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加拿大思索对铀 钾肥征收出口税 石油 (sissi加拿大)

admin1 9个月前 (12-13) 阅读数 20 #美股

加拿大思索对铀、石油、钾肥征收出口税,以反制特朗普要挟的加征关税。加拿大政府官员称,出口税将是加拿大的最先手段,知情人士表示,更有或许先对美国制造的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并对某些加拿大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加拿大官员表示,假定特朗普选择发起片面贸易战,原物料出口税,这将推高美国消费者、农民和企业的本钱。加拿大也或许提议扩展出口管制势力,作为周一公布的国度财政和经济状况最新状况的一部分。


一.矿产资源概略截至1995年底,全国已发现矿产168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1种,矿产地2万余处。 已开发应用的矿产达154种,其中,动力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7种,其它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3种。 中国已成为全球重的矿产资源大国和矿业大国。 据初步评价,矿产资源潜在总值居全球第三位,20多种矿产在全球上具有优势位置。 可以说,中国是全球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水平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全球的12%, 仅次于美国和原苏联,居全球第3位。 但人均为全球人均占有量的58%,居全球第53位。 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度。 (一)优势矿产 具有全球性优势的矿产有稀土、钨、锡、钼、锑、菱镁矿、萤石、重晶石、膨润土、石墨、滑石、芒硝、石膏等矿产,不只已探明储量可观,居全球第1、2位,人均占有量超越全球人均水平。 而且资源质量高,开发应用条件好,在国际市场具有清楚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才干。 具有区域性优势的矿产有煤、铌、铍、汞、硫、萤石、滑石、磷、石棉等9种,其探明储量居全球第2、3位。 但有些矿产质量较差,人均占有量低于全球人均水平。 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有锌、铝土矿、钒、珍珠岩、高岭土、耐火粘土等。 (二)探明储量相对缺乏的矿产有石油、自然气、铀、铁、锰、镍、铅、铜、金、银、硼等。 (三)充足的矿产有铬、铂、钾盐、自然碱和金刚石等。 二.找矿前景中国除已探明的储量外,还有少量未发现的资源量。 预测石油资源量940亿吨、自然气43万亿立方米,地下1000米以浅范围内煤资源达3.2万亿吨。 上述三者已探明的储量仅为预测资源量的17%、2.2%、28%,金、铜、锰已探明储量仅为预测储量的1/4~1/5,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从地域上看,中西部地域新增储量潜力很大。 中部内陆地域以动力、有色金属、贵金属为主,铜、铝、金、银、煤的保有储量在东、中、西三个地域中居首位。 西部地域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铬、钒、钛、镍、汞、铂、铅、锌、磷、芒硝、重晶石等矿产资源比拟丰厚,磷矿、铅锌矿储量均大于东部和中部之和,煤、石油、自然气也拥有一定的储量。 此外,西部地域地质任务水平较低,煤、石油、自然气、有色金属、贵金属、盐等,资源潜力很大。 目前,西部铅、锌、铝土矿、金、煤、磷、硫铁矿保有储量增长速度超越东部或中部的两倍以上,可望开展成为21世纪中国关键的动力、稀有贵金属、化工非金属矿业基地。 在深度上,印度、南非的金矿开采深度已达5000米,中国仅达600~700米水平。 开发地下深部资源仍有很大潜力。 三.矿产资源勘查和投资概略(一)历史成就中国从事地质勘查的人员约105万人,分属11个部门。 【表ⅩⅪ】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矿产地质勘查任务取得了庞大成就,各类矿产储量不时增长。 【第29页表6】革新开放以来,矿产勘查又取得了新的进度。 10多年来,累计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450多处,有117种矿产参与了储量;查明了中国地下水资源总量, 成功了2300多项城市供水勘察任务,累计探明大中型地下水源地214处,日供水量达6020万立方米,保证了一批动力重化工基地树立和特区、开发区的供水要求,成功了黄淮海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汉平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及宁夏、内蒙古、河套平原等130万平方公里的农田供水勘查任务。 