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法国银行业短期内将坚持必定动摇 花旗 (法国银行介绍)

admin1 1年前 (2024-07-02) 阅读数 51 #美股

花旗示意,在第二轮法国议会选举之前,法国银行业将坚持动摇。此前,法国议会选举首轮结果与民心考查分歧。剖析师AzzurraGuelfi写道:咱们的利率和股票战略师的剖析仿佛标明,市场目前广泛反映了选举堕入僵局的状况,自5月底以来,法国银行的隐含股本老本回升了约330个基点。鉴于对欧洲经济增长和一体化进程好转的预期,加之更大的财政危险和更高的融资老本,独特造成了股本报答率和资本报答率降低。


如何购买中国IPO基金

日前光大银行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了“分支行行长做一天大堂经理”活动,行长至各网点以大堂经理身份接受客户咨询、接听来电,上海地区34个分支行行长都参与了该项活动。 富晨评论:据了解,去年以来光大上海分行加速向“零售银行”战略转型。 今年4月1日起,全面推行网点双休日营业,并争取实现全年365天营业。 调整增设大堂经理、理财经理等人员,提升服务效率和能力。 同时设立客户引导区、自助银行区、理财服务区、现金业务区及VIP理财室,使市民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享受高效率高品质服务。 部分网点已设立阳光理财室或阳光财富中心。 到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与国际接轨已成为趋势,银行的服务功能的深层次开发,成为银行的首要任务。 “让客户满意”已成为银行在服务方面的首要目标。 ●【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启动】近日,为规范货币经纪公司业务行为,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以下简称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促进银行间市场的健康发展,日前,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货币经纪公司进入银行间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启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经纪业务。 货币经纪公司是在金融市场开展经纪业务,为金融产品交易提供信息、促成交易达成的专业化机构。 通过专业化的信息集中方式和规范的操作流程,货币经纪公司可以有效整合市场需求信息,提高市场流动性,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当前,货币经纪公司已经成为国际成熟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银行高峰论坛即将开幕】和讯网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将于近日在北京举行“无限创新电子银行高峰论坛”,以期共同推动电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 据悉,本次论坛将邀请来自银监会、中科院、社科院和工商银行等业界专家和学者,众多履步资本市场的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业劲旅将集聚一堂,与会者将以主题论坛形式共同探讨电子银行产业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业务模式创新等问题。 ●【建设部:调控细则出台 90平米是建筑面积】据《上海证券报》消息,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已经正式签发,并下发至地方政府。 165号文件核心精神有三:一、90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指“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二、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总面积的70%以 上,这个70%的比例要求适用于“各城市年度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总面积”;三、6月1日前已审批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由当地政府根据当地年度结构比例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需要调整的情况。 ●【中国银行:首张基金联名卡问世】中行上海分行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银联昨共同推出国内首张银联品牌的基金行业联名卡——中银长城嘉实基金联名信用卡。 中行银行卡专家介绍,中银长城嘉实基金联名卡与嘉实货币市场基金、嘉实超短债基金账号以及购买该基金的借记卡双向关联,客户的闲散资金可用于消费还款,也可购买上述两种基金,以获取高于活期利率的收益。 在借记卡活期余额不够的情况下,可通过自动扣取基金账户里的相应份额还款。 该卡有最长50天的消费免息期,持卡人可投资理财与消费购物两不误。 据悉,嘉实货币市场基金、嘉实超短债基金的年收益率在1.8%左右。 ●【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推出十项房贷新举措】近日,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住房贷款十项服务新举措。 这是该行继去年在全国率先推出住房团购业务以来的又一重大举措。 建行山东省分行本次推出的十项房贷新举措,包括提供市场优惠贷款利率,“组合利率贷款”产品,“宽限期”、“还款自由行”、“青春无忧”递增还款方式,“合力贷”贷款,“完美公积金”服务,“个人最高额抵押贷款”产品,“住房团购”业务等内容,每一项举措都充分体现了“心系百姓、服务大众”的主题。 ●【交通银行:推出“安居贷”房贷新业务】以往强制客户购买的房贷险在交行日前新推出的个人房贷产品——“安居贷”中首次出现了松动。 在“安居贷”中,购买“自住房”的客户可自愿选择是否购买房贷险,银行对此不作硬性要求。 该产品面向中低收入购房者,从此他们可以不必为银行避险买单。 ●【浦东发展银行:推出网上邮政汇款】浦发银行日前推出网上邮政汇款业。 该业务与邮政合作,通过上海邮政储汇局,实现全国范围内邮政投递汇款、邮政绿卡入帐汇款。 浦发网上银行提供的邮政汇款,客户不用去邮局,直接由浦发东方卡、活期一本通存折汇往全国任何一个通信地址。 ●【上海银行:新核心系统上线】由国际IT巨头惠普总承包的上海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12日正式上线。 系统上线后,上海银行将成为国内少数成功将核心业务系统建立在全球先进IT和应用系统平台上的商业银行。 据介绍,上海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具有支持大集中模式的系统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产品开发参数化驱动、多渠道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等特点。 ●【东亚银行:QDII欲先卖债券基金】东亚银行结构投资产品部主管杨旭辉日前表示,东亚首期推出的QDII产品,将以稳健型债券基金为主。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东亚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人士,对上述说法予以确认,并表示东亚在香港操作债券基金的方式,有可能移植内地。 目前,东亚的相关产品尚等银监会批准,何时上市东亚无法给出时间表。 东亚上海分行人士表示,在内地推出的QDII产品,均由东亚香港总部负责。 结构投资产品部是负责产品设计的部门,该部门的说法基本上代表了该行的思路。 ●【荷兰合作银行:携IFC参股杭州联合银行】荷兰合作银行上海分行透露,荷兰合作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将分别拥有杭州联合银行10%和5%的股份,11日三方已正式签署协议。 据悉,这是外国股份第一次加入中国的农村合作银行。 目前,中国正试图通过改革将农信社转变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这一改革意味着重组这些信用社的内部体系并进行增资扩股,给拥有资本和技术优势的外资银行带来机会。 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允许私有资本、外资参股乡村社区金融机构,也在政策上为外资银行介入农村金融“开闸”。 ●【花旗集团:撤离法国个人银行业务】据英国《金融时报》昨日报道,世界最大的银行花旗集团决意从法国个人银行业务撤离,并表示将在明年春天之前关闭在巴黎香榭丽大街的最后一家分行。 大约100年前,花旗在法国开设第一家分行,在最高峰时期,花旗在巴黎拥有30多家个人银行。 但是堪称“恶劣”的环境逼得花旗不得不从法国撤离。 花旗虽然从个人银行业务撤离,但是在其他方面,花旗丝毫不放松对法国市场的蚕食。 这家金融巨擘正希望通过扩张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贸易等业务,更多地切去海外市场的蛋糕。 今年上半年,花旗就在法国获得两单大业务——为保险巨头安盛保险公司与瑞士竞业对手丰泰保险公司充当并购顾问;为巴黎机场IPO担任顾问。

