资源主干网络和多级数据交流中心,片面树立疆土资源信息系统;要运用高效、适用的信息采集与处置技术,抓紧疆土资源基础数据库树立;要树立耕地资源等各种信息服务网络,成功疆土资源信息社会共享。 在做好以上任务的基础上,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率,维护并提高粮食消费才干。 同时,参与耕地控制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对耕地应用的监测才干,设立乡(镇)、村级耕地维护固定观测点,随时掌握耕地变化状况。 参考文献: [1] 1997-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应用总体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1999.11 [2]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3]新疆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研专题研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疆土资源厅,2005.1 [4]2000-2005年疆维吾尔自治区疆土资源综合统计资料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疆土资源厅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疆土资源厅,2003.12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应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疆土资源厅,2005.1 [7] 200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疆土资源厅,2000 3.关键职责昌吉市统计局是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任务的任务部门。 (一)依照国度、自治区、自治州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统计调查方案,拟定本市统计任务规章、制度和统计现代化树立规划,监视、审核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二)执行国度一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致目的体系和基本统计制度及国度的统计规范;组织指导和监视审核乡镇及市直各部门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任务,一致归口市直各单位统计报表控制。 �(三)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成功国度、自治区、自治州和市级严重国情国力、区情区力和州情州力、市情市力普查及抽样调查义务;拟定本区域内的各项统计方案、调查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控制、组织、协调各部门、单位的统计调查;汇总、整理区域内的基本统计资料;对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开展和科技提初等状况启动统计剖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视,向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五)一致核定、控制、发布全市的基本统计资料,活期向社会群众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状况的统计信息。 �(六)积极推进统计制度方法革新,组织指点城市统计基层单位的统计业务技术教育、统计干部培训,提高全市统计任务水。 �(七)协调、组织城调队成功国度、区、州及本市的城市社会经济调查义务。 �(八)搞好昌吉城市域内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集体工商户的统计注销颁证和审验任务。 � (九)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 内设机构依据任务职责,市统计局内设3个股室。 �(一)办公室�综合协调本局政务和督查任务;承当政务信息的传递与反应;承当文秘、档案、资料控制和机关保密任务;担任控制本局行政经费、统计事业费和固定资产及办公用品的经常使用;做好区域内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集体工商户的统计注销颁证和审验任务,组织调查核实基本单位名录库;承当全市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执法审核任务,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通报严重的统计违法案件;协助指导控制机关人事任务;承当本局精气文明树立任务;承当全市统计业务技术教育、岗位培训及统计科研任务;担任控制和保养本局计算机网络及设备。 �(二)综合股�对全市国民经济核算状况启动统计监视、预测和综合剖析研讨,提出微观调控咨询建议;控制全市综合数据库和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对全市统计数据的发布、经常使用和提供启动控制、审查;担任实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承当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及有关综合平衡状况剖析研讨报告;审查、整理、编辑全市的经济、科技、社会综合性统计资料,及时向自治州统计局上报有关统计信息,活期举行统计信息发布会;担任协调与州、市各部门之间的统计业务相关,执行国度的统计规范;拟定和审核各专业的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各专业统计调查制度和调查方案。 担任组织实施农业统计制度;组织指导乡村统计基础任务,树立健全统计任务制度和乡村统计网络;担任指点农口部门的统计任务;担任组织实施休息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成功本市辖区内单位休息工资统计年季报任务;依据中央党委、政府的要求,组织展开有关专项统计调查。 �(三)专业股�担任组织实施工业、科技、原资料、动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科技、批发批发贸易业、餐饮业以及商品市场运转状况的调查;组织实施固定资产投资、修建业、房地产业、服务业、对外经济技术协作、三资企业、旅游业统计调查任务。 依据中央党委、政府的要求,组织展开有关专项统计调查;积极推进统计方法制度革新,组织展开工业、批发批发贸易业、餐饮业抽样调查;搜集、整理上述各行业的有关调查统计数据,及时向指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对有关数据质量启动审核和评价;组织指点有关专业和部门的统计基础任务,综合协调、指点有关控制部门的统计任务,对全市工业、商业、交通运输邮电业运转状况启动统计监视、统计预测和统计剖析;对指导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疑问启动统计调研,提供咨询建议。 4.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潼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东端。 北纬34°23-34°40,东经110°09-110°25。 东邻河南省灵宝县,西连华阴市,南接洛南县,西北与大荔县毗邻,北与山西省芮城县隔河相望。 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宽约22千米,总面积526平方千米/444.96平方千米。 总人口16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 行政区划代码。 区号:0913。 拼音:Tongguan Xian。 行政区划潼关县辖4个镇、4个乡:镇:城关镇、秦东镇、太要镇、桐峪镇乡:安乐乡、高桥乡、南头乡、代字营乡自然天文[天文位置]潼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接壤处。 东接河南省灵宝县,西连本省华阴市,南依秦岭与本省洛南县为邻,北濒黄河、渭河同本省大荔县及山西省芮城县隔水想望。 界于东经东经110°09'30"——110°25'32"北纬34°23'30"——34°39'00"之间南北长28.4公里,东西宽约24.6公里,总面积526平方公里。 潼关县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衔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天文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气候]潼关属暖温带大陆性雨热同季的季风型干旱气候。 南北差异大,光能资源较充足,热量和降水量偏少,时空散布不均。 四季清楚,冬夏长,春秋短,处平均风速3.2米/秒。 [交通]陇海铁路交于城南,310国道、西潼高速公路横贯全县。 [水文] 县境内有自产水和过境客水两大部分:自产水指汇入黄河4条一级主流的11条主流;客水指黄河、渭河。 人口状况2003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 人(公安数据)。 男女性别比为 103.2 。 据人口变化抽样调查,全县全年出生人口 882 人, 死亡人口 685 人, 出生率 5.97 ‰,死亡率 4.64 ‰,全年净增人口 197 人,自然增长 1.33 ‰。 人口散布 2000 年常住人口中, 寓居在城镇人口 人, 占常住人口 19.89% ;寓居在乡村的人口 人,占常住人口的 80.11% 。 城关镇: 人;港口镇: 人;太要镇: 人;桐峪镇: 人;秦东镇: 6083 人;城郊乡: 人;安乐乡 人;高桥乡: 人;南头乡: 人;代字营乡: 人。 