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领跑者 威海市商业银行延续五年获评银行营业网点服务企业规范 (领跑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近日,在国度市场监视控制总局、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八部门结合展开的2023年全国金融范围企业规范“领跑者”评选活动中,威海市商业银行延续第五年获评银行营业网点服务企业规范“领跑者”,也是山东省惟逐一家延续五年中选的城市商业银行。

2023年,威海市商业银行以“关键目的全掩盖、中心目的分等级、先进水平对国际、创新目的显特征”为评价导向,依照“国标贯标、行标引入、企标编制”的准绳,优化自动服务、适老服务、消费者权益维护等评价目的,完善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评价目的,构成了独具特征的营业网点服务规范。此次评选中,威海市商业银行申报的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规范,仰仗在掩盖范围、专业水平、创新才干等方面的突出优点,赢得了评审团的高度认可,充沛表现了威海市商业银行以规范化、智慧化、特征化优化服务质效的创新做法。

威海市商业银行不时将“服务”作为天职和使命,秉承“心相伴 悦生长”的服务理念,优化网点“硬环境”,优化服务“软实力”,扎实展开服务规范化体系树立任务,继续打造“一流的客户体验”。严峻服务规范,经过评选服务明星、展开服务巡视、组织微妙人暗访等措施,挖掘服务亮点,规范服务控制,优化服务水平;打造特征网点,设立了1家绿色支行,6家网点被山东省银行业协会评为“适老化服务特征网点”,多家网点荣获“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业文明规范服务五星级网点”等称号,构成了特征化、差异化、精细化的网点服务格式;优化智慧体验,成功了手机银行“一站式”场景服务、视频银行“面对面”远程服务、自动客服“7×24小时”在线服务,让客户享遭到智慧化的服务体验。

下一步,威海市商业银行将充散发扬“领跑者”示范引领作用,细心总结规范化树立阅历,继续优化专业化服务水平,以更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实践满足宽广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金融高质量展开作出新的更大奉献。


农商行属于什么性质的银行

农商行普通指乡村商业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乡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银行(Ruralcommercialbank),是由辖内农民、乡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中央性金融机构。

1、农商银行(即原乡村信誉协作社)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关键的协作金融组织方式。 中国农商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乡村信誉社的债务承当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益,承当民事责任。

2、乡村商业银行是由辖内农民、乡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中央性金融机构。

乡村商业银行作为最关键的乡村金融机构,以标杆银行为引领,优化业务控制体系,改良人才队伍树立,其可继续运营和金融服务才干不时优化。

随着我国新乡村树立的不时开展、乡村金融革新的不时深化以及国度对社会主义新乡村树立投入的不时参与,乡村商业银行仰仗体制及在客户市场的优势,在乡村金融范围具有极大的开展空间。

乡村商业银行作为乡村金融市场的领跑者,仰仗其灵敏的控制体制、高效的业务流程、规范的公司控制、与三农及小微经济自然的咨询等优势,扎根乡村,开拓运营,努力发扬着新时期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主力军作用,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扮演愈来愈关键的角色。

