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 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拍 合理确定乙烯 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 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任务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出,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介入值年均增长5%以上,经济效益企稳上升,产业科技创新才干清楚增强,精细化延长、数字赋能和实质安保水平继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清楚,化工园区由规范树立向高质量展开迈进。
其中提出,迷信调控严重项目树立。增强严重石化、现代项目规划规划引导,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拍,防范煤制行业产能过剩风险。石化范围严峻执行新建炼油项目产能减量置换要求,重点支持石化老旧装置革新、新技术产业化示范以及现有炼化企业“减油增化”项目;现代煤化工范围重点依附煤水资源相对丰厚、环境容量较好地域,过度规划煤制油气、煤制化学品项目,展开煤化工与耦合、先进资料、技术装备、工业等产业化运转示范,以及二氧化碳捕集、运行及封存工程示范。放慢提氦、海水提钾等项目实施。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任务方案(2025-2026 年)》解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控制部、中国人民、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供销协作总社等7部门结合公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任务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任务方案》)。为做好《任务方案》贯彻实施,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任务方案》出台背景是什么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事关工业稳如泰山增长、经济颠簸运转。经过多年展开,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化化工产品消费国和消费国,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介入值占工业的14.9%,介入值增速6.6%,较工业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炼油、乙烯、分解树脂等20多类基础化学品产品产能居全球首位,有效发扬稳如泰山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但也要看到,以后石化化工行业面临基础无机原料市场竞争加剧、高端精细化学品供应有余、国际需求增速放缓、外部不确定性介入等疑问。出台《任务方案》,旨在统筹推进稳增长和促转型,坚持培育行业增长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相结合、供应质量优化与内外需求拓展相结合、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着力成功石化化工行业质的有效优化和量的合理增长,夯实行业高质量展开基础。
二、《任务方案》的总体思索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片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气,坚持稳中求进任务总基调,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相关,重视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灵敏平衡、有保有压。一是坚持系统策划,增强政策协同。深化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严重决策部署,统筹连接“十四五”推进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展开指点意见、产业创新展开实施方案等现行政策,结合“十五五”石化化工行业展开规划研讨,增强两年期稳增长系统策划。二是坚持疑问导向,推进成功新情势下的高质量稳增长。针对行业投资质效不高、需求增长乏力等新疑问、新应战,着力提高投资效益,放慢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安保化革新,防止低水平重复树立;坚持扩展内需和拓展国际市场并举,深化上下游供需对接,拓展新兴产业需求,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展开。三是完善政策体系,激起市场生机。加大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更新革新推进力度,优化化工中试项目控制,完善产能预警机制,落实好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营建良好展开环境。
三、《任务方案》的关键目的是什么
《任务方案》提出,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介入值年均增长5%以上,经济效益企稳上升,产业科技创新才干清楚增强,精细化延长、数字赋能和实质安保水平继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清楚,化工园区由规范树立向高质量展开迈进。
四、《任务方案》部署了哪些重点义务
聚焦石化化工行业展开面临的新情势、新应战,《任务方案》围绕强创新、提效益、拓需求、优载体、促协作等5方面部署10项重点义务。
