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7月全球销量延续七个月增长 创历史同月最高纪录 (丰田7月全球销量增长0.7%)
丰田汽车公司周四表示,受北美微弱需求以及中国市场混合动力和新电动车型微弱表现的支撑, 7月份全球销量延续第七个月上升。
该公司7月份全球销量同比增长4.8%,至899449辆,创下历史同月销量纪录。
受北美和中国微弱需求的推进,丰田7月份全球汽车产量增长5.3%,为延续第二个月增长,也创下当月最高纪录。
以上消费和销售数据均包括丰田的朴素品牌雷克萨斯。
11月汽车市场剖析(完整版):当月销量继续坚持两位数增长
导读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1月,汽车产销同比继续坚持加快增长;乘用车销量增幅超10.0%;商用车继续大幅增长;新动力汽车高速增长;出口市场超预期回暖。 1-11月,汽车累计产销降幅收窄至3.0%左右;乘用车下滑幅度缩减;商用车增幅超两成;新动力汽车累计销量增速往年终次由负转正;出口降幅较1-10月收窄5.4个百分点。
要·点·速·览
?汽车全体:11月销量277.0万辆,增长12.6%;1-11月销量2247.0万辆,降低2.9%
?乘用车:11月销量229.7万辆,增长11.6%;1-11月销量1779.3万辆,降低7.6%
?商用车:11月销量47.2万辆,增长18.0%;1-11月销量467.6万辆,增长20.5%
?新动力汽车:11月销量20.0万辆,增长104.9%;1-11月销量110.9万辆,增长3.9%
?汽车出口:11月出口量12.2万辆,增长46.7%;1-11月出口量85.0万辆,降低7.3%
产销总体
11月产销又创往年以来新高,乘用车再超200万辆,商用车继续坚持两位数增长
11月,扩展内需战略以及各项促进消费政策继续发力,国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开展任务成效清楚。 全行业消费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回暖,务工继续改善,物价总体颠簸,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转延续稳如泰山恢复态势。 基于此,11月产销同比继续坚持增长,行业情势出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尤其是当月销量坚持两位数增幅,累计销量降幅已收窄至3.0%以内。
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月,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势头,产销量均创年内新高,区分到达284.7万辆和277.0万辆,环比区分增长11.5%和7.6%,同比区分增长9.6%和12.6%。 1-11月,汽车产销区分成功2237.2万辆和2247.0万辆,同比区分降低3.0%和2.9%,降幅与1-10月相比,区分继续收窄1.6和1.8个百分点。 (见图表1、2)
从单月销量数据可见,其已数月屡破200.0万辆,销量同比增速也成功“八连涨”,并且延续七个月坚持在10.0%以上。 其中,11月销量又一次性创下往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也创下近年同期最好水平。 (见图表3)
乘用车
11月产销再度刷新往年以来最高纪录,MPV产降销升,其它细分范围继续增长
随着疫情影响不时弱化,国际汽车市场放慢复苏,消费需求继续扩展,在多项促消费政策、车展以及各地相继推出的多种方式促销活动等要素的带动下,11月乘用车市场延续增长特征,其对全体车市的回暖奉献也进一步加大,其中SUV、交叉型乘用车继续加快增长。
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月,乘用车产销区分成功232.9万辆和229.7万辆,也创下往年以来的新高,环比区分增长11.8%和8.9%,同比区分增长7.5%和11.6%。 1-11月,乘用车产销区分成功1765.1万辆和1779.3万辆,同比区分降低8.1%和7.6%,降幅较1-10月继续收窄2.0和2.3个百分点。
详细车型方面,11月,在乘用车关键种类中,与上月相比,四类乘用车产销均呈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MPV产量有所降低,销量小幅增长,其它乘用车产销继续坚持增长。 1-11月,在乘用车关键种类中,与上年同期相比,SUV和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均呈小幅降低,其它两类乘用车降幅依然清楚。 (见图表4、5)
