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 2024年6月新动力车销量为34.17万辆 (比亚迪2023年销售多少辆车)
通告,2024年6月新动力车销量为34.17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4.52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19.50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达161.30万辆,同比增长28.46%。
汽车资讯∣比亚迪2023年销量超300万辆;小鹏X9正式上市
◆ 售价35.98-41.98万元 小鹏X9正式上市
2024年1月1日,小鹏汽车旗下首款MPV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基于SEPA2.0扶摇架构打造,一共推出4款车型,官方指导售价区间为35.98-41.98万元。
◆ 开启预售 第九代凯美瑞预售17.38万起
2024年1月1日,第九代凯美瑞公布了预售价格;其中第九代凯美瑞汽油版的预售价区间为17.38-19.88万元,第九代凯美瑞2.0L智能电混双擎预售价区间为18.18-20.88万元。 并公布了诸多权益。 这次预售价格未涉及2.5L车型,相关预售价将会在后续进行公布。 据悉新车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上市。
◆ 理想MEGA将于2024年3月1日发布
理想汽车发布消息称,理想MEGA将于2024年3月1日正式发布,发布即交付。
◆ 新款凯迪拉克CT5 售价28.97-34.17万元
12月29日, 上汽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品牌宣布,新款CT5上市,新车共推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8.97-34.17万元。 新车对外观内饰细节进行了调整,并标配豪华游艇智舱和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新增16颗高性能扬声器的AKG录音棚级音响系统和126色设计师甄选氛围灯等配置。
◆ 天津市新二手车交易周转指标政策正式实施
为促进天津市二手小客车经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规范有序经营,更好地优化完善天津市小客车调控政策,日前,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共同修订了《天津市二手车交易周转指标管理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新《办法》放宽了周转指标的申请条件,放开了周转指标总量限制,构建了更为全面的市场管理体系,在方便市民更新车辆的同时更好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
◆ 吉利汽车2023年全年销量超168万辆
吉利汽车2023年全年销量超168万辆,同比增长约81%,超额完成目标!其中2023年12月销量辆,同比增长约3%。
◆ 哪吒汽车2023年全年交付台新车
哪吒汽车公布2023年全年销量,2023年交付新车台,累计销量突破38万台,海外市场销量突破台。
◆ 2023年12月份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1.9万辆
据初步统计,2023年12月份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1.9万辆,实现同环比大幅增长;2023年全年上汽集团销售新能源车112.3万辆,销量位居中国车企第二。
◆ 智己汽车12月销量台 智己LS6销售9878台
智己汽车1月1日公布,2023年12月销量为台,其中智己LS6销售9878台;智己汽车全年累计销售台,同比大增665%。
◆ 广州上线自动驾驶公交便民服务
备受广州市民关注的自动驾驶便民线30日正式进入示范应用。 广州巴士集团共5条自动驾驶便民线正式进入示范应用,还将开放3条自动驾驶线路试运行。 该批自动驾驶便民线服务由广州巴士集团提供,巴士搭载了文远知行领先的自动驾驶全栈式软硬件解决方案,最高时速达40公里。 在城市开放道路、早晚高峰拥堵时段等情况下能实现稳定自动驾驶。 目前,自动驾驶便民线路这一场景应用已经取得了示范应用收费资质。
◆ 浙江杭州:乡镇实现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全覆盖
12月30日,杭州富阳渔山乡墅溪村村委停车场内,5座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正式通电,这标志着杭州191个乡镇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全覆盖。 通过聚焦未实现覆盖的乡镇,下沉调研,科学选择意向站址布局公共充电站,2023年在杭州乡村建成46个公共充电站,共计363台充电设施。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还加快推进智慧车联网服务平台覆盖接入,集成找桩用桩、商业信息推送、社交互动等一体化充电服务体验。 据悉,杭州市已有乡村公共充电设施3577个。 到2025年底,杭州乡村地区充电设施预计总量将达6200个以上。