国外银行有哪些

问题一:外国银行有哪些花旗银行 汇丰银行 美洲银行摩根大通银行 日本三菱银行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 富国银行 瑞士瑞银集团 新加坡星展银行 .... 问题二:全球有那些著名银行世界著名银行 阿比国民银行 Abbey National 英国 巴克莱银行 Barclays Bank PLC. 英国 巴黎国民银行 Banque Nationale de Paris 法国 巴西银行 Banco Do Brasil 巴西 大和银行 Daiwa Bank 日本 大通曼哈顿银行 Chase Manhattan Bank 美国 德累斯顿银行 Dresdner Bank 德国 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 德国 第一劝业银行 Dai-Ichi Kangyo Bank 日本 第一洲际银行 First Interstate Bancorp 美国 东海银行 Tokai Bank 日本 东京银行 Bank of Tokyo 日本 都灵圣保罗银行 Istituto Bancario SanPaolo Di Torino 意大利 多伦多自治领银行 Toronto-Dominion Bank 加拿大 富士银行 Fuji Bank 日本 国民劳动银行 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 意大利 国民西敏寺银行 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 PLC. 英国 荷兰农业合作社中央银行 Cooperatieve Centrale Raifferssen-enleenbank 荷兰通用银行 Algemene Bank Nederland 荷兰 花旗银行 Citibank 美国 汉华实业银行 Manufacturers Hanover Corp. 美国 汇丰银行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 香港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merce 加拿大 加拿大皇家银行 Royal Bank of Canada 加拿大 劳埃德银行 Lloyds Bank PLC. 英国 里昂信贷银行 Credit Lyonnais 法国 伦巴省储蓄银行 Cassa Di Risparmio Delle Provincie Lombarde 意大利 梅隆国民银行 Mellon National Corp. 美国 美洲银行Bank America Corp 美国 米兰银行 Midland Bank 英国 摩根保证信托银行 Morgan Guaranty Trust Corp. of New York 美国 纽约化学银行 Chemical New York Corp. 美国 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 Bankers Trust New York Corp. 美国 农业信贷国民银行 de Caisse Nationale Credit Agricole 法国 日本兴业银行 Industrial Bank of Japan 日本 瑞士联合银行 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 瑞士 瑞士信贷银行 Credit Suisse 瑞士 瑞士银行公司 Swiss Bank Corp. 瑞士 三和银行 Sanwa Bank 日本 三井银行 Mitsui Bank 日本 三菱银行 Mitsubishi Bank 日本 太平洋安全银行 Security Pacific Corp 美国 西德意志地方银行 Westdeutsche Lande *** ank Girozentrale 德国 西太平洋银行公司 Westpac Banking Corp. 澳大利亚 西亚那银行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 意大利 意大利商业银行 Ba......>> 问题三:全球著名银行有哪些全球银行业排名情况 按一级资本排名,前7家银行仍然与上年度一致,但次序发生变化。 花旗集团以794亿美元的一级资本仍然高居榜首,汇丰集团则以744亿美元的一级资本由上年度的第三上升到第二,其次是美国银行(740亿美元)、摩根大通(725亿美元)、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639亿美元)、法国农业信贷集团(606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486亿美元)。 按一级资本排序,北美最大的银行集团是花旗集团,西欧是汇丰集团,亚洲(日本除外)是中国建设银行,日本是三菱金融集团,拉美是Bradesco银行,中东是国民商业银行,非洲是标准银行集团,中东欧是Sberbank。 按总资产排序,巴克莱银行是最大的银行。 其中,北美是花旗集团,西欧是巴克莱银行,亚洲(日本除外)是中国工商银行,日本是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拉美是巴西银行,中东是Hapoalim银行,非洲是标准银行集团,中东欧是Sberbank。 西欧最大的三家银行分别是汇丰集团、农业信贷和苏格兰皇家银行。 汇丰集团一级资本由上年度的673亿美元增长到744亿美元,在西欧占首位,居全球1000家大银行第二位。 在西欧前七大银行中,英国占四家,处于主导地位。 德国仅有两家银行进入西欧前25家处银行。 欧盟25国共有286家银行进入全球前1000家大银行,一级资本占40.7%,资产占50.7%,利润占37.4%,构成全球银行业的最主要的部分。 在北美洲,花旗集团继续成为同业之首。 2005年度,花旗一级资本744亿美元,超出第二名摩根大通5.4亿美元;2006年度,花旗一级资本794亿美元,仍然超出第二名美国银行5.4亿美元。 北美共有207家银行进入全球前1000家大银行,其中美国占197家,加拿大占10家。 2006年度,北美银行创造1870亿美元的利润,占全部1000家银行的29%。 美国仍然构成全球第二大银行业集团。 日本银行业继续保持恢复性稳定增长。 2006年度实现税后利润513亿美元,超过了去年的324亿美元。 目前,日本银行一级资本318亿美元,占前1000家大银行的11.2%,略高于去年的11.1%;总资产7595亿美元,占11.9%,低于去年的13.2%。 总体看,日本银行赢利能力仍然比不过北美、拉丁美洲和中东的竞争对手。 俄罗斯银行仍然占中东欧排名银行的主导,前25大银行中,俄罗斯银行占17家,而且,随着该地区银行不断被外资并购,该比例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如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已成为欧盟25国成员,他们的银行基本为外资所拥有。 总的来看,与上一年度相比,2006年度全球前1000家大银行地区分布结构变化不大。 美国不变,日本少5家,中东少4家,亚洲多7家,拉丁美洲多4家。 问题四:美国有几大比较大的银行,有名的?高盛 高盛(Goldman SachspuorgInc.) 