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歆毅出任CEO 投行老将 蚂蚁集团IPO进入倒计时 (韩歆毅简历)
在历经IPO暂停、业务整改、架构重组等一系列风云后,蚂蚁集团将迎来新CEO。近日,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经过全员信宣布,韩歆毅将担任蚂蚁集团新任CEO。而韩歆毅有着丰厚的投行阅历,此次启用这位“投行老将”,能否意味着蚂蚁集团的IPO近了?
继阿里巴巴“重启”蒋凡后,蚂蚁集团外部也末尾了人事调整。
12月18日,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经过全员信宣布,蚂蚁集团总裁韩歆毅将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接任蚂蚁集团CEO一职,片面担任蚂蚁集团的各项业务及日常控制任务。
从过往阅历来看,相比于井贤栋,韩歆毅多了一份“投行阅历”。韩歆毅曾在投资银行部担任行动总经理,介入过股份有限公司A股初次地下发行、H股初次地下发行等一系列项目。
参与“阿里系”后,韩歆毅继续发扬其资本运作的专长,介入了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阿里系与蚂蚁集团之间的架构重组、回购雅虎所持阿里巴巴股份等资本运作项目。
而韩歆毅在资本运作方面的阅历,或与蚂蚁集团以后的战略规划不约而同。自2020年蚂蚁集团IPO被暂停后,经过一系列的整改与调整,蚂蚁集团现已逐渐靠近成功央行提出的五大整改方案要求。
现在,随着拥有丰厚投行阅历的韩歆毅走向台前,能否意味着蚂蚁集团的IPO近了?
“投行老将”韩歆毅 走向台前
12月8日,在蚂蚁集团20周年晚会上,开创人马云谈到,不阅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这几年大家对蚂蚁的奖励批判协助蚂蚁生长,协助蚂蚁成熟,也是未来蚂蚁可以走得愈加稳健、更远的关键保证。
就在同一日,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经过全员信宣布,蚂蚁集团总裁韩歆毅将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接任蚂蚁集团CEO一职,片面担任蚂蚁的各项业务及日常控制任务,向井贤栋及董事会汇报。未来井贤栋将专注于董事长任务,并全力支持好韩歆毅和控制团队。
为何蚂蚁集团选择韩歆毅出任CEO一职呢?地下资料显示,韩歆毅出生于1977年,在1995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控制学院,并且区分在1999年7月和2001年6月取得了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硕士学位。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参与中金公司,在投资银行部任职,关键从事互联网、电信行业、铁路行业的投资银行业务,曾介入过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A股初次地下发行、中国铝业H股初次地下发行、通讯企业债券发行等一系列项目。
2011年9月,韩歆毅从中金公司辞职,正式参与阿里巴巴集团,介入了包括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之间架构重组、阿里巴巴回购雅虎所持股份及屡次股本和债务融资项目。
2014年,韩歆毅正式进入蚂蚁集团,担任过资深总监、副总裁职务,并在2024年3月出任蚂蚁集团总裁。
关于韩歆毅任务效果,井贤栋评价,在服务蚂蚁的十年中,他用敏锐深化的战略洞察和勤勉专业的精气,为公司展开做出了关键奉献;往年3月出任蚂蚁集团总裁以来,更以出色的指点力,率领团队继续推进支付宝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改造。
详细来看,在蚂蚁集团时期,韩歆毅曾担任了支付宝及国泰财险的关键担任人。 2024年4月,韩歆毅担任支付宝董事长,主抓“支付宝双飞轮”战略。在7月份支付宝推出了战略级项目——“碰一下”,并投入重金启动推行,商家不要钱铺设机具,用户侧经过红包奖励经常经常使用“碰一下”支付。
在往年的外滩大会上,支付宝披露,“碰一下”7月份上线以来,2个月的推行速度是刷脸支付同期的6倍,目前碰一下曾经开通了六批共100个城市。
除了支付宝外,2018年韩歆毅还担任了蚂蚁集团控股的国泰财险董事长,任期内,韩歆毅推进国泰财险向“科技保险”转型,推进“保险+科技+服务”新方式,努力成功全流程数智服务。
数据显示,2017年国泰财险的保险业务支出仅为13.03亿元,2018年至2023年,保险业务支出区分抵达了38.49亿元、48.24亿元、60.33亿元、48.86亿元、53.80亿元、67.29亿元。
