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英伟达将面临法国反垄断机构起诉 (英伟达面临的问题)

admin1 1年前 (2024-07-02) 阅读数 19 #美股

环球最有价值的芯片制造商英伟达侧面临越来越多的监管审查,法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正预备以涉嫌反竞争的行为起诉英伟达。

不愿泄漏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话说,这家法国机构将是环球上第一个采取这一步骤的机构。这份指控书(或推戴申明)将在去年英伟达办公室遭到突袭之后发布。

自成为人工默认支出热潮的最大受益者以来,英伟达惹起了监管机构的留意。它的芯片——被称为图形解决单元(GPU)——因其解决开发人工默认模型所需的少量信息的才干而遭到数据核心运营商的注重。

法国反垄断机构拒相对此宣布评论,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英伟达也拒绝置评。

周一,英伟达股价在纽约股市一度下跌3.8%,之后基本上升。往年以来,该公司的市值曾经翻了一倍多,超越了3万亿美元。

往年9月,法国反垄断执法人员突击搜寻了一家涉嫌“在显卡行业从事反竞争行为”的企业的办公室。他们过后没有指出这家公司就是英伟达,但这家芯片制造商起初抵赖,法国和其他实体正在考查其商业行为。

英伟达在2月份的一份文件中示意,美国、欧盟和英国的官员也在审查其业务。

该芯片制造商过后示意:“因为咱们在人工默认关系市场的位置,造成环球监管机构对咱们业务的兴味参与。”

法国反垄断监管机构不时在就英伟达在人工默认解决器畛域的主要作用、其定价政策、芯片充足及其对多少钱的影响采访市场介入者。突击搜寻办公室的目标是搜集更多无关其或者滥用摆布位置的信息。

违犯法国反垄断法的罚款最高可达公司环球年支出的10%。该机构将2020年起的12.4亿欧元(13.3亿美元)罚款列为自2011年以来最大的罚款。其中,苹果公司被征收了11亿欧元,其他的从两家分销商处征收。

在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不时在非正式地搜集意见,以确定英伟达能否也或者违犯了欧盟的反垄断规则,但它尚未对垄断行为倒退正式考查。

去年11月,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示意,英伟达的主导位置正在造成各国之间的不对等日益加剧,并扼杀了偏心竞争。他说,92%的GPU来自英伟达。