1869年创立于纽约,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经验最丰富、实力最雄厚的投资银行之一。 在以合伙人制度经营了一百三十年之后,高盛于1999年5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高盛是集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投资管理等业务为一体的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 它为全球成千上万个重要客户,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国家 *** 及富有的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金融服务。 高盛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设有分部,并以香港、伦敦、法兰克福及东京等地作为地区总部。 高盛公司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把中国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 高盛在中国市场同样担当着首选金融顾问的角色,通过其全球网络向客户提供策略顾问服务和广泛的业务支持。 2004年12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鲍尔森:前任董事长,现任美国财政部长 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的600多个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 摩根士丹利原是JP摩根中的投资部门,1933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摩根士丹利于是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于1935年9月5日在纽约成立,而JP摩根则转为一家纯商业银行。 1941年摩根士丹利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成为该证交所的合作伙伴。 公司在1970年代迅速扩张,雇员从250多人迅速增长到超过1,700人,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业务。 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进入1990年代,摩根士丹利进一步扩张,于1995年收购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1997年则又兼并了西尔斯公司下设的投资银行迪安威特公司(Dean Witter),并更名为摩根士丹利迪安威特公司。 2001年公司改回原先的名字摩根士丹利。 1997年的合并使得美国媒体两位最具个性的银行家带到了一起:摩根士丹利的约翰麦克(John Mack)与迪安威特的裴熙亮(Philip Purcell),两人的冲突最终以2001年7月约翰麦克的离职结束,从此之后裴熙亮就一直担任着摩根士丹利主席兼全球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在他的带领下摩根士丹利逐渐发展成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一站式的多种金融产品。 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摩根士丹利丧失了在世界贸易中心中12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 公司已经在曼哈顿附近新购置了75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大楼,目前是摩根士丹利的全球总部。 摩根士丹利总公司下设9个部门,包括:股票研究部、投资银行部、私人财富管理部、外汇/债券部、商品交易部、固定收益研究部、投资管理部、直接投资部和机构股票部。 涉足的金融领域包括股票、债券、外汇、基金、期货、投资银行、证券包销、企业金融咨询、机构性企业营销、房地产、私人财富管理、直接投资、机构投资管理等。 裴熙亮:现任摩根士丹利公司董事长兼CEO 美林 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 )是世界领先的财务管理和顾问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在财务世界里响叮当名字里占有一席之地。 公司创办于 1914 年1月7日,当时美瑞尔(Charles E. Merrill)正在纽约市华......>> 问题五:在中国的外国银行有哪些外资工行 花旗中国银行 汇丰中国银行 渣打中国银行 香港汇丰银行 渣打(香港)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 东亚银行(中国) 恒生银行 花旗(台湾)银行 荷兰银行 欧力士银行 巴黎银行 美国运通银行 蒙特利尔银行 满地可银行 瑞士银行 德意志银行 星展银行 西贡商信银行 南洋商业银行 问题六:外国有哪些银行境内的外资银行主要有,以下:美国花旗银行,美国银行,英国汇丰银行,英国渣打银行,香港东亚银行,南洋商业银行,韩国新韩银行,韩国外换银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日本东京三菱户行,法国兴业银行,荷兰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国德累斯登银行,瑞士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等等! 问题七:谁知道国外有哪些著名 银行家和他们的简介全美第一大银行家――贾尼尼 财富档案 他只有一张小学文凭,却能用不同的语言跟人打交道;父亲因为一美元的贷款给人打死,他却无息把钱贷给分文不名的贫民。 他以一种极不正统的经营方式,打破了美国传统的民主,并在法律禁止垄断的空隙间,秘密建成了遍布欧美的意大利银行分行网。 他在晚年的时候,终被推上了“全美第一银行家”的宝座。 成为改写美国金融历史的巨人之一。 企业类型 银行业。 成长记录 提起贾尼尼,或许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但提起美洲银行,可能大家都知道,它是美国第三大银行。 目前资产规模仅次于花旗和摩根大通,而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一度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 也是美国第一家为普通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而它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意大利裔银行家贾尼尼一手创立的。 