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团体CEO淦家阅 全年销量指标上调至200万台 有充沛信念达成 (吉利公司团建)
2024年7月2日,吉利汽车(0175.HK)召开2024年一季度业绩交换会。会上,吉利汽车团体 CEO淦家阅对上调开售指标作了进一步解读。
2024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开售微弱体现,累计成功总销量95万,已成功年终190万销量指标的50%。基于对下半年的良好预期,吉利汽车将原定全年销量指标上调至200万辆。淦家阅指出,下半年是吉利的“产品小年”,吉利、领克、极氪等几大品牌均有新品颁布,公司对全年成功200万销量指标充溢信念。
吉利汽车销量
吉利汽车销量增长之下,新能源汽车表现良好。 据8月22日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吉利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1.8亿元,同比增长25.8%,创同期新高;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溢利15.71亿元,同比增长1.2%。 吉利汽车前7月汽车总销量为83.22部,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13%。 其中,7月份,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达4.1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近30%,销量和渗透率均创年内新高。 2023年前7月,吉利汽车旗下极氪汽车累计交付5.47万辆,同比增长约127%,不过仅完成年度目标39%。 在接下来5个月时间里,该车企月均销量要达到1.7万辆才能达成目标。 吉利汽车集团CFO戴庆表示,吉利汽车维持全年销量目标165万辆不变,其中极氪全年销量目标14万辆。 吉利汽车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海外市场同样全面开花。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出口销量12.1万辆,同比增长超38%,位居行业第四。 吉利品牌在中东、亚太、非洲、拉美、泛欧等多个区域深化布局,上半年在海外29个国家完成12款产品的上市,截至6月底,全球共开发销售及服务网点490个。 吉利汽车旗下领克品牌上半年海外出运量为1.67万辆,其中96%为新能源车型,持续深化“欧洲战略”和“亚太战略”。 当下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吉利汽车表示,公司不会参与价格战竞争,而是聚焦品牌战、价值战、技术战、服务战等,专注打造高价值的产品。 极氪汽车明年将扩展到6个国家。 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表示,吉利汽车将维持全年销量目标165万辆不变,其中极氪全年销量目标14万辆。 极氪汽车公布的7月的交付数据显示,公司共交付新车台,同比增长139.7%,环比增长13.4%。 截至目前,极氪累计交付13万台“零自燃”。 极氪汽车集团董事长、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透露,极氪今年上半年毛利率水平达到两位数,同样销量下毛利率能做到比(市场)其他品牌高。 极氪汽车于今年6月正式登陆欧洲市场,已经率先在荷兰、瑞典等地开售,明年极氪汽车将不断扩展全球化战略版图到6个国家,2025年将达到8个国家。
打响吉利汽车开年第一枪,17.58万起售吉利银河E8真香
2024年1月1日,吉利汽车发布2023年12月及全年销量。 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吉利汽车销量15.05万辆,全年累计销量达168.65万辆,同比增长18%,超额完成年度165万辆的目标。 其中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8.74万辆,同比增超48%。
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2024年,吉利汽车也公布了自己的年终目标,那便总销量19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长超66%。 如今,销量目标已出,如何完成成为了所有吉利人考虑的问题,最简单的方式便是不断的推陈出新。 这不,新年刚过1月5日,吉利银河旗下中大型纯电轿车银河 E8 正式宣布上市,新车共推出5个版型,售价区间17.58万元-22.88万元。 同时,吉利银河E8还推出了一系列的限时购车权益,涵盖订车、购车、用车全维度。 东方甄选董事长兼CEO俞敏洪,成为吉利银河E8首位车主。
对于吉利银河E8而言,作为中国新一代纯电旗舰,展现出了对市场竞争的强大自信。 在众多“油改电”产品的市场中,吉利银河坚持打造真正的旗舰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的旗舰体验。
