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事务暂时报告颁布 债务代理 华晨汽车团体控股有限公司重整方案口头后续停顿的受托治理 (事务暂时报告什么意思)

媒体信息,2024年07月02日,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华晨汽车团体控股有限公司重整方案口头后续停顿的受托治理(债务代理)事务暂时报告颁布。

国开证券作为华晨团体发行的“H17华汽1”、“H18华汽1/18华汽债01”、“H18华汽2/18华汽债02”、“H18华汽3/18华汽债03”、“H19华汽1/19华汽债01”、“H19华汽2/19华汽债02”公司债券的受托治理人/债务代理人,继续亲密关注对债券持有人权利有严重影响的事项,踊跃实行受托治理人/债务代理人职责,全力保养债券持有人的非法权利,现将华晨团体严重事项通告如下:

一、华晨团体重整方案口头的后续停顿状况

华晨团体于2024年6月28日出具《华晨汽车团体控股有限公司关于重整方案口头的后续停顿通告》,披露了华晨团体触及严重事项及重整停顿状况等相关重整方案口头停顿事宜。通告的重要内容如下:

“一、基本状况

2020年11月20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沈阳中院”)依据债务人的放开裁定受理华晨汽车团体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团体”或“本公司”)重整一案。2021年3月3日,沈阳中院裁定对华晨团体等12家企业实用实质兼偏重整模式启动审理。并于,2023年8月2日裁定同意《华晨汽车团体控股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实质兼偏重整方案》(以下简称“《重整方案》”),《重整方案》进入口头阶段。

二、重整方案口头停顿状况

(一)触及严重事项及重整停顿状况

2024年3月13日,收到重整投资人沈阳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汽车”)支付的第一期重整投资款项48.00亿元-0.10亿元(沈阳汽车报名介入重整投资人招募时已交纳保证金)-辽宁鑫瑞汽车产业开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鑫瑞”)减持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44%股权,取得的对价0.90亿元。依据《重整方案》布置,沈阳汽车已满足重整投资资产交割前提,2024年3月15日,华晨团体100%股权过户至沈阳汽车名下,相关工商变卦注销手续已实现,华晨团体实践控制人已变卦为沈阳市国资委。2024年3月25日,收到沈阳汽车支付的第二期重整投资款项37.00亿元。依据《重整方案》布置,收到每一期投资款后的15个上班日内支付债务清偿款。截至目前,华晨团体等十二家重整企业已依法陆续向债务人支付前两期清偿款,关于不可支付局部,已予以提存。后续,华晨团体将依据《重整方案》布置,继续踊跃推动债务清偿,确保《重整方案》顺利口头终了。

(二)触及借款担保状况

2024年3月22日,沈阳汽车与辽宁鑫瑞签署《借款合同》。2024年3月22日,华晨团体与盛京银行签署《质押合同》,以华晨团体持有辽宁鑫瑞50%的股权质押,为沈阳汽车向盛京银行《并购存款合同》提供质押担保。2024年3月22日,华晨团体与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行(以下简称“交通银行”)签署《股权质押合同》,以华晨团体持有辽宁鑫瑞12.5%的股权质押,为沈阳汽车向交通银行《借款合同》提供质押担保,同时辽宁鑫瑞与交通银行签署了《保证合同》,为沈阳汽车向交通银行《借款合同》提供连带责任担保。上述资金后续将用于口头重整方案。

(三)股权外部无偿划转状况

2024年6月19日,华晨团体披露全资子公司辽宁鑫瑞将其持有的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中国”)股份,无偿划转至华晨团体全资子公司沈阳三实汽车产业开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三实”),截至2024年6月27日,本次股份无偿划转已于香港中央证券注销有限公司实现过户注销手续。本次无偿划转实现后,华晨团体将经过沈阳三实直接持有华晨中国1,512,875,802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9.99%)。

(四)终止评级机构状况

2024年6月27日,华晨团体披露解除与西方金诚国内信誉评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方金诚”)的评级委托相关,西方金诚不再对华晨团体主体及其发行的公司债券启动跟踪评级。2023年6月8日,西方金诚对华晨团体主体及相关债项启动了活期跟踪评级,维持公司主体信誉等级为C,维持上述相关债项信誉等级为C,评级结果自评级报告日起至到期兑付日有效。