因为对银行业发展的突出贡献,人们称他为“现代银行业之父”。 今天的老百姓或许早已习惯了和银行打交道,很少有人想过,如果没有贾尼尼在银行业发起的革命,银行服务还只是少数富人享用的“奢侈品”。 年轻的商业奇才 1870年5月16日,阿马迪・贾尼尼出生在美国加州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开始的时候,家里经营旅馆,后来因为生意不是很好,他们卖掉旅馆,买下40英亩土地,开始做起了小农场主。 日子虽然很辛苦,但还过得去。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878年的一天,同村的一个葡萄农,因为还不起向贾尼尼父亲借的一美元贷款,竟然开枪打死了他。 这件事情给年幼的贾尼尼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灵创伤,而他在成了银行家后坚决反对放高利贷,与此有着直接联系。 贾尼尼的母亲是个坚强的女子,她一人既要照料3个孩子,又要管理果园。 这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她嫁给好心的马车夫斯卡蒂那。 两年后,他们将果园和房子卖掉,搬到圣诺耶镇上居住。 直到贾尼尼12岁,他们才在旧金山买了房子,开了一家“斯卡蒂那商行”,经营水果和蔬菜批发,做起了中间商。 贾尼尼很能吃苦,待人热情,又有心计,很快成了商行的重要帮手。 一天,他向继父建议:“听说最近市场上柳橙和葡萄柚很好卖,我打听过,圣阿那的塔斯丁公司品质最好,我们买进来看看,怎么样?” 斯卡蒂那吃了一惊:“天哪,你怎么会想起这个!那么远的路程,傻瓜才去买柳橙和葡萄柚。 ” 贾尼尼说:“但是这值得,圣阿那人口少,这种东西一定很便宜,只要能运到这里来,售价会提高许多,赚头会很大。 ” 斯卡蒂那将信将疑,就先买了一部分。 事实正如贾尼尼所预料的那样,这两种商品都十分畅销,日后原本在加州极为罕见的柳橙和葡萄柚也成了加州的特产,这不能说不是贾尼尼的功劳。 贾尼尼并没有满足现状,他还要进行改变,做更大的生意。 为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进货价格,他亲自跑到农家去收购果菜。 在农作物未采收之前就与农民订立收购契约。 这要付一部分定金,但蔬菜和水果的价格却要比码头上便宜得多。 他这样做,不仅从贩运商手中夺过了利润,而且,比贩运商们买来的还便宜。 农民也很乐意,因为得到了定金,农作物的销路也有了保证,又可以减少乃至避免气候突然变化造成的损失。 这种做法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年仅19岁的阿马迪因此被人们视为经商的奇才、鬼才。 不仅如此,年仅19岁的贾尼尼提出了“农民银行”的构想。 因为在经营这种契约买卖的过程中,阿马迪深感农民的贫苦。 尤其是那些来自意大利的移民,他们为了买农具和种子,经常不得不将农田作为担保,向高利贷者借钱,因为银行不肯贷款给贫苦的农民。 由此,阿马迪萌生了向这些农民提供贷款的念头,他的想法是不收利息,用贷款的形式取得下一季收获的买卖契约。 实际上,这......>> 问题八: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2007美国银行排名: 1 花旗银行 CITI BANK 2 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 3 美国运通银行 American Express 4美国国家银行 5 摩根大通 JPMorgan 6 美联银行 WACHOVIA 7 华盛顿互助 WAMU 8 wellsfargo 9 全国金融公司 Countrywide Financial 10 CAPITAI金融公司 CAPITAI ONE 问题九:美国的银行都有那些1)花旗集团(Citigroup):1955年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银行合并,改名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67年改为花旗公司。 总部设在纽约。 1998年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建花旗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资产总额近7,000亿美元。 (2)大通曼哈顿公司(The Chase Manhattan Corporation):1996年资产额2,724亿美元,存款额1,602亿美元。 1997年与化学银行合并。 (3)第一银行公司(Bank One Corporation):1957年成立。 1998年与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资产总额达2,300亿美元。 总部在芝加哥。 (4)美洲银行公司(Bank of America Corp.):美洲银行于1949年成立,总部在旧金山。 1998年与国民银行合并为美洲银行公司,成为横跨东西两岸的全国性银行,其资产总额达5,700亿美元。 (5)J.P.摩根银行(J.P. Morgan Corp.):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和代表处。 有资产额1,726亿美元,存款额531亿美元。 此外主要商业银行还有:第一联合银行、美林银行、威尔斯・法格银行、美国银行、美国国民城市银行、美怡银行等。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问题十:中国的上市银行有那些,外国的上市银行有哪些?内地银行 : 工商银行 、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民生银行 、光大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兴业银行 、华夏银行 、中信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 、深圳平安银行 、厦门国际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 港澳台银行 :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 、招商银行香港分行、 交通银行香港分行、 香港富邦银行 、南洋商业银行 、永隆银行、 大生银行、 创兴银行 、台北富邦银行、 丰明银行 、大新银行 、澳门永亨银行、 星展银行、 集友银行 、中信嘉华银行、 渣打香港银行 、澳门国际银行 、台湾银行 、国泰世华银行 、第一商业银行 。 国外银行 : 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中国站 、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中国站 、渣打银行、 渣打银行中国站 、世界银行 、梅隆银行Mellon Bank、 科美利加公司 、埃及国家银行、 纽约银行 、美国运通银行 、巴黎银行、 荷兰银行、 蒙特利尔银行 、美国WellsFargo银行、 欧力士银行 。

