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动力电池走势较强 崔东树 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差异优点清楚 (7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
8月16日,崔东树发文称,7月走势较强,无论是出口,还是外销的表现均很好。纯电动车目前主力电池能量密度区间在125到160之间,近期高能量密度的稍有改善。电池企业的竞争格式构成(300750.SZ)和(002594.SZ)两者相对较强的特征。宁德时代的磷酸铁的占比份额从2024年曾经反超比亚迪,插混低迷。行业竞争变化快。
(300014.SZ)和中创新航(03931)表现较强。(300207.SZ)、瑞浦兰钧(00666)、蜂巢动力、极电的优化清楚。由于比亚迪片面转型磷酸铁锂电池,因此宁德时代、LG、蜂巢等前三家的三元电池优点愈加清楚,近期巨湾技研、亿纬锂能表现较好。
、动力电池的卸车占比
7月,我国动力和其它电池算计产量为134GWh,同比增长42%。1-7月,我国动力和其它电池累计产量为831GWh,累计同比增长43%。
目前动力电池的产量中卸车的比例在一直地降低,2021年动力电池卸车的消费电池卸车率抵达70%;2022年是54%;2023年是50%;2024年动力电池的产量中卸车的比例上升到50%,其中三元电池卸车率50%,磷酸铁锂卸车率50%。2025年动力电池的产量中卸车的比例降低到43%,其中三元电池卸车率38%,磷酸铁锂卸车率44%。
随着等产业的展开,尤其是俄乌危机带来的全球动力危机,储能等产业的电池需求增长很快,形成卸车的电池占比降低较清楚,但年终的市场回落带来占比的降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都是消费过剩和库存相对表现压力较大的。2021年和2022年动力电池的增速低于整车增速,2023年和2024年的动力电池卸车偏低,电池产量持平于卸车增速。2025年的电池消费较多,卸车起步较低,7月卸车率坚持近期高位。
、外销车型合格证电池卸车的三元占比继续降低
动力电池卸车的需求增长是超强增速的。2019年需求增长10%;2020年外销车型动力电池卸车64GWh,需求增长2%;2021年动力电池卸车155GWh,需求增长143%;2022年卸车295GWh,需求增长91%;2023年卸车388GWh,需求增长32%;2024年锂电池卸车548GWh,同比增长41%;2025年锂电池卸车355GWh,同比增长45%。
、汽车电池需求增长继续较强
电池需求增长继续较强,2025年的纯电动乘用车的电池需求增长39%,而插混乘用车的电池需求增长19%,继续较强增长。纯电动货车的电池需求也是大幅增长,抵达153%。
2025年7月的电池卸车增长抵达34%,其中商用车增长较强,尤其是7月的纯电动货车猛涨131%,而插混货车增长162%。
从电池卸车占比看,近几年动力电池的需求结构在加快变化之中。2020年还是乘用车纯电动第一,纯电动第二,纯电动公用车第三的格式,而插电混动乘用车只是第四位的外形。而到了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依然坚持第一位,而插电混动乘用车上升到第二位,纯电动货车上升到第三位,插混公用车上升到第四位,而纯电动客车降低到第五位的水平。
近几年,纯电动客车市场猛烈的降低,而纯电动公用车坚持池量上升较快。目前来看,纯电动客车从2020年的18.5%降低到2025年累计的0.9%的水平,降低了17.6个百分点。插电混动乘用车的电池用量增长相对比拟迅猛,目前曾经从2021年6.8%上升到2025年的18.1%的水平,介入11.3%,而纯电动乘用车降低到63.5%,插混与纯电持乘用车占比80%左右的相对中心的电池需求特征。
、汽车合格证产量
依据合格证电池量测算, 2024年新动力车国际市场的卸车1168万台、同比增42%较强,其中纯电动乘用车635万台、同比增21%;插混乘用车471万台、同比增85%;纯电动公用车54万台、同比增45%,这样的产量数据还是较好的。
2025年7月的新动力汽车合格证产品产量是108万台、同比增21%。2025年1-7月新动力车国际合格证697万台、同比增34%较强,其中纯电动乘用421万台、同比增48%;插混乘用车240万台、同比增15%;纯电动公用车和货车33万台,这样的产量数据还是较好的。
、配套电池企业远未充沛竞争
过去几年,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式并没有出现清楚的变化,。2025年7月配套电池企业是抵达33家的低位。由于动力电池市场的技术提高相对比拟缓慢,而规模增长特征相对清楚,因此,电池企业取得了较强的消费和卸车数量增长的特征。