参考资料: 网络百科-乡村商业银行

工商银行革新开展效果

(一)确立了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1.经过股份制革新,成功了产权结构多元化,坚持了国度对工行的相对控股位置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树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管层组成的现代公司控制架构,构成了决策迷信、执行有力、监视有效的运转机制。 3.依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树立了新的控制体制和运营机制。 (1)树立了较为完善的资本控制制度、资产负债控制体系、资金营运体系以及慎重、规范、透明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2)构建起相对独立的外部审计与控制体系,以及掩盖信誉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片面风险控制体系。 (3)推进了分支机构革新和流程银行树立,完善了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体系。 (4)深化了休息人事和分配制度革新,构建了市场化的新型人力资源控制和薪酬分配制度。 (二)确立了国际第一大商业银行的市场位置 1.资产规模居国际同业首位。 总资产从成立之初的2728亿元,开展到2008年6月末的9.4万亿元,增长33.5倍 2.存、贷、汇等基础业务居同业首位。 (1)存款业务市场份额居同业首位。 各项存款从成立之初的1696亿元,到2008年6月末的亿元,增长41倍。 (2)存款业务市场份额居同业首位。 各项存款从成立之初的2470亿元,到2008年6月末的亿元,增长16.6倍。 (3)结算业务市场份额居同业首位。 人民币结算业务量从成立之初的5万亿元,到2008年的582万亿元,增长115倍。 至2008年3月末,我行结算业务笔数及金额四大行占比区分为36.8%和41%,排名第一。 3.在绝大少数新兴业务范围居同业首位。 (1)中国最大的信誉卡发卡行。 至2008年6月末,信誉卡发卡量达3303万张,消费额1108亿元,均坚持行业第一。 (2)中国最大的电子银行。 电子银行客户数超越1亿,往年上半年买卖额打破68万亿元。 (3)中国年金市场的领跑者。 我行拥有企业年金业务的“全牌照”,年金账户控制、托管市场占比双超50%。 (4)中国最大的基金分销行。 2008年上半年代理销售基金2017亿份,继续在基金代销额、基金存量、业务支出和客户数量等多项目的上位居同业第一。 (5)中国最大的资产托管银行。 2008年6月末我行托管总资产超越1.2万亿元,居同业首位。 (6)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行业抢先。 2008年上半年成功投行支出46.67亿元,同业占比38%,继续坚持同业第一。 (7)营业支出、净利润目的抢先国际同业。 2008年上半年我行营业支出和净利润在11家国际上市银行中的占比区分为27.6%和28.4%,排名第一。 (三)确立了科技抢先优势 围绕全行总体开展目的,积极实施”科技引领” 战略, 树立了技术架构成熟、运转安保稳如泰山、运行丰厚灵敏、管文迷信高效的信息科技体系,全体信息科技水平处在国际抢先、国际先进的位置。 (四)确立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跨市场、全球化的运营网络 1.自1993年设立第一家海外机构新加坡分行以来,至今已拥有境外机构网点126家,总资产超越430亿美元,基本构成了掩盖全球关键国际金融中心和我国关键经贸往来地域的全球化服务网络。 2.在境内经过合资(独资)设立基金控制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方式进入基金和金融租赁市场,在境外经过收买或参股控股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方式,展开牌照类投资银行、保险等业务,初步构成了跨市场的运营格式,为综合运营积聚了阅历,打下了基础。 (五)确立了安康的、有影响的国际大银行笼统 资本充足率到达监管规范,资本实力进入国际大银行的前列。 至2008年6月末,全行资本充足率及中心资本充足率区分为12.46%和10.33%。 在《银行家》以一级资本排序的全球1000家银行中,我行2008年列第8位。 1.市值排序。 自2007年7月以来,工行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 2.营业支出排序。 在美国《财富》杂志以营业支出排序的全球500强中,我行位列第133位,在银行类排名第24位。 3.信誉评级。 目前国际评级机构纷繁优化我行信誉评级。 规范普尔对我行评级为“A -”;穆迪对我行评级为“A1”;惠誉对我行评级为“ A” 。 4.获评众多国际大奖。 近三年共获国际外奖项83项次。 (1)《全球金融》:中国最佳银行、中国最佳公司存款银行、中国最佳托管银行、中国最佳团体网上银行 、中国最佳企业网上银行。 (2)《欧洲货币》:中国最佳银行、中国最佳信托服务奖、中国最佳固定支出投资组合控制奖。 (3)《银行家》:中国最佳银行奖、全球最佳买卖奖。 (4)《财资》:中国最佳综合买卖奖、中国中原最佳托管银行、中国最佳现金控制银行 。 (5)《金融亚洲》:中国最佳银行、中国最佳现金控制银行 (6)《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批发银行、中国最佳大型批发银行、中国最佳多渠道银行。 (六) 确立了担任任的大行笼统:在支持经济社会开展、贯彻落实国度微观调控政策中充沛发扬国有大型银行的作用。 将遵纪违法、维护环境、浪费资源、扶贫帮困、捐助公益等外容纳入全行开展战略。