家庭户人口 2000 年全县共有家庭户 户,家庭户人口为 人,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 4.08 人,比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 4.14 人增加 0.06 人。 年龄构成 2000 年全县常住人口中, 0 - 14 岁人口为 人,占常住人口的 30.6% ; 15 - 64 岁的人口为 人,占常住人口的 64.7% 。 65 周岁及以上人口为 7078 人,占常住人口的 4.7% 。 同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 - 1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0.5 百分点,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降低 0.2 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2000 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 人,占常住人口的 99.78%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332 人,占常住人口的 0.22% 。 与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参与 人,增长 16.3% ;各少数民族人口参与 18 人,增长 5.7% 。 受教育水平 2000 全县的常住人口中,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 2958 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 人;接受初中教育的 人;接受小学教育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水平的人包括各类学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扫盲班)。 与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百人口中拥有各种受教育水平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受教育水平的由 7 人上升为 21 人;具有高中受教育水平的由 95 人上升为 115 人;具有初中受教育水平的由 365 人上升为 402 人;具有小学受教育水平的由 392 人上升为 405 人。 民间文明古 战 船潼关古战船孕育降生于古县城左近的高桥乡 、秦东镇,辐射兴盛,传承于高桥乡高桥 、税村一带,其装扮扮演 以现代战船为原型,故得此名。 西汉时初见雏形,明清时开展兴盛。 古战船表现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流星、铁鞭开路、静场,二是竹马先行,三是古战船扮演,四是舞狮舞龙,五是锣鼓助阵,渲染气氛。 竹马 、战船场以彩绘、剪纸、绢花装饰,有龙、虎头像认示两阵。 竹马、战船表现了潼关水陆两站的配合方式 ,是黄河流域现代抗争为民间艺术结晶。 被誉 为“中华一绝”。 踩 高 跷高跷亦称“木棍上的秧歌”,五虎张“高跷”普通分为“文跷”和 “ 武翘 ” 两大类,均依照戏剧中的帝王将相和佳人佳人。 扮演者手持各种道具,排成队列,在雄壮鼓乐的伴奏下,踩这铿锵有力的节拍,翩翩起舞,如下腰、劈叉、鹞子翻身、鲤鱼打挺、扑蝶、原地旋转360 0 以及叠罗汉(外型)等,精彩的扮演,高难度的外型,经常赢得观众的惊叹和称誉,甚至扮演绝活。 背 芯 子潼关南街芯子发生于古潼关南街辖区境内,同时也有临近的少数人参与,以铁制骨架为各种装饰艺术的“芯”,承载一至数名小孩,加上举措扮演,以高、险、奇、巧成为南街的一种特征艺术,深受广阔群众及本国友人的喜欢。 芯子为手工及扮演技艺,其铁芯要用熟铁再经过屡次锻打,使其成为刚柔兼济的公用钢材,既能承载重物,又可以在一定水平上活动,让人有一种艺术的美感,可以扮演古今的戏剧、民间传说及其它多方面的内容。 南街芯子的规模可大可小,可以在大型广场演出,也可以在舞台上演出;可以独自演出,也可以和锣鼓、秧歌等配合演出。 同时有背芯子、抬芯子和车芯子之分,以便依据不同的场所布置出不同的活动内容。 矿产资源该县秦岭地域,埋藏有金、银、铅、石墨、大理石、蛭石等多种矿物,散布范围较广,藏量比拟丰厚。 据今发现北宋“崇宁三年”(1104)的矿洞石刻,大约900年前就有民开采金矿石。 在潼峪、蒿岔、太峪、东桐峪等峪道都发现有矿洞遗址,仅麻峪就有72孔。 历代官府屡禁庶民开采应用。 明代17任兵宪都严酷地对立过矿民。 清康熙《潼关卫志》在“乡贤”中记叙潼关卫指挥使盛德的对立矿民状况:“嘉靖二十九年矿寇猖狂,公率兵击之,兵溃,公奋力战,遂为贼害”。 《潼关县新志》记叙:西潼峪佛头崖下有铜矿,官府曾经开采,因矿苗未成熟而终止。 清代还有矿师勘查,立石标志。 又载:西南牛角岭有煤矿,民国十年(1921)有人集资开采,因资竭而辍,但不知其能否有煤矿。 建国后,1958年“大炼钢铁”时,群众在东桐峪河浪铁砂发现砂金,一度广为流伟。 