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近1个月累计上涨1.16% 7月1日海富通沪港深灵敏性能混合净值上涨0.01% (近1个月累计净值什么意思)

媒体2024年7月1日信息,海富通沪港深灵敏性能混合(519139) 最新净值1.3095元,上涨0.01%。该基金近1个月收益率-1.16%,同类排名904|2052;近6个月收益率8.30%,同类排名197|2030;往年来收益率8.30%,同类排名197|2030。

海富通沪港深灵敏性能混合股票持仓前十占比算计41.05%,区分为:腾讯控股(7.51%)、申洲国际(5.17%)、(4.06%)、金蝶国际(4.02%)、美团-W(3.64%)、中集安瑞科(3.38%)、耐世特(3.35%)、赛生药业(3.33%)、中国陆地石油(3.30%)、(3.29%)。

地下资料显示,海富通沪港深灵敏性能混合基金成立于2016年11月11日,截至2024年3月31日,海富通沪港深灵敏性能混合规模0.60亿元,基金经理为高峥。

简历显示:高峥女士:经济学硕士。历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职员,股份有限公司行业钻研员,钻研部口头总经理、化工行业钻研团队担任人。2017年3月添加海富通基金治理有限公司,任权力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2017年8月起任海富通沪港深混合的基金经理。


港股基金迎来高光时刻该怎么选择

港股基金迎来高光时刻该怎么选择

2021年开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香港市场,连续11个交易日流入资金超过百亿。 从基金公司的布局动向来看,港股正成为资金的集中追逐方向。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港股基金怎么选择,仅供大家参考!

基金业内人士认为,2021年港股有机会获得戴维斯双击,港股中的互联网巨头、教育板块、顺全球复苏周期的主线、创新药及品牌消费领域都可能出现好机会。

港股基金全线大涨

进入去年四季度之后,香港股市就活了。 恒指自去年9月30日以来的涨幅已经超20%。 2021年1月19日,港股继续走高,创出一年多新高,场内交易的港股基金出现集体上涨。

在如此强势表演的背后,南下资金持续涌港功不可没。 去年四季度,南下资金买入港股的金额超过9000亿港元,净买入则超过2000亿港元。 当时钟转到2021年的时候,这一势头不但未有衰减,反而愈演愈烈。 在开年的11个交易日当中,南下资金狂买港股超4138亿港元,净买入港股金额高达1587亿港元。

港股基金也出现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名称中含有沪港深字样的基金,2020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37.5%。 拉长时间维度看,截至1月18日,上述基金近三年、近五年的平均收益分别达到59.6%、118.2%。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基金在名称中不含有沪港深字样,实则合同中约定可以以一定比例投资港股标的。 就连2020年的一些“翻倍基”也有不少含有港股仓位,比如华夏新兴消费混合、宝盈研究精选混合。 根据2020年三季报,上述两只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重分别超过了20%、18%。

与之相比,投资香港市场的QDII基金2020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也达到了14.9%。 其中,富国中国中小盘混合(QDII)人民币和华安香港精选股票(QDII)等产品长期表现靠前,近五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151.5%、140.6%;近三年净值增长率也超过61%、55%。

2021年以来,已有不少可投资港股的基金进入市场发售,南下掘金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 不少港股基金出现爆款,例如拟由嘉实沪港深领军者张金涛和胡宇飞联合管理的嘉实港股优势,募集金额超百亿,预计将启动比例配售。

从接下来基金公司的布局动向来看,港股将持续成为资金的集中追逐方向。 华夏、弘毅远方、银华、广发等多家基金公司正在发售港股基金,而汇添富、博时、大成等基金公司均在去年12月份提交了港股基金的募集申请。

1月至少还有9只港股相关基金等待发行。 其中包含银华中证沪港深500ETF、弘毅远方港股通智选领航混合A、工银瑞信中证沪港深ETF、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等。 其中,关注港股市场互联网主题的基金就有2只。

南向资金不断流入与港股的低估值属性密切相关,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价值洼地,现在投资港股性价比凸显,此外将港股基金加入资产配置组合,可以起到分散投资的效果,因此不少公募基金已开始大举布局港股市场。

万家基金表示:“目前从估值角度,沪深300的估值仅略高于恒生指数的估值。 结合货币中性环境下,高估值板块估值难以继续扩张,而低估值板块凭借其盈利的恢复,其机会相对更为确定。 ”

海富通大中华精选混合基金经理陶意非认为,目前港股是机会与风险并存,整体持谨慎偏乐观的态度。 机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在内的新经济板块;二是银行、地产在内的估值比较低的中字头板块;三是新能源产业等。

投资者该如何掘金?

港股基金主要分为可投资于香港市场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或灵活配置型基金,以及投资于香港市场的QDII基金。

从业绩上来看,近两年来,主动权益类基金为投资者获得了颇为丰厚的回报,港股基金也不例外。

随着港股投资性价比日益凸显,资金加速南下掘金,港股基金也火了起来。 业内人士认为,可采取“三步走”,从产品类别、港股投资比重,以及超额收益获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筛选优质港股基金。

1、要了解不同港股基金的区别:投资于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优势在于可投资港股的范围更广,但劣势在于申购确认、赎回资金的到账时间会晚于其他类型的基金。 相对而言,沪港深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市场,其投资范围受限,但由于既可投资港股又可投资A股,因此资产配置上较为灵活。