从单月销量数据可见,疫情后乘用车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 其中,11月销量继续坚持在200.0万辆以上规模,当月销量及其同比增速不只又一次性刷新了往年以来的最高记载,而且二者也再度创下近三年同期新高,其中同比增速成功了延续7个月正增长的局面。 (见图表6)
商用车
前11个月累计产销仍坚持两位数增长,客车降幅收窄,货车细分市场全线继续走强
受国三淘汰、按轴不要钱、控制前期不合规车辆等政策影响,大批车辆集中推销、置换,再加上中央基建启动等要素所带来的需求红利,往年商用车产销效果表现良好,尤其是某些细分范围屡创历史记载。 其中,11月份商用车在货车微弱增长的拉动下,依然出现加快上升态势。 而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末尾之年,少数树立项目将继续推进,新基建仍将成为投资重点,业内人士以为明年第一季度商用车将会继续坚持较好形态。
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月,商用车产销区分成功51.8万辆和47.2万辆,环比区分增长10.6%和1.9%,同比区分增长20.3%和18.0%。 1-11月,商用车产销区分成功472.1万辆和467.6万辆,同比区分增长22.2%和20.6%,增幅较1-10月区分回落0.3和0.4个百分点。
分车型产销状况看,11月,在商用车关键种类中,与上月相比,客车产销呈较快增长,货车增幅略低;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量略增,销量微降,货车产销坚持加快增长。 其中,在货车细分种类中,与上月相比,重型和中型货车销量略有降低,产量呈小幅增长,其它两类货车产销均呈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微型货车销量微降,产量略有增长,其它三类货车产销均呈较快增长。 在客车细分种类中,与上月相比,三类客车产销均呈较快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轻型客车产销均呈增长,大型客车产量略增,销量小幅降低,中型客车产销依然呈较快降低。
此外,1-11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呈小幅降低,货车照旧坚持较快增长。 其中货车方面,与上年同期相比,四类货车产销坚持两位数较快增长,重型货车增速依然最为清楚。 客车方面,与上年同期相比,轻型客车产销坚持小幅增长,大、中型客车产销依然呈较快降低。 (见图表7、8)
从单月销量状况可见,往年商用车已8次刷新当月的历史记载,且其同比也延续数月坚持正增长。 其中,11月销量及其同比增速均创近三年同期最高水平。 (见图表9)
11月货车销量往年第8次刷新当月历史记载,其中重、轻型货车增长奉献清楚,并创单月销量新记载;而11月除微型货车销量小幅降低之外,其他货车车型均呈两位数增长,尤其是重型货车涨幅超三成。(见图表10)
11月客车销量达4.8万辆,环比上月增幅一成以上,与上年同期相比小幅下滑1.7%,未能延续前几月的增长态势。 当月除轻型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之外,大、中型客车均呈下滑态势。 (见图表11)
新动力汽车
11月销量打破20.0万辆,新动力乘用车创近五年单月新高,新动力商用车刷新往年销量高点
在存量竞争环境下,新动力汽车成为车市大盘回稳的关键奉献力气之一。 随着新动力汽车产业链逐渐成熟,经常使用环境优化,消费者接受度参与,政府扩展内需战略以及促消费政策继续发力,11月新动力汽车市场表现突出,当月销量出现大幅增长,成功本年度第5次刷新历年同期记载,累计销量增速也由负转正。 同时,随着新动力汽车下乡活动继续推进,除低端市场热销助推新动力汽车市场微弱上升外,“双积分”政策压力也倒逼车企末尾冲刺新动力汽车销量。
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月,新动力汽车产销继续坚持加快增长,区分到达19.8万辆和20.0万辆,环比增长17.5%和24.1%,同比增长75.1%和104.9%。 其单月产销第5次刷新了当月历史记载。 1-11月,新动力汽车产销区分成功111.9万辆和110.9万辆,产量同比降低0.1%,降幅比1-10月收窄9.1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3.9%,增速较1-10月已成功由负转正。