1965年陕西省地质局派出勘探队在本县秦岭山区对矿产资源启动普查,经普查、初查、详查确有金矿石。 1972年县筹建开发大理石矿。 1975年前后,近山地域社、队群体和团体开掘蛭石、大理石、蛭石加工等工、副业消费迅速兴起。 在开发大理石、蛭石的基础上,依据地质勘探资料,开发金矿石。 1975年筹建潼关县金矿。 1976年渭南地域潼关金矿末尾筹建,1977年陕西省革委会选择,渭南地域潼关金矿与洛南铬矿兼并为陕西省潼关金矿。 1979年县金矿因资金、技术不齐,遂移交由陕西省潼关金矿。 1984年陕西省潼关金矿改属冶金工业部,分设东桐峪、潼峪矿区,5个坑口,有职工1655人,其技术力气雄厚,机械化设备较为完全,日产原矿石500吨,为国度定点的公营中型黄金矿山企业。 1985年消费黄金1.61万两,成功利润206万元。 同年,县筹建李家金矿,1986年筹建县小口金矿,到1989年两矿区分年产黄金2617.38两和5554.25两。 同时,冶金部潼关金矿的东桐峪矿区,改设东桐峪金矿,隶冶金部。 随着国度矿山树立的开展,群体和团体采矿选炼黄金的浪潮迎风而起。 1979年李家村公社马峰峪口大队第三消费队成立采矿队以后,陕西省冶金局屡次敦促兴办采金队,县社队企业局已派员驻队指点,沿山社、队采矿陆续成立。 到1985年全县有规模不一、技术设备不等的采矿队80多个。 1981年太要公社成立黄金冶炼厂后,到1985年全县有黄金冶炼厂13家。 原来开采矿石远销外地,年采矿石2450多吨,1980年折合年产黄金2152两,白银1397两,铅20吨,总产值26万多元。 尔后,启动自采自炼。 到1985年消费黄金1.0万多两,白银2.35万多两,铅400多吨,总产值583万元,跨入全国消费黄金万两县行列。 群众家庭氰化池、混汞碾、小球磨、氰化池772个。 全县本年消费黄金打破3万两,每人平均1两以上。 经济开展二00七年,全县经济颠簸加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清楚效果,人民生活水平不时提高。 一、综 合国民经济增长加快。 全县消费总值成功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增速创近十年来新高。 其中,第一产业成功参与值1.04亿元,较上年增长7%;第二产业成功参与值2.49亿元,较上年增长27.2%;第三产业成功参与值5.29亿元,较上年增长9.6%。 三次产业占消费总值的比重区分为11.8%、28.2%和60%。 全县人均消费总值5720元,比上年增长19.72%二、农 业乡村经济稳步开展。 全县成功农业总产值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7.28%。 其中,农业产值万元,林业产值946万元,畜牧业产值3821万元,渔业产值267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00万元,区分比上年增长8.89%、13.7%、35.54%、-4.8%、2.49%。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3万千瓦,化肥施用量5845吨(折纯量)。 关键农产品产量:2007年 比上年增长(%)粮食 吨 7.4其中:夏粮 吨 -17秋粮 吨 35棉花 690吨 37.2油料 2602吨 10.6苹果 5987吨 2.5大枣 157吨 9.3芦笋 6081吨 —畜牧业关键产品产量:2007年 比上年增长(%)肉类总产量 3101吨 7.3其中:猪 肉 2485吨 6.3牛羊肉 463吨 7.7禽蛋产量 430吨 1.2大牲畜年末存栏 9834头 -0.3生猪存栏 头 0.4羊存栏 4785头 -5.9家禽存栏 7.31万只 20渔业关键产品产量:2007年 比上年增长(%)水产品产量 295吨 -4.8林业消费较快开展。 全县全年共成功造林面积亩。 其中荒山造林亩。 绿色家园树立深化展开,生态文明树立取得新的效果。 农田水利基本树立步伐放慢。 成功水利树立投资990多万元,新增基本农田3000亩。 全年新修和整修渠道46.7公里,新打机井20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2平方公里。 三、工业和修建业工业消费高速增长。 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功产值万元(现价),成功参与值万元(现价),区分较上年增长35.8%和31.5%。 工业关键产品产量:2007年 比上年增长(%)黄 金 .5两 14.9其中:成品金 .7两 26.2含量金 .8两 -12.6机 砖 2.21亿块 10.5酱 菜 1360吨 8.8铁精粉 2.5万吨 66.7修建业消费颠簸。 全县有资质等级的修建施工企业4家,全年成功施工产值5850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成功 万元(不包括跨区域项目),较上年增长76.19%。 其中,归入统计范围5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成功投资万元,较上年增长95.15%,一、二、三产业区分成功投资1463万元、万元和万元,区分比上年增长105.76%、83.42%和111.88%。 五、交通和邮电业交通运输业稳步开展。 