(五)触及诉讼(仲裁)停顿状况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华晨团体已屡次披露触及严重诉讼(仲裁)停顿以及其余严重事项的通告,内容包含诉讼、仲裁的基本状况及相应裁决结果等。”

国开证券将继续跟进华晨团体的各类严重事项,亲密关注华晨团体在重整方案口头时期相关事宜以及重整方案口头状况等严重事项的停顿,与华晨团体及治理人踊跃沟通重整方案口头时期的债务保证措施,保养债券持有人权利。国开证券依照《公司债券发行与买卖治理方法》、《公司债券受托治理人执业行为准绳》、《债务代理/受托治理协定》等规则实行受托治理职责。国开证券将继续督导发行人依照规则启动披露,提示投资者及时关注相关通告。


债券违约、评级下调 华晨集团正式破产重整 旗下上市公司火速回应

今日(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裁定书显示,受理债权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集团)重整申请。 这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为何破产重整,将如何重整?北青-北京头条拨打了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但截至发稿未能取得联系。 法院的裁定称,华晨集团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 但同时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此外,新华社的报道称,华晨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重整只涉及集团本部自主品牌板块,不涉及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及与宝马、雷诺等的合资公司。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裁定书截图

受到相关消息的影响,华晨汽车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均出现拉升。 截至收盘,华晨中国()涨8.25%,报7.48港元;新晨动力()涨7.46%,报0.36港元。 金杯汽车()和申华控股()则在消息公布后封涨停板。

今日晚间,华晨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火速回应。 其中,申华控股发布公告,称华晨集团能否重整成功尚存在不确定性,重整方案可能会对公司股权结构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金杯汽车发布公告称,华晨集团本次重整不涉及金杯汽车,公司生产经营不会受到影响。 不过,华晨集团重整可能对公司股权结构、应收账款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申华控股公告截图

金杯汽车公告截图

在被受理破产重整之前,华晨集团就曾因资金紧张无法偿还债券而被曝光。

10月下旬,私募债券“17华汽05”的本息共计10.35亿元,发生实质性违约。 当时,北青-北京头条拨打了华晨汽车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其回应称,当前资金确实出现了暂时困难,公司正在解决问题。 至于资金出现暂时困难的原因,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只表示“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

随后,上交所于11月3日对华晨汽车发出监管警示函。 此公告显示,华晨汽车未能及时披露公司于2020年8月21日受到本所通报批评的自律管理措施事项;未能就公司存在流动性风险、无法按时足额偿付“17华汽05”本息资金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进行风险提示;未能按规定充分披露并回应关于银行成立债权人委员会统筹处理公司债务问题、公司部分工厂裁员停工等重大市场传闻等事项。

华晨汽车集团随后公告称,“17华汽05”因公司资金紧张,未能按时兑付债券本息。 经公司努力筹集资金,将于11月5日支付上述债券2019年10月23日至2020年10月22日利息。

11月16日晚间,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目前,华晨集团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 因企业资金紧张,续作授信审批未完成,造成无法偿还。 华晨集团此次债务违约对华晨集团本部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导致财务状况恶化,极大影响偿债能力。

除了此次债券违约,华晨汽车目前尚存200亿元左右债券余额,且到期时间都在三年内。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华晨集团存续债有18只,存续债余额共223亿元,其中3年内到期债券规模超过100亿元。

据华晨集团2020年债券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华晨集团总资产为1933.25亿元,总负债为1328.44亿元,扣除商誉和无形资产后,资产负债率为71.4%。

事实上,华晨汽车的债务问题早有征兆。 自2020年5月以来,公开市场就已爆出华晨集团流动性紧张的消息,旗下多笔银行贷款利息逾期,多只债券在二级市场成交价格连续出现大幅下跌。 之后,又陷入“股债”风波中,背负近千亿元负债,多笔股权被冻结;其在多家证券机构的评级也一再被下调,甚至列入观察名单。

资料显示,上半年,华晨汽车合并报表口径发生多笔银行贷款利息逾期,累计金额为6020.29万元。 当时,华晨汽车还在中期报中表示,上半年有些银行贷款的利息逾期,但并未对公司日常经营造成影响。

