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空头 留神美国迅速堕入消退! 正告 美股新任 (最大的空头机构)
美股新任“最大空头”、BCA钻研公司的世界首席战略师彼得·贝雷津(Peter Berezin)在上周四的一份报告中示意,已将标普500指数的目的下调至3750点,要素是预期美国将很快进入突然且异常的消退。
该目的点位低于摩根大通世界钻研部预测的年底目的4200点,这是华尔街之前的最低预测。贝雷津估量这次消退或者在往年晚些时刻或2025年终开局。
假设状况确实如此,依据他的预测,标普500指数或者从上周五收盘的水平下跌超越30%。
关于市场而言,状况或者变得更糟。贝雷津估量欧洲的增长将放缓,亚洲也或者遭到影响。因此,世界增长或将广泛削弱,并对美股形成压力。
贝雷津以为,美国休息力市场在减速放缓,这给生产者支出带来渺小压力。
他罗列了一系列目的,标明疫情时代狂热的招聘速度曾经成为过去。官网的职位空缺数据显示,空缺岗位的数量大幅缩小,辞职率也降低了。而私营部门的职位空缺考查反映出务工需求更大幅度的缩小。
与此同时,劳工部数据显示工资增长的速度曾经放缓。最近颁布的经济数据也显示出世产者支出放缓的迹象,包含上周五颁布的5月份团体生产支出多少钱指数。
但贝雷津以为这或者只是开局,由于休息力市场突然疲软或者引发恶性循环。
银行存款数据曾经显示,低支出美国人仿佛曾经耗尽了疫情时代的储蓄。随着信誉卡和汽车存款的守约率继续攀升,银行或者会选用提高借贷规范,参与生产者面临的压力。
随着生产者指出放缓,贝雷津估量企业或者会缩小在资本名目上的支出。实践上,BCA搜集的跟踪企业支出方案的数据显示,许多企业曾经在预备增添资本支出。
一旦贝雷津想象的消退来到,美联储或者不会立刻介入消退的停顿。出于对再次引发通胀的恐怖,鲍威尔和他的共事们在为时已晚之前或不会采取执行。
财政政策或者也帮不上忙。依据美国国会估算办公室的官网估量,估算赤字估量将在2024年增长至GDP的7%。
因此,无论11月谁获胜,债券市场都或者推戴任何参与无资金允许的支出。BCA上周早些时刻倡导客户缩小美股持有量,同时参与对债券和现金的性能。
贝雷津提出了一些倡导,包含做空比特币,押注美元兑日元汇率走低。贝雷津估量,假设他的消退情形成真,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或者降至3%,而联邦基金目的利率或者被下调至2%。
特斯拉最大空头再唱衰:明年股价还将再跌80%!
曾经炙手可热的电动汽车龙头企业特斯拉在今年折戟,股价年内下跌了64.56%。 然而这腰斩式的下跌仍没能让特斯拉大空头满意,他预测明年特斯拉股价仍将继续下跌。
投资研究公司GLJResearch负责人GordonJohnson一直被誉为特斯拉的最大空头,这位华尔街资深人士自2018年以来就对特斯拉频频唱衰,并一直给出远低于同行的特斯拉股价目标。
然而,今年的特斯拉股价似乎正站在他那一边。 但他仍认为2023年特斯拉股价还将下跌,而且是继续下跌80%至23美元。
他指出特斯拉转向机器人技术、电池存储和电动半挂卡车等新收入来源的计划,纯粹是对基本面的干扰。 归根结底,特斯拉95%的收入来自于汽车销售,5%来自于亏损的能源部门。
他表示,特斯拉只是一家汽车公司,且是一家产能超出销售太多的汽车公司。
需求、竞争和估值
Johnson认为,与其他电动车企业相比,特斯拉的估值仍然被投资人高估。 其市盈率约为40倍,而福特、通用和丰田的市盈率分别只有5倍、6倍和10倍。
特斯拉目前的市值虽然大减,但仍遥遥领先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相当于三大汽车制造商的总和,而其2021年的汽车销量却只有三大汽车的5%。
Johnson指出,特斯拉需要证明其仍在快速且可持续的增长来匹配市场对它的高估值,但现在电动车市场需求正在下降。 他认为特斯拉今年在中国、美国等市场的降价已经反映出了它的需求问题。
此外,降价也可能是竞争加剧的一个应对策略,Johnson表示,特斯拉虽然一直是电动车领域的领先企业,但其技术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他质疑称,现在很多其他汽车业拥有相同或更长的续航里程,并能更快速地进行充电。 竞争显然是特斯拉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最后,Johnson还抱怨,马斯克的抛售戏码损害了特斯拉股票,马斯克在推特上支持的一些“右翼言论”,正在让他的主要买家疏远特斯拉。
多头的不甘
Johnson的话听起来虽有道理,但多头却并不买账。
投资公司CFRA的分析师GarrettNelson在一份报告中预测,特斯拉股价将在未来12个月内回升至每股225美元。