中国工商银行概略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2006年是中国工商银行开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工商银行)首开先河,A+H同步发行上市成功,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被国际媒体和金融业誉为“世纪招股”。 地下发行上市标志着中国工商银行成功了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再到国际群众持股公司的历史性跨越。 本次A+H初次地下发行的总规模为556.5亿股(包括代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出售国有股权81.4亿股),占扩展后总股本的16.7%;募集资金总额到达人民币1,732.3亿元(包括代收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出售国有股权的应得资金净额人民币246.7亿元),是全球有史以来融资规模最大的初次地下发行,其中H股发行规模1,249.5亿港币,A股发行规模466.4亿元人民币,区分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H股和A股发行项目。 地下发行上市后,中国工商银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总股本334,018,850,026股。 经过发行上市,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实力和国际市场笼统失掉了清楚优化,至2006年末,资本净额到达5,308.05亿元,中心资本净额到达4,620.19亿元,资本充足率和中心资本充足率区分到达14.05%和12.23%;总市值超越2500亿美元,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与亚洲最大的上市银行,并跻身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上市银行。 一、概略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经过16,997家境内机构,98家境外分支机构和普及全球的1,326家代理行,向超越241万公司银行客户和1.7亿团体客户提供普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发行上市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商银行的运营战略转型和各项业务的创新开展,全行盈利才干、风险控制才干和可继续开展才干清楚增强。 2006年集团税后利润在延续三年坚持高增长的状况下,同比增长30.3%,到达493.36亿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绳税后利润498.80亿元,同比增长31.2%)。 关键要素是营业净支出参与165.11亿元,增长10.2%。 所得税费用降低11.3%,重组及上市相关税收活动降低了银行的实践税率。 由于税后利润的微弱增长,在股本募集数额较大的状况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到达15.16%,平均总资产报答率为0.71%,较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 本钱支出比坚持在36.0%的较好水平。 2006年末,总资产余额75,091.18亿元,比上年末参与10,518.79亿元,增长16.3%。 从结构上看,各项存款净额占总资产的比重47.1%,继续降低2.5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净额占比38.1%,上升2.4个百分点,其他资产占比14.8%。 2006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6,311.71亿元,比上年末参与3,416.18亿元,增长10.4%,增长颠簸;不良存款余额和比率继续坚持双降态势,其中不良存款1,377.45亿元,不良存款率3.79%,降低0.9个百分点;存款损失预备余额971.93亿元,拨备掩盖率为70.56%,上升16.36个百分点。 证券投资净额28,620.60亿元,同比参与5,547.26亿元,增长24.0%,关键来源于债务工具投资净额的参与。 其中央行票据参与2,557.59亿元,增长50.6%,政策性银行债券投资参与747.62亿元,增长24.4%。 年末,总负债余额70,376.85亿元,比上年末参与8,414.30亿元,增长13.6%。 其中,存款参与6,145.57亿元,占负债新增额的73.0%,依然是资金来源的关键组成部分。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入和拆入款项参与1,674.08亿元,增长71.9%,增幅较大关键受年底新股发行影响。 二、公司银行业务2006年,为进一步优化公司银行业务的竞争力,中国工商银行依据客户分类营销与树立流程银行的要求,调整总行部门设置以增强前台营销才干,放慢分行组织扁平化,构建分层营销体制。 放慢实施公司银行业务综合化营销战略,在安全公司存存款业务市场抢先位置的同时,鼎力开展投资银行、现金控制、公司理财、企业年金、金融衍消费品等新兴高端公司银行业务。 