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优点缺点

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优点缺点

分业经营的优点在于:1、有利于培养两种业务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一般证券业务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而商业银行业务则更注重于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 2、分业经营为两种业务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环境,避免了竞争摩擦和合业经营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银行集团内的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问题。 3、分业经营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阻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 4、分业经营有利于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为国家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分业经营也存在着不足之处:1、以法律形式所构造的两种业务相分离的运行系统,使得两类业务难以开展必要的业务竞争,具有明显的竞争抑制性。 2、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缺乏优势互补,证券业难以利用、依托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商业银行也不能借助证券公司的业务来推动其本源业务的发展。 3、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尤其是面对规模宏大,业务齐全的欧洲大型全能银行,单一型商业银行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优点缺点。

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相比较有以下的优点:(1)混业经营使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实现资产多元化和资产风险分散化,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使商业银行资产比分业经营具有更大的整体稳定性。 (2)混业制度下银行新增投资业务,对企业提供包括投资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建立起密切协调的银企关系,增强银企综合的竞争能力,使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从效率方面看,混业制度下全能型银行通过向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一方面,银行业可以利用客户资源加长业务链条,另一方面,证券业、保险业等也可共用银行网点、设备、人员,接受银行客户委托买卖有价证券及办理保险业务,大大方便银行客户的资产“一条龙”运作。 另外,金融业共用日益更新和增加的技术、信息和设备资源,可以大大降低各自经营成本。

但是,实施混业经营也有它的缺点: (1)如果允许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证券市场,会产生三个问题:一是银行运用他人资金买卖证券,但一般投资者是用自有资金进行证券买卖,显然,在资金方面一般投资者与银行相比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 二是相对一般证券投资者,银行可更方便迅速地获得外界难以知道的各种内幕信息,从而容易造成内幕交易。 三是由于银行负债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因而进入证券市场的银行资金不可避免地带有短期的特性。 这将加大证券价格的波动性,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 四是证券市场风险大,而银行在经济中扮演极重要角色,允许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证券市场,容易产生泡沫股市,一旦泡沫破裂,会引发股市危机--银行危机--经济危机。 (2)金融业务多元化可能会引起在经营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一是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全能金融机构,在其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服务品种上,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统、不同的运行机制,它们交织在一起必然有显现的和潜在的矛盾和冲突。 二是为保持多元化的经营优势,全能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推行金融创新,如果在新业务领域的创新活动不幸失败,很容易会传染开去,导致其他业务也会遭受挫折。 三是容易形成金融垄断,不利于竞争。 (3)金融机构复杂的混业经营结构,产生了不利于实施有效的金融监管的问题。 如果实行功能型监管,期货证券、保险和银行业的监管结构界限分明,这些监管部门如何进行协调,谁负责牵头监管者并负总责任等问题尚需妥善解决。

