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18.HK 净利润33.4亿元 京东物流 中期业绩 同比增长14.1% 营收 净利润额均超市场预期 总支出达985.3亿元 (02618京东物流股票行情)
8月14日,京东公布2025年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截至6月30日,京东物流总支出抵达985.3亿元,同比增长14.1%。经过技术赋能、网络规划优化和精细化控制等举措,有效优化了资源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本钱,盈利水平稳健优化,上半年京东物流经调整后净利润达33.4亿元,营收、营收增长及净利润额均场预期,第二季度一体化供应链支出增长达26.3%,领跑行业。
长电科技:业绩继续迸发式增长,股价已企稳或将开启新一波下跌?
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集成电路封测作为芯片制造产业链中无法或缺的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是成功半导体国产替代路上必需攻克的一关。
特别是进入“后疫情时代”后, 全球经济复苏远超预期,5G、新动力等范围开展迅速,相关产品的需求量激增 ,释放出了宽广的市场空间。
以长电 科技 为中心的封测巨头迎来史无前例的市场机遇。 特别是 在长电 科技 常年下跌的背景下,其股价有望成功改动,或将企稳上升 。
地下资料显示,长电 科技 关键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分立器件制造销售等。 作为全球抢先的集成电路制造和技术服务提供商 ,公司的产品被普遍运行于通讯、家电、资讯、工业智能化等范围。
众所周知,我国三大封测巨头区分为长电 科技 、通富微电和华天 科技 。
那么,相较于后两者,长电 科技 又有哪些优势呢?
一、无可匹敌的行业龙头优势;
截止3月11日收盘,长电 科技 、通富微电、华天 科技 的总市值区分为461亿元、232亿元、363亿元。
相较于后两者,长电 科技 的市值更高、营收占比更大、净利润更多。
理想上,长电 科技 作为全球第三、中国大陆第一的封测企业,技术研发实力方面曾经跻身全球封测行业的第一梯队,无论是从技术的片面性或先进性来看在国际均处于相对抢先位置。
特别是2022年注册制行将片面实施,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必将更多地涌向行业龙头。 届时,作为封测龙头的长电 科技 有望取得溢价。
二、较低的估值、良好的基本面;
作为封测龙头,长电 科技 目前的pe仅为16.33,相较于通富微电的24.28、华天 科技 的25.95, 目前估值为封测三巨头中最低,与其行业龙头的位置严重不婚配 。
1月24日晚间披露2021年度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2021年净利润估量为28亿元-3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4.72%-136.2%,业绩增长速度无法谓不快。
近年来,长电 科技 净利润增长的同时,公司的国际市场市占率也在稳步优化。
中国半导体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封装测试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8%;2021年1 3季度中国封装测试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8.1%。
公司同期的支出增速区分为2020年的28.2%,2021年1 3季度的16.8%, 均远高于国际封测市场平均增速 。
三、公司新建项目逐渐投产放量,研发产品不时推出,业绩有望迎来迸发式增长;
2021年底,长电 科技 发布公告,位于江苏宿迁苏宿工业园区的新厂正式投入量产。
随着新建项目成功试消费,正式进入量产阶段,长电 科技 宿迁工厂的产品组合和制造才干将失掉进一步更新 ,在不久的未来会为客户提供更为片面的芯片成品制造处置方案,成为推进长电 科技 业绩增长的弱小动力。
除了在新建厂房优化产能外,公司还继续在技术研发范围加大投入,以提高公司产品的 科技 含量和中心竞争力。
目前, 公司已具有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的封装和测试才干,并且已批量供应光伏和充电桩等行业 。
可以预见,“产能扩张+新技术的投入经常使用”,将会成为双引擎共同推进长电 科技 的营收迈上新台阶,也将大幅提高长电 科技 的盈利才干。
四、国度大基金已成功阶段性减持,股价正处于 历史 低位;
自2020年10月15日至2021年11月4日,国度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共减持长电 科技 5%股份,持股比例由19%降至14%。
而在此时期,长电 科技 的股价由37.77元跌到了32.42元,跌幅到达了14.1%。
受大盘拖累,以及半导体板块全体调整等要素影响,长电 科技 的股价目前仅为25.88元,相较于大基金减持终了时的股价,涨幅仍高达20%。
我们要清楚地看法到,虽然大基金减持了5%的股份,但 依然持有长电 科技 14%的股份、依然是长电 科技 第一大股东 。
减持并不意味着国度大基金不看好长电 科技 下阶段的开展,而是为了让国度半导体行业更好地成功全体开展,尤其是在国度大基金二期末尾逐渐规划的背景下。
那么,长电 科技 就真的是完美无缺的吗?