他相信,美国明年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及特斯拉即将推出的Cybertruck,将大大提振特斯拉股价,他还提醒称特斯拉拥有领先于竞争者的订单数量。
Wedbush的技术分析师DanIves此前则预测,特斯拉股价将在明年达到250美元,对特斯拉的长期前景充满信心。
但尴尬的是,由于特斯拉本周在北美市场突然提供大额的折扣,Ives认为可能存在需求困境,最新将特斯拉股价目标下调至175美元。
截至美股周四收盘,特斯拉股价报125.35美元。 周四,特斯拉官网称将向美国消费者提供高达7500美元的折扣,引发市场对其需求的怀疑。
太意外!华尔街大空头突然唱多:绝佳“抄底”机会!“女版巴菲特”含泪加仓
巨雷之下,“女版巴菲特”不愿意认输。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FTX的突然破产,引发全球加密货币巨震,资本疯狂逃离虚拟货币相关资产。 但号称“女版巴菲特”、华尔街科技女皇的凯西·伍德却仍在“含泪”加仓,据美媒汇编的最新数据,自今年11月初FTX“爆雷”以来,其掌舵的Ark投资基金开始大笔买入Coinbase股票,已经累计购买超过130万股。 但Coinbase的股价持续大跌,年内累计跌幅达82%。
目前,关于美股市场看多的声音似乎多了起来。 近日,一度被称为华尔街“大空头”之一的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MikeWilson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标普500指数将在2023年年初触底,这将是熊市的最后一步,将给美股投资者提供一个绝佳的“抄底”机会。 隔夜美股收盘,美股三大指数收盘均涨超1%,道指创8月17日以来收盘新高。
另外,市场担忧的美国铁路大罢工,突然传来了危险信号。 当地时间11月21日,对于铁路公司提出的一项关于提高工人待遇的临时合同协议,美国最大铁路工会SMART-TD投票否决了这项协议。 在此之前,美国已有三个铁路工会拒绝了这份协议,意味着一场潜在的大罢工正在向危险边缘逼近。 美国白宫发言人卡琳·让-皮埃尔表示,美国总统拜登正在听取有关这个问题的简报,美国劳工部长沃尔什“非常关注”这个问题。
“女版巴菲特”含泪加仓
当所有人恐惧的时候,“女版巴菲特”正在贪婪。
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FTX“爆雷”并宣告破产后,引发了加密货币圈巨震,资本疯狂逃离虚拟货币相关资产,华尔街投行更是密集下调了虚拟货币相关资产的评级。
然而,号称“女版巴菲特”、华尔街科技女皇的凯西·伍德(CathieWood)却仍在“含泪”加仓加密货币交易巨头Coinbase。
根据美媒汇编的最新数据,自今年11月初FTX“爆雷”以来,伍德掌舵的Ark投资基金开始大笔买入Coinbase股票,最新数据显示,其已经累计购买超过130万股,按周一的收盘价计算,其加仓市值约为5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1亿元)。
而Coinbase的股价却一路走低,最新股价已跌至43.39美元,总市值也已跌穿100亿美元大关,年内累计跌幅达82%,超出了主流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以太坊的年内跌幅。
当前,华尔街正在集体唱衰Coinbase,11月以来,美国银行、大和证券集团等公司纷纷下调了该股的评级。 截至目前,华尔街仅有14位分析师维持对该股的“买入”评级,为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重仓虚拟货币资产的“科技女皇”凯西·伍德似乎并不愿意认输,仍在大举加码虚拟货币相关资产。 截至目前,伍德掌管的旗舰产品ARK创新ETF拥有近600万股Coinbase,占其基金权重的3.6%,是该基金的第13大持仓。 此外,ARK下一代互联网ETF、ARK金融科技创新ETF分别持有超过100万股Coinbae,持仓占比分别达5.4%、6.3%。
除了Coinbase的股票外,伍德还在增持其他加密货币相关资产。 自上周以来,ARK下一代互联网已累计购买45万股灰度比特币信托,ARK金融科技创新公司则购买了逾20万股SilvergateCapital股票,SilvergateCapital股价年内累计跌幅也已经超过83%。
需要介绍的是,伍德掌管的方舟投资一直重仓科技成长股和比特币,其在2020年获得了高达152%的惊人回报,一度被奉为华尔街“女股神”。 但2022年以来,由于美联储加息,美股科技股持续暴跌,导致方舟投资旗下的旗舰基金集体大跌,其中ARKInnovationETF(ARKK)年内回撤幅度已高达62.7%。