阐述金融业分业经营对于防范金融危机的作用

在分业经营的模式下,金融风险相对单一,金融监管更容易标准化。 各个监管机构可以制定标准的监管方式,要求各个金融机构提供“标准”产品,以将不同金融机构分别纳入到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之内。 监管当局可以充分利用专业化和标准化,以达到有效监管的目标。 其二,在分业经营模式下,监管当局更容易出台风险管理措施。 比如,针对银行业可以出台存款保险制度,这样就可以防止小储户的破产。

分业经营和金融集团

首先说,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很专业。 但是很笼统,我会给你一个简单的解答。 如果你发现的问题明确了,那么可以和我交流。 我的用户名,就是我的QQ号。 事实是和你说的情形是一样,我国要求金融行业分业经营。 但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具体又产生什么问题呢?我不清楚你知道多少,我就按照我知道的向你介绍。 在国外是混业经营。 其实,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大型金融机构,应该具备完善的金融服务和平台,甚至是全面的金融结构部分。 这样,传统银行(商业银行),保险,证券就成为三驾马车,十分稳健。 我国之所以进行调控,要求分业经营,是看到了混业经营的弊端。 一、 简答来说,三驾马车可以互相勾结。 一旦三家机构同属一家,就会出现互相扶持,串通协作,甚至挪用资金互相冲抵资金。 就像基金公司一样,同公司内的基金,互相扶持,帮助解套。 这里面有个国情,就是上世纪末,股市不好的时候,为防止像今天一样,投资出现问题,加上杠杆作用,投资出现倍数资金的亏损,而银行储蓄的实际存款是有限的,一旦挪用补救其他亏损账户,必然给银行机构带来危害。 实际上,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就是混业经营,当时的证券和保险都是银行的一个部门。 我师父还是操盘手,后来,要求分业经营,我师父就从证券投资部回到了银行的储蓄部门。 二。 、分业经营还有个好处,就是避免大型金融机构垄断经营。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是金融行业的几个重大组成部分,在金融链条上哪个环节都不能缺失,而一旦链条变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类似西方国家辛迪加式的垄断,财团垄断。 经营主体把几个行业全部控制,那公众就成为被剥削的对象。 分业以后,相互制约,相互制衡,权利和资本分化,四大国有银行的地位就不会至高无上了。 再来说说现在为什么又顶风而上,变相混业经营。 经济规律不能违背。 分业经营非常艰难,尤其入市以后,中国的银行想在世界上竞争,很难立足,又没法抵御外资行入驻国内。 因此,就应验了我师父的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银行,保险,证券迟早要再次合并。 ”补充一下,由于国际上的银行,投行等都是混业经营,所以各项考核指标和运作的国际化,都使我国的银行必须适应国际惯例。 于是出现了你所说的现象,在集团之下,进行混业经营。 那么为什么这个现象能存在?权宜之计。 前提别忽略,中国的银监会,证监会,银行业协会现在都是深受 *** 的传统影响,一直把自己当成机关干部,摆出公务员的架势。 玩政治手段,尤其证监会,那些违规上市的事也就不说了。 人民银行和他们比,能好些,为什么,人民银行的实权不多了,都被银监会抢过去了。 2业经营,就不是恢复到原来的3业混合经营。 这是玩文字游戏。 银监会和 *** 一样,耍些手段,从文字和规定上入手,找个理由就行。 同时,还有个问题。 现在的比较知名的证券、保险,都是当时银行分出去的,现在不能收回来,只能白手起家,重起炉灶。 可是,同时实现证券,保险的起飞,很难,就逐步开展。 先保证一架马车成功回归,再着手另一项业务的开展。 我是中行的,我就给你讲讲现在最完整的混业经营,中行的案例。 大陆这边的银行就不说了。 中行为了不违规,就在海外下手。 最有名的就是中银香港,中银证券和中银保险。 由于得到 *** 的支持,大陆在香港回归前指定业务代理就是中行。 为了后期的工作开展,成立了中银香港,这是总行旗下分公司。 以此为起点,建立了中银证券和中银保险。 香港不受大陆政策的限制。 中行加上香港的组成部分,就使三驾马车成功开动。 中银香港是香港三大发钞行,地位无与伦比。 中银证券在香港,凭借地理优势,和前期业务铺垫等,辐射东南亚,有相当大的海外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地位。 中银保险同理,所以中行一直以此为傲,因为三驾马车完整,强势,合在一起就成功。 国内其他大行也纷纷效仿,但由于没有中行独特的条件,所以发展缓慢。 不像中行,不声不响,早就完成混业经营了。 你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和我继续交流。