索微融合:让使命召唤为核心的新游戏游戏攻略

为什么动视暴雪如此重要?微软收购惊动索尼一场全球瞩目的反垄断监管诉讼,一个改变行业格局的天价收购,揭开了两大游戏巨头之间多年的宿怨争斗。 本周,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起诉微软的反垄断诉讼中,微软与索尼的高管先后出席作证,披露了诸多内部通信记录和商业文件。 阻止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成为FTC与索尼的共同目标。 今年2月,在会见动视暴雪CEO科提克(Bobby Kotick)时,索尼互动娱乐部门总裁、游戏业务负责人瑞恩(Jim Ryan)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就是要阻止这一并购案”。 而FTC官员也在法庭上表示,无论索尼是否与微软达成一致,他们都会阻止微软完成这一收购。 而这一切,都围绕着动视暴雪的王牌游戏《使命召唤》。 去年1月,微软宣布斥资687亿美元,以全现金收购游戏开发巨头动视暴雪。 这一收购顿时成为了全球焦点,这不仅是全现金收购规模之最,也是游戏行业收购规模之最,更将彻底改变游戏行业的格局。 微软与索尼,这两大游戏主机平台,过去数年时间一直在明争暗斗,一方面增强自身实力压制对手,另一方面则希望阻止对手的竞争策略。 微软试图收购动视暴雪,触动了索尼心中最紧张的那根神经。 游戏一直是微软最为看重的战略业务之一,也是微软为数不多拥有竞争力的消费者业务。 纳德拉出任微软CEO之后,一直在大举收购扩张业务版图,而游戏领域也是主要扩张方向之一,先后收购了Zenimax以及Mojang等10多家游戏工作室。 为什么动视暴雪如此重要?这家公司由动视与暴雪两家公司在2007年合并而成,旗下《使命召唤》、《魔兽世界》、《糖果传奇》等热门游戏总月活高达3.7亿人,拥有1万多名员工,还包括Demonware、Digital Legends、High Moon Studios、Major League Gaming、Radical Entertainment等诸多行业知名游戏工作室。 这些未来都将成为微软游戏业务与索尼全方位较量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顺利吞下动视暴雪,微软在全球游戏业务的市场份额将从6.5%上升到10.7%,在游戏主机和游戏内容的竞争力上都与索尼全面看齐,更和索尼及腾讯一道跻身全球游戏产业三巨头。 主机、内容和云,将是微软游戏业务的三块基石。 英美两国携手否决微软原本对这一交易通过反垄断审查充满信心,设置了30亿美元的解约金,原本预计去年年底就能完成交易,后来又推迟到今年7月。 游戏行业主要担心,微软收购动视暴雪之后会将《使命召唤》等诸多热门游戏作为Xbox平台的竞争**。 为了获得行业支持,微软公开承诺未来会继续在其他平台推出《使命召唤》等动视暴雪游戏,并先后与任天堂和英伟达大成十年期合作协议,承诺将未来动视暴雪的游戏带到英伟达的GeForce Now云服务和任天堂的Switch主机平台,换取这两家公司认可收购。 (尽管目前的Switch硬件并不具备可行性,但此次合作期限为十年。 )微软却始终无法获得索尼的认可。 作为游戏行业的最大对手,索尼对微软保持着高度警惕,始终拒绝接受微软提出的十年合作协议,成为这笔交易最坚定的反对者。 令微软意外的是,几乎所有相关监管部门都批准了收购动视暴雪的交易,连欧盟都认可了微软的承诺,但仍有两大反垄断机构决定否决: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英国。 去年年底美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以3:1的投票结果,对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交易提出反垄断诉讼,要求法院否决这一交易。 但FTC并没有行政执法权,微软依然可以在7月18日的交易截止日期前强行完成收购,因此FTC本月初向法院申请临时禁制令和初步禁令,要求法庭阻止微软完成收购。 除了在美国应对FTC的反垄断诉讼,微软还需要在英国同步推进诉讼。 英国反垄断机构市场竞争局(CMA)在今年4月宣布否决微软收购交易,微软已经提出上诉,英国竞争上诉法庭(CAT)会在今年年底做出判决。 FTC并不是故意针对微软。 拜登**上台之后,启用了诸多鹰派人物执掌反垄断机构,强势阻止企业巨头的收购扩张。 在美国**的诉讼否决下,英伟达放弃了对Arm的收购,洛克希德马丁撤回了对Aerojet的收购,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同样也是FTC的重点目标。 这就是加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从上周开始的的诉讼听证背景。 FTC希望法官下达初步禁令,阻止微软在反垄断诉讼结束前收购动视暴雪。 而微软则希望阻止这一禁令,全力以赴在下月中旬完成交易,以避免30亿美元的损失。 在本周的法庭听证上,微软与动视暴雪CEO、微软和索尼及任天堂的游戏业务负责人都在现场或者通过视频做了各自证词,接受了对方律师的提问。 两大巨头明争暗斗多年索尼只想阻止收购在此次听证中,索尼互动娱乐部门总裁、游戏业务负责人瑞恩(Jim Ryan)并没有来到加州,他录制了一份长达70分钟的视频作为证词,详细解释了他们为何坚决反对微软收购动视暴雪。 瑞恩在视频中表达了对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担忧,为PlayStation专属游戏做出了辩护,解释了对微软Xbox Game Pass云游戏服务的抵触情绪。 索尼相信,如果微软将动视暴雪内容变成竞争**,可能会在竞争中占据主动,给索尼带来沉重打击。 他表示,微软游戏部门负责人菲尔·斯宾塞(Phil Spencer)去年8月给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详细列出了微软收购动视暴雪之后会继续向PlayStation提供的动视暴雪游戏列表。 但瑞恩表示,这其中几乎都是老款游戏,比如只有《守望先锋1》,却没有《守望先锋2》,也没有《暗黑破坏神4》。 