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集团 盈余 被立案面前的资本困局 (际华集团盈余能力分析)
《媒体》谢莹洁
8月8日,一纸《立案告知书》让市值两百余亿元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际华集团”,601718.SH)际华集团成为言论漩涡中心:中国证监会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对其立案考察,时期恰恰卡在股价延续两日涨停的异常坚定之后,买卖层面的狂热与合规层面的冷风同时袭来。
监管公告措辞抑制,但叠加2024年巨亏42.28亿元、计提各类减值预备31亿元的惨淡年报,以及2025年上半年再预亏的最新预告,市场仍迅速以单日跌停回应。
立案考察撞上股价异动
地下资料显示,际华集团于201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营业务为职业装、职业鞋靴、纺织、防护装具及装备的研发、消费和销售。
际华集团8月8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 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选择对公司立案。目前公司各项运营活动和业务均失常展开。
若把时针拨回一年,际华集团的困境已有迹可循:其营收从2023年的115.61亿元继续下滑至2024年的98.86亿元,同期净利润更是从盈利1.82亿元骤降至盈余42.28亿元,资产减值计提规模暴增暴露运营风险。
2024年,公司因地产项目滞销、存货涨价、应收款回收艰难等要素计提减值31亿元,重庆、长春“际华园”两大项目彻底终止被视为失血点,公司不得不在年报中坦言“对涉诉抵押资产升值或无法行动部分继续计提减值”,并强调“聚焦主业、清算低效资产”。
但是,主业相同承压:关键客户招招标推延、订单结构变化、审价要素叠加,形成产能运行率有余,固定本钱摊销高企,即使公司把、单兵装备、消防应急产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难以对冲传统军需及职业装市场的萎缩。
7月11日,际华集团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 估量归母净利润为-8000万元至-600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5000万元至-13000万元。
公司表示,业绩预亏的关键系重点客户上半年产品订单增加,形成营业支出降幅较大;因订单支出增加带来的产能运行有余,固定费用较高,毛利额降低影响了利润。
从军需龙头到巨亏泥潭
证监会此次立案并非公司初次因信息披露“触礁”。2024年11月,上交所就曾因“未及时披露向关联方提供借款、募投项目延期未实行程序”对际华集团及董事长夏前军、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等多名高管通报批判。
依据上交所奖励选择书,际华集团关键存在两项违规:一是公司未及时披露相关借款事项,且未在股权交割前及时处置相关借款事项;二是募投项目未及时实行延期的审议程序也未及时披露。
但随后,际华集团将陕西际华园转让给控股股东的子公司,际华集团未在股权交割前及时处置相关借款事项,也未就控股股东关联方借款事项及时披露
往年1月,上交所再发监管任务函,要求公司务工绩预告事项作出说明,但直至立案前未见地下回应。市场普遍推测,本次立案大约率是对既往信披瑕疵的“更新处置”,焦点仍集中在关联借款、资产转让及募投项目延期等信息能否被躲藏或提早披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业绩造假——毕竟一家已巨亏、无需再掩饰报表的公司,似乎缺少虚增利润动机。
回味无量的是,在监管利剑高举的同时,资金却在短期内疯狂涌入:8月6日至8日,际华集团股价从4元/股左近起步,最高冲至5.78元/股,三日涨幅逾20%,年内涨幅一度逾越85%,成交量急剧加大,股吧里“”“”等概念喧嚣尘上,公司不得不紧急廓清“未触及脑机接口相关业务”,控股股东亦表示“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仍未能阻止立案次日跌停板封单骤增。
原来,往年年中,国度多个部门结合公布《关于推进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展开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才干清楚优化,构成安保牢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出全球前列。
在往年6月底延续三个买卖日涨停后,际华集团公告称,关注到了部分媒体将公司列为脑机接口概念,截至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及现有产品体系未触及脑机接口相关范围。
通常上,脑机接口的技术与项目都属于“控股股东”新兴际华集团的科研规划,作为上市主体的际华集团并不介入,也未展开相关业务。公司也屡次廓清“主营未触及脑机接口”。
关于投资者而言,更需警觉的是后续行政奖励落地或许触发的民事索赔。依据现有司法解释,2025年8月8日收盘前买入且尔后卖出或继续持有并出现浮亏的投资者,已具有初步索赔资历,最终获赔范围与金额将由法院裁定,这也意味着公司未来或许面临新的赔偿支出及声誉损耗。
而公司层面,能否在监管考察、业绩下滑、资产减值三座大山下成功“瘦身健体”,将选择其能否摆脱盈余的魔咒:一边要处置剩余地产包袱,回笼现金;一边要在军品订单提早、民品竞争剧烈的环境中找到可继续盈利的新支点;同时还要修复因重复信披违规而受损的市场信任,任何一环掉链子,都或许令这家老牌军需央企继续滑向边缘化。
从昔日军需龙头到今天盈余与考察双重漩涡,际华集团的境遇为一切央企上市公司敲响警钟。眼下,公司能做的唯有配合考察、彻底整改、减速剥离非中心资产,并用可验证的业绩与透明度赢回市场信任。(思想财经出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