一是强化产业科技创新,优化有效供应才干。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范围的关键产品攻关,规划树立高端精细化学品等范围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平台、数据资源节点。推进、等具有比拟优点的大宗产品提质更新,由销售产品向提供一体化处置方案转型。优化重点消费企业最低消费方案控制,完善化肥产运储销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优化中试项目核准、备案、环评等审批控制,促进创新效果产业化。
二是扩展有效投资,促进转型更新。严控新增炼油产能,迷信调控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投放节拍,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制定实施《加力推进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更新革新执行方案》,健全支撑老旧装置迷信评价和对标革新的规范体系。展开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诊断评价和技术革新,实施“+石化化工”执行。支持企业加小节能、节水和减污降碳革新力度。放慢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相关规范制定正。
三是拓展市场需求,激起市场潜能。组织石化化工产品供需对接活动,挖掘、汽车、船舶等传统范围消费潜力,培育新动力、、等新兴范围运转场景。展开非粮生物基资料典型案例征集推行,推进绿氨、绿醇在船用燃料市场运转,放慢完善绿色产品认证。着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展开,协助外贸产品拓展国际市场。
四是壮大展开载体,培育高质量增长引擎。组织展开化工园区竞争力、智慧化水平分级评价,引导化工园区对标革新、提级提高。推退步工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增强与国度级经开区、高新区等创新协作和产业联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培育壮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征产业集群及龙头企业。
五是深化开通协作,提高国际化展开水平。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稳妥推进海外油气、钾等资源开发运行合资协作,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强化外资项目服务保证,增强精细化工、、人工自动等范围交流协作。积极介入国际条约谈判,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规范体系和产品认证制度。
五、推进落实《任务方案》有哪些保证措施
为确保《任务方案》关键目的和任务举措顺利成功,提出3方面保证措施。一是增强组织保证。各地结合本地域通常,制定完善配套措施。重点企业强化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展开。行业协会发扬桥梁纽带作用,强化行业自律。二是增强政策支持。运行超凡年特地国债等现有政策渠道支持产业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革新,奖励金融机构落实好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培育一批高水平技术、技艺、控制人才,依法依规放慢树立项目核准(备案)等相关审查审批。三是增强监测调度。增强重点行业基础信息和全球政策、产业、技术等状况的跟踪和剖析研判。展开重点行业运转监测,公布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完善重点产品产能预警机制,及时公布预警信息,为金融部门、行业企业、中央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双碳”政策密集出台,煤化工行业还能“吃饱穿暖”吗?
成“能耗双控”重点,短期运转影响大
《意见》强调:我国将继续强化动力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 依据意见,坚持节能优先的动力开展战略,严厉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动力消费总量,统筹树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由此看来,我国“能耗双控“政策将常年坚持,煤化工企业所盼的是,中央政府在执行这一政策时,切莫采取”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行为,让煤化工企业或转型更新、或有序分开。
理想上,往年以来,一些中央推行“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执行,“能耗双控”政策不时趋严加码,煤化工企业很受伤。 例如一家大型煤化工公司自往年以来屡次遭到中央政府双控政策影响,3月份被外地政府要求企业每天大幅降低电量,限电后企业无法满足最低负荷用电需求,经沟通无果后自愿依照政府要求停车。 这家企业周围的其它三家企业也遭遇相反的命运,相继自愿停产。 往年9月初又以能耗目的用完为由,被要求停产。 就这样开开停停,断断续续,原本效益就不好,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往年8月12日,国度发改委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域能耗双控目的成功状况晴雨表》显示,我国包括青海、宁夏、广西等9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被列为白色一级预警;广东、福建、云南等8个省(区)在动力消费总量控制方面被列为白色一级预警。 受此影响,3季度以来,上述拉响白色一级预警的省区纷繁雷霆反击,限制“两高”产业。 又由于4季度是传统的用能旺季,那些上半年能耗双控目的成功得较好的省(区),相同不敢漫不经心,也末尾加大了对列入“两高”名单的产业的控制。 一时期,简直一切煤化工项目遭到限制,产业现状一片黯然,行业开展决计再次受挫。