原有的电池的格式没有清楚变化,看谁投资多,然后谁就能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构成主力电池企业扩张表现继续较强的特征;而中小型电池企业也有靠技术或其它方面打破取得肯定增长的机遇。因此,电池格式在高速增长中应该说总体相对稳如泰山。
但是未联系池产业变化的机遇相对较大,未来整车企业造电池或整车结合相关的企业共同造电池的趋向日益的清楚,电池企业逐渐会构成整车的中心配套的产品。
、各类车型配套电池带电量分化
目前电动汽车市场高端化的需求十分猛烈,而是相似于“老头乐”更新为小微型汽车、家庭中低端代步的需求大,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对经济型电动车的需求较高,但2024年2季度的短续航电动车不给免税政策,形成高端化清楚。2024年下半年,随着以旧换新等政策推进,小车市场回暖,微型电动车火爆,带动装机电池降低。
就供应链疑问来看,未来整车企业将日益弱小,对电池企业、对抢先产业链的控制才干会进一步增强,同时对下游的品牌营销才干的掌控也在进一步增强。在新动力的体系下,“整车为王”的特征将进一步继续表现。
、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要求降低
纯电动车目前主力电池能量密度区间在125到160之间。尤其2025年3季度表现比拟突出的是140到160的电池占比抵达36%,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2025年3季度的电池能量密度160以上的车型占比7%,相关于2024年的11%出现了清楚的降低,这关键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对三元替代带来的能量密度降低。而125以下的能量密度的产品2025年降低到了1%的比例。
、电池企业格式
电池企业的竞争格式构成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者相对较强的特征。宁德时代的2025年3季度占比降低到42%,比亚迪的占比从2020年的15%上升到2023年的26.9%;其它电池企业的占比也出现了清楚分化的态势。电池企业构成了头部企业聚集效应放缓的特征,从2022年的头两家企业72%的比例,到2025年仍坚持68%的比例,其它企业的空间有超30%左右的空间。
磷酸铁锂电池的产品差异优点清楚。比亚迪相对优良,但往年年终处于调整期。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比份额从2024年曾经反超比亚迪。2025年比亚迪继续下行,份额较同期降低10.1个百分点。亿纬锂能和中创新航表现较强。欣旺达、瑞浦兰钧、蜂巢动力、极电新动力的优化清楚。
由于比亚迪片面转型磷酸铁锂电池,因此宁德时代、LG、蜂巢等前四家的三元电池优点愈加清楚,近期巨湾技研、亿纬锂能表现较好。LG新动力由于特斯拉外销比例加大而统计改善。
国际新动力汽车成功颠簸加快开展
国际新动力汽车成功颠簸加快开展
此前一揽子奖励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产业政策措施落地失效,供应链和整车消费正常运转,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所改善。 中汽协估量,新动力汽车批发销量达45万辆,同比增长102.5%。 据悉,中国新动力乘用车占比全球新动力车份额59%,位居全球第一。 造车新权利交付量均破万辆从造车新权利交付的“效果单”可以看出,新动力汽车销量可谓“节节攀升”,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赛力斯、广汽埃安单月交付均破万辆。 其中,广汽埃安仰仗2.5万辆的交付量再次成为月度销量冠军,哪吒汽车以1.4万辆位居第二,赛力斯以1.3万辆位居第三,零跑汽车以1.2万辆位居第四,“蔚小理”交付量区分为1万辆、1.1万辆、1万辆。 蔚来汽车发布的交付效果显示,交付新车辆,同比增长26.7%;自成立之初,蔚来汽车对标的便是传统燃油车奢侈品牌的头部阵营,其交付量延续两月打破万辆。 蔚来共交付新车辆,同比增长22%。 蔚来已累计交付辆。 据悉,搭载Banyan智能系统的另两款产品ES7和ET5也将陆续交付,改换了智能座舱配件的2022款ES8、ES6和EC6也末尾供应市场。 小鹏汽车发布销量,数据显示,小鹏汽车成功交付辆,同比增长43%;延续五个季度拿下“蔚小理”新权利交付冠军。 小鹏汽车累计交付超越8万辆,为去年同期的2.1倍,继续坚持新权利销冠位置。 自交付以来,小鹏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已接近22万辆。 小鹏汽车首款面向全球的智能旗舰SUV小鹏G9行将开放预订,并将正式上市。 