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猪价周环比跌超4% 17元 业内 (猪价四周连降)

依据猪媒体,截至6月28日生猪(外三元)全国均价为17.70元/公斤,周环比下跌4.17%;15公斤仔猪全国均价为42.06元/公斤,周环比下跌3.22%。

业内人士以为,养殖端部扩散户仍有惜售心情,但高温降雨天气,疫病危险参与,生猪出栏积极性全体提高,前期压栏大猪、二育猪源趁势出栏。市场体现供大于求,周内猪价全体偏弱震荡,周度均价环比继续下跌。

但目前来看二次育肥起因使得 猪价 在17元/公斤具有撑持力 ,从市场预期看,生猪2409、2411期货报价已在17元/公斤左近稳住。

同期利润端追随调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182.90元/头,周环比降低183.66元/头;自繁自养利润达285.20元/头,周环比降低97.48元/头。

产能端,2024年5月底能繁母猪存栏3996万头,环比增长0.25%,猪价下跌预期下补栏转正。

以为, 能繁微增但纯相对量仍处低位,猪价景气继续性可观。 相较于3、4月的3992万头、3986万头,维持窄幅动摇区间,并未产生显著的产能上升。从相对量水平来看,以后能繁存栏量也远低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下限4095万头, 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相对低位象征着本轮猪价景气延续性会较好,对应的养殖端利润兑现将更为可观。

二级市场层面,前一买卖日(6月28日), 畜牧养殖ETF(516670) 收跌0.32%,报收0.624元,收盘价续创往年春节以来新低,当日 畜牧养殖ETF(516670) 获资金净流入564亿元。

在近期畜牧养殖板块调整环节中,资金继续积极规划主题ETF。行情数据显示,自5月22日至6月28日, 畜牧养殖ETF(516670)份额 延续27日增长2.79 亿 增幅达33%,算计 取得资金净申购 超1.9亿元

地下资料显示,在全市场养殖主题ETF中, 畜牧养殖ETF(516670)治理费率最低,仅为0.2%,投资老本更低 。场外用户可经过联接基金(A类014414;C类014415)启动定投、申购。


猪价创新低,行情跌回5年前,4个利空,中秋6元不保?