勘查任务的这些庞大效果,绝大部分是经过国度投入取得的。 (二)勘查投资渠道多元化已初步构成在革新开放前实行方案经济时期,地质勘查资金关键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国度每年经过指令性方案逐级布置落实到各基层勘查单位。 这种地质勘查投资方式,对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树立、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随着经济体制革新的不时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构成,地勘投资渠道已由单一的关键财政拨款,逐渐向多元化投资方向转变。 中央、企业和外商投资用于商业性的矿产普查、详查和勘探已逐渐增多。 据对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不完全统计,“八五”时期应用社会资金共布置了1705个项目,已成功1267项,吸收的地质勘查任务资金达8.3亿元。 其中,陕西、上海、河北三省市吸收的社会资金均已超越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革新开放以来的17年间,除中央地勘费以外的地勘资金投入已近10亿元人民币,应用这笔资金提交了1万多份勘查报告,虽然这种革新滞后于国度经济体制的革新,但投资多元化的格式已初步构成。 四.矿产品概略1995年,中国固体矿石总产量达51.20亿吨,原油1.50亿吨,自然气179亿立方米,矿业总产值4636亿元。 矿产开发总规模居全球第三位。 煤炭、水泥产量居全球首位,化肥居第2位,钢和有色金属居第3位,原油居第5位,黄金居第6位。 【第282页表Ⅸ,表Ⅺ】五.矿山企业消费概略截至1995年底,中国已建成矿山企业28万多个,其中,国有矿山企业8377个,群体集体矿山企业27万多个,矿业从业人员到达1426万人。 构成了300多个以矿业为依托的城镇。 1995年中国国有矿山企业甲类固体矿产(不含砖瓦粘土、修建用砂石)矿石采掘总量达13.48亿吨,占全国固体矿产矿石产量的37.0%,成功产值1364.54亿元,占同期全国固体矿产产值的75.8%。 国有矿山企业占据着主体位置。 【第15页表3】1995年,中国群体矿山总数已达27.43万个,开发应用矿种达154种,触及除石油、放射性矿产之外的简直一切矿种。 1995年,群体矿山企业固体矿产矿石产量37.72亿吨,占全国固体矿产矿石总产量的73.7%。 其中,甲类矿产(不含砖瓦粘土、修建用砂石)矿石总产量23亿吨,占全部甲类矿产(不含砖瓦粘土、修建用砂石)矿石总产量的63%,群体煤矿的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42.6%。 同年,群体矿业产值到达750亿元,占中国矿业总产值(石油、自然气除外)的35.5%。 按12.4%的平均产值利税率计算,1995年中国群体矿业创利税93亿元,并为约2900亿元的后续加工业提供了必无法少的初级产品。 中国至少有520个县的群体矿业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已成为推进中央经济开展无足轻重的力气。 【第17页图3】中国矿产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 中国约有40%的群体矿山开采的是零星分散的资源。 中国群体煤矿消费的4.9亿吨煤炭产量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为国有矿山企业难以应用的薄层煤。 群体矿业处置广阔乡村剩余休息力的出路方面发扬了关键作用。 1995年全国群体、集体矿业的从业人数已超越863.25万人,占同期全国群体、集体企业从业人数的8%。 减轻了休息力对城市的压力,还为后续加工业、服务业发明了约3500万个务工时机。 群体矿业的树立资金关键来自于乡、村两级和农民自身的积聚,为国度补偿了3500亿元的基建投资,自1980年以来,在全国的新增矿石产量中,约有62%的煤炭,77.5%的铁矿石,75.2%的磷矿石,63%的硫铁矿,65%的有色金属矿产,80%的关键建材非金属矿产都是群体矿业提供的。 【第18页表4】矿产品多少钱的调整和开放,改动了原资料多少钱过低的不合理状况, 使部分矿山企业由盈余走向盈利, 在一定水平上增强了矿山企业的生机。 但是,目前中国矿业仍面临着许多亟待处置的疑问。 整个采掘业1993年以前普遍盈余,1994年国有矿山企业中,煤炭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依然是全行业盈余,有色金属、非金属和其他矿采选业虽已扭亏,但仍处于微利状况,只要石油、自然气开采业由于政策环境的改善,才成功了盈利。 六.矿产资源综合应用水平中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应用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清楚的效果。 1995年,县以上工业“三废”综合应用成功产值190亿元,为1985年的6.7倍,10年累计创产值955亿元,成功利润也由1985年的几亿元参与到1995年的47亿元,10年累计成功利润243亿元。 