赛力斯集团新动力汽车交付量辆,同比增长316.78%;其中,赛力斯汽车交付量7807辆,同比增长8873,56%。 集团本年累计交付量新动力汽车辆,累计同比增长224.21%。 小康股份由“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证券简称变卦为“赛力斯”,证券代码不变。 相同销售破万辆的还有理想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广汽埃安。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交付辆理想ONE,同比增长21.3%;自交付以来,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辆。 哪吒汽车交付量辆,同比增长133.5%;哪吒汽车共交付辆。 零跑汽车交付辆,同比增长177%;已累计交付辆。 广汽埃安销量辆,同比增长138%;广汽埃安累计销量辆,同比增长135%。 新动力汽车产销量有望创历史新高新权利车企交付量群体破万辆,新动力汽车相关产业链成功较快的开展。 受新动力汽车下乡活动和各地新动力车补贴政策抚慰,新动力车销量有望继续攀升。 依据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估量新动力汽车批发销量达45万辆,同比增长102.5%。 中汽协估量,新动力汽车销量有望到达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 同时,自主品牌进军海外市场步伐将不时放慢。 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在全球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已构成涵盖基础资料、电芯单体、电池系统、制造装备的完整产业链,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处于国际抢先水平。 全国建成1万多个新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基本成功退役电池就近回收。 国务院资讯办公室举行资讯发布会,工信部资讯发言人、总工程师表示,我国新动力汽车成功了颠簸加快的开展,这在全球也有目共睹,关键有三大亮点。 亮点之一,是产销规模再创新高。 新动力汽车的产销区分成功了59万辆和59.6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 新动力汽车产销区分成功了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产销规模创新高,市场浸透率为21.6%。 亮点之二,是技术创新取得了一些新的打破。 新研制的激光雷达、国产芯片、车载基础计算平台都成功了卸车运行,技术创新水平不时被提高。 动力电池方面也取得打破,量产的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到达了全球最高的300瓦时/公斤,无钴电池到达了240瓦时/公斤。 半固态电池接近量产形态,在新动力汽车动力电池方面的产业竞争力十分强。 亮点之三,是配套体系放慢完善。 上半年新增树立充换电设备130万台,同比增长3.8倍,其中,公家桩92万个,公共桩38万个。 买新动力汽车的人比拟多,需求旺盛,公共设备树立至关关键。 目前曾经累计建成了1万多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点,基本成功退役电池就近回收,简易了用户。 总的来看,我国新动力汽车进入了规模化加快开展阶段,稳如泰山和扩展新动力汽车消费是保证汽车产业颠簸开展的关键途径,这也是前面的关键任务举措。 将进一步扩展新动力汽车的推行规模,促进汽车消费,为稳如泰山经济大盘作出积极奉献。 中国在全球新动力车份额表现继续暴增乘联会秘书长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全球新动力乘用车走势较强,到达421万辆,同比增长71%。 其中6月销量88万辆,同比增长46%;全球新动力汽车中的商用车有10万辆,新动力乘用车为主体。 ”据了解,中国新动力乘用车占比全球新动力份额59%,欧洲为第二大市场,市场份额为26%。 我国新动力份额全球第一,关键要素是国际新动力车供应保证较好和需求强,而欧洲的传统车和新动力车产销偏低。 同时,中国新动力车市场转向市场化推进,构成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从而带动全球增量。 回忆近十年全球新动力汽车销量,增速越来越快。 