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股权集中案再爆一同!一文解密港股高控的猫腻与技法 (股权集中的坏处)

admin1 11个月前 (08-07) 阅读数 134 #港股

在港股这片波涛汹涌的海域,股权集中的风暴屡次掀起巨浪。近日,米高集团(09879)被香港证监会正告股权高度集中,依据证监会披露文件:13名股东持有2.25亿股股份,加上大股东持有的6.75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的99.04%,仅有865.5万股(0.96%)在市场流通。

尽管最近一期公司年报披露归母利润增加34%。但不阻碍公司股价从往年3月上市后最低的4港元短时期内拉升只最高的8.44港元,涨幅111%。思索到筹码的高集中度,似乎一切都可以了解,毕竟股价短期只是投票机。

2023年以来,被香港证监会正告股权高度集中的除米高集团外,还有3家公司:乐舱物流(02490)、持久股份(06959)、数科集团(0.53,0.01,1.92%)(02350)。

1. 监管视角:股权高控的游戏规则

从数据统计上看,上市公司的筹码高度集中势必惹起股价的微小坚定,影响市场公允性;关于公司来说,似乎也丧失了上市的意义。监管层面为了防止这种局面的出现,制定了相应的规则来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加以束缚,要点如下:

(1)上市公司群众持股比例不得少于25%,假定公司在上市时的市值逾越100亿港元,联交所或许会接受15%至25%之间的群众持股比例。这种豁免是在公司上市时依据其市值规模授予的。

一旦公司成功上市,即使其市值逾越100亿港元,联交所也不会再次授予群众持股量的豁免。公司必需维持至少25%的群众持股量,除非在上市时曾经取得了较低比例的豁免。

尽管普通状况下上市后不会授予新的豁免,但在非凡状况下,例如公司面临财政艰难,且发行新股是援救方案的一部分,联交所或许会思索非凡状况下的开放。

(2)就通常行动状况看,违犯上述规则的股权集中度的监管关注或奖励状况较少(上市公司基本上会严峻遵照行动或处置),更多是上市后关于前20大股东的算计持股的限制。依据近2年的监管关注通常案例看,监管关于前20大股东的持股算计比例关注界限在90%,意味着前20大股东持股比例逾越90%就会惹起监管关注,进而触发相关关注或奖励。

近5年来被香港证监会发布股权高度集中的股份及其持股集中股东数目、集中股东持股比例等信息统计如下表:

(3)普通而言,联交所会对违犯规则的公司启动监管关注,启动正告或许地下谴责,并或许要求公司提供解释和补偿方案来恢复群众持股比例(或许包括发行新股给群众投资者或经过其他形式介入群众持股比例)。

联交所或许会要求该公司的证券停牌,直至公司采取适当措施恢复至最低群众持股量。在极端状况下,假定上市公司无法在规则时期内处置群众持股量有余的疑问,联交一切权采取退市措施。联交所保管对违犯规则的上市公司及其董事、初级控制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士采取纪律奖励的权益。

上市公司一旦收到了正告,哪怕没有被立刻停牌,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一来能起到风险警示的作用,提示散户们不要只看着涨幅,一不小心就被割了韭菜;二来监管也会活期审查这些公司的股东结构和买卖以示重点关注。从统计数据上看,被监管重点锁定后筹码逐渐分散的公司,在短期下跌是基本确定的。

2. 幕后推手:揭秘股权集中的降生之路

投资者或许会猎奇,股权高度集中是如何在市场的缝隙中悄然构成的?我们无妨深化股权集中的幕后,探求其降生的微妙途径。

股权高度集中普通出如今两种状况,一是经过新股上市时筹码比拟洁净,经过丐版发行,再把国配,基石等用人头户包圆,还有套路回拨等形式来成功筹码高控,上方有几个公司就是典型。

另一条通道是借壳。香港市场有不少的壳公司,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壳价也有所坚定,但普通主板在2亿以上,不同的股权集中度不同的多少钱,越“洁净”也就越贵。公司再经过供股合股,二级市场洗盘等形式做到高控。其中最大的风险还不是监管,而是和之前壳主的博弈。

