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一夜暴跌4500亿 全球芯片的转机点来了 (amd会自动超频吗)
2025年10月6日,全球金融市场迎来了一场震动。
美股三大股指群体高开,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49%,标普500指数下跌0.28%,但是,最有目共睹标却是AMD(超威)股价飙升。今天,AMD股价一度暴跌逾越30%。截至当日收盘,市值介入了634亿美元(约合4514亿元人民币),抵达3306亿美元,逾越了可口可乐、通气和雪佛龙。
这一波微小的股价坚定面前,隐藏着全球芯片行业正在迎来的“超级周期”,一个由(AI)带动的技术浪潮。
OpenAI带动芯片狂
AMD股价飙升,面前的推手是OpenAI。
OpenAI正在加紧“锁定”芯片供应商,10月6日,AMD发布公告称,向OpenAI发行认股权证,支持其以每股仅0.01美元的多少钱置办最多1.6亿股一般股。
这意味着,OpenAI将能以极低的本钱持有AMD约10%的股份。
AMD CEO苏姿丰直言,AMD与OpenAI的协作将最大化双方优点,势必发明双赢局面。
此举引发了美国及全球范围内的半导体股普涨,美光科技、台积电、迈威尔科技、英特尔等芯片巨头也随之受益,股价均大幅下跌。
就在OpenAI宣布投资AMD前,英伟达此前也放出了重磅信息。9月23日,英伟达官方宣布,将与OpenAI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工自动基础设备协作同伴相关”。依据方案,英伟达将经过数百万个GPU支撑的数千兆瓦(GW),片面优化OpenAI的。
更关键的是,英伟达还将分阶段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投资金额将依据每千兆瓦的部署进度逐渐开释。
经过与这两大芯片巨头的深度捆绑,OpenAI不只为自己铺就了算力展开的,也将商牢牢“绑在了战车上”,为未来海量计算需求铺平路途。
正因此,OpenAI经过较低价持有AMD股份的前提是,OpenAI肯定依照商定在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AMD的芯片。
OpenAI表示,第一批股权归属将在最早的1吉瓦GPU部署时启动,随着置办规模扩展到6吉瓦,其他部分股权也将归属。
从到摩尔线程,浮出水面的国产芯片
这一轮芯片超级周期,不光是海外企业受益,国产GPU相同迎来了微小机遇。
摩尔线程、寒武纪、壁仞科技、燧原、沐曦等一批崛起于2020年前后的国产GPU企业在成功了前期技术积聚后,正随着国产开源大模型的进阶,迎来市场迸发。
摩尔线程作为新国产芯片黑马,未上市已先火。在其9月26日正式过会前,还曾在资本市场引发概念股潮流,、、、等多只与摩尔线程概念相关的股票延续多天大涨,其中,和而泰更是4天3板,联美控股2连板。
另一个国产芯片黑马寒武纪则是更早引发市场关注。
就在往年8月,寒武纪股价迎来两度跃升,总市值初次逾越,跃居市值第一。尔后,其股价甚至一度跨越茅台,成为新晋股王。
2025年9月29日,DeepSeek-V3.2-Exp模型在Hugging Face平台发布并开源,仰仗稀疏Attention架构成功计算资源消耗下降与推理效率优化,更有目共睹的是,华为昇腾、寒武纪与海光同步发布信息,表示成功适配部署,意味着算力产业迎来新变量。
据披露,DeepSeek此次开源的新模型研讨中设计和成功的GPU算子,含有TileLang 和 CUDA 两种版本。DeepSeek倡议“社区在启动研讨性实验时,经常经常使用基于 TileLang 的版本以简易调试和加快迭代”。 TileLang由北大计算机学院副研讨员杨智团队主导开发,与国产配件适配。
无论是英伟达、AMD的历史性协作,还是寒武纪、摩尔线程等公司的市值飙升。面前的驱动力,都是全球对计算力的迫切需求,而人工自动时代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席卷全球,带动了这一切的迸发式增长。
从OpenAI与AMD的战略协作,到摩尔线程和寒武纪等国际芯片企业的崛起,再到市场的多少钱风暴,全球半导体行业正迎来一场由人工自动推进的超级周期。这场周期不只会深化改动全球芯片产业的格式,也将推进技术创新的一直更新。