从动力特征来看,11月,在新动力汽车关键种类中,与上月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较快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增速均超越60.0%,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增速均超1倍。 详细而言,11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区分成功16.4万辆和16.7万辆,同比区分增长66.2%和100.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成功3.3万辆,同比区分增长136.4%和128.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区分成功288辆和290辆,同比区分增长7.2倍和28倍。 1-11月,与上年同期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增长;纯电动汽车产量小幅降低,销量完毕降低,呈一定增长。 详细来看,1-11月纯电动汽车消费成功89.0万辆,同比降低3.1%,销售成功89.4万辆,同比增长4.4%;插电混动汽车产销区分成功22.8万辆和21.4万辆,同比区分增长13.8%和1.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区分成功935辆和948辆,同比区分降低34.4%和29.1%。
从车型特征来看,乘用车是相对主力,11月占比超越九成。 当月新动力乘用车产销同比区分增长100.7%和137.0%;新动力商用车产销区分降低33.1%和28.0%。 1-11月,新动力乘用车产销同比区分增长1.5%和5.4%;新动力商用车产销同比区分降低14.2%和9.6%。 (见图表12、13)
重新动力汽车单月销量状况可见,疫情后全体市场出现攀升态势,尤其下半年单月销量同比增速均坚持正增长,因此成功了月度“五连涨”。 其中,11月销量近两年终次打破20.0万辆,当月同比增速超1倍,二者同时刷新了往年以来及近三年同期的最高纪录。 (见图表14)
重新动力乘用车单月销量可见,11月是往年单月销量第4次打破10万辆的月份,其18.6万辆的销售效果刷新了近五年来单月最高记载。 此外,当月销量同比增速翻倍,创近五年同期新高,并成功了往年“五连涨”。 (见图表15)
重新动力商用车单月销量可见,虽然其基数偏低,但月度动摇幅度仍较清楚。 其中,11月新动力商用车销量创往年以来最好水平,与上月相比增幅两成以上,不过销量同比却回落至两位数的负值。 (见图表16)
汽车出口
11月出口再破10.0万辆,创单月历史之最,同比增速为近年最好水平
受海外消费市场逐渐恢复的提振,近期我国汽车出口表现十分微弱。 11月,出口市场延续了9月份以来的恢复态势,当月出口创历史新高。 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月,汽车企业出口12.2万辆,环比增长11.6%,同比增长46.7%。 1-11月,汽车企业出口85.0万辆,同比降低7.3%,降幅较1-10月收窄5.4个百分点。
从车型特征来看,11月,乘用车出口9.6万辆,环比增长12.5%,同比增长58.6%;商用车出口2.6万辆,环比增长8.7%,同比增长15.1%。 1-11月,乘用车出口64.4万辆,同比降低0.4%;商用车出口20.7万辆,同比降低23.8%。 (见图表17)
从单月出口状况可见,11月出口量再次打破10.0万辆大关,并刷新了历史最高记载,当月出口同比增速也创近年历史新高。(见图表18)
结语
2020年我国汽车产业可恢复至上年水平,新动力汽车产销有望逾越上年
从行业开展态势来看,随着国际经济大环境的继续向好,以及促进消费政策的带动,市场需求仍将继续恢复。 但以后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如泰山性不确定性要素较多,全球疫情蔓延在欧美等国度形成二次冲击,进一步缓慢全球经贸复苏进程,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同时,近期出现的芯片供应紧张疑问也将在短期内对汽车消费形成一定影响,行业消费节拍或许会有所放缓。
近期,中汽协会对今明两年车市给出全体预判,即2020年全年销量达2530万辆,下滑2%左右,2021年有望成功4%的正增长,到达2630万辆;乘用车往年销量到达2020万辆,同比降低6%,明年将到达2170万辆,同比增长7.5%;商用车2020年总体销量达510万辆,同比增长18%,到2021年有或许出现同比10%左右的下滑,达460万辆;新动力汽车往年将到达130万辆,同比增长幅度在8%左右,而2021年估量将达180万辆,同比增幅40%左右。 尔后,国度发改委也表示,2020年全年我国汽车产业总体可恢复到上年水平,其中新动力汽车产销有望超越上年。
2023全球汽车品牌价值榜:特斯拉强势登顶,群众屈居第六