中国大少数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中都有共生、伴生有用元素,这是中国矿产资源的一个清楚特点,其中尤以有色金属矿产为多。 据统计,有80多种矿产含有共、伴生元素。 如铜矿床中含有铁、铅、锌、钼、镍、钴、金、银、铋、铂、钨、锡、硒、碲、硫等,伴生的金储量约占金总储量的28%,伴生铜储量约占铜总储量的25%,而银的伴生储量比重更高。 从伴生矿产中回收的铜占铜总产量的25%~30%,金占金总产量的25%,铂族金属和稀散元素简直全靠从伴生矿中回收。 【第23页图4】中国甘肃金川铜镍矿中的镍、铜、铂、钯、金、银、钌、铑等15种关键元素,目前已能回收13种;甘肃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消费的矿石的17种元素已能回收14种,综合应用系数达82%。 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回收的钒、钛产量占全国的80%。 德兴铜矿因综合而扭亏为盈。 1995年,中国工业废渣综合应用量达2.86亿吨,为1985年的2.34倍,应用率也由1985年的25%上升到43%。 目前,有色金属行业70%以上的共(伴)生有用元素都能失掉不同水平的综合回收应用,综合回收的共(伴)生元素近40种;综合回收应用率逐年提高,如湖南全省的关键铅锌矿山中铅锌选矿回收率已达60%~90%,到达国际先进水平,有色金属冶炼烟气中硫的综合应用率已超越65%,废水复用率接近70%,综合应用工业体系初步构成,部分企业的综合应用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黑色金属矿产中共(伴)生的30余种矿产已有20多种失掉综合应用,在尾矿、废石、高层次矿石的综合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不小效果。 近年来煤炭行业在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建材、煤化工、石煤及煤系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开发应用等方面都有可喜的进度。 目前煤矸石的综合应用率达20%以上,粉煤灰综合应用率超越了30%。 【第304页表ⅩⅩⅥ】非金属矿产的综合应用也有了关键进度,开收回了一大批深加工和综合应用新产品,部分产品已末尾步入系列化。 仅就地质矿产部门统计,近10年来,在非金属综合开发应用方面取得的科研效果超越400项。 其中获部、省科技效果奖的就有近60项,专利效果14项,有100多项已转化为消费力,使企业经济效益清楚提高。 1995年综合回收硫产量占总产量的47%。 在化工矿山盐湖卤水多元素的应用、矿化结合、矿肥结合等综合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矿产资源综合应用研讨取得了不少科研效果,如多种复杂难选矿的分选与综合开发应用,无尾矿消费工艺的研讨与运行都取得了严重进度,并出现了一批无尾矿矿山企业和一大批金川式依托科技提高、综合应用好、经济效益高的企业。 中国铁、锰等黑色金属矿山采选平均回收率为65%;国有有色金属矿山采选综合回收率只要50%;煤矿矿井回采率也只要50%左右,假设加上群体、集体煤矿则只要32%;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不到30%,比兴旺国度要低20个百分点。 一项研讨标明,假设金属矿山开采回收率提高十个百分点,中国就将参与几千万吨的矿石量,相当于新建几十座矿山。 煤矿如能提高采煤技术,仅由增加采高、落煤形成的损失,每年就可以参与4000万吨煤炭产量。 但是,从总体看中国综合应用水平还比拟低。 有关部门对60个矿种4072个国有矿山的调查结果标明,展开综合应用的矿山企业缺乏300个,只占7%。 在已展开综合应用的企业中只要2%的矿山企业有用组分综合应用率在70%以上。 群体和集体矿山状况没有综合应用或仅部分综合应用。 七.降低资源消耗中国以位居全球第3位的矿石产量支持排名全球第9位左右的GNP,单位GNP的资源消耗高于同等开展水平的国度。 据统计,中国单位GNP的钢材、铜、铝、铅、锌的消耗区分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6、3.7、2.4、2.7和2.2倍;动力对GNP产出率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7。 近年来,中国的动力、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消耗系数不时在降低。 1980~1990年每亿元国民消费总值动力消耗已由13.6万吨规范煤降至9.3万吨规范煤,年均降低3.8%,浪费与少用动力总量折合2.85亿吨规范煤;钢材消耗系数,1991年与1980年比降低了36.94%;铜、铅、锌、铝的消耗系数1991年比1970年区分降低了58.17%、57.96%、76%、60.6%。 但与国外同等开展水平的国度相比拟, 依然偏高,在降低矿耗和能耗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八.