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公安交管8项便民利企改改造措施实施 (公安交管8项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

admin1 1年前 (2024-07-02) 阅读数 19 #财经

公安交管8项便民利企改改造措施实施215.3万名车主申领电子行驶证

7月1日起,试点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摩托车注销“一证通办”、交管业务网上精准导办服务等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改造措施正式推行。1日今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操持触及改改造措施业务680余万笔。

北京、天津、苏州等60个市区试点推行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7月1日,试点市区经过全国一致的“交管12123”App为215.3万名车主核发电子行驶证,为机动车一切人以及关系行业和治理部门提供在线“亮证”“亮码”服务。群众在操持交管业务时,可出示电子行驶证操持车辆注销、违法解决、意外解决等业务,无需再提交纸质行驶证。

摩托车注销“一证通办”等4项减证便民新措施精准落地,惠及6.7万名群众。1100余名摩托车车主凭居民身份证跨省他乡操持摩托车注册注销等业务,免予提交暂住地寓居证实。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经过“交管12123”App,向6.3万名报废机动车车主发放机动车注销证实电子版,愈加便利群众网上申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65个市区试点推行快递上门服务便利群众办事。2700余名群众享遭到优化驾驶证从新申领考试科目带来的便利。

优化市区路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措施顺利推行,更好服务保证群众美妙出行。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联合本地实践优化市区路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拓展非机动车等待空间,迷信设置机非隔离设备,疏导非机动车有序等待、顺畅经过,缩小通行搅扰。北京市已有100余个路口采取非机动车左转一次性过街措施,便利非机动车安保快捷经过。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多个市区在200余个路口推行慢行一体化设计,有效优化非机动车通行的延续性、温馨性和安保性。

网上精准导办等2项“互联网+交管”服务措施稳当运转,为400余万群众企业提供精准方便网上服务。附丽“交管12123”App为458.3万人提供业务告知导办服务,成功群众“一次性登录、全项揭示,一件待办、全程疏导”。3.3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公安交管部门申请“交管12123”App单位用户版账号,缩小往复窗口办事累赘,降低办事老本。


注意!办理机动车抵押登记,6月1日起更便利! “放管服”改革10项新措施(六)

6月1日起,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10项新措施实施后,在车辆抵押登记方面有什么新政策?随着我国汽车金融业态迅猛发展,群众贷款买车越来越普遍,办理车辆抵押登记的需求也同步迅速增长。 近年来,全国交管部门平均每年办理机动车抵押登记业务超过1500万笔。 为服务新业态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公安部积极推进减证便民、减费降负,一方面,推出免复印、免填表等改革措施,便利群众办理抵押登记;另一方面,会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取消抵押登记收费,为群众和企业减轻负担。 目前,办理机动车抵押登记需提供机动车所有人、抵押权人双方身份证明原件、抵押合同等材料,群众和企业反映提交资料多,特别是每笔业务均提交银行等抵押权人《营业执照》原件,多有不便。 此次改革,公安部针对症结所在,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进一步精简手续、优化流程,切实方便群众和企业快捷办理抵押登记,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资料更精简。 当事人申请办理机动车抵押登记时,对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作为抵押权人的,在当地车辆管理所办理备案后,提交的身份证明可以为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抵押合同上的公章不仅可以使用实物印章,也可以使用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印章。 二是办事更就近。 积极推行在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设立交通管理服务站,群众可以直接在金融机构办理机动车抵押业务,不需要再到车管所办理业务,免于往返奔波。 三是程序更简洁。 推进与银保监部门及银行等金融机构联网,推动机动车抵押信息网上核查比对,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用信息传输简化手续资料。

试点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等交管改革便民利企新措施3月1日起实施

2020年1月,公安部推出6项交管改革便民利企新措施,包括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接受教育减免交通违法记分、提供交通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3项试点的新措施,以及租赁车交通违法处理简捷快办、小客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交通安全导航提示服务3项全面推行的改革措施。 3月1日起,3项试点的新措施将如期实施。

试点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进一步推进减证便民。

实行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通过全国统一的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核发检验标志电子凭证,减少纸质证明标志,免去群众粘贴麻烦。