各地“一刀切、运动式“减碳”方式,严重制约了煤化工产业的生活和开展,给企业的运转、经济的正常开展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最直接影响,就是一些中央对煤化工企业限制供煤、增加供电,给正常运转的煤化工企业带来极大困扰,造成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形态,整个现代煤化工行业面临生死大考。
被列入“两高项目”,久远开展无出路
《意见》强调指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自觉开展。 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 未归入国度有关范围产业规划的,一概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 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 优化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规范。
不美观出,《意见》将煤化任务列为“两高项目”,并直接点了煤制烯烃、煤制油气的名。 而国务院在《方案》也明白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自觉开展。 采取强有力措施,对“两高”项目实行清单控制、分类处置、灵活监控。
我国煤化工行业中,传统煤化工早已被各地列为两高项目限制开展。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从2021年起不再审批焦炭(兰炭)、电石、聚氯乙烯、分解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等“两高”项目;广东省将年综合能耗超越1万吨标煤的煤化工、焦化等项目归入“两高”项目控制台账;陕西省也出台了对“两高”项目限产等一系列详细措施。
我国现代煤化工普通指包括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气、煤制乙二醇四个工业途径。 其中煤制烯烃是现代煤化工中近年来表现最好的一个途径,开展也最快。 据统计,2020年国际煤制烯烃总产能达1120万吨/年,且产能还在进一步释放中。 尤其是往年上半年,受市场多少钱暴跌影响,不少企业着实赚了一把。 但这个现代煤化工范围的“明星“项目,《意见》规则”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意思是,煤制烯烃的“存量项目”仍可继续坚持运转,但今后不得有“增量”项目出现。 由此,煤制烯烃产业的开展前景已十分明晰,试图再行上任煤制烯烃的想法可以消除了。
《意见》要求 “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理想上,我国煤制油气的产能规模并不大,煤制油产能为921万吨/年,煤制气产能规模为51亿立方米/年,由于煤制油气项目投入高、经济性差、风险大,企业开展志愿普遍不强,此前一些取得批复的项目基本处于张望形态,有的甚至不计划继续推进,即使不控制,也少无情愿再干这类项目。
煤炭供应“量缺价高”,企业普遍”吃不饱”
《意见》提出,放慢煤炭减量步伐,“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渐增加。 这标明,我国煤炭消费的“峰值”将于2025年到来。
往年以来,由于煤炭供应骤然紧张,煤化工企业普遍“吃不饱“。 《意见》使不少企业再一步看法到,今后煤炭“量缺价高”将成为制约煤化工开展的关键瓶颈。
往年三季度以来涉及我国20余省市突然迸发的“拉闸限电”危机,面前的要因就是缺煤。
我国煤化工曾经成为继煤电之后,消耗煤炭最多的产业,是煤炭的第二大用户。 据统计,我国煤炭年消费总量为40.8亿吨,其中发电消费动力煤34亿吨,占煤炭消费总量的83%;其他17%则关键为煤化工用煤,约5亿吨以上。
在一些煤炭富集地域,由于煤化工产业开展的速度远高于煤炭产能释放的速度,使得原本富足的煤炭产量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以蒙东地域为例,这里是我国褐煤的主产区,储量丰厚,过去煤炭贱比白莱,2005年外地褐煤多少钱每吨仅几十元,眼下却超越300元/吨。 由于多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和煤电项目的上任,该地域煤炭紧张状况已继续多年,无论是发电项目、还是煤化工项目都因缺煤而“半死不活‘,由于煤炭”量缺价涨“,使妥外地多个煤化工项目因缺煤日子很不好过,消费负荷难以保证,企业继续盈余;而煤电项目也因缺煤而不能正常发电,有的坑口电厂都难以保证煤炭需求。 而据了解,这决不是蒙东一地独有的状况,如比陕西榆林、神木,内蒙鄂尔多斯等地的拉煤卡车排起了长龙,我国多个富煤地域出现煤炭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
往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多少钱一路走高,国际大宗化工商品居高不下,对煤化工构成极大利好,简直一切的煤化工项目都有钱可赚,高油价支撑煤化工开工率清楚优化。 于是,各地煤化工企业开足马力抢抓市场契机,这样一来,煤化工开工率远高于去过几年,煤化工对煤炭的需求愈加旺盛。 据测算,2021年煤化工用煤或参与5000万吨,平均每月增长400多万吨。 有人测算,“十四五”时期,假设油价不时处于相对高位,2025年煤化工用煤量将比2020年底参与约1.2亿吨。
最近,国度正在加大煤炭市场的干预力度。 10月19日,国度发改委就缓解以后动力危机推出了鼎力释放煤炭产能、稳如泰山参与煤炭产量、引导煤价回归合理水平等8项措施,煤炭紧张局面末尾出现好转,各地“拉闸限电”已有好转。 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性措施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有关部门在思索煤炭总量控制时,假设疏忽了煤化工产业对煤炭的刚性需求,煤炭“量缺价高”的现象还将常年存在下去。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