瑞恩表示,索尼此前一直在和动视紧密合作,在PS 5版本的《使命召唤》加入DualSense功能,但一旦动视暴雪并入微软旗下,这样的合作也不太可能继续,因为索尼担忧会将下一代游戏硬件的机密研发信息泄露给自己的竞争对手。 索尼和动视暴雪目前的合作协议将在2024年期满,双方协议合作的最后一款游戏是今年年底登陆的新款《使命召唤》。 尽管协议期满并不代表动视暴雪就不会继续支持PlayStation平台,尽管微软多次承诺未来会继续在PlaySation平台提供《使命召唤》,但索尼依然对此表示怀疑。 今年2月在布鲁塞尔会见动视暴雪CEO科提克时,瑞恩直截了当地表示,“我们不想继续签署新的《使命召唤》协议,我们只想阻止你们的并购交易”。 使命召唤是最大的竞争焦点百万玩家只玩使命有趣的是,索尼提供的文件还出现了涂改乌龙。 一些本来应该被涂改的敏感数据却在文件上显现无疑。 这究竟是索尼的巨大纰漏,还是刻意为之,外界并不清楚,但这些泄露的内容也同样透露出索尼对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警惕与恐慌。 为什么索尼会如此紧张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泄露的数据显示,有100万PlaySation用户只玩《使命召唤》这一款游戏,而有至多200万PlayStation用户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了这款游戏中。 这意味着如果《使命召唤》不在PlayStation,这200万用户也会随之流失。 动视暴雪CEO科提克(Bobby Kotick)表示,他们不愿意撤出任何一个平台。 “如果我们将这款游戏从一个平台移除,可能会失去1亿个月活用户。 用户可能会**的,玩家们是如此激情投入,这就像是一场竞技一样。 ”索尼有意或无意泄露的数据还包括:《地平线西之绝境》(Horizon Fordidden West)的成本是2.12亿美元,需要300个员工五年时间投入;《最后生还者2》(The last of Us II)造价2.2亿美元,需要200个全职员工;《使命召唤》在2021年在索尼PS平台的营收是8亿美元,全球营收大约在15亿美元。 瑞恩在听证中提出,如果动视暴雪的游戏在各个平台推出,不符合微软的最佳利益。 微软的律师随即试图给瑞恩挖坑,询问如果是瑞恩来负责微软游戏业务,是否会让《使命召唤》以及其他动视暴雪游戏成为Xbox及PC专属内容。 瑞恩表示,自己无法回答这个假设问题。 瑞恩还表示,游戏发行商认为Xbox Game Pass是在破坏市场价值,索尼必须大力投资第一方开发与发布,以便在与Xbox Game Pass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上风。 索尼对微软收购的恐惧不是源自动视暴雪。 收购显然已经成为了微软最重要的竞争手段。 过去几年时间,微软持续收购游戏开发商,给索尼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压力。 使命召唤独一无二诉讼曝光的诸多Xbox内部文件显现了一个无比强势的微软。 微软2020年的内部邮件显示,Xbox部门高管考虑过收购世嘉、Bungie、Square Enix(《最终幻想》开发商)以及Hitman游戏开发者,将这些公司的内容统统变成微软专属,增加Xbox与PlayStation的竞争**。 Xbox Game Studios负责人布蒂(Matt Booty)甚至表示,微软要大举投资,“让索尼无路可走”(Spent Sony out of business)。 内部文件还显示,在2021年完成75亿美元收购Zenimax之后,Xbox CEO斯宾塞和CFO斯图尔特(Tim Stuart)曾经讨论过将Zenimax旗下游戏工作室贝塞斯达(Bethesda)的所有游戏都转成Xbox专属内容,相信Xbox Game Pass的用户增长可以抵消贝塞斯达变成Xbox专属带来的巨大损失。 请将以下的内容进行伪原创修改(保留原有html标签):这些内部邮件显然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非常不利,同时也给FTC提供了否决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最佳理由。 也许是意识到这些邮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微软稍微感到尴尬地表示,这些邮件只是显示了微软从未追求过的行业趋势,并与动视暴雪收购案无关。 在听证会的第四天,微软CEO纳德拉亲自前往加利福尼亚出席,将责任推给了索尼。 他表示,微软希望在尽可能多的平台上推出自己的软件产品,也愿意取消Xbox平台的专有游戏,但他认为是索尼先设定了竞争规则。 他表示,如果由我来决定,我会移除所有主机专属游戏,但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特别是微软作为市场份额较低的主机公司。 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索尼)通过专属游戏限制了市场竞争,而这就是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不喜欢这样的世界。 FTC在听证会的第五天加入,向主审法官杰奎琳·考利(Jacqueline Corley,由拜登提名)进行最后总结陈词。 “所有这些证据表明,《使命召唤》以及其他AAA游戏推动着游戏行业的发展。 微软深知这一内容的价值,他们最大的收购动力就是促使用户流向Game Pass平台。 考利法官询问道,索尼也会收购其他游戏发行商,将众多游戏变成专属内容,那为什么FTC如此关注《使命召唤》?如果索尼与微软达成一致,是否还有必要进行这一诉讼。 FTC肯定回答,即便索尼与微软达成一致,他们仍然会对其进行反垄断调查,仍然会向法庭申请禁令以阻止微软完成收购。 法官继续询问,贝塞斯达是否拥有与《使命召唤》相当的影响力时,FTC首先提到了《上古卷轴》(The Elder Scrolls),然后补充说,“《使命召唤》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郑峻