全县交通系统成功货物运输量163万吨,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41万人,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 邮电通讯业继续坚持安康开展。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到达户,比上年增加1092户。 移动电话用户达户,比上年参与9057户。 全年成功电信业务量5856万元;成功邮政业务总量1379.7万元,其中,信件7.37万件,报刊发行36.8万份。 邮政储蓄年末存款余额万元,较上年降低0.3%。 六、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消费市场颠簸。 全县社会消费品批发总额成功.9万元,较上年增长12.96%。 其中,县的批发额.4万元,县以下批发额.5万元;批发批发业.6万元,住宿和餐饮业1628.3万元,其他行业3098万元。 对外贸易任务取得新开展。 全县当年签定合同外资金额7222万美元,实践经常使用外资金额1041.7万美元。 七、财政 金融 保险业财政支出支出双增长。 全年成功中央财政支出4103万元,比上年增长 11.2%。 其中,增值税316万元,营业税675万元,企业所得税140万元,团体所得税169万元,资源税63万元,国有资产运营收益1730万元,行政性不要钱支出260万元。 全年中央财政支出万元,比上年增长47.43%。 其中,农林水利业支出1658万元,文明体育传媒业支出374万元,教育支出5277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174万元,城建支出94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36万元,普通公共服务业支出6044万元。 金融业运转颠簸。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万元,比上年增长 10.1% 。 各项存款余额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工业存款3968万元,农业存款万元,区分较上年增长 29.9%和46%。 全年累计现金支出万元,累计支出万元,累计净投放现金万元。 保险事业继续开展。 全年各类财富承保金额万元,人寿保险承保金额2290万元。 全年财富保险理赔金额225万元,人寿保险理赔金额86万元。 八、科技 教育 文明 卫生科技事业进一步开展。 全县共申报省级科技方案项目3项,市级科技方案项目6项,其中“200吨/日处置金精矿冶炼”、“潼关县黄河劣种猪繁育”、“酱菜系列产品开发”、“周家城肉牛养殖示范小区”、“知识产权培训”等项目列入市级科技方案。 共组织申报发明适用型和外观设计型专利10项,授权10项,超额成功了年终制定的专利申报义务。 教育事业实力不时增强。 基础设备树立步伐放慢,“两基”任务顺利经过国度验收。 全年落实乡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569.5万元。 投资1331万元,新建校舍平方米,消弭危房6808平方米,办学条件极大改善。 培训下岗职工400余人,职教招生724人,投资150万元建成全县第一所高规范公办幼儿园,成职幼教开展迅速。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76所,在校在校生人数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在校生数9950人,小在校生在校在校生数人。 小学和初中学龄人口退学率区分为100%和98.3%。 年末全县拥有教员人数1647人,其中,普通中学兼任教员550人,小学兼任教员1097人。 2007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945人,较去年参与了140人;中考效果500分以上考生93人,占参考人数的4%,比全市高一个百分点。 文明事业蓬勃开展。 树立了潼关县民间艺术团,民间艺术背芯子、古战船、踩高跷等优秀文明节目屡次赴中省市演出,增强了潼关的佳誉度和知名度。 组织编写了《十七大又出新篇章》、《高举旗帜奔小康》、《磨道湾》、《乡村孩子》等文学作品。 展开了内容丰厚的文明下乡活动,组织文明活动3场,共送书余册,放电影160余场,送戏70多场。 县文明馆共备藏书册。 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 全县年末拥有医院、卫生院13所,卫生技术人员593人。 其中,医师179人,助理医师60人,护士173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81人。 2007年4月份,我县被省政府同意为全省新型乡村协作医疗实施县,全县参与新型乡村协作医疗农民到达10.3万余人,参合率达92%,2550人次享用了协作医疗补助,补助金额360万元。 九、环境维护环境维护任务取得新效果。 全县环境污染控制本年成功投资总额2624.7万元。 全年增添化学需氧量68.93吨,增添二氧化硫1247吨。 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及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均为100%,环境不时失掉改善。