前段时期,英国品牌评价机构“品牌金融”发布了2023汽车行业报告,排出“2023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汽车品牌”榜单。 品牌价值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权衡体系,英国品牌Brand Finance作为行业中的威望,其行业视角与我们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有所偏向,品牌价值的定位为:与市场营销相关的有形资产,而排名关键取决于汽车销量、笼统口碑和知名度上下,以及未来潜力等要素的叠加。
榜单中的100强汽车品牌既包括了轿车品牌,也有商用车和摩托车品牌。 透过这个榜单我们可以以全球行业的视角,来看看我们耳熟能详的各大汽车品牌内行业中的位置,从中挑选出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中外车企。
排名 品牌 归属地 品牌价值/年增长率
1、特斯拉(Tesla) 美国 662.07亿美元/+44%
2、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 德国 587.97亿美元/-3%
3、丰田(Toyota) 日本 524.93亿美元/-18% 丰田集团
4、宝马(BMW) 德国 403.67亿美元/+6% 宝马集团
5、保时捷(Porsche) 德国 367.59亿美元/+9% 群众汽车集团
6、群众(Volkswagen) 德国 339.58亿美元/-17% 群众汽车集团
7、本田(Honda) 日本 242.19亿美元/-14% 本田公司
8、福特(Ford) 美国 222.67亿美元/-8% 福特汽车公司
9、现代(Hyundai) 韩国 158.63亿美元/+17% 现代汽车集团
10、奥迪(Audi) 德国 138.95亿美元/+0% 群众汽车集团
在前十名的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属于德国品牌的车企占据着半壁江山。 特斯拉依托于在电动车范围的强势表现,冲上了榜首的位置。 特斯拉2022年全球销量131.43万辆,其中在国际市场的销量约为43.9万辆,占全球市场的33%。 优质的产品、出色的销量、弱小的盈利才干以及电动车前景的加持,使得特斯拉超越了众多老牌传统车企,第一名理所应当。
德国奢侈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升至第二位,上年位居首位的日本丰田汽车降至第三位。 虽然2022年度丰田全球销量较上年度参与1.0%,到达960.98万辆,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但是在新动力汽车市场的表现,或许成为了拖前进的存在,并且去年遭到疫情冲击造成供应链不稳如泰山,净利润较前年同期降低14.0%,盈利才干下滑也是造成排名降低的中心要素。
11、日产(Nissan) 日本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12、比亚迪(BYD) 中国 比亚迪汽车
13、雷克萨斯(Lexus) 日本 丰田集团
14、雪佛兰(Chevrolet) 美国 通用汽车公司
15、沃尔沃(Volvo) 瑞典 沃尔沃集团/沃尔沃汽车
16、起亚(Kia) 韩国 现代汽车集团
17、法拉利(Ferrari) 意大利
18、路虎(Land Rover) 英国 塔塔汽车集团
19、铃木(Suzuki) 日本 铃木公司
20、斯巴鲁(Subaru) 日本 丰田集团
在第十二名的位置,终于出现了自主品牌比亚迪的身影。 在2022年,比亚迪仰仗着自身在新动力技术上的积聚与输入,开展得十分加快,在全球销总售量高达186.9万辆,打破了合资品牌多年的垄断,成功拿下全球新动力汽车销量冠军,并且2023年的增速也将会坚持稳如泰山,未来榜单的排名估量将会继续上升。
21、雷诺(Renault) 法国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22、吉利(Geely) 中国 吉利控股集团
23、吉普(Jeep) 美国 斯泰兰蒂斯集团
24、哈弗(Haval) 中国 长城汽车
25、凯迪拉克(Cadillac) 美国 通用汽车公司
26、吉姆西(GMC) 美国 通用汽车公司
27、兰博基尼(Lamborghini) 意大利 群众汽车集团
28、别克(BUICK) 美国 通用汽车公司
29、北极星(Polaris) 美国
30、马恒达(Mahindra) 印度
在第22名的位置,出现了吉利汽车的身影。 数据显示,2022年吉利汽车累计总销量约143.3万辆,同比下跌约8%,营业支出148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5.6%,创历史新高。 过去一年,吉利汽车继续在纯电、混动、换电、甲醇等多技术路途新动力生态规划,良好的市场表现结合新动力汽车的转型,使得吉利的品牌价值居高不下。