吉利银河:领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旗舰
纵观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经顺利度过了以价格战为主的粗放型的第一阶段,正进入高价值竞争的第二阶段。 进入第二阶段后,如何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呢,那便是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 我们就拿吉利银河而言,自2023年2月23日发布,7个月便打破了从0到交付近10万辆的最快速度纪录,单车的平均售价也超过了16万元,用强大的产品力,兑现“只做高价值新能源汽车”的承诺。
毫无疑问,对于吉利银河来说,它是成功的,成为国内新能源市场第二阶段的引领者。 如今,随着银河E8的到来,吉利银河序列已初步形成轿车+SUV、电混+纯电矩阵,未来2年再推多款重磅全新产品。 引领中国新能源迈入高价值时代,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银河时代”正式到来。 产品之外,在技术上,吉利银河也将持续带来创新科技和产品,自研了全新一代11合1的智能电驱,还有分布式轮边电驱,让主流产品也能拥有“坦克掉头”。 新一代CTB技术、自研的新配方电池等顶尖的新能源技术,都会搭载在吉利银河的新产品上。
四大旗舰实力,颠覆主流纯电产品价值
作为旗舰车型也是“主流纯电颠覆者”,银河E8究竟实力如何呢?在发布会现场,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吉利银河E8将东方审美、安全底蕴、超跑性能、无界智能都带给主流市场,不仅要颠覆当前的主流纯电产品,更要成为豪华燃油车的超替。 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解析银河E8,来看其四大旗舰实力如何。
1、东方审美
先从颜值来说。 在银河E8之前,电动车的设计都是千篇一律“高仿脸”,主流纯电更没有“高级感设计”。 中国的电动汽车不管是销量,还是核心技术,已经领跑全球。 中国电动汽车的设计,也应该要引领全球,这是银河在造型设计上的使命。 对此,银河E8采用“涟漪美学”全新设计语言,用原创设计加创新技术,既传承经典“水滴涟漪”,又有时代性的颠覆创新,把科技融于中国气韵,将“中国文化”的高级审美自信,做到极致。
具体来看,银河E8前脸首创光之涟漪律动格栅,首创微孔镭雕专利技术,158个发光微口,由0.2mm的针头打出了个微孔,造就全球首个量产一体式发光前脸,整脸前脸仿生虎脸,虎式挺阔前脸,虎目生辉前大灯,C形灯虎相中正,使得前脸威风凛凛,不怒自威;而侧面虎式腰线,蓄势待发,仿佛随时一跃而起;尾灯与前脸相呼应,旭日东升,流光溢彩,波光潋滟,100%的原创设计,使得银河E8在外形上先声夺人,熠熠生辉。
2、安全底蕴
对于汽车而言,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作为诞生于SEA架构下的银河E8,在安全方面必然不会妥协,甚至可以说是最具安全感的中国新一代纯电旗舰。
我们先从车身安全上来说,吉利银河E8有720度铠甲呵护,全球首创十宫格电池防撞结构,铝合金目字型防撞梁以及三叶草传力结构、一体式錋钢门环,四层A柱1500Mpa,引领行业整车安全标准。 而针对侧面柱碰测试,银河E8双侧面间隔127mm就有一个测试碰撞点,一边共有14个。 而国标只要一个点。 正面中心柱碰为50km/h下,为国标的2倍。
当然,对于纯电车型电池安全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 在这方面,银河E8拥有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为其创造了一整套从电池到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四层“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全新一代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车云一体BMS电池管理系统、十宫格电池防撞隔舱、蜻蜓传力结构等32项安全配置功能,全部标配,重塑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真正为用户造好车,造安全车。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1月,国际汽车标准合作组织IATF正式授牌吉利,作为IATF第十家汽车集团成员和第一个亚洲会员,吉利将代表中国汽车品牌,共同参与国际质量标准制定。
3、超跑性能
在这个架构化的时代中,说一款车之前必然离不开其“出生”。 诞生于SEA架构的银河E8拥有“天生好底子”,把高端豪华纯电上,最极致的性能、三电、驾控科技,充分释放给最广大的主流用户。 按照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的话来说就是:银河E8最好开的5米纯电旗舰,引领主流纯电进入“高性能驾控时代”!
