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券商格式生变!蚂蚁控股28亿港元溢价收买 耀才证券演出资本盛宴 (港股券商上报规则)

周一早盘,港股市场迎来一则重磅信息:耀才证券金融(01428.HK)在停牌一周后正式复牌,收盘股价瞬间飙升超60%,一度涉及4.88港元/股,创下近两年新高。这一异动面前,是蚂蚁控股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云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云进”)发动的一场溢价要约收买——以每股3.28港元的多少钱,斥资28.14亿港元收买耀才证券金融约50.55%的股权。虽然截至发稿时,耀才证券金融涨幅已收窄至34%,但这场资本市场的“闪电战”仍引发了投资者、行业剖析师乃至监管层的普遍关注。

溢价6%的“蚂蚁式”入局:28亿港元撬动港股券商新格式

依据耀才证券金融10月25日公布的公告,上海云进拟经过旗下子公司收买其约8.58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0.55%。这一买卖对价算计28.14亿港元,对应每股收卖价为3.28港元,较耀才证券金融停牌前最后一个买卖日(10月18日)的收盘价3.05港元溢价约6%。

溢价收买在资本市场并不稀有,但蚂蚁控股的入局却极具信号意义。一方面,上海云进由蚂蚁控股全资拥有,而蚂蚁控股旗下中心资产蚂蚁财富(Ant Fortune)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财富控制平台之一,手握超6亿生动用户和超5万亿元的资产控制规模。此次收买若成功,蚂蚁控股将直接掌控一家港股主板上市券商,补齐其金融幅员中“证券经纪+跨境投资”的关键拼图。

另一方面,耀才证券金融作为港股中小型券商的代表,近年来业绩表现稳健。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12.3亿港元,净利润3.8亿港元,同比增长15%;其经纪业务市占率在港股市场排名前20,且在中原客户跨境理财通、港股打新等范围具有差异化优点。蚂蚁控股的入主,或为耀才证券金融注入技术、流量与资本的多重动能,推进其从区域性券商向“科技+金融”的全球化平台跃迁。

复牌首日:股价坐上过山车,市场心境分化加剧

耀才证券金融的复牌表现可谓“戏剧性”。早盘高开60%后,股价迅速回落,截至午间收盘涨幅收窄至34%,报4.09港元/股,成交金额打破15亿港元,换手率高达25%。这一坚定面前,折射出市场对蚂蚁控股收买案的复杂态度。

绝望派以为,蚂蚁控股的入主将带来“三重利好”:

1. 技术赋能:蚂蚁财富在人工自动投顾、大数据风控等范围的积聚,可大幅优化耀才证券的数字化服务才干;

2. 客户协同:蚂蚁集团超10亿用户池中,高净值客户与跨境投资需求旺盛,与耀才证券的港股业务高度契合;

3. 资本加持:蚂蚁控股的资本实力将助力耀才证券拓展海外业务,尤其是在西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规划。

慎重派则担忧三微风险:

1. 溢价空间有限:6%的溢价幅度在港股私有化案例中偏低,或引发小股东对收卖价的博弈;

2. 监管不确定性:蚂蚁控股此前因金融科技监管收紧一度暂停上市,此次跨境收买能否面临牌照审批、数据安保等合规应战仍存疑;

3. 整合难度:券商行业与互联网平台的基因差异微小,蚂蚁控股能否成功“1+1>2”的协同效应尚待观察。

蚂蚁控股的“券商野心”:从支付巨头到跨境金融帝国

此次收买并非蚂蚁控股初次涉足证券范围。早在2015年,蚂蚁集团便经过战略投资德邦证券,直接规划A股经纪业务;2020年,其旗下新加坡星展数字银行(DBS Digibank)取得新加坡证监会颁发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正式涉足西北亚证券市场。而此次收买耀才证券金融,则被视为蚂蚁控股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跃”。

从战略层面看,蚂蚁控股的意图明晰:

- 补足跨境业务短板:经过耀才证券的港股牌照,蚂蚁财富可直接为中原投资者提供港股通、美股打新等跨境投资服务,抢占“大湾区理财通”政策红利;

- 打造“超级账户”体系:将证券账户与支付、理财、保险等业务打通,构建一站式财富控制生态;

- 对标国际巨头:在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投行减速规划亚洲财富控制市场的背景下,蚂蚁控股需以“科技+牌照”方式抢占市场份额。

港股券商板块异动:蚂蚁效应能否引发行业洗牌?

耀才证券金融的暴跌,亦扑灭了港股券商板块的做多心境。周一早盘,中资券商股群体走高,海通国际(00665.HK)涨超5%,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涨4%,香港(00218.HK)涨3%。市场剖析以为,蚂蚁控股的入局或引发三重连锁反响:

1. 估值重构:港股中小券商的牌照价值有望被重新评价,尤其是具有跨境业务才干的标的;

2. 并购潮起:互联网巨头与券商的联姻或成趋向,腾讯、京东等科技巨头或许跟进规划;

3. 监管加码:香港证监会或将增强对跨境收买的审查,确保金融稳如泰山与投资者维护。

未来悬念:收买能否落地?蚂蚁控股如何破局?

虽然市场心境高涨,但蚂蚁控股的收买案仍需逾越三道关卡:

1. 股东大会赞同:需取得耀才证券金融75%以上独立股东支持,且拥戴票不逾越10%;

3. 反垄断审查:若蚂蚁控股未来进一步收买其他金融机构,或许触发香港《竞争条例》的合规要求。

关于蚂蚁控股而言,收买耀才证券金融仅是第一步。如何将互联网的“流量思想”与券商的“风控基因”深度融合,如何在合规框架下创新跨境金融产品,将是其能否重塑港股券商格式的关键。

耀才证券金融的暴跌与回落,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港股市场对“科技+金融”融合的等候与焦虑。蚂蚁控股的溢价收买,既是一场资本豪赌,亦是一次性性对传统金融次第的应战。在全球化逆流与科技反派交织的当下,这场收买案的最终走向,或将为港股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革新写下新的注脚。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