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全国铁路估量发送旅客8.6亿人次 暑运 今天进入 (6月25日全国铁路)
7月1日,为期62天的2024年全国铁路暑期运输正式进行。观察者网从中国国度铁路团体有限公司(下称国铁团体)得知,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估量发送旅客8.6亿人次,日均发送1387万人次。
据国铁团体运输部关系担任人引见,往年暑期在校生流、游览流、探亲流等出行需求旺盛,铁路客流将坚持高位运转。
铁路部门放大了运力投放,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从国铁团体提供应观察者网的详细数据来看,在实施三季度列车高峰运转图的基础上,铁路部门每日布置增开暂时旅客列车276列,较2023年同期参与128列,日均方案布置开行旅客列车约11500列。铁路部门还将用好池州至黄山高铁、日兰高铁庄寨至兰考段、兰张高铁兰州至武威段等新线才干和京广高铁全线高标运营成绩,参与局部区域客运才干。
同时在剖析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大数据状况的基础上,铁路部门灵活把握旅客出行需求,采取加开暂时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参与抢手方向运力,布置进京、进沪、进穗旅客列车满编组运转。在关键铁路枢纽储藏必定数量的应急客车和乘务人员,遇突发客流可随时上线运转。严密对接市场需求,组织开行游览专列,与景区、酒店联动,拓展生产新场景,助力暑期游览经济开展。坚持普速旅客列车开行规模,继续开好公益“慢火车”,繁难遥远地域人民群众出行。
此外,铁路部门还进一步优化了便民服务,促成优化暑期游览体验。比如,用好铁路12306候补购票、在线选铺等服务配置,统筹长途和长途旅客出行需求,迷信制订售票战略,及时颁布游览服务消息,优化购票体验。踊跃推行计次票、活期票、游览套票等新型票制服务,优化铁路畅行码、“静音车厢”、方便换乘、互联网订餐等在途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强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协同联动,共享客流消息,确保有序接驳,买通旅客出行服务“最后一公里”。
今年铁路暑运发送旅客4.56亿人次,达去年同期水平七成
至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 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56亿人次,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的7成,客流不断回暖。 其中8月份发送旅客2.49亿人次,较7月份增加4250.2万人次。 8月29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967.6万人次,创今年春节后单日客流新高。 这样一份“成绩单”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暑运,正值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加快恢复时期。 面对多重考验,铁路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暑期旅客运输服务工作,以三道策略确保了人民群众平安健康顺利出行。 一是根据旅客出行需求,优化运输供给。 根据不断上升的公务、商务、学生等客流出行需求,实施“一日一图”,精准安排列车开行。 充分用好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杭州段、上海至苏州至南通铁路、喀左至赤峰高铁、安顺至六盘水铁路等今年新开通运营的铁路新线运输能力,增开动车组列车,方便沿线群众出行;紧密对接休假旅游市场需求,精心设计“亲情避暑旅游专列”、“名胜古迹旅游专列”等旅游列车,服务旅客出游;动态追踪客流变化。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7499列,达到日常水平83%。 二是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出行体验。 全国已有2700个车站实现电子客票“一证通行”,覆盖99%以上铁路出行人群;国铁集团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空铁联运”新服务,“铁路”APP和“东方航空”APP实现系统对接,旅客可根据意愿自行选择高铁与航班组合。 广珠城际等25条城际铁路实施票价优惠措施,最大折扣幅度5.5折。 三是落实防汛和防疫措施,确保安全畅通。 针对部分普速铁路运输秩序受到汛情影响的实际,及时果断采取减少开行、降速运行、调整径路等主动避险措施,确保主要铁路干线安全畅通。 严格落实站车测温、通风消毒、设置应急隔离席位等防疫措施,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了安全健康的旅行环境。
铁路暑运预计会发送多少旅客?