2012年全球狭义新动力汽车158万辆,到2015年仅有179万辆,增长缓慢;随着2016年末尾的新动力车减速开展,狭义新动力车2016年打破200万辆;2017年到达317万辆;2018年打破400万辆;2020年到达515万辆;2021年全年新动力车977万辆;2022年1-6月的狭义新动力汽车销量619万辆。 其中混合动力到达183万辆,占比30%。 从动力方式来看,全球新动力车的开展从混合动力末尾,随后逐渐进入电池为主的时代,纯电动和插混成为新动力的真正政策支持主力。 中国新动力车的开展也是从支持公交卡车的普通混合动力末尾的补贴进程。 随后客车进入纯电动时代,混动客车成为历史。 据悉,混合动力乘用车从2012年的狭义新动力93%逐渐降低到2015年的79%,随后混合动力的占比每年降10个百分点。 2019年混动市场份额下滑1个百分点,但2020年末尾减速降低,2022年份额仍降低到30%。 “2022年新动力汽车中的纯电动继续走势较强,插电混动表现逐渐走弱,普通混动相对颠簸。 ”关于全球各地新动力乘用车市场走势,崔东树剖析,中国2021年的331万辆乘用车,逾越欧洲的218万辆和北美洲的70万辆,中国优势清楚。 中国2022年1-6月的销量251万辆汽车其中乘用车234万辆,是欧洲的109万辆和北美洲的50万辆数倍,中国优势清楚。 此外,全球新动力车浸透率总体出现加快优化趋向,2022年曾经到达10%水平,其中中国新动力车浸透率到达22%,德国到达22%,挪威到达71%,美国为7%,日本为2%,因此全球新动力开展的不平衡性极为清楚。 不过,随着美国加大新动力的浸透,全球新动力车将进入强势开展的新阶段。 但从浸透率来讲,我国并未到达全球抢先的水平,未来开展空间和开展潜力是庞大的。 随着新动力汽车正在全球以超预期的速度开展,未来中国将降生全球级的新动力汽车品牌。 业内人士预测,往年全球新动力汽车销量有望初次超越10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规模大约率会到500万-600万辆左近。 同时新动力汽车市场也末尾逐渐进入车型驱动时代,往年就曾经有很多新的新动力汽车车型陆陆续续推出,而这些新车型或将成为往年下半年的中心驱动要素。
动力电池产业剧变中,宁德时代拿什么保住“一哥”位置?
继市值上逾越中国石油后,宁德时代就不时处于“风暴眼”中。
昨日,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将向现代 汽车 集团专属平台“E-GMP”打造的二款车型供应动力电池,供货时期将于2023年末尾。
对此信息,宁德时代虽然并未做出回应,但其股价却很快出现了变化。 据Wind数据显示,昨日宁德时代收盘股价大涨8.18%至404元/股。
而在6天前,宁德时代连发多个公告表示,“投资不超越120亿元树立四川宜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投资不超越120亿元树立广东肇庆动力及储能项目”和“投资不超越50亿元树立福建宁德一汽动力电池消费线扩建项目”,算计投资总计290亿元。
受此信息利好的影响,自次日收盘高开3%至379元/股后,2月4日收盘股价继续下跌至388.5元/股,涨幅到达1.97%。
早在2月1日,宁德时代就发布了一份“非地下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将解除限售和实践可上市流通的股份,占其目前股本总数的5.25%,而解禁上市流通日为2月4日。
据界面资讯统计,这次宁德时代的解禁市值为4332.89亿元,简直占到其发稿前总市值9555.5亿元的一半。 虽然目前解禁股持有者并未表态能否会减持,但资本市场对此依然表示担忧。
其实,自宁德时代逾越中石油后,其股价就不时演出着“过山车”的走势。 而这面前,或许反映着宁德时代“内忧内乱”的不稳如泰山现状。
宁德时代2020年12月31日-2021年2月9日K线图,截图自Wind
受疫情影响,去年新动力 汽车 的销售受阻,动力电池行业由此遭到动摇,需求和装机量随之下滑。 正因如此,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并不优秀。
此外,在上月接连出现的宁德时代旗下电池工厂的爆炸事情,也让其堕入持久的动乱之中。
而在外部市场方面,随着新动力 汽车 行业的开展,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却逐年加剧, 宁德时代虽依然坐在“一哥”的位置上,但身边的要挟并不少。
先不说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国际动力电池厂家的追逐,LG化学及松上等海外电池厂商近几年也末尾逐鹿国际市场、并紧追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逾越中国石油,外界将此视为新动力 汽车 将逐渐替代燃油车的信号。
在群雄并起的时代里,宁德时代能否能坐稳动力电池“一哥”的位置?