实施积极稳健的公司存款增长战略,在坚持中国最大公司信贷银行位置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 针对市场需求推出了国际贸易融资等系列产品。 截至2006年末,境内公司类存款余额25,307.32亿元,占各项存款余额的69.7%,同比参与2,533.36亿元。 其中小企业存款参与597亿元,银团存款参与249.99亿元。 境内公司存款28,381.85亿元,增长14.3%;占存款余额的44.7%。 继续增强在代理保险、资产托管、现金控制、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银保协作,与国际外22家保险公司签署了片面协作协议,首家推出“网上保险”服务。 稳步推进银证、银期在融资、结算、代理、存管等方面的业务和产品创新,与129家证券公司、162家期货公司展开门务协作。 优化银行同业协作水平,与国际60家银行机构正式树立了代理行相关,支付结算代理业务和代理清算业务规模继续扩展。 拓展银政协作空间,“银财通”、“银关通”、“网上银财通”和“银税通”业务已成为市场优势品牌。 继续坚持在人民币清算结算和现金控制业务上的抢先优势。 2006年末,拥有现金控制客户31,408家,增长78%,其中包括入围2006年《财富》五百强的15家中国大陆企业(不含银行)中的11家。 荣获《亚洲货币》“2006年中国最佳人民币现金控制银行”。 年末,对公人民币结算金额为2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0%。 中国工商银行为公司银行客户提供包括信誉证业务、外汇汇款、外汇托收等多元化的外汇服务。 2006年积极展开国际结算特性化创新与衍生服务创新,整合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产品,设计出10项产品组合运行方案。 国际结算业务处置成功全程电子化操作和控制,并在总行设立国际结算单证中心,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 2006年操持国际结算业务3,996亿美元,增长36.5%,其中境内机构操持国际结算业务2,902亿美元,增长29%。 积极探求投资银行与传统银行业务的互动开展,稳步开展企业理财咨询和资信服务等基础类业务,重点开拓以重组并购、结构化融资、银团存款布置承销、直接银团、企业上市顾问等为代表的品牌类业务,积极开展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新兴业务。 2006年,作为短期融资券主承销商,为19家企业发行了23期、总额为463.40亿元的融资券。 终年财务顾问业务控制系统投入经常使用,业务控制效率不时提高。 中国工商银行担任财务顾问的宝钢集团收买八一钢铁项目被《当代经理人》杂志评为“2006年十大战略并购事情”。 继续坚持国际托管市场抢先位置。 截至2006年末,托管资产总额4,634亿元,增长117.3%;其中,托管证券投资基金资产2,684亿元,托管基金份额市场占比32.13%;托管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等委托资产1,847亿元。 托管合资历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4家,新增1家;率先提出合资历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托管运作方案,成功托管运作基金公司类、银行类、保险公司类首只QDII产品,并成为国际最大的QDII托管银行。 2006年,蝉联《全球托管》杂志“中国最佳托管银行”,荣获香港《财资》杂志“中国最佳托管银行”。 贵金属业务稳步开展。 2006年,新推出黄金质押存款业务和代客黄金夜市买卖业务。 截至年末,代理上海黄金买卖所清算量632亿元,市场份额为50.8%,在中国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 企业年金业务加快增长。 截至年末,正式签约年金客户新增303家,控制团体账户新增121万户,托管年金基金新增43亿元。 三、团体银行业务中国工商银行拥有中国最大的团体银行客户基础,关键业务在国际坚持抢先位置。 依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06年末,团体存款和存款余额均列中国商业银行之首,市场份额区分为15.0%和19.7%。 年末,团体存款余额33,143.50亿元,参与2,080.52亿元,增长6.7%。 由于团体理财业务开展和资本市场生动对存款的分流,团体存款增幅趋缓。 片面实施“团体信贷业务营销规范化工程”;推出直贷式团体住房存款等新产品;推出优化团体信贷业务服务十项措施;积极稳健开展团体运营存款,成为团体存款业务新的增长点。 截至年末,境内团体存款余额5,761.09亿元,参与610.67亿元,增长11.9%。 2006年在团体理财业务的带动下,团体两边业务加快增长,成功团体净手续费及佣金支出94.89亿元,比上年增长58.3%。 2006年发行各类本外币团体理财富品算计754.9亿元,增长2.98倍,成为首家正式向境内居民推出代客境外理财服务的中国商业银行;全年合计代理销售团体理财类产品3,207亿元,增长98.3%,关键包括代理政府债券和开放式基金产品的发行与买卖以及银行保险代理业务。 