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仍值得关注 高分成战略获验证!港股国企指数上半年领跑世界 (是否还值得)
媒体7月1日讯(编辑胡家荣)随同着上周五收盘,港股市场迎来年中总结。截至今日收盘,国企和恒生指数在年内累计区分下跌9.77%、3.94%,报收6331.86点、17718.61点。而科技指数在同期下跌5.57%,报收3554.45点。
若以世界指数为例,恒生国企指数以凑近10%的半年涨幅上游标普500、伦敦富时100、道琼斯等重要指数。
注:世界指数的上半年体现(截至上周五)
关于国企指数在上半年走强,市场对此并不异常。首先从该指数的成份股体现来看,中国陆地石油(00883.HK)、股份(00857.HK)、(00726.HK)、(01088.HK)等中字头关系个股体现居前,其区分下跌81.52%、60.99%、50.84%、48.19%。
注:国企指数上半年涨幅前20大的成份股
理想上,国企指数少数成份股具有高股息、现金流充沛、估值较低,具有安保边沿几个特点。以领涨的中国陆地石油为例,该公司在3月底发布2023年业绩,董事会倡导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66港元(含税)。
值得留意的是,中国陆地石油在1月通告的2024年运营战略明白示意,2022年至2024年,公司全年股息支付率估量将不低于40%;无论公司的运营体现如何,2022年至2024年,全年股息相对值估量不低于0.70港元/股(含税)。
除了国企指数个股走强之外,该指数还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国有企业革新深化、行业体现、市场预期改善。
港股市场一度迎来技术性牛市
除了国企指数体现亮眼之外,其余指数的体现也值得一看。
依据关零碎计,从4月22日至5月6日,恒指斩获十连涨,创下2018年以来最长连涨记载,两日的持久回调后,恒指再次强势下跌,截至5月20日,恒指年内涨幅到达15.19%。
注:恒生指数自4月以来的体现
注:恒生科技指数自往年4月以来的体现
事先港股这一体现着实令投资者惊叹,已进入技术性牛市。对此在此前的研报指出,4月下旬以来的极速反弹动能重要来自于局部资金再性能带动的心情修复以及危险溢价回落,但无危险利率与盈利方面变动相对有限。
港股下半年能否再度迎来大反弹?
依据中国河汉、兴业、华泰、中金公司等四家券商研报,港股市场在教训一段时期的调整后,有望在下半年迎来结构性时机,特意是在政策允许和行业景派头优化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关注具有稳固现金流和高分成的企业,同时亲密关注微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心情的变动。
他们还指出,虽然面临内外部不确定性,港股市场在教训一段时期的调整后,估值吸引力逐渐浮现。特意是思考到美国经济的韧性和中国政策的逐渐发力,市场对港股的失望心情有所缓解。
不过港股更大幅度的涨幅仍需期待美联储更为明白的降息信号。正如中国河汉证券指出,外资走势依赖于美联储降息预期的边沿变动。
此外,港股以后估值处于历史中低区间,在世界重要股指中估值相对较低,关于世界资金的吸引力更大。下半年的估值下跌空间仍需期待美联储更为明白的降息信号。
兄弟你要的应该是这个吧《16年K线揭示中国牛熊规律》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截止2007年5月14日,中国股市创下4081点的历史最高记录。 其间,中国股市已经历了四轮半牛熊交替。 16年的历史,16年的轨迹,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不可忽视的“中国特色”。 16年历史经验总结起来看,中国股市牛熊交替的基本规则大体如斯:如果涨得快,一定跌得更快;如果涨得陡,一定跌得更陡;如果涨得猛,一定跌得更猛;如果一波三折地涨,它就会一波三折地跌。 16年来上证综指日K线图全景本文划分每一轮牛熊周期的标志:熊市的底部目标一般都会跌去牛市峰值的50%以上,否则,本文不算入一个牛熊轮回。 1.第一轮牛熊更替: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 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 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2.第二轮牛熊更替:400点——1536点——333点(跌幅超过50%)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 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 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 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 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3.第三轮牛熊更替: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 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 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 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4.第四轮牛熊更替: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 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 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 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持续5年之久的此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在第四轮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现出来的“一波三折”行情,极好地化解了股市阶段性暴涨过程中所聚集的泡沫,这极有利于牛市行情的延长:512点(2006年1月)——1510点(1997年5月)——1047点(1999年5月)——1756点(1999年6月)——1361点(2000年1月)——2245点(2001年6月)。 请注意:由于处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调”,其跌幅均未超过前期上涨的最高点的1/2,因此,笔者才将它视为一种“回调”,而不是一轮独立的“熊市”行情。 第四轮牛熊更替与前三轮牛熊更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轮行情是一轮“慢牛”行情,它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上涨,同时也对称地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点——1500点——1200点——1000点。 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涨,才有后来“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 也正是这样,这一轮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后持续9年的时间。 5.第五轮牛熊更替:998点——4081点——?(跌幅超过50%)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 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目标位的正式确立。 正常的技术性反转,再加上“股改”的东风,2005年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1000点附近再次启动,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 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 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 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 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 2007年5月14日,大盘再次创下至今的历史最高记录4081点。 本轮行情的主要特点是:来势凶猛、涨得快、涨得陡,除1500——1750点区域作过较为充分的整理外,其他点位区间几乎拒绝了一切调整,尤其是自2000点以来,股市更是拒绝了任何调整的要求和机会,它在向3000点和4000点进发的途中几乎是毫不喘息、不知疲倦地往前冲,它似乎要将前四年的下跌在一夜之间报复性地补偿回来。 因此,自2000点以来,中国股市开始不断地加重泡沫化的成份和比重,“凡新必炒”、“必跌必抢”,进而演变为“凡买必涨”、“凡买必赚”。 由于股市的极度疯狂以及“天上掉馅饼”的财富效应,在2006年底和2007年初,大批新股民抢入股市,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上课时间炒股成风,上班一族请假在家专心炒股,更有职员炒掉老板炒股票,当然,也有一些公司老板关掉自己的企业专心炒股,也有人高利贷炒股,或是卖房炒股,以及借用房贷名义炒股,甚至出现盗用银行公款炒股,至此,“全民谈股”与“全民炒股”的格局业已形成。 当大盘累计上涨300%之后,沪深A股已有超过80%的股票的市盈率超过了50倍。 目前的股市,是上?是下?仍是一个谜。 然而,无论大盘走多远、涨多高,熊牛交替仍是股市永恒不变的法则,“大牛”后的“大熊”终将再次考验中国股市投资理性之所在。 笔者曾经预言,若有朝一日,中国股市能真正站稳1500点之上,而不再重返1500点之下,只有到那时,中国股市才叫“长大”、“成器”。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