我们具体来看,银河E8通过吉利独有的、国内首创的数字化虚拟调校,调校迭代超过1万次,横摆线性度做到92.61%,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81%,在最能验证操稳性能的麋鹿测试中,银河E8做到了82km/h的好成绩,全球排名前三,超越了保时捷911和Taycan。 同时,SEA架构优秀的悬架转向设计,最大转向角41.28°,也让5米轿车的最小转弯半径做到了5.62米,比肩搭载“后轮转向”技术的豪华车,狭小街道一把过。 银河E8应用“心跳拟合技术”的黑科技,把起伏路面上的垂向频率,做到和人的心跳、呼吸相契合的近1.25hz,实现“人车同频”,驾乘不晕车。 同时还标配GCS舒适制动系统,可抑制76.3%的刹车点头和车身俯仰,有效消除纯电车在制动时带来的眩晕感。
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基于SEA架构优秀的拓展性,银河E8拥有400V和800V两种车型。 银河E8四驱性能版是主流市场里首款800V四驱纯电轿车,采用高性能碳化硅电驱,双电机功率475kW,零百加速仅需3.49秒,主流轿车加速第一。 同时,该版型还拥有800V极速闪充,充电5分钟即可续航180km,在主流纯电市场里,充电速度也是第一。
4、无界智能
说到智能,当打开车门之后,仰望银河璀璨,映照西子水岸,银河E8将中华文化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延伸到了内饰设计,科技与人文融合,将中国式的浪漫注入了科技座舱。 在硬件上,吉利携手京东方为银河E8打造了全球首款45英寸8K无界智慧屏,这也是迄今为止,所有汽车中最大、最清晰的一块屏。 全球最宽1.13米,全球最薄不到10毫米,全球屏占比最高98%,全球分辨率最高达到8K视网膜级。 同时反射率只有1.5%,炫光率只有4.5%,加上自适应亮度调节,夜间也不会晃眼。
与大屏相匹配的是最强算力最强的高通骁龙8295芯片,采用更先进的5Nm制程,较8155芯片提升8倍算力。 银河E8还配备了有趣的灵魂——银河NOS无界版车机系统,并配备了两个超级大脑:Flyme Link手机域+魅族手机带来的“超级手机大脑”,以及吉利星睿智算中心赋能的“超级云端大脑”。
同时银河E8还是一辆可以“卫星通信”的汽车。 吉利全球科技生态独有的卫星互联网,将为银河E8提供双向卫星通信。 即使在没有手机信号的状态下,也可以通过卫星发送并接收信息,让安全永不失联。 今年2月初,“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将发射第二轨11颗卫星。
总的来说,银河L6、银河L7到银河E8,银河的每一款产品,都在引领中国新能源进入价值向上的“新阶段”具体到银河E8来看,这款卓越的纯电轿车,凭借领先五年的智能科技、引领潮流的外观设计、百亿架构赋予的卓越性能、以及百万级的安全保障,致力于为主流纯电用户提供超越期待的尊享体验。 吉利银河始终坚守着“为高价值新能源汽车而生”的信念,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迈向更高价值的新时代。 2024年,银河E8作为首度亮相的明星产品,必将颠覆B级车市场格局,成为消费者心中的购车首选。
吉利:何为青年,青年何为?