代理销售凭证式国债市场占比31.2%,为最大分销行,试点代理出售储蓄(电子式)国债市场占比42.18%;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总量1,973亿元,增长2.8倍,并在国际率先推出“基金定投”业务和首只外币基金;在国际率先成功集中式银保协作形式,全年代销的银行保险产品保费总计459亿元,增长46%。 理财金账户服务片面更新,截至年末,拥有理财金账户客户236万户,增长25.5%;客户经理中拥有2,078名金融理财师,居国际同业抢先位置。 改良汇款业务性能,推出遨游汇款、异地外币汇款等新性能,2006年成功团体结算业务量8.52万亿元,增长19.3%。 2006年,银行卡消费额、跨行买卖量同业占比继续坚持市场第一。 年发卡量18,863万张,增长29.9%;年消费额3,700亿元,增长53.5%。 其中,信誉卡发卡量1,047万张,年消费额1,050亿元,为国际最大的信誉卡发卡行。 全年成功银行卡两边业务支出32.28亿元,增长37.6%。 相继推出2006全球杯主题卡、欧元信誉卡、牡丹运通商务卡、牡丹银联卡等新产品,成为国际信誉卡品牌最完全的发卡行之一。 四、资金业务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境内机构累计融出人民币资金43,256亿元,累计融入人民币资金4,542亿元,受微观调控及新股申购等多方面要素影响,市场利率在相对较高水平上坎坷。 外币方面,货币市场买卖量达6,050亿美元。 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人民币债券买卖账户共成功买卖量1.44万亿元,增长6.7倍,增长迅速。 人民币银行账户债券投资余额26,171.83亿元,参与4,414.52亿元,无不良资产。 其中中短期债券继续坚持主体位置,种类结构基本稳如泰山。 外币债券投资余额277.93亿美元,参与146.19亿美元。 2006年新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 全年代客外汇资金买卖业务额1,954亿美元,增长36.5%,其中,结售汇业务量1,462亿美元,市场占比12%,位居第二。 人民币记账式柜台债券买卖量20亿元,市场占比47%,排名第一。 五、分销渠道中国工商银行不时优化网点资源性能,截至2006年末,在境内拥有16,997家机构,包括总行、30个一级分行、5个直属分行、383个二级分行、29个一级分行营业部、3,068个一级支行、13,412个基层营业网点以及69个其他机构。 其中基层营业网点包括3000多个理财中心。 在境外拥有98家分行、子银行、代表处和网点。 中国工商银行经过互联网、电话或移动电话、智能柜员机和自助银行中心,为公司和团体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电子银行服务。 2006年末,电子银行客户数达4,984万户,增长42%;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总笔数的30.1%,提高了4.2个百分点;买卖量45.2万亿,增长50.6%;业务支出6.93亿元,增长64.6%。 截止2006年末,团体网上银行客户数和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数区分增长56.5%和86.2%,到达2,325万户和60万户,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年买卖额195亿元,增长67.5%,网上银行荣获《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网络运行创新奖”、《全球金融》杂志“亚洲最佳投资控制企业网上银行”称号,第四次蝉联该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团体网上银行”称号;电话银行业务推出了电话在线支付(BTOC)、代客买卖等新产品,境内分行一体化电话银行系统扩展到33家;自助银行中心和智能柜员机总数区分到达2,704家和19,922部,区分增长了84%和9%。 六、境外业务中国工商银行业务普及全球关键金融中心。 在香港、澳门、新加坡、东京、首尔、釜山、法兰克福和卢森堡设有分行;在香港、伦敦、卢森堡和阿拉木图设有控股机构;在纽约、莫斯科和悉尼设有代表处。 截至2006年末,境外机构达98家,与117个国度及地域的1,266家境外银行树立了代理行相关;境外分行和控股机构的资产总额达26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6%。 2006年12月30日,与印尼Bank Halim Indonesia股东签署了收买协议,将收买该行90%的股份。 本次收买是中国工商银行成功的初次跨国银行收买,也是第一次性以收买方式进入国外市场。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银亚洲”)是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最大的境外业务主体,提供片面的批发及团体理财服务、片面的商业和企业银行服务,在银团存款和结构性存款方面扮演着香港市场领跑者的角色,并基本树立起了掩盖全港关键商业地段和潜力地段的分行网络体系。 截至2006年末,工银亚洲总资产达1,463.92亿港元,在其自身或其母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地下上市的香港注册银行之中,工银亚洲的总资产排名第六,净资产110.85亿港元,2006年股东应占盈利为12.46亿港元。 