答案显然不是。
以后A股市场上,各个白马股的股东人数激增,如中国安康、格力电器、三一重工等。
长电 科技 自然也不例外。
自19年第三季度末尾,随着公司股价的飙升,长电 科技 的股东人数也开启了一路下跌的形式。
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长电 科技 的股东人数到达了36.47万,较19年股东人数低点增长超越250%。
最新披露的基金四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16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持有长电 科技 ,持股数量环比上季度降低34.4%;持股市值环比增加2.31亿元。
从上述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楚感知到, 长电 科技 的筹码逐渐转移到散户手中。 这是所以白马股的通病,也是当下长电 科技 股价下跌的最大阻力。
随着长电 科技 逐渐聚焦高附加值、加快生长的市场热点运行范围,以及新建产能的投产放量,公司的业绩不扫除迸发式增长的或许性。
尤其是在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公司股价却大幅下跌。
这使得长电 科技 的投资价值愈加凸显。
那么大家怎样看长电 科技 下阶段的走势呢?
欢迎在评论区给出你的见地!
宁德时代:发布业绩快报半日股价下跌8%,但一切似是预料之中
2月27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快报。 依据报告,宁德时代2019年成功营业总支出455.46亿元,同比增长53.81%;营业利润55.31亿元,同比增长32.68%;利润总额55.25亿元,同比增长31.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56亿元,同比增长28.61%。
虽然目前暂不能确定毛利率的变化状况,但其2019年的营业利润率为12.1%,相比上年14.1%降低了两个百分点。
依据地下数据,第一电动研讨院整理了宁德时代2014-2019年间营业总支出表现,可以看出,其营业总支出不时坚持着稳如泰山高速增长态势。 前两年由于基数较低,同比增长均在100%以上,2017-2019年的同比增长率区分为34.4%、48.1%和53.8%。
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除了2018年有所下跌,其他年份均为正增长,2019年的表现也是近六年的最高水平。
不过这一份表现不错的业绩快报,似乎并未在资本市场惹起反响。 2月28日收盘,宁德时代()便下跌了约6个百分点,截至半夜收盘,宁德时代股价为137.79元,跌幅为7.82%。
依据半夜收盘时的大盘信息,深证指数下跌了4.44%,宁德时代所在的创业板下跌了5.03%。
关于宁德时代今天上午跌幅超越大盘的表现,有人以为是其昨天发布的业绩效果未达预期惹起的连锁反响。
但也有许多业内人士并不这么看。
一名不愿具名的媒体人士通知第一电动网:“受外盘影响今天股市大盘下跌,宁德时代的业绩效果是在道理之中的。 去年末、往年终的时刻,大家就都预料到了,因此下跌动力曾经被前期消化。 像宁德时代这种确定性高的公司,普通不会在出业绩时有太好的股市表现。 ”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道:“股市很多较差的公司,业绩假设出人预料地反转,会在报业绩的时刻股价下跌,毕竟大家都很难想到。 这样的业绩信息才有信息量,市场会给出补涨,但宁德时代显然不属于这样的公司。 ”
在该金融人士看来,虽然此次宁德时代发布的归母净利润略低,但绝没有到不达预期这么夸张,毕竟2019年新动力行业的开展并不好,行业都面临着降价的压力。
2月28日,中信证券新动力汽车行业团队就宁德时代此次披露2019业绩快报作出评论:宁德时代业绩快报基本契合预期,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深度绑定国际主流电动车企,并减速全球配套供应,进入了全球主流车企供应链,将引领动力电池行业开展,生长确定性高,维持“买入”评级。
作者:邓娅
增收不增利,跨国车企Q1业绩不佳由于“中国”?