哈弗品牌的排名为第24名,甚至要比长城汽车还要高一些。 哈弗品牌2022年累计销量61.66万辆,占到了长城集团的半壁江山。 因此单从品牌价值来看,哈弗品牌高于长城也就或容许以了解了。
31、雅马哈汽车(YAMAHA) 日本
32、五十铃(Isuzu) 日本
33、斯堪尼亚(Scania) 瑞典 群众汽车集团
34、宾利(Bentley) 英国 群众汽车集团
35、蔚来(NIO) 中国
36、公羊(RAM Trucks) 美国 斯泰兰蒂斯集团
37、标致(Peugeot) 法国 斯泰兰蒂斯集团
38、长城(Great Wall) 中国 长城汽车
39、讴歌(Acura) 日本 本田公司
40、马鲁蒂铃木(Maruti Suzuki) 印度 铃木公司
在第35名的位置,蔚来汽车也出如今了榜单之中。 从蔚来披露的2022年财报来看,总营收打破492.7亿元,同比增长36.3%,创出历史新高,新车年交付量初次超越10万台,到达12.25万台。 或许正是这份财报展现了不错的开展态势,使得蔚来汽车的品牌价值,远高于同为自主品牌的长城汽车。
41、林肯(Lincoln) 美国 福特汽车公司
42、马自达(Mazda) 日本
43、理想汽车(LI AUTO) 中国
44、极星汽车(Polestar) 瑞典 吉利控股集团
45、斯柯达(Skoda) 捷克 群众汽车集团
46、小鹏(Xpeng) 中国
47、哈雷戴维森(Harley-Davidson) 美国
48、巴贾吉汽车(Bajaj Auto) 印度
49、劳斯莱斯(Rolls Royce) 英国 宝马集团
50、菲亚特(Fiat) 意大利 斯泰兰蒂斯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汽车的销量远不如理想,但是在品牌价值方面却成功了抢先。 尤其是进入到2023年之后,蔚来销量遇到了一定的瓶颈。 理想汽车仰仗L9、L8和L7的强势表现,目前在销量上抢先于蔚来和小鹏,且盈利才干、财务状况、市场前景均要比二者更为出色一些。
在50名的榜单之外,还有挺多中国品牌的出现。 其中,北汽福田排名为56名,西风汽车排名为59名,长安汽车排名62名,广汽集团排名为66名,一汽束缚排名为68名,中国重汽排名为71名,中国五菱排名为72名,宇通客车排名77名,西风小康汽车排名为83名,欧拉汽车排名第100名。
总结
品牌区别于其它同类行业品牌的关键标志之一就是品牌价值,消费者选择你的品牌便是意味着愈加认同品牌中外延的价值。 权衡一个品牌的优劣有很多目的,但价值目的是最关键的。 2023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汽车品牌,不能说是相对的正确,但是其中依然有值得剖析与参考的中央。 随同着汽车市场向新动力转型的大趋向,这个榜单的动摇性将会继续增大。
特斯拉是新动力汽车吗?
特斯拉是新动力汽车。
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汽车及动力公司,产销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 2003年7月1日,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共同创立。
特斯拉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发布于2008年,为一款两门运动型跑车。 2012年,特斯拉发布了其第二款汽车产品——Model S,一款四门纯电动奢侈轿跑车; 第三款汽车产品为Model X,奢侈纯电动SUV,于2015年9月末尾交付。 特斯拉的Model 3,初次地下于2016年3月,已于2017年末末尾交付。
扩展资料
特斯拉2021年3月销量创历史新高:
2021年4月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了2021年3月份中国市场汽车销量数据,特斯拉共售出辆,刷新了在中国单月销量的最高纪录。 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3销量到达辆,较上月增长85%,发明了该车型在中国市场月销量的最好效果。
而上市不久的ModelY单月销量初次破万,到达辆,较上月增长119%。 从首批交付到月销量破万,ModelY仅用短短3个月的时期。
两款车型均登上了各自细分市场销量榜的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再一次性成功了销量同环比双增长,较去年3月同期销量增长207%,较上月增长94%,且环比增长幅度呈扩展趋向,开展潜力照旧微弱。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