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优劣比较

金融混业经营概念1 狭义的概念 . 它主要指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的经营关系 , 金融混业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业务交叉经营 .2 、广义的概念 . 它是指所有金融行业之间经营关系 , 金融混业经营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金融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金融领域 , 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分业经营则是指金融机构仅从事一项义务风险管理的问题。 在一个风险管理好的地区和国家,混业经营更能促进金融业的发展;相反,在一个风险治理还不算完善的地区和国家,分业经营显然更安全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未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是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如下: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也经历了从混业经营的混乱,到分业经营的过程。 由于金融监管的不到位和对混业经营业务认识不到位,纵容金融企业在竞争中进行大量的违规操作,造成金融市场混乱。 但是,混业经营在如今新的市场形势之下,拥有众多的优点。

所以,混业经营不仅是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

希望采纳

中国金融实行分业经营的好处。

一 国际银行业经营制度的历史回顾19世纪中叶,德国、美国等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全能银行即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银行。 全能银行以联邦德国最为典型,可以提供几乎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服务,如贷款、存款、证券、支付清算、外汇、代理保险、租赁与咨询等业务。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金融大危机爆发后,许多经济学家将危机爆发的原因归咎于全能银行制度。 他们认为,由于全能银行将大量的资金长期性证券交易上,从而使其在金融危机中陷入严重资金短缺的困境中,最终不得不破产倒闭。 在这次危机中,美国有上万家银行倒闭,银行总数由减至家,银行信用几乎全部丧失。 为了防止银行危机的再度发生,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案>>,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尤其是证券的承销和自营买卖业务,严禁商业银行和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联营或人员相互 *** 。 此后,英国、日本等国也纷纷效仿,实行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分离银行制度,与联邦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并驾齐驱。 8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 在金融自由化的冲击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监管逐渐放松,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和渗透。 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又逐渐向全能银行演变。 从1987年开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先后批准了一些银行持股公司经营证券业务,1989年又批准花旗等五大银行直接包销企业债券和股票,从而使美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方向的转变迈出了一大步。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的发展步伐加快。 1991年美国通过了<<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允许商业银行持有相当于自有资本100%的普通股和优先股,这表明长期以来限制商业银行和工商业之间相互渗透的禁区已经被突破。 1994年,美国又通过了<<1994年跨州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充当保险和退休基金的经纪人,从而表明对商业银行涉足保险业的限制也被突破。 1998年4月美国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后的花旗集团将花旗银行的业务和旅行者的投资、保险业务集于一身,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 全能银行的迅速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首先,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各金融机构努力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和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手段,各金融机构有实现相互融合的强烈利润动机,现代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这一融合及通过融合降低成本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物质支持;其次,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服务业已经无法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新需求,必须作出调整;再次,金融创新的发展为突破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和证券业务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在负债结构和资产配置方面越来越多的依靠资本市场工具,而投资银行也日益向商业银行业务渗透,金融创新使二者的业务界限逐渐消失。 美国之所以加快了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的步伐,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美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受到来自欧洲和日本银行的竞争压力。 进入90年代以来,西欧和日本的商业银行已经突破传统的分业业务,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 例如,原欧共体曾于1992年颁布第二号银行指令,决定在欧共体范围内全面推广全能银行和分行制;日本则于1996年底推行了名为“大爆炸”的金融业改革计划,计划于2001年前全面实现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相互交叉彼此经营业务。 1999年5月和7月,<<金融现代化法案>>的通过,表明废除<<1933年银行法案>>,实现全能银行制已是大势所趋。 二 全能银行或混业经营制的优势分析当年在美国全面否定全能银行的同时,德国的调查报告却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认为对全能银行导致银行危机的指责是不成立的,因此德国始终坚持全能银行制度。 此后,在1975至1979年间,由联邦德国 *** 组织的专家组对全能银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论如初。 根据德意志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特洛文博士的研究,“全能银行制度无论对客户和银行,还是对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特洛文将全能银行制的优势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能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 全能银行具有能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特点,客户在一家银行就能享受到最广泛的金融服务,而不必与多家经营内容不同的银行打交道,同时客户还可以利用全能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来选择最佳的投资机会,从而不仅有利于节约时间,减少费用,而且有利于增加收益。 其次,全能银行可以使银企关系更加密切。 全能银行通过全面的金融服务,使客户与银行之间更加互相了解,加强了双方的联系,有利于巩固银行与客户的联系。 再次,全能银行能促进储蓄的发展。 全能银行能通过其众多的分支机构为广大的客户提供多种形式的储蓄机会,特别是为其提供了可作为投资的各种证券,使每家全能银行都能与成千上万的储户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全能银行更好的充当储蓄和投资者的中介人。 最后,全能银行具有内在稳定的特征,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 由于全能银行的业务多样化,银行的一部分业务亏损可由其他部分业务的盈利来弥补,这就降低了银行风险,使银行经营更稳健,有利于整个银行体系保持稳定。 全能银行不仅可以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银行的利润收入,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一机制增加向客户提供最客观的可行性建议的机会。 