七、信息科技中国工商银行的信息科技体系进一步完善,运行产品不时丰厚,控制信息化树立不时推进,信息系统运转安保稳如泰山。 2006年取得《银行家》“全球银行网络运行创新奖”,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展研讨院和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评选的“2006中国信息化树立年度优秀企业”。 依照业务线对中心运行系统启动重构,降低数据集中后的运转风险,同时放慢了产品的研发速度。 全年共成功运行类新项目开发173个,对原有项目性能优化365个。 2006年向国度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开放22项,其中2项专利开放取得适用新型专利授权,“对网上银行数据启动加密、认证方法”取得了发明专利授权。 截至年末,拥有的专利数量到达58项。 团体信贷控制、会计风险监控等系统在全行推行完善,运营控制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不时提高。 成功了海外数据集中系统的异地灾备工程,海外分行初次实施业务级灾难恢复应急演练。 八、公司控制(一)公司控制结构。 中国工商银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树立了由本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初级控制层组成的控制架构,构成了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视机构和初级控制层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有效制衡的任务机制。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关联买卖控制委员会等五个专门委员会;监事会下设监视委员会。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控制结构,制定了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方案和董事会对行长授权方案,调整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和成员结构,实行首席风险官制度,补选职工监事,制定了股票增值权方案以树立健全公司奖励机制,积极探求与境内外投资者增强沟通和战略协作的途径,不时提高公司控制水平。 (二)人力资源控制。 深化人力资源控制和奖励约束机制革新,构建以岗位为基础的现代人力资源控制体制。 引入经济参与值(EVA)和收益分享比例(GSR)理念,树立绩效工资分配机制;继续完善差异化薪酬体系;片面树立企业年金制度。 2006年全行举行各级各类培训班4万期,194万人次,人均受训9.43天。 展开了指导力培训、金融风险控制师(FRM)人才培训等项目,试行员工岗前培训制度,投产开放了外网远程教育系统。 推进总行、分行机构革新,自上而下地启动了全行部分关键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调整任务,重组了总行公司银行业务、资金业务、风险控制、财务控制等职能部门。 九、风险控制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实施组织机构革新和风险控制流程再造,明晰分别了前、中、后台职能,设立了首席风险官,着力于构建相对集中和独立的风险控制体系。 (一)信誉风险控制。 深化推进信贷业务集约化运营控制,提高授信审批决策层次,构建独立集中的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体系。 继续完善公司法人客户信贷政策,从区域、行业、客户、产品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政策。 积极推进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和控制创新,实施差异化的小企业信贷政策。 完善团体信贷控制系统,启动“团体信贷审批系统项目”,进一步强化团体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制度。 对公司存款资产质量实施12级分类控制,成功计算机系统智能初分。 (二)流动性风险控制。 将二级及以下分行的资金集中到一级分行启动全额集中性能控制,经过外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引导分行调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运行一系列参数每日监控流动性头寸、全行现金、寄存央行和其他银行的现金以及其他生息资产的金额和结构,监控流动性比率以契合法规及外部要求。 (三)市场风险控制。 分别中台对市场风险敞口的监控性能与资金业务的前台买卖。 采用一系列利率风险控制的中心目的、利率敏感度缺口剖析规范以及利率风险控制指引,树立顺应市场化进程的利率风险控制信息系统。 (四)操作风险与外部控制。 不时完善操作风险控制架构、制度平台和技术手腕,在全行推行实施《操作风险控制手册》,2006年全行发案率及涉案金额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