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48% 瑞丰银行公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不良存款率达0.97%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利好吗?)
7月18日,公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
公告显示,2024年1-6月,该行成功营业支出21.74亿元,同比增长14.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3亿元,同比增长15.48%。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总资产2103.95亿元,较年终增长6.86%;总存款1216.96亿元,较年终增长7.33%;总存款1591.60亿元,较年终增长10.37%;不良存款率0.97%,与年终持平;拨备掩盖率323.79%,较年终上升19.67个百分点。
官方资料显示,瑞丰银行总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前身为绍兴县信誉联社,1987年列入全国乡村金融体制改造试点,与脱钩后成立绍兴县信誉联社。2005年改制为浙江绍兴县乡村协作银行,2011年再度改制成为农商银行。瑞丰银行注册资本为15.09亿元,2021年6月25日,瑞丰银行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浙江省首家上市农商银行。
2022社保基金往年继续减持中行H股吗?
2022社保基金往年继续减持中行H股吗?
年内社保基金大幅减持中国银行H股,同期银行板块继续调整,多只银行股创下2021年以来股价新低,部分区域性银行却逆势获“偏爱”。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基金的相关知识,我们一同看看吧!
7个月内套现近50亿港元
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于7月28日在场内减持1846.4万股中国银行H股股份,涉资5133万港元。
此次减持后,社保基金持有的中行H股数量降至41.77亿股,在中行H股总数中的占比降至5%以内,不再拥有应呈报权益。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的中行H股数量达57.99亿股。 这意味着,年终以来,社保基金已累计减持约16.22亿股。
结合披露易数据可知,社保基金于1月1日至25日成功8.12亿股减持,尔后至今继续减持8.1亿股中行H股。 以区间成交均价计算,总套现金额约48.6亿港元。
据了解,社保基金入股中国银行始于2006年。 2006年3月,中国银行引入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后者耗资100亿元人民币取得该行约85.14亿股。
尔后,中国银行在当年6月迅速成功H股发行上市。 时期,前述85.14亿股以及汇金公司依据国度规则划转给社保基金的28.03亿股均转换为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至此,社保基金持有的中国银行H股数量达113.18亿股。
2010年上半年,社保末尾了对中国银行H股的首轮减持,年终四个月内的减持规模达6.76亿股,套现约27亿港元。
2011年则是社保对中国银行持股变化最大的一年。 假设社保基金是在2010年12月按持股比例全额介入该行H股配售(估量耗资25亿元人民币)后再行减持,则社保从该行配售股份上市流通至2011年8月算计减持超越25亿股,涉资约97亿港元。
尔后,社保基金又区分在2012年1-2月、2013年1月区分减持8.03亿股、8.39亿股中国银行H股股份,以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区分套现约26亿港元、31亿港元。 2018年下半年,社保基金继续减持约8.33亿股,套现约29亿港元。
2021年末尾,社保基金又启动新一轮减持。 其中,1月1日至2月2日,累计成功约8.77亿股减持,套现24亿港元。 尔后虽然在3月份有所增持,但4月初又小幅减持至约57.99亿股,至年末持股数量不变。
综合预算,入股以来,社保基金已算计减持约82亿股中国银行H股股份,套现约285亿港元。
年内增持两家区域性银行
一位业内剖析人士以为,社保基金是财务投资者,而非战略投资者,“高抛低吸”启动套利属于正常操作。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2021年以来,社保基金频繁减持中国银行H股,同一时期该行港股股价继续走涨,截至8月1日,中行港股股价已由2020年年底的2.25港元/股增至2.80港元/股,区间涨幅达24.62%。
另有投资人士通知券商中国记者,社保基金自身就具有持股分散的特点,且存在不同的组合基金,并非集中单一投资某一只股票,这一特征使其能够分散独立地启动资产多元化性能,也因此,继续减持中国银行H股并不能说明社保基金看淡银行板块。
理想上,虽然有社保基金组合继续减持中国银行H股,但年内也有多个社保基金的不同组合对多家A股上市银行启动了增持。
往年一季报显示,社保基金共现身7家A股上市银行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其中4家为国有大行,区分是工商银行(持股比例约4.57%)、交通银行(7.91)、农业银行(持股比例约7.86%)、邮储银行(持股比例约0.79%)。
这也是社保基金初次成为邮储银行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截至3月末,社保基金1104组合共持有邮储银行8881.32万股。
社保基金还在一季度增持了齐鲁银行、常熟银行两家银行,前者的社保基金持股比例从约0.21%增至0.48%,后者从约4.20%增至4.85%。
其中,目前位列齐鲁银行第四大流通股股东的社保基金一五零一组合于去年第四季度初次进入该行股东行列;常熟银行则不时遭到社保基金喜爱。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有两只社保基金组合——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全国社保基金逐一零组合均出如今常熟银行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分列该行第五和第六大流通股股东,算计持股数量达1.28亿股。
此外,位列无锡银行第七大流通股东的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往年一季度持仓未出现变化,仍持有该行2438.69万股;同期全国社保基金逐一七组合则选择减持、分开了安康银行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银行股中报行情或存分化
往年二季度,公募基金也主动对银行股性能启动了减仓。 据机构统计,包括偏股、股票型在内的主动控制型基金性能银行板块二季度降至2.05%,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低配的要素一方面在于2季度以来面临疫情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坚持金融让利实体,市场对行业基本面的担忧仍存;另一方面在流动性边沿宽松背景下市场品格分化所致。 ”安康证券袁_奇研报指出。
在这一背景下,银行板块自3月以来已出现两次“深V”调整,7月又遭到各地烂尾楼业主“停贷”风云影响再次堕入回调。
Wind数据显示,A股上市银行中,瑞丰银行年内跌幅最大,跌超33%,已连创上市以来新低;招商银行、安康银行、宁波银行紧随其后,年终至今区分跌超26%、23%、21%。 其中,安康银行股价创2021年以来新低,招商银行、宁波银行股价也迫近该区间最低位。
但值得留意的是,部分区域性银行取得了市场“偏爱”,其中,成都银行、江阴银行、江苏银行股价年终至今均涨超30%。 公募基金经理也选择对这类银行逆势增持。 例如,杭州银行、成都银行第二季度仓位均区分优化1BP。
“展望3季度,我们以为影响银行板块性能时机的中心要素依然是微观经济的改善水平,拐点信号仍有待观察,但结合以后上市银行披露的半年度业绩快报,我们关注到部分区域行的营收和业绩表现超出预期,集体差异性行情值得等候。 ”袁_奇团队表示。
券商中国梳理发现,截至8月1日,共有12家区域性中小银行已披露上半年业绩快报,其归母净利全部成功了两位数的增幅。 其中,常熟银行、齐鲁银行、厦门银行、江阴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和南京银行的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成功两位数的增速。
坐落在江浙沪一带的“包邮区”中央银行业绩表现尤其亮眼。 详细而言,江苏银行、无锡银行和杭州银行均成功净利润超30%的增幅,区分为133.80亿元、10.20亿元和65.85亿元,同比增31.2%、30.27%、31.52%。
多位剖析师也提示板块行情或许存在分化。 “受疫情和微观经济的滞后影响,2022年上市银行基本面处于下行通道的趋向较为确定。 ”广发证券指出,“板块外部,优质中小银行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和区域经济景气度,规模增长、资产质量改善相对占优,驱动短期业绩继续高增。 ”
华西证券刘志平团队也表示,三季度末尾微观经济各项目的已现边沿修复态势,上市银行业绩快报显示中小银行运营分化,江浙地域优质银行业绩确定性强、叠加估值低位,具有高性价比。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