在成功必需高控后,经过多集团头户不时上穿下拉,不时集中,进一步增加阻力。毕竟拉高之后,很容易让之前没洗出来的筹码赚到主力的钱。由于随着股价上升,主力最好就是买自己的货,这样只需求支付买卖的税费本钱,由于左手倒右手,价差并没有损失。

此外,随着多少钱的优化和筹码的进一步集中,买卖量普通也会逐渐萎缩,由于港股的印花税是依照买卖金额双边收取0.1%,佣金也是依照买卖金额来收取,继续高成交无疑会带来更高的本钱,即使是日均500万的成交,不思索佣金,税费的本钱每天也有1万以上,一年250个买卖日也要250万,除非要实如今二级市场构成买卖量生动的假象来成功出货的目的。

3. 出货大法:高控股权后的出货战略

短期股价就是筹码的妥协,一些上市公司吸干筹码,往上拉就没阻力,做高股价。上市本就是为了和资本市场融资以更快的业务拓展,但一旦筹码高度集中,那融资性就基本消逝,但主力从吸筹到拉升,每年的费用千万起步,总有其赚钱的门道。

最简易粗犷的就是借高控盘出货,这种出货形式包括:

(1)卖给散户:边倒成交边拉升,然后末尾变成牛股,到必需阶段,加大批,吸引散户,最后甩货出去。大妈盘或许杀猪盘就是典型。

(2)港股通接盘:除了散户外,很多也瞄着港股通,做到港股通,很多中原投资者不了解状况也被割韭菜。

(3)指数基金:由于指数基金是主动投资,出于基金性质的需求,不接也得接。最经常出现在最后失效日,主力把筹码一把倒给指数基金成功全身而退。

(4)主动基金:还有就是和一些缺乏职业品德的基金经理勾搭,依据不同基金关于流动性和市值的要求,商定好时期和金额让他们来接。

(5)质押走人:更有甚者,当股价做到很高水平,配合经过倒货制造出来的虚伪流动性,将人头户的股票启动股票质押套取资金,哪怕最终股票崩盘,这些人头也无法通常清查或行动其资产。

4. 接盘新招:不只散货,还有更多玩法

经过二级市场割韭菜还是惯例玩法,某些行业经过拔高市值还可以收割大型机构。

(1)并购资产

很多上市公司在并购的时辰选择经过股权来支付买卖对价,股价较高的时辰,通常支付的本钱就变得更低。

另外,高市值公司也更容易感动并购标的,比如之前抢手的物业,教育的部分公司就有这方面的考量。过火的是低价并购大股东体外资产。这种状况很有迷惑性,由于并购普通有对赌条款,从财务端能看到这种公司外表净利润增速十分高,关于小股东来说,只需并购估值低于公司估值似乎就不算亏,而且利润继续高增长也能带来估值的进一步优化,相似左脚踩右脚的轻功一飞冲天。当然,其中大股东能否在狂欢完毕之前再套点现那就看其手段了。

(2)直接融资

高市值公司自身带来品牌效应,更容易经过股权质押或许直接融资取得银行或许券商信贷上的优点。

(3)骗取补贴

懂得都懂,大市值公司往往会遭到一些中央的喜爱,上市公司借此来失掉一些政策的活动和补贴,在此不做过多论述。

5. 监管下的幸运:游走在规则边缘的博弈

尽管监管关于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有明白75%的规则,但为何最终还被地下监管?

首先,将筹码分散到很多集团户的难度在于,毕竟钱在他人的账户名下,他人取出来自己消费也是合法,而普通的承接的账户钱又较多,关于信任度的要求就十分高,这还没有方法经过诉讼来处置。

更何况多一个户头也就意味着信息更容易暴露,容易打乱未来拉高股价的买卖节拍,新账户也更容易惹起监管的留意。

所以经过IPO形式高控的公司,很多时辰由于这些账号事先都是经过相关方借的,特地是锚定和国配,最终接回去时辰,普统统过大宗来接,毕竟上市公司普通也不会有很多的集团股票账户来分散逃避监管,形成户头少,再加上由于时期紧等要素,没有很快的进一步成功筹码分散,并存在幸运心思。用借壳形式也是如此,在非披露要求账户中的筹码为了交接简易,最终接的时辰也只能用几个户接。