今年年初时,生猪行情高达36.77元/kg高价,养猪人对未来行情依旧充满期待,幻想着一头猪赚上2500元。 而这之后猪价开始走跌,但猪农们并没有意识到危机,很多人捂着不卖,结果谁知猪价快速下滑,等猪农出售时利润大不如前。 1月份第3周开始下跌,一直跌到6月下旬,生猪跌至12.72元/kg新低,很快猪价又反弹至17元大关,但本以为接下来能冲破20元大关,谁知这之后猪价再次进入漫长的下跌期,一直跌到今天。 不少人将目光看向了“金九银十”,在大家看来,9月旺季赶来,猪价必然会迎来一波上涨潮。 但没想,如今猪价已迎来了“9连跌”,且猪价从14元跌至12元大关,且跌破了6月份新低,这是咋回事?中秋猪价6元不保了?01、猪价下跌无底洞现阶段猪价的下跌,主因是生猪产能迎来了一波恢复,且市场上的进口冻猪肉偏多,在利空增多的背景下,猪价就此腰斩,自繁自养户也已亏损400-500元左右。 其实国家也宣布收储,且地方性收储已开始,还是没能提振猪价,今天猪价已探底12.64元/kg,相比上一天跌了0.34元,这让猪农们内心崩溃不已,毕竟这个价格已创下年内新低。 从监测数据来看,东北生猪回落0.2-0.35元,主流价为11.6-11.95元/kg,这表明猪价已跌至5元大关;而在西北一带,生猪下滑0.3-0.4元,主流价为11.1-12.7元/kg;华北一带,生猪滑落0.3-0.4元,主流价为11.8-12.3元/kg。 可见,目前北方5个省区猪价跌至5元时代。 而在南方市场,华东行情已探底12.2-13.8元/kg,总体下滑了0.3-0.6元,其中安徽跌了0.6元,上海跌了0.5元;华中一带行情跌了0.3-0.5元,主流价为12.5-12.9元/kg;而在西南一带,猪价滑落了0.3-0.7元,主流价为11.4-12.9元/kg,其中云南跌了0.7元。 而华南地区滑落了0.4-0.55元,主流价为13.1-16元/kg。 可见,除海南还维持在8元边缘外,其他地方均已“溃不成军”,多地猪价跌至5-6元大关,如此跌幅让人猝不及防。 而猪价的下滑,也让市场猪肉价格大跌,目前除海南外,南北各地菜市场上猪肉已跌至8-15元之间。 如苏北地区,农村大集上猪肉8-10元左右,超市里也才10-13元之间。 有人可能反问,为何自己买的猪肉还那么贵呢?其实很多大超市肉价并没有太多波动,一些平价菜市场、超市均可买到便宜肉。 02、猪价跌回5年前今天的生猪价格已跌回2016年水平,这也意味猪价彻底跌至往年正常水平。 然而猪价恢复正常水平了,但养殖成本却大大提高,如今的饲料成本大涨,玉米、豆粕行情均涨超40%以上,且兽药成本也在提升,防疫成本增加,以至于养猪成本在8元左右,这样北方地区一头猪要亏损500元左右,南方也要亏上400元。 至于猪价为何走跌,主要有下面4个因素:1、出栏偏多猪价的下滑,说到底是前期的压栏偏多,很多人将希望寄托于中秋国庆双节,认为到时候猪价一定会涨,结果压栏量增多,市场上300斤以上的大猪偏多。 但9月份开始,猪价持续走低,很多养猪人见状内心崩溃,开始盲目出栏,以至于生猪行情下滑。 此出栏说到底是“自杀式”出栏,短期内市场供应偏多,屠企压价,结果猪价大跌。 2、收储量太少从9月初官方决议开启收储时,猪价确实上涨了2天,但紧接着猪价就此下滑。 至于原因,还因此次中央收储方案还没有落实,只是地方性收储,如北京、陕西、内蒙、吉林等17个省市展开收储工作,且收储量不大,很难刺激猪价上涨。 且想要刺激猪价反弹,还需要中央收储计划出台,这样猪价才能稳中有涨。 3、屠企开工率不高从官方数据来看,1-7月份屠宰了2195万头生猪,同比大涨87.45%。 不过随着屠企的冻肉偏多,不少中小屠企库存已满,近日屠企开工率有所下滑,以至于对生猪收购意愿不高,猪价难以反弹。 4、消费不足尽管同8月份相比,9月份的消费需求确实好转,不少人表示现在只能吃得起猪肉,蔬菜、牛羊肉、鸡肉、鱼肉等都在涨。 但相比往年来看,目前消费需求也只是涨至85%左右,仍然没有恢复至100%。 难道接下来猪价还会进一步下滑吗?有业内分析,随着中秋的临近,再加上如今猪价“超跌”,接下来可能会迎来“报复性上涨”,大家咋看呢?