彼时还只是银行借款违约,并未出现债券“暴雷”,但是华晨汽车旗下多只债券成交价已经出现连续下跌。 8月12日,华晨汽车旗下多只债券在二级交易市场大跌,一度出现盘中临时停牌。 其中,18华汽01、18华汽02、18华汽03等多只债券跌幅均在15%-20%之间;19华汽01跌幅更是高达28.65%。

8月13日,华晨集团旗下17华汽01、18华汽01、18华汽02、18华汽03、19华汽01、19华汽02、19华集01、20华集01债券发布公告,称自2020年8月13日起进行交易方式调整,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上采取报价、询价和协议交易方式进行交易。

受此消息影响,大公评级、东方金诚两家机构将华晨汽车列入观察名单:8月26日,大公评级将华晨汽车及“17华汽01”“18华汽债01、18华汽01”和“18华汽债02、18华汽02”列入信用观察名单;8月27日,东方金诚将华晨汽车主体信用等级AAA、“18华汽债03、18华汽03”“19华汽债01、19华汽01”和“19华汽债02、19华汽02”信用等级AAA列入评级观察名单。

当时,东方金诚给出的原因是,公开市场近期爆出多个关于华晨集团流动性紧张的消息,旗下多只债券在二级市场成交价格连续出现大幅下跌,子公司金杯汽车相关股权冻结。 其次,华晨汽车面临融资压力,有息债务规模较大。

之后,东方金诚对华晨汽车的评级继续下调。 10月15日,东方金诚将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调整为“AA-”,18华汽03债项评级由“AA+”调整为“AA-”。 10月22日,东方金诚将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调整为“BBB”,18华汽债03债项评级由“AA-”调整为“BBB”。

华晨集团的评级在11月份进一步下调。 大公评级11月18日公告称,决定将华晨集团主体信用等级调整为CCC,评级展望维持负面,“17华汽01”、“18华汽债01/18华汽01”和“18华汽债02/18华汽02”信用等级调整为CCC。

除此之外,华晨汽车还陷入股权冻结和法律纠纷的漩涡之中。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7月以来,华晨汽车集团所持有的至少5家公司10笔股权,均被相关法院冻结,金额高达15亿元,时间最多长达三年。 天眼查App司法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目前关联16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执行标的约3.89亿。

一系列问题的曝出,都反映了华晨汽车债务问题的严重性。

华晨汽车如今的境况,着实令人惋惜。 要知道,华晨汽车自主品牌曾有过非常辉煌的过去,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赴美第一股”。 2000年,华晨的年度销售收入已经达到63亿元,税后利润18亿元,利润仅次于当时的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

然而,2003年与宝马联姻之后,华晨汽车的优势却一点点丢失,走上了资源整合的造车路:保时捷调校的底盘,与宝马合作的发动机,意大利设计的外壳,加一起车就造好了。 这种简单的思路,很长时间内主导了华晨汽车的造车规划,导致华晨汽车在技术上过度依赖宝马,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近年来,华晨自主品牌的产品投放节奏愈来愈慢,而且产品种类与数量也不断减少,缺乏核心竞争力。 以中华品牌为例,其在售车型已经由最初的十余款缩减至V3、V6、V7三款,品类也只剩下SUV系列。 华颂更是自2014年成立以来只投放了华颂7一款车型。 这,直接导致华晨汽车缺少了与其他自主品牌竞争的砝码,最终在终端逐渐被边缘化。

北青-北京头条摄(资料图)

如今,自主品牌对华晨汽车的销量贡献已微乎其微。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华晨汽车自主品牌的累计销量不足2万辆,中华、华颂、金杯的销量分别为3870辆、0辆和辆。 与同期华晨宝马辆的成绩相比,三大自主品牌的销量甚至不及华晨宝马的零头,各自的累计销量也没能卖过华晨宝马任意一款车型。

除了在销量上依仗华晨宝马,华晨汽车在盈利上也更加依赖华晨宝马。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9年,华晨宝马每年为华晨汽车贡献利润额在17亿-76亿元之间,净利润占比平均在94.9%至119.6%之间,特别是近5年,宝马的利润占比一直维持在110%左右。