相同,由于在非凡的时期或许目的,公司也就存在幸运心思,就先拉升股价,想等着后续再经过杀猪盘等手段启动分散,只需在被披露之前处置就行。但监管的关注时辰都在,只需碰到红线,那或许之前的“盈利”都要一把吐回去。

6. 识破手段:如何识别并规避高控风险

关于投资者来说,如何识别避雷高控股票。

(1)席位券商较少。假定前几位券商加起来逾越90%,那隐形高控的或许性就很高了,然后在买卖席位也能看到这些席位频繁出现。但要求提示投资者的是,主力下单兴容许以经过其他券商通道,但持仓不能骗人,2个买卖日后,持仓的归属就十清楚晰。假定买卖席位出现了不少其他券商,变化的持仓反而在掌管仓券商,那就更应该警觉。

(1)大手转仓。港交所的中央结算所会披露每天买卖持仓券商的大幅度变化,假定出现逾越5%的持仓转移,配合新股或许借壳公司的公告,就可以判别能否有高控风险。

(2)技术走势完美。很多看技术的投资者很喜欢底部放量的公司,假定股价配合走强,那很容易出来跟着搏一把,但这种行为更多是火中取栗,从主力的角度,也不情愿看到其他人拿到筹码,更何况是廉价的筹码,肯定随同着洗盘甚至信息上的利空放出。

(3)没基本面支撑。普通高控的公司都没有基本面支撑,比如本次被监管的米高集团,年报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不说,媒体端也很少看到公司相关的资讯,其客户高度集中且钾肥多少钱在22年由于俄乌事情飙升之后,23年就从最高的1202美元下降至23年的300美元每吨,往年的多少钱也基本在300美元左右。业绩和产品售价的不协调也是一眼可知。

7. 博弈智慧:投资者与庄家的战略对决

既然是套路,就天然有依据规则来套利的投资者。依据上述的一些筹码状况,一些投资者识别了,然后在底部拿筹码,然后无论主力如何洗盘都不为所动,和主力比耐烦,在必需阶段后出货。但在这里,这些聪明投资者怎样来抵抗庄家是学问。

(1)低本钱,同时留意吸货手法,伪装散户大批屡次吃货,但金额不能吃太多,由于主力也会每天清点筹码状况,部分散户甚至会经过其他账户来吃,下降主力戒心,但总量不能太大,毕竟拉高之后,假定介入博弈的投资者高位出货,不只打断买卖节拍,甚至会让博弈方拿走自己辛劳做局的利润,那主力只能选择耗时期,偏重复洗盘令其交出筹码。

(2)介入供股。普通供股这种行为是被投资者唾弃的,但假定有散户以为标的有博弈的价值或许有更多的信息,会直接买入并介入供股,部分股票甚至可以买供股证来多拿筹码。

(3)出货:假定投资者突然看到盘中出现较大的放量,同时挂着特地大的买盘,席位突然介入等假象,那就要留意了,这个时辰主力出货的或许性大增。

8. 结语:港股市场的反思

港股监管愈加注重规则和程序,同时也就选择了规则很容易被运行,经过高控来坐庄的相似事情屡禁不止,比如运行规则来调整成交量、月末市值突击进入港股通等。

港股要更瘦弱,监管必要求正视并加大奖励力度,要不港股不时难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好在近期香港证监会曾经加大了奖励力度,比如上个月的正利控股(0.041,0.00,0.00%)案处以最高释放刑罚。但正义迟到太久也会伤了投资者的心。

另外,规劝一些庄家,尤其是剑指港股通指望收割中原投资者的庄家。如今中原与香港的监管联动愈加深,在现有信息系统条件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需想查就必需能查到证据,而且流程必需会十分迅速。

关于投资者来说,也尽量不要刀口舔血,尤其是大仓位的玩法,庄家拥有主场优点,与庄家博弈终归是费时费力的坎坷小路。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