猪价连降7周!消费不及预期成最大“元凶”?玉米、豆粕持续暴跌

自11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已连续7周下跌,引起了广大养殖户的恐慌,好不容易迎来“小阳春”,又开始了漫漫下滑之路,今日则来了个大反转!短短几日,生猪价格起伏不定,呈现急涨急跌态势。 而玉米、豆粕价格也不甘落后,惨跌风暴席卷全国!生猪行情颇为“凄惨”!四季度即将结束。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今日全国的外三元生猪均价约为17.97元/公斤,与昨日对比下跌约为0.16元/公斤,一天之内新疆、四川、贵州、重庆4个省市自治区跌幅在0.6-0.8元/公斤之间,其中跌幅最高的重庆达0.86元/公斤。 南北方猪价一片“惨绿”,上涨区域仅剩下3个,而北方下跌范围、幅度较于昨日却有所缩窄。 在全国可监测的31个省(市)中,猪价整体呈现10涨21跌的行情,按照区域来看,在北方地区(西北)猪价呈现震荡偏弱走势,而南方地区猪价则呈现稳中暗跌。 而南方地区的猪价则是稳中暗跌,目前,全国最高的区域生猪价格是上海21.04元/公斤,较于昨日上涨0.01元/公斤;全国生猪价格最低区域是新疆24.22元/公斤,较于昨天下跌0.86元/公斤。 总的来看,今日生猪价格延续昨日下跌态势,不过跌幅有所放缓。 虽然近期饲料在下降,但依旧处于高位,养殖利润明显被压缩,养猪户们苦叫连天。 众所周知,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国普通老百姓最主要的肉类蛋白质来源。 现如今已到达最不愁卖的旺季,且距离元旦仅剩2天!生猪价格却“2连跌”,打破了生猪市场逢节必涨的规律,已经颠覆了养殖户的认知。 在今年4月份时,出栏生猪亏损400元/头左右,而到了10月份,出栏生猪盈利至少在1500元/头左右,截止目前,自繁自养再次陷入亏损!随着上市猪企在市场份额越来越高,预计12月出栏超千万头,2022全年生猪出栏量超1.11亿头!一哄而散的市场格局成为历史。 猪价下跌原由!其一,需求较少!好不容易“口罩问题”放开了,讲道理市场应该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谁知普通老百姓忙着与小奥作斗争,对于出门溜达吃饭这件事有心无力!叠加今年猪肉价格较高,对于腌制腊肠、腊肉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不足往年的70%,远不及市场预期。 其二,养殖散户、二育户恐慌性出栏,又因手中的生猪压栏太久,此次出栏的都是大肥猪,一头猪重达400多斤,相当于2倍的标猪,叠加国内屠企开工率下降、上市猪企上调生猪出栏量,生猪价格“跌跌不休”。 豆粕价格下降!眼瞅着猪价跌破8元/斤,豆粕价格也在逐渐下降。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今日全国豆粕均价为5121元/吨,较昨日下跌29元/吨,较于上周五(12月23日)豆粕价格下跌了20元/吨,其中上海、新疆、内蒙古豆粕价格仍超6000元/吨。 12月份以来,由于到港大豆规模增加,月内或将高达910万吨,而国内主流油厂开工率上涨,国内豆粕供给得到改善,豆粕库存高达50.4万吨,环比上周增加了38%左右。 在需求方面,随着生猪价格“暴跌”,养殖户的集中出栏,饲料需求明显回落。 玉米价格回落!此前,受南旱北涝的影响,玉米减产的风吹的老高,市场对于玉米价格期待较高,就连替代物小麦价格也水涨船高。 其次,由于乌俄战争,国际粮价再次上调,进口玉米成本也在蹭蹭往上涨,不过近期受“口罩问题”的阻隔,基层种植户惜售情绪转弱,年末玉米供给偏松,价格所有下跌。 由此不难看出,近期猪价整体呈现下跌趋势。 目前,市场上猪肉多了,消费的人又少了,至于生猪价格啥时候回春,其实就要看普通老百姓的胃口何时恢复,口袋啥时候鼓起来,敢放开了消费,在小羊人的限制下,餐饮行业萎靡不振,消费彻底复苏还需要时间的传导。 个人认为,短期内生猪价格仍会呈现震荡偏弱走势,而豆粕则延续跌势,玉米则小幅度上涨!小编建议,养殖户后期仍需继续收藏上市猪企生猪成交量、屠企开工率等影响猪价震荡的因素。

猪价下跌超5成,仔猪价格大涨,发生了啥?机构:猪市近弱远强!