坎坷的 上市之路
时期回溯到2020年11月,彼时的蚂蚁集团正雄心勃勃地谋划着港股、A股两地同时上市,公司的估值也高达约3150亿美元,约合2.2万亿人民币。
不过,因遭遇突变,公司的IPO方案自愿按下暂停键。尔后,蚂蚁集团进入了漫长的整改阶段,对业务、组织结构启动了片面的调整。
首先是与阿里的“切割”。2023年12月,央行更新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严重事项变卦容许信息公示显示,赞同支付宝变卦为无通常控制人,蚂蚁集团旗下包括、国泰产险同步变卦为无通常控制人。而此前蚂蚁集团、支付宝等公司的实控人均为马云。
同时,在此次严重变卦之前,蚂蚁集团的相关控制层成员曾经从阿里巴巴的高管名单中“消逝”。
此外,2020年IPO被叫停时,蚂蚁集团花呗、借呗等产品的金融风险及合规疑问也被重点提及。
2023年内,蚂蚁集团旗下借呗、花呗的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存款有限公司、重庆市蚂蚁小庞大额存款有限公司先后启动更名并调整运营范围。
目前,蚂蚁集团已将花呗和借呗业务转移给蚂蚁消费金融承接运营,整改成功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
与此同时,蚂蚁集团启动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除了原先的主业支付宝,在原有数字科技和全球化业务的基础上,又拆分出蚂蚁国际、OceanBase和蚂蚁数科三家公司,独立运营,继续推进蚂蚁的“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减速全球化”三大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依照央行2021年提出的5点整改要求,蚂蚁集团或还要求一张金控牌照。
往年11月,央行公告,赞同钱塘征信的集团征信业务容许。钱塘征信成为继百行征信、朴道征信后,第三家持牌的集团征信机构。
而据此前央行的公告,浙江省游览投资和蚂蚁科技各持股35%,为钱塘征信的并列第一大股东。钱塘征信牌照的获批也推进了市场对蚂蚁集团拿下金控牌照的预期,“蚂蚁将重启上市”的传言甚嚣尘上。
现在,随着“投行老将”韩歆毅走向台前,“蚂蚁将重启上市”的传言似乎更有信服力。
估值缩水 四分之三
回望IPO搁浅的近1500天,蚂蚁集团的“压力”日积月累。
往年4月,胡润研讨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
相比于一年前,蚂蚁集团估值已降低2800亿元至5700亿元。相比于2020年追求上市时,估值更是缩水近四分之三。
缩水的不只仅是估值,阅历了剥离花呗、借呗等业务的阵痛,蚂蚁集团的盈利才干也在逐年下滑。 依据阿里财报推算(由于阿里巴巴采纳延后一个季度确认投资损益的战略,蚂蚁集团的财务数据通常滞后阿里巴巴一个季度),2020年蚂蚁集团净利润为575.3亿元,2021年为730亿元,2022年降至312亿元。2023年,蚂蚁集团的净利润进一步降低至238.2亿元,同比降低23.7%。
往年上半年,蚂蚁集团的累计净利润为191.85亿元,同比增长22.7%。虽重回增长,但距离2021年前的利润规模仍有一段距离。
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微信支付及其他支付平台的加快崛起,蚂蚁集团在支付市场的增速面临肯定压力。
其中,微信支付依附于微信的社交性能以及庞大的用户群,是支付宝最大的竞争对手。易观数据显示,2013年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一度靠近80%,但微信支付出现后,2017年支付宝的市场份额逐渐降低到了54%左右。
另外,依据移动支付网的数据,按买卖规模统计,2023年Q3,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买卖量区分为118.19万亿元和67.81万亿元,算计占市场总份额94%以上。
要求留意的是,抖音正青出于蓝。往年4月,“字节系”经过收买的支付牌照补齐了线下支付范围的空白。而早在2020年,“字节系”就经过收买合众易宝拿下了互联网支付牌照,并在2021年1月,正式上线抖音支付。
在消费贷上,花呗、借呗也有着众多竞争对手。目前,对标花呗的信誉付产品还有京东白条、滴滴信誉付、百度有钱花、唯品会唯品花、携程拿去花、苏宁任性付等。
往年上半年,微信支付在外部孵化的信誉付产品“分付”、美团更新改版的“月付”也已陆续上线。
面对支付市场份额的争夺以及消费贷业务的众多竞争对手,新任CEO韩歆毅将如何率领蚂蚁集团坚持业务增长,重启上市呢?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