矿产资源范围的对外开放与协作扩展矿产资源范围对外开放与协作是当今国际经济开展的潮流。 国际矿业投资者在全球寻觅目的,中国正面临这种吸引外资启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机遇与应战。 扩展资源范围的对外开放与协作是燃眉之急。 中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厚,地质任务水平较高,矿产资源可供对外开放与协作的项目很多,前景十分宽广。 中国矿产资源范围对外开放与协作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中国在石油自然气的对外协作范围已取得了很大效果,积聚了不少阅历,但其它矿产资源范围的对外协作却相对滞后。 1.在油气范围中外协作勘查开发石油自然气是从陆地末尾起步的。 1982年至今,中国已与16个国度和地域的62家石油公司签署了110个海上石油自然气勘探开采合同和协议。 截至1995年底,已实践吸引外资51亿美元,其中勘探投资29.7亿美元,开发投资21.3亿美元;已发现并控制石油储量13亿吨,自然气储量2079亿立方米;已建成年产1000万吨的原油消费才干,有17个油气田已投入消费。 1995年海上原油产量为870万吨,1996年估量将到达1500万吨。 目前,南海东部珠江口海域是中国关键的海上产油区,1996年原油产量将打破1000万吨大关。 南海西部海域是自然气关键产区,其中新建成的崖城13—1自然气田的储量为1070亿立方米,经过780公里和100公里的海底管线,1996年末尾以每年29亿立方米和5亿立方米的供应量同时向香港供气发电和向海南岛供气。 该气田可以稳如泰山供气20年以上。 1985年,石油勘探开发的对外协作末尾扩展到陆上。 这一年,《关于开发南边11省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海南)陆上石油的公告》在全球上惹起剧烈反响,随即签署了海南福山凹陷石油合同。 后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又参与了北边10省区的18个含油气盆地;协作范围扩展到提高老油气田采收率和开发开采难度大的油气田项目; 对外协作的方式也从单一的勘探协作方式扩展到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综合协作方式。 到目前为止,先后有29家本国公司介入了19个协作区块的石油作业。 2.在非油气资源范围目前外商集中于黄金、煤层气和金刚石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迄今为止,金矿项目超越20项,启动协作勘查的有广东长坑金矿(与加拿大巴里克鲍尔公司协作)、广西百色金矿项目(与加拿大宝仑公司)、贵州灰家堡北斜金矿勘探项目(与加拿大丹斯通公司)、云南镇源金矿和莫江金矿之间区块勘查项目(与加拿大矿业公司)以及四川凉山茶铺子金矿勘查项目(与加拿大明科公司)等。 启动合资开采的有山东大尹格庄金矿。 已与外商签署勘查合同97项,关键勘查项目有:河北蔡家营铅锌矿项目(与澳大利亚团布尔公司协作)。 辽宁金刚石协作项目(与南非德比尔斯公司协作)。 湖南沅水金刚石项目(与比利时西贝克公司协作)及与德国安贝格高岭土公司协作的高岭土项目。 山东平邑金刚石项目(与加拿大环亚矿业公司协作)等。 支付采矿证的合资协作项目关键是建材和矿泉水项目。 90年代以来, 外商来华投资勘查、开采油气以外矿产资源的项目日益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13个关键资源省份中中外协作的项目达116项,实施的有93项,固体矿产勘查项目23项(金1项、金刚石2项、铅锌5项、铜2项、建材矿产5项、稀有和稀土金属矿产8项),开发项目69项(矿泉水28项、建材矿产37项、岩盐矿产2项、铅锌1项、锰1项)。 各项目外商投资金额大多在几十万到几百万美元之间。 其中河北蔡家营铅锌矿项目是目前除煤以外的固体矿产项目中外资投入最多的一个,协议金额超越1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的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末尾起步。 中国与澳大利亚路伟尔公司、美国安然公司和阿莫科公司在陕西、山西协作勘查开发煤层气,协议金额2000万美元。 据对191个项目的不完全统计,共吸收资金28.93亿美元,其中中国陆地石油总公司为27亿美元。 外商投资勘查的重点关键在动力矿产(关键是油气),这些项目吸收外资的总数占95%以上。 【第33页表12】3.中国在海外启动矿产资源风险勘探与投资开发任务90年代以来,中国在加纳、坦桑尼亚、玻利维亚、马来西亚、柬埔寨和老挝展开了不同水平的金矿勘查任务。 中国还经过购置股权,介入澳大利亚恰那铁矿开发,现已投产。 中国在泰国、苏丹、加拿大、秘鲁启动了一些低风险小油田开发项目,取得年产原油75万吨份额。 中国在印度尼西亚购置马六甲油田股份,取得成功。 中国与澳大利亚合办的澳斯明泰克公司也于1993年取得同意,并已在澳大利亚开放到10片约500平方公里的找矿租地,展开了金、银、铜、铅、锌等多金属矿的找矿任务。 