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线! 中芯国际一季度净利暴增166.5%!半导体行业旺季不淡 (中芯国际直线拉升)

昨晚公布的一季度财报, 实真真实给半导体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营收163.01 亿元,同比增长近30%;净利润13.56亿元,暴增166.5%。

这样的效果出如今传统旺季,自身就足够惊喜,再加上整个行业的复苏趋向连续清楚, 导体 行业 旺季不淡, 不愧是自主可控 版本的真主线!

以聚焦半导体行业卖铲子环节的 半导体设备 为例,其标的指数 中证半导一季度营收涨 、净利润涨 成分股更是单季赚15.81亿,力压一众半导体设备厂商板块盈利王。

这波增长的动力从哪儿来?

首先是AI大模型、数据中心带火了算力芯片,其次是限制背景下国际Fab厂、OSAT厂继续扩产,最后消费电子市场也在渐渐好转,多方推进下设备与资料公司销量跟着暴跌,中标份额直线飙升。

依据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数据,中国大陆2024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495.4亿美元,同比增长35.37%,销售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占全球比重也从2015年的13.42%优化至42.29%,行业产值向中国大陆转移趋向清楚。

不过 真正撑起行业底气的, 还得 是国产替代的减速落地。 设备端,北边华创的刻蚀机、薄膜堆积设备,在国际晶圆厂的市占率曾经逾越30%;的刻蚀设备出货量,环比激增 40%。资料端更清楚,的CMP抛光液、的12英寸硅片,这些以前被“卡”的方向,如今不只能做,还能批量供货给中芯国际这样的龙头。

—— 外乡企业从 “替代” 走向 “支流” ,订单天然源源一直。

此外,昨天有信息说懂王试图关闭一部分AI芯片出口限制,听起来像松绑,实则玩起了“精准打击”——把国度分红三类区别看待,实质还是想在技术上卡我们。这种操作反而让国际企业更觉醒:美系厂商本钱由于关税升高,给了中芯国际、华虹这些外乡代工厂多少钱优点;AI芯片出口受限,、的国产算力芯片直接顶上。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 年中国 自给率能涨到 外部压力越大,国产替代的速度反而越快 、空间也更大!

但是半导体行业链条太长、又太复杂,选股就像易如反掌, 半导体设备 ETF(SH561980) 刚优势理了这个痛点。这个ETF70%的权重在资料与设备范围,全是卖铲子环节 (划重点,卖铲子的永远是最赚的!) ,其中北边华创(17%)、中微公司(13%)、中芯国际(10%)稳稳占据前三大,都深度受益于国际晶圆厂的扩产潮。

尽管今天半导体设备板块还在调整,但还是往后看故事还很长:AI算力需求远没到顶,汽车电子自动化带来千万级芯片增量,国产替代从设备资料向全链条浸透。身处2025年,或许是我们见证国产半导体奇观岁月的末尾,低位进场的机遇且行且珍惜吧。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


全球第一、二、三大集成电路消费基地

2009年集成电路制造行业重点企业排名集成电路制造行业销售支出前十位企业排名排名 企业称号1 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2 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3 奇梦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4 海力士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5 奇梦达模组(苏州)有限公司6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7 环旭电子(上海)有限公司8 威讯结合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9 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10 伟创力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资料来源:国度统计局、艾凯数据研讨中心整理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利润前十位企业排名排名 企业称号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2 海力士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3 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4 成都航天通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5 江阴新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 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7 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8 环旭电子(上海)有限公司9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10 上海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资料来源:国度统计局、艾凯数据研讨中心整理

浦东张江金桥这边有没待遇比拟好的电子厂或许半导体公司啊?中介费高点也的次要

半导体厂都是挺累的,里边的操作工是12小时制,上二休二, 白班夜班轮换。 工资不是特别清楚,应该2000多,提供住宿和吃饭。 张江的半导体厂有中芯国际(很多操作工都累跑了,如今听说很缺人,经常看到他们的奖励介绍的公告。 ),华宏NEC,宏力半导体,封装的有日月光。

中国芯片现状怎样样?

2021年6月9日,在全球半导体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指出我国芯片的现状:中国想要成功芯片的国产化替代,还缺8个中芯国际。 简而言之,如今我国要求8个中芯国际的产能,才干够满足当下半导体市场日益增长的芯片需求。 而这意味着目前中国想要在短时期内处置芯片产疑问,有着不小的困难。 不过,随着全球芯片荒的不时发酵,给中国芯片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或许性,我国芯片国产化进程也有望进一步放慢。

自从华为芯片产能受限之后,芯片国产化替代就成为我国半导体开展的主旋律。 自从2020年7月份,国度正式出手斥资1600亿元在上海树立“西方芯港”项目后,中国半导体行业就不时传来好信息。

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8848亿元,为全球同期增速的4倍;同时,中芯国际、台积电等国际芯片制造巨头也不时投资进一步优化产能。

虽然目前中国芯片产业较几年前确实存在质的飞跃,但是由于起步时期较晚,我国芯片行业与芯片兴旺国度之间的差距依然太过火明。

2021年6月9日,在全球半导体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指出我国芯片的现状:中国想要成功芯片的国产化替代,还缺8个中芯国际。 简而言之,如今我国要求8个中芯国际的产能,才干够满足当下半导体市场日益增长的芯片需求。 而这意味着目前中国想要在短时期内处置芯片产疑问,有着不小的困难。

不过,随着全球芯片荒的不时发酵,给中国芯片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或许性,我国芯片国产化进程也有望进一步放慢。

如今中国半导体行业勾搭分歧,在增强自主创新的同时,也在逐渐优化全体产业链水平。 可以预见,在全球缺芯危机的当下,中国芯片企业倘若能够掌握时机,定能率领中国半导体行业迈上新台阶。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