办理车辆登记、检验业务时,信息系统将自动推送检验标志电子凭证,群众可登录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或者“交管”手机APP,直接查看、下载使用。

对6年内的免检车辆,可以直接在网上申领检验标志电子凭证;对检验有效期内的在用车辆,可以直接上网下载使用。 已领取检验标志电子凭证的车辆,不需要再粘贴纸质标志,交通民警在执法管理中将通过警务执法终端等方式核查车辆检验状况。

同时,鼓励相关行业部门在保险理赔、车辆租赁交易等领域广泛应用检验标志电子凭证,便利群众企业办事。

3月1日起,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济南、株洲、深圳、海口、成都、贵阳、玉溪、乌鲁木齐16个城市第一批试点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在试点基础上,将加快全国推广应用。

试点接受教育减免交通违法记分,进一步提升安全意识。

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驾驶人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后,可减免部分交通违法记分,发挥记分制度教育引导、鼓励守法的正向激励作用。

根据《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减免交通违法记分工作规范(试行)》,对符合条件的机动车驾驶人,参加公安交管部门组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考试,或者交通安全公益活动,可以减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

本记分周期内有两次以上满分记录或者累计记分已达到12分等7种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申请。 机动车驾驶人每个记分周期累计最高减免6分。

3月1日起,在重庆、四川、广东深圳等地试点网上学习考试学法减分,并将根据试点情况,视情开通现场学习考试、交通安全公益活动等方式。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将及时总结试点情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试点提供交通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进一步保证公开透明。

对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较大财产损失、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事故各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交管”手机APP查询事故处理进度、结果。

其中,事故处理进度包括案件受理、扣留扣押、调查取证、检验鉴定、损害赔偿调解等内容;事故处理结果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证明、复核结论等内容。 此外,事故车辆所有人、事故车辆承保保险公司人员提出申请的,也可以上网查询。

3月1日起,上海、江苏、山东、广东、重庆、四川6个省(市)先行试点,2020年底前将在全国全面实施。

另外,前期已经试点的租赁车交通违法处理简捷快办、小客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交通安全导航提示服务3项改革措施,将于3月底前在全国全面实施,进一步扩大改革覆盖面,让更多群众企业享受到便利实惠。

为保证改革措施顺利启动实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已制定配套制度规范,升级信息系统,组织业务培训,部署各地做好实施准备。 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精心组织、细化方案、抓好落实,并加强督办督导,开展评估问效,确保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惠民利企成效。

滨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推出机动车检验便民利企五项措施

一、优化机动车检验“交钥匙”服务滨州支队车管所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在前期车辆检测“交钥匙”及预约检验服务改革成果基础上,总结便民利企成效,督促检验机构优化工作流程,整合服务环节,解决机动车年检时车主需申请受理、缴费、车辆上线、领取年检标等多个窗口办理的难题,实现机动车检验业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优化群众车检改革服务体验感和满意度。 二、提供延时服务、错时服务、周末检车服务为解决群众上班时间与检验时间冲突问题,倡导鼓励检验机构灵活调整上班时间,采取早中晚延时服务、错时服务等工作方式,提高检验能力,为群众提供严格高效的机动车检验服务。 三、推出机动车检验“智能审核”“先发后审”服务推广应用车辆检验智能审核系统,实现系统自动识别、比对检验结果,提升准确率、提高审核效率,实现监管审核工作自动化和智能化。 四、推广应用机动车检验预约服务为解决上线检车排队等候问题,通过“滨州交警”、“滨州车管”公众号等媒介,公布全市机动车检验机构地址、预约及收费咨询电话等信息五、推出机动车检验“容缺办”制度为解决群众对新规新增要求不了解的问题,对已注册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在不改变车身结构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加装车顶行李架,换装不同形式散热器面罩、保险杠、轮毂(不改变轮胎规格)的,经检验确认无其他不合格项,检验机构通过书面告知机动车所有人及时办理变更备案后进行车辆检验。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对提供机动车行驶证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单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予以检验,任何单位不得附加其他条件。 对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发给检验合格标志。 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检验实行社会化。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实行社会化的地方,任何单位不得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检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得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维修、保养。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检验收取费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