2、了解基金的风格特征。 在沪港深基金中,根据投资于港股市场的比例不同,可细分为偏港股、偏A股及均衡型的风格。 若投资者希望聚焦港股市场,建议选择主要投资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或者偏港股风格的产品;若投资者希望在获取A股市场投资机会的同时,也能适当兼顾港股投资机会,则可以考虑偏A股风格或者均衡风格的产品。

3、选择纯A股基金时所需考虑的因素,在选择港股基金时同样需要考量,比如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及风险调整后收益等指标。

(1)被动型QDII指数基金

目前指数基金共跟踪了10只港股指数,其中包括宽基指数和科技类指数,宽基指数主要有恒生指数、国企指数、香港大盘、香港中小,对应的相关指数基金有华夏恒生ETF、易方达H股ETF等。 科技类指数主要有中国互联网50、中国互联网、恒生科技指数、中美互联网、恒生港股通新经济等,其中,中国互联网50表现较好,建议重点关注,基金有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易方达中证海外联接等。

(2)主动型QDII混合基金

目前,主动性QDII港股基金整体规模相比指数类QDII要小很多,但是收益要高很多,港股仓位在60%、80%以上,可以重点关注富国中国中小盘、华安香港精选等。

(3)沪港深基金

沪港深基金既能在A股和港股通标的两大市场中寻找优势品种,更能通过AH股折溢价变化寻找两大市场之间机遇。 相较于只投向A股市场的产品,此类产品在投资上有更为广泛的投资比价和更好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以根据持仓、基金经理以及规模来挑选优秀的沪港深基金来布局。

挑选时首先要看基金投资组合情况,分析港股投资市值占比,如果看好港股市场,建议选择港股仓位水准的沪港深基金。 其次,要看投研团队及背后的基金公司综合投研实力,长期关注基金经理在这一方向的专注实力,分析行业偏好和能力圈。

★买基金要会选基金

★购买基金常见四种方式

★基金投资三大误区

★短期理财基金存在哪些特点

★基金估值存在哪些原则

★2021基金为什么会下跌

★行情分析

★外汇基础知识解读

★股票投资名人心得

华为苹果正面交锋,消费电子迎来布局良机

苹果公司原定于北京时间9月14日,发布新一代手机iPhone14,前不久决定提前一周至9月7日,并将首批新机备货总量增加5%达到9500万部,可见对于iPhone14销量的信心。 此外,传闻中的苹果MR头显设备也计划于2023年初推出,作为一款混合现实的设备,该产品结合了VR和AR功能。

从 历史 表现看,在iPhone秋季发布会前,A股消费电子板块走强概率也较高。昨日(8月22日),在两大重磅手机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行情好戏提前上演!

Wind消费电子产品指数()上涨1.53%,创出4月27日反弹以来新高,漫步者、国光电器、惠威 科技 等个股强势涨停。 而今日,深华发A开盘就迅速拉升涨停。

回顾今年以来,手机销售数据较为疲软,可见大家换机欲望不强。 但是,考虑到历年四季度都是手机出货旺季,消费电子板块往往存在着较好的超额收益。 例如,2021年四季度,Wind消费电子产品指数上涨12.96%(中证500上涨3.60%);2020年四季度,Wind消费电子产品指数下跌7.13%(中证500上涨2.82%);2019年四季度,Wind消费电子产品指数上涨21.36%(中证500上涨6.61%)。

前期行情火爆的Chiplet题材,其实也有消费电子板块的身影。 Chiplet俗称“芯粒”,又叫做“小芯片”,几个芯粒通过先进封装技术重新组成出一个新的芯片,从而在不改变制程的前提下提升算力,还能改善芯片制造良品率,是实现芯片国产替代的一种重要途径,有望打破摩尔定律,前期被广泛应用于 汽车 电子等领域。

消费电子领域,精彩事件不断。 2021年8月,小米收购了自动驾驶 科技 公司深动 科技 ,今年8月11日对外正式公布了最新进展,采用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布局策略,路测效果表现优异,有望于2024年进入第一阵营并量产。 再比如,前不久市场热议的人形机器人,也带动了一波靓丽的市场行情。

消费电子领域好戏不断,行情或有望延续至四季度! 那么,有哪些主题基金可以潜伏呢?

场内指数产品,比如易方达/富国/国泰/平安/银华/景顺长城/招商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还比如华夏国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场外比如东财国证消费电子A/C。 考虑到消费电子板块波动较大,场内ETF比较适合短线博弈。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是从沪深两市中挑选出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个股,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立讯精密、京东方A、亿纬锂能、紫光国微、歌尔股份、兆易创新、中芯国际、韦尔股份、闻泰 科技 、圣邦股份;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成分股同样是50只,包括手机产业链、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细分领域,前十大重仓股中有7只与中证消费电子指数相同。

从估值角度看,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近十年市盈率-TTM约25倍,百分位处于 历史 17%位置;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近十年市盈率-TTM约28倍,百分位处于 历史 18%位置。 可见,两只消费电子指数眼下正处于低估。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22日,最近三个月以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上涨7.41%,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上涨6.98%,走势均大幅领先同期沪深300。

而主动型产品中,近三个月以来海富通电子传媒(涨幅28.17%)、广发电子信息传媒(涨幅16.50%)、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涨幅14.86%)、长盛电子信息产业(涨幅14.13%)、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涨幅12.88%)、华商电子行业量化(涨幅11.75%),区间净值表现不仅领先于市场,也明显强于两只消费电子指数,比较适合场外方式布局。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