何为青年,青年何为?2023年“五四”青年节,一篇讨论青年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青年,在中国人的认知里是年龄上风华正茂,精神上生气勃勃,行动上敢想敢干,发展上不被定义的一群人。 五四运动的发起者曾经形容,青年是“永远不朽的真生命”。
如果用青年形容一个产业,中国汽车刚刚进入青年时代。 自从2002年中国加入WTO汽车产业市场化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化进程刚刚走过20多个年头。 如何面对竞争、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如何面对未知的挑战、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对任何一家处于青年时代的中国汽车参与者来说,这些都是必须寻找答案的问题。 2024年2月18日,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尝试用一篇新春致辞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他带领的吉利汽车眼中,中国汽车刚刚进入“青年时代”,吉利汽车也正式进入“银河时代”。
自从2021年担任吉利汽车集团CEO后,淦家阅也很焦虑,但他正视这种焦虑:“只要做企业的人都有焦虑感,一个对企业没有焦虑感的人是干不好企业的,我把这种焦虑称为责任。 ”正是因为有了责任才焦虑,淦家阅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吉利新能源干好。 对吉利汽车来说,变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 2023年,淦家阅带领吉利汽车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有和没有”的问题,并且用吉利银河向外界展现出吉利新能源“好和不好”的初步轮廓。
从2024年1月开始,吉利汽车单月销量突破21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达6.6万辆,同比增长591%,吉利银河系列单月销量达1.9万辆,环比增长超59%。 吉利汽车用行动证明,打硬仗从来不挑时间,想要让企业在这个处于青年的汽车时代永葆青春,必须拿出点年轻人的骨气。
直到今天,淦家阅带领的吉利汽车不说硬话,但淦家阅在这次新春致辞中每一个文字表现的谦逊背后,都隐藏着吉利汽车对竞争和机会的敏锐把握。 或许对吉利汽车来说,不干软事比不说硬话重要的多。 就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说,吉利不花时间去纠结一些争议的东西,只有自己强大了,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相比其他车企,用户是吉利存在的第一价值,给用户创造价值,不是吹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把2024年的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2023年,中国汽车的卷不仅在商业行动上,还呈现出一场舆论战。 有人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不仅是更卷的一年,还将是口水仗最多的一年。 大家都忙着在不确定中尝试寻找有利于自己的确定性规则。 和其他车企在言语上的斤斤计较相比,吉利汽车似乎显得有些低调。 甚至有人说,这不像原来“汽车疯子”李书福敢说敢干的性格。 记得在一次私下交流中问及原因,李书福的回答是:“当初那么做是为了企业,现在这么做也是为了企业”。 对一个企业家来说,一切言行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
在这个人人敢“放炮”的年代,熟悉淦家阅的人形容,这是一位不说硬话、不干软事的人。 他希望吉利对汽车的理解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中。 2021年10月31日,担任吉利汽车集团CEO不久的淦家阅介绍了未来五年的“吉利事业”——“智能吉利2025”战略。 在这场战略发布会上,吉利汽车提出“创造超越用户期待的智能出行体验”;“打造科技引领型全球汽车企业”;“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为了实现三个战略目标,吉利围绕研发、销量、人才体系、智能化多个维度提出“九大龙湾行动”。 九大龙湾行动提出,吉利汽车5年内研发投入超过1500亿元;2025年实现L4商业化应用,打造一网三体系;5年内推出25款新能源汽车产品;2025年销量目标力争实现365万辆,海外销量达到60万辆;吉利实现100%全场景数字化价值链;实现2045年碳中和等一系列目标。
作为吉利汽车的一名老兵,淦家阅信奉一条真理,要想把事情干出来,就不要给自己留后路。 对于2024年,有人说汽车应该和时间做朋友,渡过这一难关,也有人说汽车应该和这个时代做朋友,接受多元的竞争并且强调短线发展。 和这些声音相比,在2024年春节后复工的第一天,淦家阅提出,吉利汽车要拥抱中国汽车的“青年时代”。