“大空头”突然唱多
目前,关于美股市场看多的声音似乎多了起来。
近日,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MikeWilson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标普500指数将在2023年年初触底,这将是熊市的最后一步,将给美股投资者提供一个绝佳的“抄底”机会。
MikeWilson预测,当前美国熊市或已经接近尾声,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股市或将创出新低,这将是绝佳的买入机会,展望2023年年底,将看到美股企业的盈利再次加速增长,美股有望重回涨势。
值得一提的是,Wilson是华尔街最直言不讳、最坚定地看空美国股市的人之一,一度被称为华尔街“大空头”。 他此前给出的预测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将跌至3000点至3200点附近,相较于最新点位(4003.58点),潜在跌幅达20%-25%。
在最新报告中,Wilson认为,美股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但最后阶段可能非常具有挑战性。
2022年以来,美股市场遭遇了“三重打击”:通货膨胀、利率上升和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导致标普500指数年内跌幅超17%,纳斯达克指数年内跌幅更是接近30%。
美联储在2022年将联邦基金利率从0%上调至3.75%-4%的区间,包括连续四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在10月份有所缓解,但每月7.7%的总体通胀率超过了美联储2%的目标。
展望本周,美联储定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点公布11月议息会议的纪要。 预计该报告将成为未来几天较为清淡的美国经济基本面上最大的焦点。
而在此时,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突然释放“鸽派”信号。 其在11月21日表示,美联储加息造成的实际影响可能大于目前的联邦基金利率应有的水平。 美联储在做出进一步调整利率的决定时,要时刻意识到联邦基金利率与金融市场收紧之间的差距,忽视它会增加过度紧缩的可能性。
美国大罢工拉响警报
市场担忧的美国铁路大罢工,突然传来了危险信号。
当地时间11月21日,对于铁路公司提出的一项关于提高工人待遇的临时合同协议,美国最大铁路工会SMART-TD仍旧不满意,以微弱优势投票否决了这项协议,直接大幅增加了美国铁路大罢工爆发的可能性。
SMART-TD工会表示,将与美国铁路公司再次谈判,争取在12月8日最后期限前达成一份修订协议。 如果没有达成协议,工人们将在12月9日进行大规模罢工。
在此之前,美国已经有3个铁路工会拒绝了这份协议。 这意味着,一场潜在的大罢工正在向危险边缘逼近,假如美国政府不介入斡旋,或者工会和铁路公司不能在12月8日之前重新谈判并达成一份新的协议,美国铁路将从12月9日开始罢工。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美国铁路交通爆发大规模罢工,可能导致美国近30%的货物运输(按重量计算)停摆,这将进一步推高美国的通货膨胀,并将导致美国经济每天损失高达20亿美元,从而引发一系列影响美国能源、农业、制造业、医疗保健和零售行业的运输问题。
上周,美国商会表示,国会应该介入,防止出现任何中断,并警告称,这将给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
全国货运铁路公司会议委员会(NCCC)表示,罢工的持续的、近期的威胁,将要求货运和客运铁路公司很快采取负责任的措施,在任何最后期限之前确保铁路网络的安全。
然而,铁路公司目前并没有表现出愿意重启谈判的迹象,并表示,“国会可能需要干预,就像过去一样,以防止国家铁路系统中断。”
美东时间周一,部分业内人士再次呼吁拜登政府和国会迅速进行干预,以防止在假日季之前发生罢工。
美国白宫发言人卡琳·让-皮埃尔(KarineJean-Pierre)表示,铁路罢工将伤害美国家庭、农场和企业,拜登正在听取有关这个问题的简报,美国劳工部长沃尔什“非常关注”这个问题。
她进一步表示,将继续敦促双方本着诚意完成工作,避免罢工的威胁,目前团队正在为所有可能的结果做准备和计划。
美股最乐观的“多头”正在撤退美国散户狂抛6300亿