◆ 比亚迪2023年销量超300万辆
1月1日,比亚迪表示,该公司在2023年销售了约30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61.9%,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300万辆目标。 其中,比亚迪在2023年售出了约160万辆纯电动汽车和约14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Q3净利大涨22%,东风集团股份逐回正轨
日系车企带动业绩增长
虽然身上还背负不少问题,但东风集团股份也在“奋勇前进”。 11月15日,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称,2020年三季度未经审计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约为41.83亿元,环比增长约30%,同比增长约22%。
相比第三季度,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股份的业绩只能用“惨淡”二字形容。 今年上半年,在上市车企公布的业绩里,东风集团股份超过60%的降幅基本排在车企的最后几位。 当然上半年业绩主要受疫情中心影响较重,尤其是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起开始出现轻微回暖趋势,第三季度便更进一步。
东风集团股份是东风汽车公司旗下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控股子公司,是东风公司的主要资本运作平台。 有分析指出,东风集团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正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东风公司下半年对内部调整取得的成果。 据悉,东风内部一直紧抓违法腐败问题,先把内部问题解决;自今年6月来,其已陆续通报了多起违规违纪事件。 此外,还有对东风内部结构的调整。
此外,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指出,东风今年一步步回归正轨,离不开日系品牌带动业绩增长。 在东风集团股份内部,其自主品牌一直下滑严重,虽然自主商用车处于上升趋势,但难以弥补整体自主品牌下滑带来的损失。 而在合资板块,基本就靠日产与本田打头的日系合资品牌来撑起大局。 在7-9月,东风集团股份累计79万辆的销量中,日产与本田的销量占比超过82%,其高幅度也带动东风集团股份的正向增长。
作为国内三大汽车央企之一,东风公司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偏科症”,面对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革,东风公司正面临挑战。 对此,东风公司下半年推出自主高端化品牌“岚图”,以及欲回归A股给自主品牌带来新生机。
第三季度两极分化明显
得益于第三季度业绩增长,东风集团股份1-9月净利润呈现出持续收窄态势,其他方面也继续收窄或正向发展。 随着经济复苏,以东风集团股份为代表的头部车企第三季度开始实现盈利或亏损收窄、降幅收窄。
整体来看,造车新势力或在新能源领域有所造就的车企上升幅度最为明显。 其中,拥有新能源车与电池加持的比亚迪第三季度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上汽集团业绩也明显得到改善,从第三季度来看,新能源产品成为其新增长点;7-9月份,整体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6万辆,同比增长105%,五菱宏光MINIEV更是出尽风头,在7月末上市后,8月达到新高,随后连续两月超过特斯拉。
而其他传统车企则得益于销量增长,或是出现东风集团股份同等情况,合资品牌带动整体发展。 例如广汽集团,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源自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销量增长,第三季度广汽集团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大幅提升至34.17亿元,同比增长35.06%。
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中国汽车市场已逐步恢复增长,在第三季度的助力下,多数车企继续收窄降幅。 但整体汽车市场的恢复并不意味着所有车企业绩向好,上市车企的业绩呈现出两级分化趋势。 除了上述向好发展的主流车企,还有部分汽车企业依旧处于行业边缘,销量和业绩在第三季度甚至出现更进一步的下滑。
以为众泰、海马、北汽蓝谷、力帆等车企代表的车企第三季度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甚至进一步下滑状态,从其财报中可看出,其下滑主要原因来自于销量的持续下跌,这原因也同样适用于国外第三季度下滑的车企。 现代汽车与PSA第三季度营收仍处于亏损状态,重点在于上述车企在全球销量的持续下滑。 此外,现代还表示,主要原因还在于因发动机质量存在相关问题,其召回拉低了业绩水平。
Q3车企财报:长城比亚迪当季利润竟高于上半年!力帆又扬帆?