中国还在南美的秘鲁、智利,菲律宾、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度展开了铜、金、铅、锌等矿产的风险勘查和开发尝试。 九.二次资源产业二次资源产业是指对废弃的矿石或废旧金属、非金属工业制品、尾矿的回收开发应用产业,由此而构成的资源称二次资源或再生资源。 中国二次资源的开发应用起步于50年代,目前,中国回收再生资源达19大类,上百个种类,年回收总量达1.7亿吨,年总产值达250亿元。 废钢铁的回收率为42%,废旧金属综合回收率为27.7%,综合回收的黄金占总产量的1/4~1/3,综合回收的银占银总产量的3/4以上,铝占11.2%,锌占6%,硫占1/3。 【第25页表5】在中国,二次资源开发尚未真正构成一个独立的产业。 还存在不少疑问:一是矿床的综合勘查、综合开发、综合评价不够。 二是对可供二次开发应用的资源缺乏有力的促进和维护政策,致使于少量可供二次开发应用的资源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三是技术水平低。 四是产业化水平不高,五是缺乏再生资源的产品多少钱的政策导向。 六是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资源控制部门、矿业部门和环境控制部门基本上处于脱节运转形态。 中国废旧金属的回收远未到达应有的水平,废旧金属回收仍有较大的潜力。 研讨标明,假设到2010年废旧金属再生应用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则可参与1000万吨钢铁、60万吨有色金属可供量。 十.开发替代产品在中国,矿产资源替代产品潜力极大。 开展方向一是应用其他自然资源替代矿产资源,如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和水力资源等新动力,降低矿产资源的消耗量。 二是以某种矿产(物)元素替代另一种矿产(物)中的元素,如中国钾盐资源充足,但却有比拟丰厚的不溶性钾资源,如明矾石的保有储量达1.5亿吨,钾长石保有储量达1.5亿吨,而且散布广,有或许替代钾盐资源消费钾肥。 又如以滑石替代高岭土作造纸填料等。 三是用人工制造的矿物原料替代自然的矿物原料,如用天然压电石英替代自然压电石英,天然金刚石替代自然金刚石。 四是用其别天然资料替代自然的矿物原料。 十一.开发新的资源中国海域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厚, 除丰厚的海上油气、滨海砂矿外,海水中含量丰厚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大洋矿产资源也可加以应用。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海水中的钠、钾、碘和大陆架中的石油、自然气资源。 在未开发的陆地矿产资源中,以深海海底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海底硫化物矿床最有目共睹。 80年代前期中国增强了对深海矿产资源的调查,并被列为国际海底矿产勘查开发先驱投资者。 十二.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概略新中国成立以后,矿产品(含相关动力原资料)对外贸易开展很快。 到1978年,与中国树立贸易相关的国度和地域,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6个扩展到160个;进出口贸易总额到达206.41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12.3倍。 其中出口额为97.5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17.8倍。 出口的矿产品关键以矿石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如钨、锑、锡矿砂,煤炭,日用瓷器;出口的矿产品关键是事先国际紧缺的石油、钢材、化肥及有色金属原资料。 从1949~1978年的30年间,中国共出口钢材6400万吨、占国际产量的23%,铜209万吨、占国际产量的52%,铝195万吨、占国际产量的48%,化肥10.05亿吨,、占国际产量的37%。 1986年以来,中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又取得了长足进度。 1986年,矿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62.78亿美元,到1994年已增长到394.79亿美元,增长了1.43倍,年均递增11.7%以上。 其中,出口由50.49亿美元参与到152.57亿美元,增长2.02倍,年均递增14.8%;出口用汇由112.29亿美元猛增到1993年的273.39亿美元,增长1.43倍,年均递增13.55%。 1995年进出口总额达461.51亿美元,比上年参与66.72亿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逆差依然存在。 