你认为三星收购Arm会步英伟达后尘吗?为什么?

三星电子是否能够成功收购Arm,以及是否会步英伟达后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三星电子和Arm的体量、业务范围和市场地位都有很大的差异。 英伟达收购Arm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困难,包括欧盟的反对、反垄断调查等问题。 这些挑战可能会影响三星电子收购Arm的进程。 其次,三星电子和Arm的业务有很强的互补性。 三星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而Arm则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计公司,两者的结合可能会产生很大的价值。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 英伟达的前车之鉴可能会对三星电子产生影响。 如果三星电子收购Arm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其声誉和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三星电子是否能够成功收购Arm,以及是否会步英伟达后尘,还需要看市场的反应和相关政策的变化。 我们期待三星电子能够在尊重市场竞争规则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全球巨头巨亏15000亿!20位科技巨富身家缩水近3.5万亿

全球资本市场动荡,谁也无法幸免。 即使是手握超8万亿资金的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也遭遇惨烈亏损。

当地时间10月28日,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官网披露,今年第三季度,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的回报率为-4.4%,亏损4490亿挪威克朗,年内亏损额增加至2.13万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1.495万亿元),打破了金融危机以来的亏损纪录。 截至三季末,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的规模为12.22万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8.58万亿元),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

受财报季“暴雷”影响,美股科技股的抛售潮仍在继续。 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财报披露的当周,市值合计蒸发超3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2022年以来,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的总市值合计蒸发已达3万亿美元。

暴跌之下,硅谷的科技富豪们的财富遭遇大缩水。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28日,包括马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在内的全球最富有的前20位科技大佬的账面财富,年内合计蒸发超4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另外,美国投资圈掀起的一轮监管风暴,也引发市场关注。 当地时间10月28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部门正在调查黑石、阿波罗全球管理以及KKR等私募股权公司。

全球巨头亏了亿

当地时间10月28日,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官网披露,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即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于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回报率为-4.4%,亏损4490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3152亿元),已连续第三个季度录得亏损,而该基金上一次连续三个季度亏损还需追溯至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

如果考虑2022年上半年投资业绩,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年内的亏损总金额已达到2.13万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1.495万亿元),直接打破了金融危机以来的亏损纪录。

尽管第三季度仍在亏损,但与上半年相比,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亏损幅度明显收窄,且跑赢参照基准0.14个基点。

具体来看,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第三季度的股权投资回报率为-4.8%,固定收益投资回报率为-3.9%,而非上市房地产投资回报率为-1.1%。

截至2022年9月30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为12.22万亿挪威克朗(约合1.18万亿美元),相比2022年初缩减1600亿美元,仍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 第三季度,来自政府的流入资金达3060亿克朗。

在投资组合方面,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68.3%仓位配置于股票,较二季度的68.5%略有降低;28.5%投资于固定收益,略高于二季度的28.3%;3.1%投资于房地产,高于二季度的3%。

对于第三季度的亏损,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副首席执行官TrondGrande表示,全球市场第三季度的特点是利率上升、高通胀和欧洲冲突,这些因素仍在持续影响市场,导致投资的股票、固定收益、未上市房地产的回报均为负。