全球第一大芯片公司:力压三星、高通,去年营收超越4500亿
2021年1月,知名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2020年半导体行业(含运行途理器、DRAM、闪存芯片等)的统计报告。 由于市场环境利好,行业营收总规模到达4498.38亿美元,同比增长7.3%。
德州仪器(TI)成为榜单中独一营收同比下滑的厂商。 而联发科(MTK)增长势头最猛,同比增长38.3%,营收初次打破百亿美元,跃居第八。 另外,英伟达(Nvidia)去年营收同比增速也高达37.7%,到达100.95亿美元,初次进入行业前十。
前十名中,有两家韩国企业,三星、SK海力士区分排在第二、三位。 美国企业独占6席,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英特尔CPU业务遭遇种种应战,但得益于庞大的基础和体量,照旧以702.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38亿元)营收稳居榜首,市场占有率到达15.6%。
英特尔 (Intel)是硅谷最老牌的 科技 企业,成立迄今已有53年 历史 。 作为全球最大的团体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旗下产品包括微处置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 依据福布斯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显示,其价值到达395亿美元,位列第12名。
时期回到上世纪60年代,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由于不满公司利益分配,选择分开一手创立的仙童半导体,重整旗鼓。 安迪·格鲁夫得知信息后,毫不犹疑地参与其中,三团体共同兴办了英特尔。
英特尔三杰各有所长,诺伊斯是出色的指导者,掌握开展方向。 摩尔是技术先锋,提出的摩尔定律至今依然适用,一旦研发速度落后于这个节拍,就将被无情淘汰。 格鲁夫则是一位控制奇才,出任公司首席运营官,担任详细执行。
事先,初创的半导体公司普通要花几年时期,才干推出一款量产的产品。 英特尔则只用了两年,就推出了三款技术超前的存储芯片,横扫整个市场,取得庞大的成功。 不过到了80年代,日本公司大举进入该市场,不只良品率极高,而且还把多少钱拉至新低,
冲击之下,英特尔的存储业务末尾不时赔钱。 关键时辰,格鲁夫胆小鬼断腕,卖掉了传统的存储业务,裁掉1/3即7200名员工,并封锁了7座工厂。 从这时刻末尾,英特尔正式转型为一家微处置器公司,也才有了后来著名的x86系列产品的问世。
随着PC时代的到来,为了尽快抢占市场,IBM没有自己开发,而是选择购置英特尔的芯片和微软的操作系统。 得益于此,两家公司成为最大的赢家,人们甚至发明了一个词Wintel来描画它们。 巅峰时期,英特尔垄断了全球芯片市场90%的份额。
不过到了智能手机时代,由于英特尔过度关注速度而无视能耗控制,造成在 iPhone CPU的竞争中站不稳脚跟。 另外虽然经过多年尝试,也依然无法打入安卓市场。 结果就是,过去十年智能手机的销售量高达数十亿,英特尔却未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而在PC芯片范围,AMD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推出了ZEN3架构的CPU。 仰仗着7纳米制程工艺带来的技术优势,拿下超越20%的市场份额,创下新高。 英特尔则在14nm制造上迟迟无法打破,结果惨遭苹果丢弃,后者去年推出基于Arm架构的M1芯片,第一代产品性能就失掉了市场认可,全线取代只是时期疑问。
但显然,英特尔不愿坐以待毙,于是主动做出一次性换帅。 现任CEO司睿博将于2月15日卸任,帕特·基辛格届时接替。 这位技术老兵能否援救牙膏厂颓势?我们且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