【导读】2月进入中旬,国内生猪市场进入底部盘整的阶段,市场多空博弈激化,猪价以低位运行为主,市场缺乏明显的走势,短期内,猪价仍将维持震荡的走势,从市场反馈来看,去年10月末,生猪价格冲高14.17元/斤,而目前,国内生猪均价仅有7.07元/斤,猪价下跌超5成,养殖端亏损明显,其中,自繁自养模式生猪出栏,现阶段头均亏损在320元左右,部分外购仔猪育肥亏损超500元/头!从生猪供应来看,2023年又是集团化猪企出栏增量的一年,据了解,2022年,国内头部猪企市场份额超21%,其中,牧原一家生猪出栏6120.1万头,占比全国全年生猪出栏6.995亿头的8.74%,据了解,2023年牧原年内生猪出栏规模或超7000万头,折合月均出栏规模在583万头左右,因此,年后生猪产能释放,市场出栏压力不减,其中,去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53亿头,母猪存栏4390万头,这也奠定了年内生猪供应宽松的基本面!在生猪市场,年后,生猪出栏压力不减,虽然,养殖户有一定扛价的情绪,但是,从母猪存栏变化的角度来看,去年4月底母猪存栏去化进入谷底,仍有4177万头,而5~12月母猪存栏逐步增加,从生猪出栏周期来看,母猪存栏的变化影响10个月后生猪出栏的规模,叠加,此前几年,国内母猪存栏结构大幅改善,低效三元母猪占比进一步减少,优质二元母猪占比大幅增加,这也意味着生猪产能进一步改善,母猪产仔效率更高,而根据母猪存栏变化预测,理论上进入23年3月份前后,生猪供应规模逐月增长,生猪供应压力陡增!而在消费市场,春节后,国内肉制品消费进入淡季,居民家庭需求热度不高,虽然,学生返校以及企业全面开工,集团化需求逐步回暖,但是,由于居民年后消费习惯变化,猪肉消费仍处于低迷阶段,市场生猪供应增量或将明显超越猪肉消费增速,猪价下行压力不减!因此,理论来看,2023年春节以后的1~2季度猪价有不断寻底的趋势,但是,由于生猪价格不及育肥成本线,为了避免养殖户决策变动,稳定生猪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市场也有很多稳价措施,比如说,近期,官方将开展猪肉收储的计划,进一步缓解生猪出栏过剩的表现!比如说,屠宰场集中分割入库,游资抄底低价中低标猪,延缓生猪出栏的节奏,这也将改善阶段性生猪供应的水平,对于猪价有一定的支撑!但是,整体来看,猪价呈现“近弱”的趋势,虽然,猪价偶有反弹,但是,上涨支撑偏弱,价格仍将以弱势寻底为主!但是,长期来看,猪价却有偏强的预期!一方面,从消费习惯来看,进入三季度,猪肉消费积极性逐步改善,叠加,三季度节假日较多,养殖端有一定看涨的情绪,出栏节奏放缓,压栏增重操作增多,生猪出栏缩量,对于猪价有较强的支撑;另一方面,从仔猪价格走势来看,近期,国内仔猪价格走势偏强,其中,7公斤左右仔猪价格涨至410.95元,环比上周上涨了34.76元/头,仔猪价格明显上涨,这也反馈出市场对于5.5月后生猪市场看涨的情绪转浓!因此,基于市场多空博弈,机构认为,国内生猪市场延续“近弱远强”的趋势!其中,2~3月份,猪价以磨底走势为主,价格低位徘徊!进入4~5月份,消费需求逐步改善,生猪供应压力减弱,养殖端压栏情绪升温,大猪出栏基本告一段落,猪价以缓慢回升为主!进入6~7月份,猪价震荡偏强,价格逐步涨破育肥成本线,进入7~8月份,猪价涨势进一步加剧,市场看涨惜售情绪更浓。9~10月份,受“金九银十”月份支撑,猪价或将达到阶段性的高点,但是,随着节日消费回落,10月份以后,价格或有震荡回落的周期!猪价下跌超5成,仔猪价格大涨,发生了啥?机构:猪市近弱远强!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