美股最乐观的“多头”正在撤退。
美股的惨烈抛售潮仍在继续,美股散户投资者似乎不再乐观。 近日,高盛董事总经理斯科特·鲁伯纳指出,美国散户投资者正在清空美股投资组合,选择持有现金。 据高盛最新发布的关于资金从股票流入货币市场基金的数据显示,上周约8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85亿元)流入货币市场基金,是2020年4月以来最多的一周。 10月11日,纳指、标普500指数再度分别下挫1.1%、0.66%,均遭遇五连跌,2022年年内跌幅分别达33.36%、24.7%。
当前,华尔街巨头对美股市场的预期也颇为悲观。 当地时间10月10日,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警告称,标普500指数可能还将继续下跌,跌幅可能从当前水平“轻松地再下跌20%”。 另外,华尔街大空头、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MichaelWilson也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标普500指数将降至3000点,市盈率将进一步下降至13倍,美股才会触底,熊市才会终止。
日本金融市场则上演罕见一幕,当地时间10月11日,日本10年期国债连续第3个交易日“零交易”,为1999年以来首次。 更值得警惕的是,外资正在逃离日本债市,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9月海外基金抛售了6.3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141亿元)的日本债券(大部分是国债),创下历史新高。
美股散户的“绝望时刻”
美股的抛售潮仍在继续,昔日最乐观的美国散户正在面临“绝望时刻”。
近日,高盛董事总经理斯科特·鲁伯纳(ScottRubner)在报告中指出,美国散户投资者正在清空他们的投资组合,选择持有现金。
据高盛最新发布的关于资金从股票流入货币市场基金的数据显示,上周约890亿美元流入货币市场基金,这是2020年4月以来最多的一周。 高盛警告称,这可能是美股投资者即将投降的信号,不要低估美股散户投资者抛售对流动性的影响,例如卖出苹果、特斯拉股票。
高盛还认为,如果明年利润下降与经济衰退同时出现,标普500指数可能会跌至3150点,较目前水平仍有12.5%的下跌空间。
值得警惕的是,当前散户投资者仍持有大量美股仓位。 对此,高盛表示,现在散户投资者正在开始大量减持,并选择持有现金,或将对美股流动性造成冲击。
当前,除了即将来临的财报季以外,美股仍将遭遇不确定性事件袭扰,或将给美国股市未来走势蒙上阴影。
首先是,本周四,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公布的9月CPI数据,将成为未来几天市场的焦点,或将直接决定美联储后续的加息力度。
美国银行预计,美联储在11月将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甚至还有进一步的加息空间,此次公布的通胀数据将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摩根大通交易部门则警告称,如果周四公布的美国CPI若过高,可能会让美股一天跌掉5%。
FactSet的数据显示,经济学家现在普遍预测,9月份的整体CPI同比将从8月份的8.3%小幅放缓至8.1%,环比将从0.1%上升至0.2%;9月核心CPI将从去年同期的6.3%升至6.5%,但环比增幅从8月份的0.6%降至0.4%。
另外,美国经济衰退也成为了美股市场担忧的风险点。 亿万富翁、对冲基金经理琼斯(PaulTudorJones)警告,美国经济将进入衰退,因为美联储急于通过大幅加息来抑制不断飙升的通货膨胀。
琼斯进一步表示,历史表明,风险资产在触底之前仍有更大的下跌空间,大多数衰退从开始持续约300天,而美国股市将持续下跌。 在股市真正见底之前,短期利率将停止上升并开始下降。
华尔街巨头警告
当前,华尔街巨头对美股市场的预期也颇为悲观。
近日,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媒体)报道,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当地时间10日表示,欧洲现在已经陷入了经济衰退,“非常严重的”负面因素可能使美国经济在明年年中陷入衰退。
戴蒙警告称,标准普尔500指数可能还将继续下跌,跌幅可能从当前水平“轻松地再下跌20%”。 他进一步表示,下一个20%的跌幅将比前一个带来更大的痛苦。 今年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累计下跌幅度已达24%。
