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量阿斯麦光刻机出货量2025年将增长30% 机构 (阿斯麦光刻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台积电2nm工艺将在2025年量产,设施制造商正在紧锣密鼓的交付中。台积电往年和明年将接纳超越60台,耗资约4000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895亿元)。在台积电等龙头的需求驱动下,ASML光刻机出货量2025年将增长30%。其中往年交付53台、明年交付72台。
光刻机巨头荷兰阿斯麦第三季度订单减少拒绝对中国芯片出口禁令
受美国对华出口禁令影响,光刻机巨头荷兰阿斯麦(ASML)第三季度订单减少,在阿姆斯特丹证交所的股价近期大跌。 彭博社称,华盛顿近日公布多项芯片禁令,限制向中国出售先进半导体和芯片制造设备,禁止美国人帮助中国发展芯片技术,并试图拉拢包括ASML在内的欧洲企业共同制裁中国。 美国媒体网站透露,美国正在游说荷兰政府禁止ASML对华出售一些旧款光刻机,但该公司始终没有同意这一要求。 面对美国的无理施压,ASML为何有底气向华盛顿说不?
阿斯麦的分量
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制的工业和安全局局长艾斯特维兹27日表示,华盛顿正在与其盟友进行磋商,试图一同采取措施限制中国获得制造高端芯片的制造工具。 《媒体》称,由于来自美国的干预,ASML尚未向中国交付任何EUV(极紫外线)光刻机。 2018年,中芯国际曾向ASML订购一台用于生产7纳米及以下芯片的EUV光刻机,预计在2019年交付。 然而,这台光刻机始终未能交付,ASML透露,该公司一直未获得相关的出口许可。
ASML占据全球60%以上的光刻机市场份额,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供应7纳米及以下芯片所需的EUV光刻机的厂商。 尽管无法向中国出口EUV光刻机,但中国已经成为ASML的DUV(深紫外线)光刻机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DUV光刻机与EUV光刻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光源的波长,这决定了芯片的制程。 DUV光刻机目前尚无法制造出7纳米及以下制程的芯片,但足以用于制造需求量更大的成熟制程芯片。
根据ASML发布的2021财年财报,中国大陆已是ASML第三大市场,约占其2021年全球营业额的14.7%,2021年中国大陆的出货量占其全球出货量的16%。 ASML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波近日透露,1988年至今,ASML在中国大陆的全方位光刻解决方案下的装机量已超过1000台,相应的员工数量也超过了1500人。
由于掌握着全球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技术,ASML及荷兰政府一直是美国游说、拉拢、施压的重点目标。 今年7月,彭博社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正在向荷兰政府施压,要求扩大目前的对华出口限制范围,禁止ASML对华出口部分DUV光刻机。 知情人士同时表示,荷兰政府至今尚未同意对ASML的对华出口施加任何额外限制,认为如果实施美方要求的措施,可能会损害荷兰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面对美国公布的一系列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最新出口管制措施,ASML首席财务官达森称,美国新法规对公司光刻机的出口影响是有限的,因为ASML是一家欧洲公司,其机器中使用的美国零件很少。
更加需要中国
长时间与美国的“拉扯”以及对外的公开表态显示,和全球其他半导体行业企业一样,ASML不想因为政治原因放弃在中国的巨大利益。 沈波曾明确表示,“中国对于全球发展半导体产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抛开非市场的外在因素,从公司本身角度而言,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支持是非常坚定的”。
除对公司利益的考量外,ASML也指出中国市场对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性。 ASML首席执行官温彼得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我认为需要意识到中国大陆是半导体产业重要参与者,不论成熟制程,还是主流半导体制程,中国大陆都是全球市场非常重要的供应商,所以必须小心正在做的事”。
因疫情一度出现“芯片荒”之后,全球半导体正面临着新变化——需求走弱、产能过剩。 《日本经济新闻》29日报道称,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英特尔等多个芯片行业巨头三季度利润骤降。 27日,英特尔的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85%。 报道称,过去几年半导体行业的繁荣似乎正在走向破灭,美国对中国芯片出口的新限制可能会加剧这种痛苦。 有近1/3市场来自中国的美国半导体设备商科磊(KLA)在26日的财报会议上就警告,美国对华芯片禁令将在2023年重挫美国半导体业。 另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预计将增长7.4%,低于2021年的26.3%。