何为青年?青年何为?这是一个历久弥新、常谈常新的话题,值得所有人多加思考。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号召青年永远“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面对2023年的卷和2024年可以想象到的更卷,吉利汽车不去争论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不去争议智能化技术的路线、更不去过度争议汽车市场阶段性的价格、渠道乃至投资竞争。 在淦家阅看来,吉利不会站在产业和自身的利益角度看问题,而是去思考消费者的需求趋势。 在中国汽车发展的“青年时代”,不争论,而是争分夺秒的干。
2024年开年首月,吉利银河系列销量达到1.9万辆,环比增长超59%,首月吉利新能源销量达到6.6万辆,同比增长591%,创历史新高。 作为吉利中高端新能源系列,自2023年2月23日发布以来,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吉利银河先后推出银河L7、银河L6以及银河E8三款产品。 近8个月的时间里,“吉利银河”累计销量已超10万辆。 很多人感叹,8个月时间,吉利银河的速度太快了。 和外界的认知不同,只有吉利内部知道,每一个被外界认为的吉利速度,其实都是吉利数年的技术与战略积累。 从2015年提出“吉利蓝色行动计划”,2020年聚焦形成两个“吉利蓝色行动计划”,2021年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再到2023年推出吉利银河系列,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道路已经走了整整8年。
2024年年初,吉利银河E8正式上市,这是吉利银河系列的首款纯电轿车。 令外界感到意外的是,在这款定位20万元市场级别的产品上出现了越级配置。 银河E8带来了最好的架构SEA,最大最清晰的45英寸8K大屏,在20万元市场搭载了最领先的8295芯片、手车一体的操作系统、卫星通信,以及更前瞻的AI智能应用。
许多人不理解,吉利凭什么能把一款20万元的车做的如此精致?淦家阅的回答是,吉利银河不当网红车,要当老百姓心中的口碑车、良心车。 银河E8就是要兑现吉利“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理念承诺。 从打造吉利银河系列产品开始,淦家阅要求团队不仅仅在感官层面做文章。 面对占中国汽车50%市场份额的20万元汽车消费群体,吉利不想为了规模和利润只在看得见的地方“堆配置”,而是要在老百姓看不见的三电系统、底盘悬架等关键技术上下功夫,甚至在“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底层技术支持下,做到其他车企做不到的高质量技术指标。
例如安全,新能源汽车68%自燃事故是由电池热失控造成,另外32%是电芯质量问题,吉利银河要求必须实现整车安全。 为此,吉利在电池三面跌落试验上要求是国标的两倍高度。 其他车企是平面跌落,吉利要求必须三面跌落。 在海水侵泡试验上,国标是半小时,吉利的标准测试要求是24小时。 在火烧实验上,国标要求是直接燃烧70秒、间接燃烧60秒,吉利将这一标准全面提升50%,直接燃烧105秒、间接燃烧90秒,最终结果必须是不起火、不爆炸。
李书福曾说,吉利不会花时间去纠结一些争议的东西,只聚焦用户的需求,争分夺秒的干就对了。 随着2024年1月销量突破21万辆,意味着吉利汽车的2024年没有竞争空窗期,每一天都是行动,每一天都是决战,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
不要只看吉利说什么,而是要看吉利做什么!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提出:“宣称的战略”和“力行的战略”往往不一致,两者经常存在很大差距。 ”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曾说:“如果你要了解一家公司的战略,要看他们实际做了什么,别光听他们说什么。 资源配置的优先级决定了战略到底会走向何处?”
吉利汽车2024年第一个月的21万辆背后,恰恰隐藏着吉利汽车没有“大书特书”的战略布局。 2024年2月,吉利一箭11星成功入轨。 2024年2月,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的总算力已经提升到了102亿亿次/秒,位列中国车企第一。 这些很少与终端产品传播捆绑在一起的吉利战略信息,经济学将其称为一家企业的沉淀性冗余资源。
所谓冗余资源,是指企业要想保持长期竞争优势,需要有冗余资源用来转化为创新发展活力。 “智能吉利2025”战略许多核心内容已经跳出车的范畴,这源于李书福对未来汽车发展的思考。 2021年李书福就曾提出,当前汽车产业边界已被打破,未来汽车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超级智能移动终端”。 吉利既要保持传统核心能力的优势,比如传统机电能力优势、传统品质控制优势、成本控制优势等,又要开创新的革命性优势,比如人机交互、无人驾驶、换电充电基础设施、能源管理、智能出行、工业互联等。
截至2024年2月3日,吉利已经有20颗卫星在轨运行。 之所以一手造车、一手造星,吉利知道这对一家车企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的战略意义。 通过卫星网络,吉利汽车在智能驾驶层面形成协同效应,同时掌握卫星频段和轨道位置等不可再生资源,通过先期太空基建,夯实吉利未来在遥感、物联网等汽车以外的的技术。 一位航天领域专家指出,一两颗卫星对一家企业来说成不了气候,但到2025年建成包含72颗卫星网络后,吉利依靠卫星网络掌握的将是智能汽车与卫星通信的底层逻辑。