2015年至2019年,华晨宝马为华晨中国贡献的净利润分别为38.23亿元、39.93亿元、52.33亿元、62.44亿元和76.26亿元。 5年间,华晨宝马向华晨中国输送了269.2亿元,且利润贡献规模不断扩大。 与之对应,2015年至2019年,华晨中国自主板块分别亏损3.3亿元、3.1亿元、8.6亿元、4.2亿元和8.6亿元。 5年间,自主品牌累计亏损近30亿元。

到了2020年,华晨汽车队华晨宝马依赖依旧严重。 华晨汽车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华晨中国今年上半年营收14.5亿元,同比下降23.85%,净利润则为40.45亿元,同比增长25.24%。 在营业收入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净利润不降反升,甚至是营收的3倍,毫无意外,华晨宝马依旧是利润的主要贡献者。

官方报告显示,华晨宝马上半年实现净利润高达43.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4%。 与之对应,去掉从华晨宝马得到的利润分成,华晨中国其他板块总体亏损达到3.4亿元。

过度依赖华晨宝马,使得华晨自主品牌长期缺乏造血能力和盈利能力。 而随着股比调整时间(不迟于2022年)越来越近,即将失去华晨宝马半数收益的华晨汽车,在自身股权转让、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持续亏损、负面舆情等行为的影响下,再融资能力受到冲击。

汽车行业迎来增长天花板,市场转入存量竞争时代,2020年更是进入加速洗牌阶段,已有北汽银翔、比速汽车、君马汽车、华泰汽车和猎豹汽车等自主品牌丢失市场份额实际破产。 曾经风光一时的华晨汽车也难逃厄运,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也给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 至于破产重整对华晨汽车的日常经营和发展计划有什么影响仍需观望。