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坚持在低水平线上。 据1‰人口抽样调查,全县常住人口(指年内在本县寓居半年以上的人口,不包括在本县注销为常住户口而年内分开本县半年以上的人)人;人口出生率为10.4‰,死亡率为6.25‰,自然增长率为4.15‰。 城乡居民支出加快增长。 全县城镇在岗职工年末人数人,比上年增加195人,工资总额万元,比上年参与2687万元,人均年工资元,比上年参与2320元。 县属在岗职工年末人数人,工资总额万元,人均年工资元。 全年农民人均纯支出2340元,比上年参与390元,增长20%,城镇居民可支配支出7461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长。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万元,比上年增长7.1%。 社会保证不时完善。 年末城镇已参与基本养老保险职工9723人,乡村已参与养老保险3563人。 城镇已参与医疗保险人,已参与失业保险9636人。 城镇已参与生育保险6150人。 城镇居民享用最低生活保证人数4300人,乡村居民享用低保人数达8013人,全县支付低保资金485万元。 全县4817人参与了住房公积金统筹,共统筹住房公积金471万元。 历史沿革商代隶定国,称桃林。 周代为畿中原,录虢国(北虢),称“渭_”。 春秋时称桃林塞,隶晋。 晋侯使詹嘉处暇守此防秦。 战国,秦厉共公二十四年(前453)隶魏。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设宁秦县, 属宁秦县辖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设船司空衙门,专管黄、渭河水运、船库。 后以船司空官名为县名,隶京兆尹。 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船司空县为船利县,隶后承烈郡。 东汉复名船司空县, 隶司隶校尉部。 建安十八年(213),船司空县并入华阴,隶京兆尹。 后经三国、魏、晋275年均属华阴县。 北魏永熙三年(534), 属定城县(治所在今公庄村北之定),隶华州华山郡。 西魏时定城县并入敷西县,直至北周。 隋开皇三年(583),属敷西县隶华州。 大业三年(607)改隶京兆郡。 五年(609)改敷西县为华阴县,潼关属之。 唐垂拱元年(685),华阴县改称仙掌县,天授二年(691)分仙掌县东部(潼关)设潼津县,隶虢卅。 圣历二年(699) 三月,改属太州(治所在今华县)。 长安二年(702)撤潼津县,并入仙掌县。 神龙二年(706)复名华阴县,本县属之。 后经五代、宋、金、元约670余年,均属华阴县。 明洪武七年(1374)设潼关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 九年(1376),设潼关卫,属河南都司(明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说洪武三年设潼关卫)。 永乐六年(1408),属中军都督府。 清雍正二年(1724)撤潼关卫,五年(1727),设潼关县。 乾隆十三年(1748) 改设潼关厅,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 民国二年(1913)废厅,设潼关县,属陕西关中道。 二十二年(1933), 属陕西。 二十八年(1939)属陕西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大荔 县)。 三十六年(1947)属陕西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华县),直至束缚。 1949午5月29日潼关束缚,本县属渭南专员公署,隶陕甘宁边区政府。 1950年5月,属渭南专员公署,隶陕西人民政府。 1956年10月,渭南专员公署撤销后,直属陕西人民政府,1958年12月本县与渭南县兼并后,设潼关人民公社, 属渭南县,隶陕西人民政府。 1961年8月15日恢复潼关县制,属渭南专员公署(1979年改称渭南地域行政公署),隶陕西人民政府,至今。 2021年1月2日,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潼关县排名第71。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潼关县为2020年国度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7月,商务部发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乡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潼关县中选。 2017年2月21日,潼关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开展基本平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7月,潼关县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