戴蒙称,通货膨胀率飙升、利率涨幅超过预期、量化紧缩政策的未知影响以及俄乌冲突等,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可能会推动美国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美国可能在6至9个月后陷入某种衰退。
另外,华尔街大空头、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MichaelWilson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标普500指数将降至3000点,市盈率将进一步下降至13倍,美股才会触底,熊市才会终止。 并警告称,美国经济数据可能在中期选举后一落千丈,美股公司放弃明年盈利预测,意味着痛苦还将继续。
更权威的警告来自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其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7个百分点,维持对美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不变。 同时,IMF还将2023年全球GDP预期下调至2.7%,是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之外的自2001年以来最疲软增速,并警告称,“最糟糕的时刻尚未到来”。
另外,美国金融市场的另一个风险点来自于债券市场,美国国债总回报指数今年下跌了约13%,几乎是2009年的四倍,是指数自1973年推出以来最差的年度表现。
市场分析认为,美债市场的剧烈动荡与大买家离场息息相关。 美联储数据显示,截至10月5日的一周内,全球央行抛售了多达290亿美元的美债,过去四周累计抛售额达810亿美元,为2020年3月疫情暴发以来最大月度抛售规模,总体来看美债持有量下降至2.91万亿美元。
目前,包括美联储、美国商业银行及日本养老基金等主要买家,似乎正在集体退场。
花旗分析警告认为,外国央行减持可能引发新的动荡。 包括当突然的市场损失迫使投资者迅速清算头寸时,发生所谓的风险价值冲击的可能性。 在稳定的新买家入市之前,美债的苦日子可能还没结束。
日本上演罕见一幕
日本金融市场上演罕见一幕,10月11日,日本10年期国债连续第3个交易日“零交易”,为1999年以来首次,直接推高了较长期债券的风险溢价,成为日本债券市场流动性恶化的最新信号。
分析人士认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央行过度介入日本国债市场,一直坚定地以固定利率无限量购买国债策略,仅第三季度,日本央行通过常规和非常规操作购买了约19.8万亿日元的债券。 另外,数据显示,截至9月,日本央行持有的日债规模就已超过549万亿日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而日本央行最大的对手盘是海外资本。 由于全球债市抛售浪潮、日元持续贬值,加上市场押注日本央行可能会调整货币政策,外资纷纷逃离日本债市,9月抛售的日本债券创历史纪录。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9月海外基金抛售了6.3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39亿元)的日本债券(大部分是国债),创下历史新高。
由于日本央行坚持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日元也成为了海外空头势力的主要目标,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24年新低,促使日本财政部出手干预外汇市场。 截至发稿时,日元兑美元汇率仍在走低,年内贬值幅度达26.6%,为全球贬值最惨烈的货币之一。
摩根大通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日本央行正面临两个“不可协调的问题”,一是保持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的地位,二是避免日元因货币政策而迅速下跌。 因此,日本央行可能会比市场预期更快转向,转向时间或将在明年3月份,而此前的预测为明年年中。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