文/北青-北京头条温冲

华晨汽车被申请破产重整!4.5亿股遭质押,负债超千亿

在被申请破产重整背后,华晨集团债务危机此起披伏。 主营汽车业务上,在重度依赖宝马躺赚,自主品牌节节败退下,阎秉哲面临大考。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11月13日,时代财经从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获悉,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为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号为(2020)辽01破申27号。 天眼查信息显示,作为一家汽车冲压模具研产商,格致科技主要从事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为全球范围内的汽车整车厂及零部件制造商提供汽车冲压模具的定制化服务,该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吉林省辽源市。 图片来源: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截图针对此次破产重整申请,时代财经分别致电华晨汽车集团、格致汽车方面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前暂未取得回应。 而据界面报道,华晨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也关注到了,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已经汇报了。 ”而对此有负责风控的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一般来说,如果相关的公司资不抵债,便可申请破产,而法院进入破产程序后,结果可能是清算或者重整。 “清算就是清理公司的债权债务,进行财产分配,公司注销;而重整则是由于这个公司还有潜在的挖掘价值,如果能招募到新的投资人加入或收购,就可能使企业继续运作。 当然,重整也可能会失败,那么就会再次进入清算程序。 ”该人士称。 而此前,鉴于无法清偿其到期债务、资不抵债等原因,庞大集团和力帆汽车都曾被债权人申请重组,其中,庞大实施了“引进重整投资人+债转股”的重整方案,最终在2019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重整传闻由来已久事实上,此前关于华晨集团将进行司法重整传闻此起彼伏。 早在11月3日,彭博社就曾报道辽宁省政府考虑对华晨汽车进行司法重整,以解决债务问题。 据该报道称,辽宁省政府已与金融监管部门就华晨集团重整进行沟通,不过尚无明确重整方案,相关事宜仍在讨论中,因此仍有变数。 彼时,该传闻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不过,仅不到10天时间,华晨集团便传出被申请破产重整的消息。 而时代财经查阅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现,目前关于华晨被申请重整的具体原因和进一步进展尚未有更多的消息披露。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被申请破产重整之前,华晨汽车已经因负债高企、债务违约备受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华晨汽车累计负债已经高达1226.75亿元。 而截至今年10月,华晨汽车累计发行债券34只,存续债14只,存续债余额共162亿元。 从到期分布看,华晨汽车到期及回售压力集中在2021年、2022年,债券到期及回售规模分别为65亿元、92亿元,涉及债券分别为4只、8只。 而本月初,华晨汽车公告称,其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17华汽05”到期日为10月23日,但因公司资金紧张,未能按时兑付债券本息。 公司声称,将努力筹集资金,并于11月5日支付债券利息。 然而,投资者并未等到华晨汽车的债券偿付,取而代之的是其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遭到下调的公告,以及公司债券受托管理(债权代理)事务的临时报告。 11月5日,东方金城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称,将华晨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BBB,评级展望为负面;同时将债券“19华集01”“20华集01”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BBB。 实际上,今年以来,华晨汽车已经多次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次数高达19次,年内累计被执行金额高达1.67亿元,当前被执行总金额近3.9亿。 而天眼查数据显示,华晨汽车共有6条股权出质信息,目前均处于有效状态,出质的股权数额高达4.47亿股。 标普信评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华晨汽车对核心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控制力不强,而母公司自主品牌知名度较低,竞争力较弱,现金流产生能力较弱。 由于其在行业中处于弱势地位,且自身的信用状况比较脆弱,最终导致了违约。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大自主连年亏损?阎秉哲面临大考“华晨汽车集团除华晨宝马外其他整车品牌经营状况均不佳,母公司多年资不抵债,而公司对主要营收和利润来源华晨宝马并没有完全的控制权,因此华晨宝马的资金并不能用于偿还集团母公司债务。 ”申万宏源固收首席分析师孟祥娟称。 事实上,债务危机背后,华晨汽车的主营汽车业务困局难破,合资和自主业务发展上演“冰与火之歌”。 据华晨汽车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晨中国2020年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14.5亿元,同比下降23.85%;但净利润实现40.45亿元,同比增长25.24%。 营收下滑但净利反增背后,主要得益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利润贡献。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晨宝马对华晨中国贡献的未经审核纯利达到43.8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5.52亿元增长23.4%。 换言之,若去掉从宝马处获得的利润分成,华晨中国今年上半年板块业务亏损达3.38亿元。 事实上,华晨自主板块的困局由来已久,其财报显示,2015年至2019年五年间,华晨剔除华晨宝马利润分成后亏损分别达5.4亿、6亿、8.6亿、4.2亿、10.64亿元,总体亏损34.84亿元。 反观华晨宝马则持续为华晨“输血”多年。 财报显示,过去五年,来自华晨宝马的利润贡献分别达38.23亿元、39.93亿元、52.33亿元、62.45亿元及76.26亿元,累计约269亿元。 而作为华晨汽车集团的掌舵人,阎秉哲自去年4月1日接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后,该集团自主板块并未因新管理者的到来而气象一新。 事实上,上任至今,阎秉哲并未有多少动作,亦鲜少在公共场合或者官方宣传中听到其消息。 而去年底,曾有报道称,阎秉哲自接棒华晨汽车董事长以来,带领华晨积极为建立一个覆盖产品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而努力拼搏,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并巩固和深化与宝马、雷诺的合作,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全面布局出行服务事业。 但上述动作显然并未掀起多大波澜,而从自主板块的销量层面、产品布局上看,亦并有太大起色。 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华晨宝马上半年卖出26.2万辆车背后,华晨雷诺上半年共销售辆轻型客车及MPV,同比下降42.0%,而华晨中华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仅有3000余辆。 对于华晨雷诺金杯的困境,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告诉时代财经,华晨雷诺虽然成立超过2年时间,但并无实际搭载雷诺技术的产品面世,而雷诺乘用车市场败退后,希望在商用车领域有所建树,但前提是雷诺要拿出诚意,将新技术新产品拿出来,否则华晨雷诺又将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至于华晨中华方面,据官网显示,目前其旗下仅V3、V6、H3等5款在售车型,除中华V7官方指导价在10.87万元以上,其余车型价格均在7万和8万元左右。 而今年以来,华晨自主品牌亦仍未有新产品推出。 对此,11月13日,时代财经就其后续产品规划采访了华晨中华方面,但截至发稿前暂未取得回应。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华晨宝马股权调整已进入倒计时。 据华晨与宝马2018年签署的协议显示,2022年前,宝马将从华晨汽车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届时宝马和华晨汽车分别持有华晨宝马75%和25%的股份,并不再纳入华晨汽车合并范围。 换言之,届时华晨从华晨宝马处分得的利润比例亦将大打折扣,在自主板块仍深陷泥潭下,华晨中国业绩或堪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