“基本满意。”
十四年前,曾任中国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表示,彼时的中国石油确实能撑得起这个评价。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A股风景上市,首日收盘价一度被投资者推高到48.6元/股,也用亿元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
殊不知,这家昔日里全球第一市值的公司,却在十四年后被一家制造动力电池的厂商在市值上所逾越。
据中国动力报报道,就在去年12月21日,宁德时代的股价涨幅超12%,当日收盘股价为325元/股,市值也随即到达了7571亿元。 一周后,在12月30日,宁德时代股价涨幅到达10.39%,收盘股价为340元/股,市值也到达7920亿元,一举逾越中国石油当日7558亿元的市值。
往年开年后,这样的涨势还在继续。 1月4日收盘时股价成功高涨15.09%至404.1元/股,这之后,股价继续飞涨直至到1月7日,收盘股价到达413.23元/股,市值到达9626亿元的新高。
不过,就在宁德时代正向万亿市值冲锋之时,却被踩下了“刹车”。
1月7日,据“宁乡发布”微博称,当日晚间湖南邦普循环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湖南邦普”)老厂车间出现爆炸起火事情。 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该公司属于宁德时代控股的子公司。
作为当事方的宁德时代对此事故虽很快做出了回应,但由于这家公司关键担任宁德时代电池产业中回收部分的业务,受此影响宁德时代次日收盘时股价为404.5元/股,降幅到达2.11%,市值在一天内蒸发203.32亿元。
尔后一周,股价的颓势继续延续。 1月11日股价继续走低,当日收盘价为390元/股,降幅为3.58%;时期虽有小幅反弹,但股价的降幅并没有失掉缓解,在八天后收盘股价降到366.11元/股的低点,当日市值也跌至9000亿元以下。
到了1月20日,宁德时代股价回涨至收盘价391.4元/股,涨幅一度到达了25.29%。 在业内看来,这一回涨与前日其发布的专利有很大相关。
1月19日,宁德时代发布了两项与固态电池相关的发明专利。 据专利文件可以看到,这两项专利都与固态电解质相关,将有利于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发扬。 自上月初蔚来推出150kWh固态电池包后,宁德时代这一专利成为这一范围又一进度。
宁德时代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受此信息的利好影响,尔后几天宁德时代的股价一路走高,于1月22日重回400元股价,当日收盘价为408元/股,市值也重回9100亿元之上。
但很快,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由于爆炸事情而堕入“泥潭”之中。
1月20日晚间,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曲靖市麟铁 科技 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发布公告称,当日上午其一个室外尾气吸收塔出现爆炸。 据德方纳米曾披露资料显示,其公司在2014至2016年均为宁德时代的前五大供应商。 此外,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占其公司总股本的40%股权。
这之后,宁德时代虽然对此爆炸事故很快做出回应,并表示只是参股相关,未介入其公司的消费运营, 但也没有挡住股价的下跌。
就在事故出现的下一周,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下跌,自1月25日收盘时的396.95元/股降至1月29日收盘时的354.11元/股,降幅到达了4.27%,这也是宁德时代在上月股价的最低点。
而到了本月初,宁德时代股价继续走低。 2月1日,其股价收盘价为350.33元/股。 但随着宁德时代连发多个扩产公告后,及时将股价的下跌再次止住。 自2月2日发布公告后,宁德时代股价末尾回调,至2月4日收盘时,股价较2月1日股价已回涨38.17元/股。
至此,从宁德时代于去年12月逾越中国石油、股价也随即到达了413.23元/股的高点后, 截至本月5日收盘其股价已演出了屡次坎坷,堪比坐上了“过山车”。
其股价的不稳如泰山,或许也反映着宁德时代颇具应战的现状。
在目前动力电池这个赛道上,已坐到“头把交椅”的宁德时代压力也不小。
去年10月,宁德时代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成功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了0.8%;成功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24%。 这也是宁德时代去年前三季度初次成功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虽然宁德时代在第三季度交了一份较为美观的“效果单”,但也无法遮盖住前三季度的颓势。 据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成功营业支出315.22亿元,同比降低4.06%;成功净利润36.82亿元,同比降低2.07%。
关于宁德时代去年前两季度的开展不利,与疫情不无相关。