矿产品结构有清楚改善 在出口方面,矿产品已由原料或初级矿产品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深加工矿产品为主,由以燃料矿产为主逐渐转变为燃料矿产、非金属矿产和金属矿产三足鼎立的局面。 初级产品出口换汇额在整个矿产品出口额中的比重,已由1986年的79.1%,逐渐降低到1994年的24.38%。 非金属矿产品出口稳步大幅增长,已成为中国矿产品出口的创汇大户。 换汇额从1987年的8亿美元,参与到1994年的32.3亿美元,增长3.04倍,在矿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5.8%提高到21.2%。 关键出口种类有平板玻璃、日用陶瓷、滑石、鳞片石墨、萤石、菱镁矿及轻(重)烧镁、重晶石、耐火粘土、石材,近几年还有水泥与水泥熟料,9年中为国度创汇135亿美元以上。 燃料矿产品出口出现降低趋向,换汇额由1987年的45.42亿美元,降低为1994年的43.19亿美元,增加4.9%, 在矿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59.3%降低到28.3%。 其中,石油出口清楚降低,1987年出口原油及成品油换汇40.03亿美元,到1994年增加到30.51亿美元,降低23.8%,在矿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由52.2%降低到20%。 石油出口中,成品油的比重有所提高,由1987年的21.4%参与到1994年的34.45%。 金属矿产品出口稳步增长,出口额由1987年的12.54亿美元,参与到1994年的43.01亿美元,增长2.43倍,在矿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则由16.4%提高到28.2%。 金属矿产品的出口变化较清楚,由1987年的60.47亿美元,迅速参与到1994年的143.85亿美元,增长1.38倍。 其中,钢材的出口坎坷很大:1987年出口额47.87亿美元;1988~1989年间基本上维持这一水平;1990~1991年间降到20多亿美元;1992年恢复正常出口;1993年出口额猛增到13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倍;1994年出口额降为97.45亿美元,比上年递减25.8%。 有色金属原资料出口稳步开展,由1987年的7.35亿美元参与到1994年的32.96亿美元,年均递增23.9%以上。 制成肥料的出口增长也很迅速,由1987年的13.99亿美元,参与到1991年的32.29亿美元,年均递增23.3%,特别是1988年,增长率高达67%。 1993年,国度取消对出口化肥的财政补贴,化肥出口额由上年的30.04亿美元陡降到14.79亿美元,降幅高达50.8%。 1994年化肥出口用汇19.38亿美元,上升31%。 铅、锌、水泥、纯碱、烧碱成功了从要求出口到少量出口的战略性转变,从1992年末尾,中国少量出口铅、锌,已成为占全球贸易量近25%的铅锌出口大国。 1990年,水泥贸易变进为出,出口量到达783万吨,换汇金额2.57亿美元,一举成为出口创汇大户。 1991年,水泥出口达1074万吨,换汇4.43亿美元。 近几年,虽然国际基建规模扩展,水泥需求量大增,但由于产量连年坚持大幅递增,水泥净出口量仍维持在数百万吨的水平。 纯碱和烧碱也已由出口国转变为出口国,1994年出口量区分在28万吨和25万吨左右。 十四.中国区域矿产资源概略中国的矿产资源散布具有清楚的分区分带特征,矿产散布的区带性,也肯定构成各大行政区、各省矿产资源组合散布特征不同,以及不同的资源配套特点。 华北地域、西南地域的矿产资源属于以铁矿、煤矿、石油为主的矿产资源配套类型。 其中,华北地域关键矿产有煤、铁、稀土、铌、耐火粘土、铸型用砂、芒硝、自然碱、修建用大理石、石灰岩等26种矿产;西南地域关键有铁、石油、金、菱镁矿、滑石、硼、金刚石、铂、硅藻土等19种矿产。 华东地域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为主,关键矿产有铜、钨、金、银、钽、金刚石、菱镁矿、明矾石、萤石、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叶蜡石、石膏等22种矿产。 中南地域以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矿产及建材非金属矿产为主,关键有锰、铅、锌、钨、锡、钼、锑、铋、铌、钽、钛铁砂矿、独居石、银、磷、硫铁矿、压电水晶、高岭土、油页岩、玻璃用砂等47种矿产。 西南地域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矿产为主,关键有铁、钒、钛、铜、铅、锌、锡、汞、锰、铬、煤、自然气、磷、岩盐、石棉、刚玉等32种矿产。 西北地域矿产以煤、石油、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矿产为主,关键有镍、钴、钼、铂族、煤、铅、锌、铜、石油、铍、铌、钽、钠盐、芒硝、钾盐、玻璃硅质原料、石棉等31种矿产。 上述散布特征,为中国矿产资源区域性综合开发应用和区域经济开展提供了各具特征的资源基础。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