近日,跨国车企相继发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
在阅历了疫情影响、供应链充足、原资料多少钱疯涨后,往年被很多汽车企业以为是市场回归的一年。 但与此同时,在往年第一季度中,受中国汽车市场变化的影响,很多跨国车企的销量、营收、利润都有所变化。
从跨国车企一季度财报的全体数据过去,群众、宝马、通用、沃尔沃等企业的营业支出都在坚持下跌态势,甚至沃尔沃的营收同比增长到达了29%,即使如此,他们的净利润也在下滑之中,且幅度普遍相对较大,有品牌甚至到达了60%以上。
在已发布业绩的7家车企中,只要奔驰坚持了利润的稳如泰山增长,福特成功利润的大幅优化。 虽然因假期等个方面要素,一季度是汽车市场中相对的旺季,但跨国车企的表现仍低于预期。 除此之外,中国市场销量的降低和关于电动汽车方面的开展也是惹起业绩变化的关键要素。
车企普遍增收不增利
从发布一季度业绩的跨国车企数据看来,最清楚的一个现象在于车企前三月份营收支出都在参与,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除了奔驰的营业支出增长幅度在个位数以外,其他跨国车企的增长幅度都到达了两位数,且少数都在20%以上。 关于营业支出的参与,行业人士以为这是全体销量参与的缘故。 其中群众一季度关键得益于欧洲、北美市场销量复苏,以及产品定价改善发生的积极影响,集团营业支出微弱增长。
群众汽车集团一季度业绩数据
从车企一季度的销量数据看,除了宝马出现1.5%的微降外,其他车企均坚持稳如泰山的上升态势,虽然幅度不大,但仍出现出良好态势。
即使车企的销量在营收上做出较大奉献,但跨国车企的利润却没有清楚参与,甚至出现大幅下跌状况。 从群众和宝马两家利润下滑较为严重的企业来看,群众方面表示关键要素在于去年同期利润受大宗商品套期保值提振而被夸张,与此同时,宝马也提出去年的利润到达101.9亿欧元,相比2021年同期大涨259.5%。 在较高的基数之下,往年群众和宝马净利润的回归则造成同比大幅下滑。
在跨国车企利润普遍下滑的环境中,唯有福特的利润同比增长了153.3%。 福特汽车指出,第一季度的盈利水平得益于产品组合的优化、更高的净价、销量的增长,和更普遍的市场规划,而相比去年同期,由于在RIVIAN投资中市值计价的变化,福特汽车的净盈余曾经到达31亿美元。
除此之外,相关市场专家指出往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处在“多少钱战”的关键阶段中。 这也惹起了群众、宝马、奔驰等跨国车企继推出降价政策,且涵盖了大部分车型,但从最结果来看,这些车企在中国的销量、营收都没有成功有效增长,更无法在利润方面有所改善。
跨国车企在华表现未达预期
依照过去的市场表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能够在很大水平上拉动跨国车企的全体销量,并成为全球销量的关键奉献者。
相比之下,往年一季度群众、宝马、通用在中国的市场销量均有所下滑,其中通用的下滑幅度升至到达了24%以上。 从市场占比上看,群众2022年中国销量在全球的占比接近70%,而往年一季度仅为31%;宝马2022年中国销量在全球的占比为37.6%,但往年一季度为33.2%。 由此可见,往年一季度他们在中国的市场表现还没有到达2022年的水平。
关于销量的下滑,相关高层指出一部分要素在于通货收缩,另一方面则是新冠疫情的后续影响。 目前随着汽车供应链回归正轨,宝马、奔驰等车企正在处置少量的积压订单。
跨国车企一季度在华表现较弱,更关键的要素还在于3月份的“多少钱战”减轻了消费者的张望心情。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往年一季度国际乘用车累计销量为426.1万辆,同比下滑13.4%。 从这个层面来说,“降价潮”并没有给车市带来清楚增量。 而反响到跨国车企当中,降价能够带给他们的销量增长份额则少之又少,甚至被部分高端自主品牌和新权利车企抢占一定份额。
特斯拉一季度营收数据
在这些跨国车企之中,仅有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越了20%。 虽然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参与,但由于年终大幅度降价,使其中国市场一季度的营收为48.91亿美元,同比增幅为5.18%,远落后于全体增速。 同时这也造成特斯拉中公营收在全球占比为20.97%,相比去年同期小幅降低。
开展重心向电动化倾斜
虽然从一季度的业绩数据看,各跨国车企全球销量坚持稳如泰山,没有成功清楚增长,净利润也未达预期,但在电动汽车范围,群众、宝马、奔驰等主流车企都在产品、销量等层面上有了较大改良。
从销量数据上看,群众、奔驰、宝马在电动化上加快规划,其中群众往年一季度的电动车销量曾经到达14.1万辆,在德国三大车企中相对抢先,而奔驰和宝马在销量上都在6万辆左右,且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越80%。
目前,群众汽车ID.家族纯电旗舰轿车ID.7迎来全球首秀,新车方案于往年下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奔驰的EQS SUV 以及国产 EQE SUV 将在第二季度在华上市;宝马也将资源转移到昂贵车型的开发和营销上,以为电动汽车转型积聚资金。
通用和福特的电动化表现则相对较弱,此前福特野马Mach-E和F-150 Lightning这两款滞销电动车因消费终止而在销量下限制,但福特仍在经过全新举措来降低电动汽车的本钱,估量到2025年底,福特将在电气化业务方面投入超越300亿美元,从电动汽车架构和模块化技术中提高效率。 而通用也在经过缩减本钱放慢在电动汽车范围的规划,估量到2024年上半年成功共消费4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的。
关于正处于强势开展的沃尔沃汽车来说,电动车型则是关键所在。 据了解,往年一季度沃尔沃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57%,占比到达总体销量的18%,远超去年同期的8%。 在往年,沃尔沃还将推出一款全新纯电小型SUV,未来估量每年推出至少一款纯电动车型。 从这个层面来看,这意味着沃尔沃汽车将片面减速电气化转型的步伐。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