随着去年年终疫情的迸发,去年上半年新动力 汽车 的产销量大幅降低。 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新动力 汽车 产销量区分为39.7万辆和39.3万辆,区分同比降低36.5%和37.4%。
“去年上半年突发疫情及政策影响造成新动力 汽车 销量群体下滑,而动力电池卸车量也随之降低,从而影响电池供应商支出。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北京商报这样表示。
在外界看来,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其营收和净利润应该会失掉上升。 但关于宁德时代而言,事情并不是如此简易,曾作为“立身之本”的技术路途已摇摇欲坠。
早在2011年,宁德时代就在福建宁德市成立,但在彼时的动力电池赛道上,已然慢了许多,它前面已有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两个已成功“自给自足”的玩家。
作为宁德时代开创人的曾毓群自然也看到了这点,于是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另辟蹊径——没有将事先市场普遍认可的磷酸铁锂路途作为主打路途,而是选择了本钱更为高昂的三元锂路途。
就在曾毓群做出这个选择后,政策也帮了他一把。
在宁德时代成立的一年后,中央发布了《节能与新动力 汽车 产业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要到达150Wh/kg以上,而在那时只要三元锂电池能到达这一目的。
于是,在政策红利的“减速”下,宁德时代于2017年借势逾越了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一举成为了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 在这之后,宁德时代继续在三元锂电池方面做着研发,并在两年后推出并量产了“811电池”。
宝马iX3搭载的宁德时代811电池,图源宁德时代官微
简而言之,811电池即动力电池正极资料中镍、钴和锰三者配比为8:1:1的三元锂电池,这一电池可以将能量密度优化至170Wh/kg,并有效的优化装载此款电池的新动力 汽车 的续航里程。
811电池虽有诸多优势,但自推出后就不时备受质疑。
首先就是电池的安保性。 据未来 汽车 日报报道,去年国际市场出现了超越20起新动力 汽车 自燃事故,这其中多为装载三元锂电的车型。 而随着去年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一场“针刺实验”,更将宁德时代的811电池的安保性送上言论的焦点。
“依照目前的技术,811电池系统做到不起火简直无法能。 假设要做到单体电芯不起火,估量会采用固态/半固态电池,或许较大地牺牲能量密度。 ” 新动力 汽车 行业专家傅复兴对车市物语这样表示。
除了安保性之外,三元锂电池目前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被挤压。
据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去年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国际三元锂电池合计卸车5.9GWh,同比累计降低8%;磷酸铁锂电池合计卸车4.7GWh,同比累计增长上升13%。 依照这个趋向,2021年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大约率会超越三元锂电池。
正如如此,去年业内一度有传言称“宁德时代会丢弃811电池”,宁德时代虽然对此启动造谣, 但三元锂电池的安保性和市场份额受挤压等“内忧”疑问依然存在。
相比于“内忧”的困扰,关于宁德时代而言,“内乱”或许更具有要挟。
其实,宁德时代前几年之所以可以坐到“一哥”位置上、并没有遭到多大的要挟,还要得益于政策的扶持。
2015年,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白名单”,国际新动力车企只要采用“白名单”中企业的电池才干取得补贴,进入“白名单”之中就有宁德时代。
借此,宁德时代在政策的扶持下驶入开展“快车道”。 2019年,包括华晨宝马、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厦门金旅、北汽、中车集团、吉利在内的各个车企,宁德时代电池的装机比例都在90%以上。
但随着当年工信部取消了“白名单”,挡在外资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墙”被推倒,这些企业就此进入国际市场再不阻碍。 而作为国际动力电池行业“一哥”的宁德时代,首当其冲地迎来了LG化学、SK等外资电池企业的应战。
据SNE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8月,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市场的15.9%,排名第一,宁德时代以15.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这之后,宁德时代虽夺回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位置,但LG化学和松下依然在其身后紧追。
其实,随着宁德时代在市值上逾越中国石油后,在业内看来一个新的动力时代就随之开启。但对目前的宁德时代而言,除了要面对自身“内忧内乱”的疑问之外,还要思索一个“老疑问”—— 如何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一哥”位置?