据报道,2017年铁路暑运从7月1日至8月31日,历时62天,国家铁路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暑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98亿人次,同比增加4970万人次。
报道称为保障旅客按时出行,自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暨暑期图,除日常开行的旅客列车外,铁路部门安排增开跨铁路局中长途旅客列车46对,高铁实行高峰运行图,严格实行实名制验票和控制列车超员有关规定,加强客流密集场所秩序维护,确保旅客乘车安全有序。
今年暑运期间,沈阳铁路局在直达景区的观光旅游专列上配备卡拉OK等多种娱乐设施,细化旅客出游中服务内容,针对旅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旅行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引进社会品牌餐食,推出动车组列车互联网订餐服务。
专家表示,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1次铁路出游行为的游客占90%,有2次和3次及以上铁路出游行为的游客占各占5%左右,国内游客对铁路出游的认可度逐渐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持续提升的列车服务。
铁路暑运圆满收官共运送旅客46298万人次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截止8月31日,为期62天的2014年铁路暑运落下帷幕。 62天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万人次,同比增加5757万人次,增长14.2%,创铁路暑运旅客发送新纪录。 今年暑运期间,学生、务工、探亲、旅游、商务流等多重客流叠加,铁路旅客发送量持续高位运行,日均达到746.7万人次。 在学生客流集中出行的情况下,两轮客流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初和8月底。 7月12日,全国铁路客流达到819.3万人次,这是铁路暑运客流首次突破800万人次。 8月16日,铁路暑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再创新高,达到827.7万人次。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超过700万人次共有51天,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了45天。 普速旅客列车仍是“主力军”。 暑运期间,铁路部门共增开了长春~乌鲁木齐、福州~乌鲁木齐、昆明~乌鲁木齐、青岛~深圳、齐齐哈尔~北京、贵阳~北京西、成都~烟台、西安~沈阳北等长途普速列车43对,特别是在客流较大的郑州~上海、九江~广州、北京~东北方向等加开了16对旅客列车;对杭州~哈尔滨1470/1、1472/69次等12对普速列车提高等级,旅行速度进一步提升;将部分普速旅客列车改为空调列车,旅客乘车环境得到改善。 高铁列车倍受青睐。 暑运以来,全国铁路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万人次,日均旅客发送量275.0万人次,占全国铁路暑期日均旅客发送量的36.2%。 其中,京广高铁日均达到39.4万人次,京沪高铁日均34.6万人次,哈大高铁日均13.3万人次。 石太客专、合宁合武高铁、汉宜铁路、西宝高铁、胶济客专、宁杭高铁、昌福客专、广深港高铁等均刷新了开通运营以来的单日客流新纪录。 今年暑运,为切实解决好服务旅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铁路部门将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服务措施常态化,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完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确保了全国铁路暑期运输的安全有序。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暑运期间暴雨、台风频发,面对恶劣天气,铁路部门重点抓好水害及台风影响区段设备的抢修整治,及时消除隐患。 在水害发生时,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大量人员检验并及时恢复运行秩序。 严格落实实名制验票和控制列车超员有关规定,加强客流密集场所秩序维护,确保乘车安全,组织有序。 严格站车“三品”查堵,坚决把危险品堵在站外车下。 方便学生旅客购票。 在车站窗口和代售点售票、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手机购票等多种售票方式的基础上,把学生票预售期延长至30天,并在部分高校安装了自动售(取)票机,同时,在全国铁路所有自动售票机上加装了学生优惠卡识别系统,均可发售学生票。 开辟进站乘车方便通道。 铁路部门周密安排,妥善应对暑运客流高峰,合理安排旅客购票、候车、乘降、进出站流线,确保车站自动闸机和动态引导系统正常使用,保证旅客快速顺畅进出站、上下车,尽可能地方便旅客出行。 北京站为减少旅客排队时间,在站前广场西侧开设了5个快速取票口,通过张贴揭示、广播宣传及人工疏导等方式,引导距开车前1小时内到达车站的旅客取票,取票后就近通过快速通道验票上车。 及时发布信息资讯。 从公众、旅客需求出发,畅通信息渠道,创新信息发布方式,建立社会媒体信息宣传沟通机制,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电台、电视台等多种方式及时准确发布旅客列车开行、正晚点信息。 北京、上海、南昌、成都铁路局和广铁集团每日通过铁路官方微博、微信及时权威发布列车正晚点信息、余票信息、列车停运加开信息。 完善重点旅客预约服务。 将特殊重点旅客服务纳入客服中心,进一步发挥了客服中心第一服务窗口的作用。 目前,全国铁路已建立了以客服中心为核心,链接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所在地65个特、一等车站的特殊重点旅客预约服务网络,对需要依靠器械行动的重点旅客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帮扶服务。 沈阳、乌鲁木齐铁路局进一步扩大受理范围,将重点旅客服务网络扩大到全局所有客运车站和列车。 特色服务打造温馨旅途。 铁路各大车站因地制宜,努力营造良好的候车环境,帮助旅客解决困难。 北京西站在候车大厅增加供水设施,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免费提供绿豆汤,尽最大努力满足旅客饮水需求。 安康、汉中车站专门设立了“小候鸟”亲情候车厅,让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幸福出发。 在售票、候车、乘车等服务场所建立起一大批爱心服务台,为广大旅客提供咨询、导购、帮扶、预约等爱心服务,特别是为老弱病残等重点旅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南京站“158”工作室免费为重点旅客提供轮椅担架、针线药品、网络传真、应急充电、行李搬运等服务的同时,通过实施预约服务、“私人订制”服务、上门回访服务,建立QQ群、微博、微信等服务渠道,大力推行个性化、亲情化服务。 福州站王威服务台通过制定“八送八代”服务项目和“八必须”作业流程,推广“耐心、爱心、关心、细心、真心、儿女心、父母心”七心服务法,让旅客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铁路部门继续推进货运组织改革,推出了集装箱网上预订、取消立户管理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改进货运办理方式和服务。 8月份以来,全路货运需求回暖,货运装车逐步企稳回升。 全力确保煤炭、石油、化肥、农药、棉花等重点物资的运输,为服务国计民生提供可靠的运输保障。 据悉,随着中秋和国庆假期的临近,铁路各主要车站坚持24小时售票,增加自动售票机数量。 互联网购票和电话订票的预售期为20天,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尽早安排出行计划,提前购票。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