有意思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怀特在1986年的研究表明,“1933年银行法是对一系列确实存在但被曲解问题的过激反应,这些问题实际上只涉及数目相当小的一部分银行。 ”这是因为,美国在1930年至1934年宣告破产的银行占当时银行总数的26.3%,但其中207家从事证券业务的只有15家宣告破产,所占比重为7.2%,远远低于其他银行破产的比例。 即使从破产的15家从事证券业务的银行来看,从事证券业务也不是其破产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在证券业务上的投资仅占其总资产的很小部分,通常在10%以下,而且这些投资的总额如果与美国银行业资产总额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 显而易见,把商业银行参与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活动作为30年代大危机的主要原因,说服力不足,所谓全能银行导致危机的说法可能是一种误导。 三 中国银行实行分业制的历史原因分析1993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商业银行是中国证券市场创立之初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1980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时规定>>,提出“银行要试办各种信托业务”,同年中国人民银行下达了<<关于积极开办信托业务的通知>>。 各家银行陆续以全资或参股形式开办了大量金融信托机构。 1990年和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 银行在证券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表现在资金、技术、人员和组织管理的支持。 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全资或参股的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从事的主要业务是企业证券的发行、代理买卖、和自营。 1992年下半年开始,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投资热,银行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同业拆借进入证券市场,导致了金融秩序的混乱,因而从1993年7月开始大力整顿金融秩序。 首先在1991年11月通过的,<< *** 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银行业与证券业实行分业管理”;随后,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国有商业银行“在人财物等方面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5月1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此作了更具体而完备的规定。 资料搜集和实际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实行分业经营的主要缘由,来自于1993年之前混业经营实践给金融体系带来的危害。 自九十年代证券市场形成发展以来,银行体系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金运用问题,即相当一部分银行通过其全资或参股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将信贷资金和同业拆借资金挪用,投放到证券市场或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增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助长了投机行为和泡沫经济,增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助长混乱不当行为,影响银行信誉和形象。 但造成危害的关键原因并不是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而是商业银行利用其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进行的信贷资金、同业拆借资金转移投机。 四 发展全能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的步伐需要加快,这是我国商业银行行为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谋求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发展全能银行是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要求。 与西方主要国家全能银行的业务范围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局限在相当狭小的范围之内。 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1) 一般商业银行业务(存款、贷款、结算、票据贴现等);(2) 部分投资银行业务(局限于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 *** 债券,买卖 *** 债券等);(3)部分保险业务(限于代理保险业务);(4) 外汇业务;(5)国际银团贷款 。 西方全能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1) 一般商业银行业务(存款、贷款、结算、票据贴现等);(2)投资银行业务;(3)对工商企业持股;(4)证券经纪业务;(5)信托业务;(6)租赁业务;(7)保险业务;(8)财务顾问与咨询服务;(9)外汇业务;(10)国际银团贷款;(11)旅游和广告服务等。 业务范围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并进一步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无力与西方全能银行相抗衡,甚至在国内金融市场上也难以应付外资银行进入而造成的竞争压力和冲击。 2 发展全能银行有助于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比例过高,证券资产与其他资产所占比例偏小。 目前,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结构来看,信贷资产、投资与证券类资产、其他资产的比例为77:3:20,而且在信贷资产中有70%的投向了国有企业。 显然,在当前国有企业尚未完全走出困境的情况下,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剧增,经营效益下降。 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全能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令人担忧。 由上文所述的全能银行的优势来看,改革商业银行发展全能银行必将对降低金融风险起显著的作用。 3 发展全能银行有助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改革的一大难点。 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支持,重点在于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 全能银行可全面参与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掌握企业资产状况,调整结构,减少贷款损失,对银行和企业来讲都有利。 4 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 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猛,到1999年7月中旬,上市公司总数已突破900家,市值达到2.8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以直接融资为特征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必将凭借其较高的资产收益和便利的融资条件,与商业银行争夺金融资源。 这必将造成商业银行资金分流,减缓信贷资产增长速度,并可能导致商业银行获利空间趋于缩小,风险增加。 传统的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的转变成为必然。 五 我国发展全能银行的战略选择从整体上看,实行全能银行需具备以下条件:第一 商业银行要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兼顾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统一;第二 要有健全的市场体制,不仅有完善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信号能灵敏及时反映市场供求,而且拥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三 完善的法律环境和健全的法制体系;第四 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能力和有效的金融监管。 结合中国目前实际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的转变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然后,选择试点逐步推行全能银行;最后,全面转向商业银行。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区别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分业经营则是指金融机构仅从事一项义务。 一般认为,金融业可以看作是主要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个小行业构成的一个大行业。 如果金融业内的经营者只在单个小行业内经营称为“分业经营”,即商业银行只从事商业银行业务,证券公司只经营证券业务,保险公司只经营保险业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