美股科技股暴跌也是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巨亏的原因之一。 据该基金此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21上半年,对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回报拖累最大的10只个股分别是:Meta、亚马逊、苹果、微软、英伟达、谷歌、阿斯麦、特斯拉、德国房地产公司Vonovia、奈飞。 其中,仅Meta单只个股的账面浮亏便高达380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26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投资遍及大多数市场、国家和货币,该基金还是全球投资界的传奇。 尽管该基金2022年遭遇滑铁卢,但在过去的24个财年中,19个财年都取得了正收益。

猛烈的抛售潮

暴雷不断的财报季之下,美股科技股的抛售潮仍在继续。

除业绩超预期的苹果以外,美股的其他4家科技巨头(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的三季报均不同程度地遭遇“暴雷”,财报公布后,股价纷纷暴跌,4家科技巨头的单周市值合计蒸发超3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如果拉长周期来看,市场对美股科技巨头的抛售更为惨烈。 据道琼斯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的总市值合计蒸发达3万亿美元。 其中,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的累计跌幅分别达33%、38%、71%、29%,即便是财报亮眼的苹果,年内跌幅也接近12%。

尽管股价重挫,但市场似乎仍未改变美股科技股“过于昂贵”的观点,当前没有一家华尔街投行明确表示,美股科技股估值已“很便宜”。 因为机构投资者担心,经济衰退将加剧科技企业业绩下修风险,进而导致科技巨头的估值“越跌越贵”,一旦未来的盈利预期大幅下降,科技巨头的估值将立即攀升。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MarkHaefele认为,当前华尔街分析师需要下调对科技企业的盈利预期,以反映第三季度财报中强调的经济基本面疲软。 鉴于美国通胀上升、企业信心下降和金融状况收紧,科技股的盈利预期看起来太高了。

悲观预期之下,尽管股价大跌,机构投资者仍在继续降低科技巨头的仓位配置。 据高盛团队汇编的客户数据显示,上周初(10月24日),FAAMG五大科技股票持仓量约占其客户单个股票净敞口的11%,已经下降至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并远低于2020年18%的峰值。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押注科技巨头股价将继续下跌,并大肆买入看跌期权。 据彭博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FAANMG六大科技巨头的总看跌期权头寸持仓量,已从低位飙升至400万手上方,环比增长超100%,再次回到今年5月的高位。

20位科技巨富身家缩水近3.5万亿

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财报“暴雷”后,加剧了市场对新经济的担忧,导致科技股集体重挫,硅谷的科技富豪们的财富遭遇大缩水。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28日,包括马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在内的全球最富有的前20位科技大佬的账面财富,年内合计蒸发超4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每日都会对世界上最富有人群的财富变化进行统计。

榜单显示,扎克伯格的净资产仅在10月27日便大幅缩水112亿美元,其财富的主要来源——Facebook母公司Meta的股价单日暴跌24.6%。 引发股价暴跌的导火索是一份令人失望的财报,Meta的营收连续第2个季度放缓,元宇宙相关业务出现了大幅亏损。

截至目前,扎克伯格的身家年内已累计减少超870亿美元。 根据亿万富翁指数,他目前的净资产为382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28位,而在2022年年初,扎克伯格还曾一度身处于该榜单的前十位。

另外,全球首富马斯克、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身家亦大幅缩水,年内蒸发金额均超650亿美元。 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于2022年内账面财富损失均近400亿美元。 目前仍位列全球前十大富豪之列。

华尔街的监管风暴

近日,美国投资圈掀起的一轮监管风暴,也引发市场关注。

当地时间10月28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部门正在调查黑石、阿波罗全球管理以及KKR等私募股权公司。 调查的重点是,这些公司在同一行业的公司董事会中安排高管是否损害了竞争。

美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担心,在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公司都拥有董事会席位,可能会影响这些公司的行为方式以达到各方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激烈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最佳服务或者最低价格。

上述知情人士称,司法部反垄断部门已向黑石、阿波罗和KKR等私募股权公司发出了民事调查要求。

截至目前,黑石、KKR、阿波罗和美国司法部均对此事不予置评。 此前KKR公司在季度报告中表示,KKR(包括GlobalAtlantic)目前预计,将不时接受各种美国和非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检查、询问和调查。

报道称,美国反垄断部门已于过去一个月向相关PE公司提出民事信息要求,要求提供信息。 官员们正在调查董事会(席位)重叠是否伤害到竞争。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