“关于许多竞争对手而言, 汽车 电池通常只是他们的几个业务范围之一。 但对我们来说,一切都要围着电池转,我们必需成为这个范围的最强者”。
在宁德时代创立不久,在被媒体问到关于公司及未来的思索时,曾毓群曾这样回答道。
但要让宁德时代做到这点,其实并不简易。
这是由于在新动力 汽车 行业自开展以来,就存在着一个惯例—— 鸡蛋不会放在同一个筐里。 简言之,就是任何一家车企并不会只选择一家动力电池厂商作为供应商,而是同时选择几家。
就拿特斯拉为例,就目前其电池供应商就曾经囊括松下、LG化学和宁德时代国际三大电池巨头。 “为保证其电池供应稳如泰山,我们会选择多家电池供应商来供应电池。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对媒体这样表示。
而作为国际动力电池行业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相同并不是车企的独一选择。
群众2020年豪掷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又选定万向一二三作为供应商;奔驰也投入千万欧元入股孚能 科技 。 就连曾作为宁德时代的“伯乐”——华晨宝马也在去年7月选择了亿纬锂能。
这面前的要素很简易,动力电池企业无法满足众多新动力车企的需求,为了成功消费,车企们不得不选择多家动力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 即使到了2021年,这样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未来5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加快进入到TWh时代。”
就在上月召开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云论坛上,曾毓群曾给出了这样的判别。 在他看来,2021年末尾全球锂电池行业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需求会有清楚的优化,但反观供应端,目前全产业链的产能供应增长相对较慢,有效供应缺乏。
换句话说,随着新动力 汽车 行业的加快开展,也让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但行业的基本规则并没有改动—— 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来争夺更多市场。
而从往年终末尾,众多新动力车企关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就已出现出井喷式增长。
特斯拉国产Model Y强势登陆国际市场,由于超预期降价一度造成官方瘫痪;紧接着,蔚来发布了新车型ET7,据蔚来结合开创人秦力洪对媒体表示,ET7订单量也超越预期。 在之后,智己 汽车 也发布了自己的新车型,并开放预订。
特斯拉国产ModelY和蔚来ET7,图源特斯拉/蔚来官微
除此之外,像小鹏、威马、零跑等国际新动力车企、宝马、奔驰及奥迪等传统燃油车车企也都会在2021年推出旗下的诸多新车型。
从特斯拉、蔚来,再到小鹏、宝马等车企的高速放量,都在增大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的电池供应压力。 据高工锂电机构统计,2021年国际新动力 汽车 销量预期上调至197万辆,同比增速将超越52%,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达97GWh。
为了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和抢占市场,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们纷繁末尾了扩产“运动”。
就在本月初,宁德时代就发布公告称,将在四川宜宾、广东肇庆和福建宁德投资树立动力电池基地及动力储能项目,算计投资总计290亿元。 而在2020年12月底,宁德时代宣布,投资390亿在福建福鼎、四川宜宾、江苏溧阳三地增产扩产。 短短几个月,就大手笔拿出近680亿元扩大产能。
紧接着,比亚迪也发布公告表示,将区分以现金的方式对旗下的子公司启动增资扩产。
除了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在扩产上启动减速,它们身后的动力电池厂商们也末尾奋力紧追。
上月,中航锂电宣布投资50亿元、规划产能为10GWh的项目行将迎来正式投产,二期项目规划已在启动中。 而在去年,国轩高科柳州10GWh动力电池消费基地也末尾开工;蜂巢动力宣布投资155亿元在欧洲树立24GWh电池工厂。
但是,就在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做着扩产的同时,也末尾觉察仅仅经过原来的扩产方法很难赢得更多市场,由于从去年末尾已有很多新动力车企已不甘被电池厂商“卡住脖子”,末尾亲身下场规划电池业务。
去年9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电池日”上发布了旗下的新动力方案,并表示在两到三年后,当成功自给自足后,不扫除向外输入电池产品。 再到往年,蔚来、智己 汽车 和广汽新动力均已推出的旗下新电池技术,连线出行曾在《特斯拉、蔚来、广汽的1000公里续航电池,是真技术还是新噱头?》一文中启动了详细论述。
“虽然像蔚来、智己 汽车 等车企及品牌目前在电池方面,还在与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协作,但在这些车企摸透电池消费工艺后,很大约率会真正自研电池,就像特斯拉那样,这样可以让本钱降到更低。 ” 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从业者对连线出行表示。
正因这样,宁德时代为了在新的时代下,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位置,不再仅对动力电池业务启动继续规划和研发,也末尾向其他业务末尾拓展。
据北京商报报道,自去年末尾宁德时代投资了包括同类电池厂商,并涉足抢先电池原资料端、证券、 汽车 制造、人工智能及智能驾驶等范围。 而在往年1月,宁德时代还介入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的C+轮融资。
宁德时代投资地平线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在业内看来,宁德时代末尾向供应链上下游及新兴 科技 范围投资并不异常,介入投资和规划其他范围业务不只可以稳如泰山供应、平摊风险,也能优化其内行业中的竞争力。
如今来看,随着新动力 汽车 行业的加快开展与普及,可以确定的是,宁德时代市值逾越中国石油并不是开展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终点。 只不过,宁德时代要想在新动力时代下继续稳坐“一哥”位置,就 要求跟着时代变化随时主动反击。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