2023年,吉利对外披露星睿智算中心。 这个当前国内车企自建规模最大的融合性算力中心,可提升吉利整体研发效率20%。 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智驾模型训练时长从3个月,缩短到仅需8个小时,训练速度直线200倍。 2024年,负责这一业务的吉利科技(长兴)数据中心正在规划第二期的建设,包括超算中心和智算中心在内规模均增长一倍。 星睿智算中心正在考虑在华北、西北地区的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建设新的数据中心。
围绕沉淀性冗余资源,淦家阅对2024年吉利汽车研发提出要求,吉利不撒胡椒面,而是做到把资源投入到最关键的地方,最能产生杠杆效应的地方。 目前,吉利在构建一个巨大的智能生态层。 吉利的“一网三体系”(一网指“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三体系指“智能能源、智能制造、智能服务”)已经实现了“供应端”融合。 对吉利汽车来说,“新能源+智能化”是出路和方向,吉利上半场拼的是新能源,下半场就是智能化。
风险越大,吉利的创新劲头越足对于创新,吉利汽车从来都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表示:“民营企业应对变局,要在细处求精益,在宽处不谋略,在高处争独到。 ”
一切技术的创新都是从未知开始尝试的,就像吉利银河、天地一体化生态、星睿智算中心,吉利在布局这些战略时,并不能保证一定会有确切的收获,但是吉利知道自己应该去如何发展。 对于吉利来说,如果一味的在已知中创新,企业必定会逃脱不出自己既定的生命周期。 因为一个企业从孕育期到最后死亡,总是难逃从幼年到暮年的周期规律。
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岁,而美国中小创业企业的平均寿命为5年。 1970年位列《幸福》杂志“全球500家大企业”排行榜中的公司,到1983年已有1/3销声匿迹。 在20世纪初世界大型企业中,至今仍能位居世界500强之列的只有3%左右。 吉利提出要在青年时代永葆青春,这一核心在于企业必须不断再生。
在历史上,吉利经历过四次的再生,吉利的第一次调整期在2003年—2004年。 通过正向研发,吉利在中国轿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次调整期是2007年—2008年。 吉利发布了“宁波宣言”,通过高质量发展从容应对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第三次调整期是2013年—2014年。 吉利汽车提出“造每个人的精品车”,实现品质向上。 第四次调整期是2018年—2020年。 吉利重启“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并且把计划具体为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和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前者主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后者的目标则是纯电动智能汽车。
回顾吉利过去每一次战略转型都会发现,当时提出的方法论和目标都是当下面对内卷最好的药方。 2007年吉利发布宁波宣言,宣布不打价格战,要打技术战、打品牌战、打服务战和道德战。 正是因为吉利坚持战略转型、坚持技术转型,才使得吉利从容应对了08年金融危机。 李书福曾说,宁波宣言之后,吉利坚定了信念,认准了方向,开始强调如何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从产品开发、技术方向、技术路线上进行整体规划,同时联合全球有竞争力的各个方面的力量,吉利进入到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榜单显示,排名第五的吉利研发费用是同期京东研发投入的1.38倍,也是“研发投入”十强中唯一的汽车企业。 为了保持战略性投入,吉利汽车坚持新能源和燃油车两条腿走路,实现“无油车不稳,无插混不强,无纯电不立”的三线并存战略,以科学、求是的态度合理推进三线布局和作战。
智算中心、芯片、卫星……这些看起来和汽车没有直接关联的跨界技术,在吉利第五次战略调整中成为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技术的底层核心逻辑。 周其仁表示,面对产业内卷,一般企业会做到低流量运行,不掉队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 伟大的企业都是在风险中把控消费需求,用有限的投入满足时代变换下催生出的需求,而不是只盯着风险。 一位海外车企负责人推断,吉利汽车现在打造的底层技术,将在未来数十年爆发出巨大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呈现在每一个具象的产品上。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