下半年以来,国内车市呈现明显的复苏态势,据乘联会数据显示,7-9月分别同比增长7.7%、8.9%、7.3%,而最新数据又显示,10月乘用车销售199.2万辆,同比增长8.0%。
车市实现较大提升,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被抑制的消费需要得到释放;另一方面则与去年同期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销量基数较低有关。
市场复苏,车企们就一定赚钱吗?
未必如此。 从车聚君统计的11家上市车企来看,两级分化加剧,强者恒强,弱者越弱。
赚钱最多的是哪家?无疑是上汽集团,原因无它:规模庞大,利润自然就多。 今年第三季度,上汽集团营业总收入为2149.21亿元,是榜中唯一营收过千亿的企业;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简称“净利润”)为82.54亿元,是唯一净利润超50亿元的企业。
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汽集团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2.8%和17.4%),相比上半年双双下滑迹象明显有所改善。 这主要得益于集团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第三季度,上汽集团实现整车销售156.4万辆,同比增长5.9%。
赚钱第二多的是广汽集团,其净利润实现26.84亿元,同比激增89.5%,营收实现175.07亿元,同比增长19.3%。 不过,它的利润完全依靠于“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贡献,这一指标第三季度为34.17亿元,甚至超过了企业的净利润。 而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其合资企业销量增长,尤其是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
第三的是比亚迪,第三季度营收为445.20亿元,同比增长40.7%,净利润实现17.51亿元,同比攀升了1362.7%。
销量的增长带动了企业的营收增长,7-9月,比亚迪各月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其功劳离不开全新车型汉的助力,除此之外,比亚迪宋PLUS、e2、e3等新车也在第三季度陆续亮相。 净利润增长近14倍,这更多的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所致。 2019年Q3,比亚迪净利润为1.20亿元,相比2018年Q3的10.48亿元暴跌了88.6%。
接下来是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
长城汽车第三季度营收实现262.1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为14.41亿元,同比增长2.9%。 营收及净利润的提升,这主要源于销量的提升。 数据统计(公告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28.56万辆,同比增长23.9%。
长安汽车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1.3%至230.60亿元,净利润由负转正,实现8.84亿元。
这主要依靠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销量的提升,第三季度,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迅猛攀升,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三家合计28.62万辆,同比激增50.6%;另一方面是投资收益的提升,去年同期为-4.14亿元,今年第三季度为5.24亿元。
统计的其他6家企业均出现净亏损,且营收也均出现下滑。 当中,4家带有“ST”的帽子。
*ST夏利净亏损0.5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9亿元净亏损有所收窄。 拥有一台夏利,曾经是每个家族的梦想。 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的夏利一步步走向下了神坛,逐渐被市场淘汰。
ST海马第三季度净亏损0.6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0.23亿元有所扩大。 海马汽车虽然通过变卖房产,在今年6月分份实现了“摘星”,但它的的汽车业务早已难以维续,接下来如何生存是个难题。
*ST众泰第三季度净亏损5.2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70亿元有所扩大。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数据出自于众泰汽车依旧的一份不被董事认可的季报。 陷入危机的众泰,近日又传“丑闻”,由于16.8亿元资金去向披露不明,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ST力帆第三季度净亏损8.51亿元,较去年同期收窄近半。 最新消息,吉利入股重整力帆,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 重新起航的力帆将给消费者带来怎样的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康股份第三季度净亏损2.96亿元;北汽蓝谷净亏损10.2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82亿元扩大了167.2%,在统计的企业中亏损最大,新能源市场竞争火热,可见一斑。
车聚小结
上市车企业绩表现两极分化,强者恒强,弱者越弱。强者强到什么程度呢?
小编一个同事幽幽的说,当汉EV七月上市时股价只有90块,如今三个多月过去了,已经涨成180块了。“如果当时投90万进去,现在岂不是180万了?”
小编没搭理他,因为春节时长城7块钱买入,10块就欢天喜地的卖了。 如今它已经27块了。 找谁说理去?
最后,读者大大们怎么看?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