还有台媒报道称,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很可能在今年底前关闭部分EUV光刻机。 而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储存制造商美光也宣布,2023财年设备投资将减少约50%,并开始采取减少供应的措施。 此外,韩国SK海力士也正式开始减产。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是全球芯片最大的市场和进口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需求高速成长。 中国的市场规模在持续增加,在行业下行阶段市场地位更为重要。
美媒援引新美国安全中心资深研究员基尔克里斯的分析称,“美国一直在与盟国讨论这些(对华芯片)管控措施,但事实仍是实施的控制措施依旧是单方面、境外的。 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说服任何人。 历史表明,我们的盟友通常对美国的境外(限制)措施反应不佳”。
中国怎么解决“卡脖子”
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半导体制造四大环节中,制造依然是中国产业界的短板,包括光刻机等一些关键设备依然存在“卡脖子”问题。
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和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销售额为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39.2%,但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为20.2%。 近年来,国内多家企业已在光刻机领域攻关。 有媒体称,上海微电子公司已经可以实现90纳米光刻机的商业化生产,并且正在向着全球先进水平继续开展研发,但仍需要一定时间。
顾文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限制,已经从制裁中国半导体企业,到限制国外半导体企业在华发展。 如今,国际企业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 一方是看中国政策应对,并希望推动与华合作,甚至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也有人在考虑削减对华投资,奔赴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产业界更需要保持开放。 顾文军说,境外厂商因美国禁令使其利益受损,他们有能力和动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此次制裁中,有些欧洲企业就在持续地与美国谈判,“我们要鼓励荷兰、日本、韩国等厂商,在艰难时刻更加融入中国半导体供应链”。
美国拦得住?国产芯加速追赶,德媒:中国10年内光刻机自给自足
自打美国将多家中企列入实体清单以来,华为等 科技 企业就接连受到美国打压,导致国内芯片供应成为当前燃眉之急,而这当中光刻机是我国摆脱芯片制造限制的关键。即便是美国如此疯狂地封锁,我国芯片自主研究还是取得显著成效,近日有外媒称,中国在10年内或可实现自给自足,那么它说得是否切实?
光刻机 究竟有多珍贵
这台机器是目前全球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芯片生产设备,它重达180吨,大大小小的零件不计其数,且多从德国、日本和美国进口,可用于7nm以下芯片的生产。 阿斯麦耗费了将近10年时间来开发它,生产的尖端芯片可以用于智能电子产品、人工智能电脑和5G设备。
芯片巨头如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都是阿斯麦的客户,而我国芯片厂商中芯国际也早在2018年初就订购了一台极紫外光刻机,但迫于美国压力,至今仍未到货。
美国施压阿斯麦
美国对阿斯麦的施压要从特朗普执政时期说起,当时的国安顾问就要求作为盟友的荷兰停止销售光刻机给中国。 而荷兰既然有能力生产EUV光刻机,为何还要受美国限制呢?这是因为白宫有权限制美国光刻机关键零件出口荷兰,而没有这些零件,阿斯麦的光刻机根本无法运作。
不仅如此,在拜登上任后,也曾命安全顾问前往荷兰,敦促荷兰保持阿斯麦对中国的出口限制。 此外,近期还有美国专家团以中国人工智能军事威胁为由,建议拜登敦促阿斯麦加大光刻机对华出口的限制力度。
我国正以“中国速度”追赶
面对美国越来越过分的干涉,阿斯麦发言人称,当前的政治和国际形势瞬息万变,荷兰政府理解中国处境,当前正在争取办理EUV光刻机的对华出口许可证。
且不说中芯国际订购的光刻机何时能到货,俗话说得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只有把技术真正攥在手里,才能稳操胜券。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不仅中科院布局芯片核心技术,华为也积极开展人才招聘计划和人工智能开发,而国内企业安世半导体则收购英国硅芯片厂,颇有全国一心钻研芯片之势。
有德媒称,中国在10年内或将实现自给自足,而阿斯麦CEO则表示中企最快3年内或许就可以攻克难关。当然这些都只是外界的声音,我们还是应该脚踏实地,虽然光刻机研制任重而道远,我们也要坚信先把基础打好,登顶也只是时间问题!
荷兰阿斯麦一年能生产多少台光刻机
荷兰阿斯麦公司表示,预计2022年能生产55台极紫外光刻机。 阿斯麦公司还表示,2025年将能生产70多部极紫外光刻机。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