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透过不同举措应对 香港金管局阮国恒 香港转型金融应战来自人才缺口 (透过不同的镜片观察物体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智通财经得知,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列席活动时表示,推进可的转型金融,要求优化香港业营运韧性和预备水平。他指,转型金融一大应战来自人才缺口,要求确保有足够的人才来支持市场的顺利运作,当局正透过不同举措应对。
他说,当局去年最新对银行的技艺需求测试结果反映,技艺缺口关键来自数据相关及如何与交流等,未来几年将继续与业界和不同机构协作,树立转型金融要求的才干树立,希冀优化业界看法,收窄技艺缺口。
他提到,香港金管局在才干树立方面不遗余力,帮助业界充散发扬潜能。例如政府3年前推出的“绿色和可继续金融培训先导方案”,累计已有逾越7600宗开放资助获批,触及款项逾4200万港元。
阮国恒表示,香港金管局要求银行业推进在2030年起提供转型方案,收到不少业界关注,特地是香港大型群众责任实体,不迟于2028年要求片面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可继续披露准绳(ISSB准绳),预备时期只需约3年,当局会以合理态度推进业界介入转型方案。
他又指,亚洲新兴和展开中经济体每年应对气候变化的通常资金缺口或高达8000亿美元,面对部分国度对气候投资承诺开展,要求透过树立生态系统,引导资金流向相关范围。
BNO护照为什么不能入港?
中国外交部2021年1月29日宣布,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供认所谓BNO护照作为有效游览证件和身份证明,并保管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益,香港特区政府随后宣布,将片面配合国度针对英国政府就处置BNO事宜采取反制措施。
4日,香港银行公会发言人表示,经过咨询香港金融控制局之后,曾经更新会员银行的指引规则,已在《有关打击洗钱/恐惧分子融资的经常出现疑问》的文件中明白,依照特区政府的公告,不再将BNO护照视为有效游览证件及身份证明。
香港银行公会是香港银行界的法定集团,香港的银行在港运营业务,除了要求取得金管局颁发的银行牌照以外,还必需成为银行公会会员。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在4日举行的资讯发布会中强调,银行公会的选择是依据特区政府政策而定,是适宜之举。 目前大部分香港居民开户都会经常使用香港身份证,假设用户曾经只经常使用BNO护照开户,要求向银行提供更新的身份资料。
扩展资料:
中国外交部29日下午宣布,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供认所谓英国国民(海外)(BNO)护照作为有效游览证件和身份证明,并保管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益。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中英两国政府关于如何处置香港居民持有BNO护照早有共识,并互换备忘录确认。
英方在备忘录中明白承诺不给予持有BNO护照的香港中国公民在英居留权。 英方如今的做法实质性改动了BNO护照性质,基本地违犯了英方在备忘录中的承诺。
资产门槛跃升百倍港账户只要中原“壕客”开得起?
近期有人开玩笑说,想在香港银行开立账户,从2月起只要“壕客”开得起了!为何这么说?招商银行近期发布通知表示,中原客户开立香港账户的资产门槛,已由此前的5万元人民币提至500万元(日均资金留存)。祭出狠招的并非招商银行一家,去年11月,花旗银行就将团体账户的开户资金从1万港元优化到150万港元,整整高了150倍!
谁将成为“第三家”
招商银行客服热线在回答问询时表示,自2月1日起,中原客户在香港地域兴办储蓄卡“香港一卡通”要求满足年满18周岁、中原居民并且持有中原一张招商银行“私钻卡”(公家银行卡或钻石卡),延续3个月日均资产不少于500万元等条件。 客服人员表示,这次调整是招行业务流程改造和香港系统优化要求。
普通来说,中原居民开立香港账户,关键是用来购置和续缴香港保费、海外投资和跨境转账。 自2016年以来,中原资金出海需求剧烈,中原人不时涌入香港开户。 招行的“香港一卡通”由于操持简易,资产门槛低而广受欢迎。 业内人士表示,如今要求500万元的现金摆在账户内,已非普通客户力所能及,这将绝大少数人的开立需求拒之门外。
除了招商银行和花旗银行两家,近期部分在中原的港资银行和在香港有分行的中资银行,都不约而同地收紧中原投资者开立资历。 中国银行客服人员表示,客户要开户,要求附加购置保险产品时期满一年,或许购置两个月以上的理财富品、购置金额超越20万元的条件。 其他部分银行虽然暂时没有对团体资产门槛设限,但在资质的审核上越来越严。 就算资料预备完全,开放也不一定都能经过。
前几年,客户到香港去开户相对容易,香港各家银行也是大加欢迎。 有业内人士以为,如今风向突变,中原人到香港开立银行账户曾经越来越难了,未来或许还会更难。 更有媒体猜想,继两家银行大幅度提高开户门槛后,谁将成为“第三家”?
银行的“顺势而为”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都跟“团体资金出海通道被不时收紧”的判别严密相连。 关于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去年末中原居民赴香港买保险受限时被炒热一次性,在往年终最新团体购汇政策发布时被炒热一次性,最近招行将开户门槛优化100倍,自然又被拿出来翻炒一次性。
香港某银行人民币业务任务人员表示,中原资金出海需求剧烈,尤其去年以来,中原人不时涌入香港开户,在香港银行取现也有清楚参与,“不扫除今后其他银行也会相继提高门槛,以坚持资金跨境流动的合规性。 ”言下之意是,收紧中原在香港开户,某种水平上是为了防止洗钱。
有评论以为,实践上,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压力依然庞大、外汇占款有跌无升、资本减速外流等要素叠加下,银行顺应控制部门稳如泰山汇率、锁住资本的意图,提高境外开户门槛并不异常。
有媒体称,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下跌7%,创近年来最大跌幅。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资金流出压力将继续扩展。 往年最新的《团体购汇开放表》中明白表示,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置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 在外管局的压力下,中国中原的银行曾经采取了系列措施控制资本外流,以此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再加上香港银行开户门槛的大幅提高,三方面叠加,团体资金搬家出海的渠道,曾经基本被堵截。
开窗不会再翻开
但收紧开户并非单单针对中原资金的“狼来了”。 理想上,花旗银行虽然将开户门槛提高150倍,但规范却一视同仁。 也就是说,提高门槛不只针对中原客户,而是适用于一切国际客户。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近日表示,不少做法是银行出于对自身风险的剖析。 理想上,除了中原人在港开户难之外,银行风险控制的收紧令许多香港本地人和中小企业开户也十分困难。 金管局目前就要求银行推出复核机制,让开放失败的客户有上诉的权益。
针对“团体资金出海通道被不时收紧”的判别,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度外汇控制局局长潘功胜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会重回资本管制老路,翻开的窗户不会再翻开。
潘功胜强调,外汇控制政策未变。 新的一年,外汇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管和打击企业虚伪对外投资、虚伪利润汇出、伪造结构贸易背景骗汇、团体分拆购付汇、合法买卖外汇以及假借贸易或投资渠道对外转移资产等违法违规行为。
他还指出,目前,购置境外保险有一部分是属于经常项目下的,没有限制,例如在外游览购置的人身异常险、疾病保险等。 但假设购置投资分红险则属于团体资本项下,目前我国还没有开放。 因此,境外购置投资类保险产品,违犯了中国的现行外汇控制政策。
有香港业内人士举例说,不少中原人开户只为到香港购置保险,资金急进急出,这一现象已惹起香港银行的警觉。 结合潘功胜的表态看,中原客户港银开户资历趋严,真实是多方合力的一个结果。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