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国联智选红利基金经验了什么 高股息热潮下的冷思索!从默默无闻到清盘终结 (国联智选红利股票C)

震惊!红利基金居然也有"翻车"的时辰?就在高股息概念火得一塌懵懂的当下,国联智选红利基金却悄然公布了清盘公告,这波操作着实让人异常。

说起这只基金的"前世今生",还真是一部规范的"小透明"生长史。

2018年3月成立时,正值市场对红利战略还没有如今这么狂热的年代,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六年多的时期里,这只基金就像个默默无闻的主角,眼睁睁看着同类产品在2023年后借着高股息的西风扶摇直上,自己却不时没能抓住风口。

国联智选红利股票A (005569)

数据更是严酷得让人心疼:截至往年一季度末,基金规模仅剩0.11亿元。要知道,关于公募基金来说,这个规模基本就是"生死线"了。设想一下,一只基金的一切家当还不如一些散户的持仓,控制费都不够掩盖运营本钱。

从6月5日到7月8日,国联基金经过通讯形式召开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最终表决经过了终止基金合同的议案。

话说这件事其实挺挖苦的。往年以来,红利主题基金可谓是"当红炸子鸡",不少头部产品都被资金疯狂追捧,有的甚至发生了"比例配售"的盛况。但市场就是这么严酷,相同是红利标签,有的产品门庭若市,有的却门可罗雀。这说明什么?基金这行业,光有概念是不够的,还得有实真真实的业绩支撑和有效的营销推行。

从投资者角度看,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是一切贴着"抢手标签"的产品都值得投资,选基金还是要看基金公司的实力、基金经理的才干、产品的历史表现等硬目的。国联基金在业内的存在感相对较弱,这只产品的遭遇某种水平上也反映了中小基金公司在剧烈竞争中的生活困境。

当然,关于现有持有人来说,清盘并不意味着血本无归,依照规则会依照清盘时的净值启动赎回。但这种"主动离场"的体验,想必不会太愉快。这个事情也让我想到一个更深层次的疑问:在以后基金数量曾经逾越股票数量的"基金比股票多"时代,是不是该有一些优胜劣汰的机制?与其让这些"僵尸基金"继续消耗资源,不如让它们面子退场,把市场空间留给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各位基民好友,你们觉得基金清盘是市场失常的新陈代谢,还是对投资者权利的一种损伤?在选择主题基金时,你们更看重概念标签还是通常业绩?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


中原股民想买港股怎样办?是去开港股账户还是开港股通?

中原股民想买港股,可以经过开放港股通购置。 沪港通是上海证券买卖所和香港结合买卖所支持两地投资者经过外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则范围内的对方买卖所上市的股票,是沪港股票市场买卖互联互通机制。 自2014年11月17日开放以来,沪港通已颠簸运转4年多,买卖、换汇和公司行为等各项业务处置正常。 其中,北向沪股通累计有买卖的股票795只,买卖金额4.3万亿元人民币;南向港股通累计有买卖的股票385只,买卖金额3.5万亿元人民币。 扩展资料:1、港股投资者可以对一只证券一天来回有数次买卖买卖。 港股1手所包括的股票数量由发行公司自行选择,如每手500股、1000股或2000股不等。 2、沪市和港市两市买卖费制度存在差异。 除少数缴费项目的费率差异外,还有部分缴费项目的不要钱方式存在差异:(1)佣金:沪市固定,港市协商沪市A股买卖佣金为固定费率,港股买卖佣金可由经纪与客户协商确定。 (2)印花税:沪市单向,港市双向两市印花税税率相反,为成交金额的0.1%,但是沪股为单向不要钱,港股为双向不要钱。 (3)过户费:沪市固定比率,港市固定金额沪股依照成交数量的固定比率收取,港股则依照固定金额收取。 (4)红利税:沪市“5、10、20”,港市“0或10”沪股的红利税依据持股时期长短为5%、10%和20%,而香港市场中本地企业派发股息不收取红利税,中原企业派发红利时按10%征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港股通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沪港通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港股

除权除息之后买股票必需会涨吗?

除权除息之后股票不一定会涨,但有“高送转”题材的股票会有庄家去炒作,加上自身业绩相对较好,在如今不理性的股市环境中,往往都能演出“填权”行情。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