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下达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10.15亿元 (财政部下达农业救灾资金14亿)
财政部信息,近日,财政部会同农业乡村部、水利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10.15亿元,支持受灾地域积极应对洪涝、干旱等灾祸影响,放慢恢复农业消费。一是支持北京、河北、内蒙古、广东等地做好洪涝灾后救灾任务,重点对农作物改种补种、农田积水抢排、农牧渔业消费设备及水利工程设备修复等救灾措施给予适当补助。二是支持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做好干旱救灾任务,重点对增肥保苗、灌水补墒、调水运水、增打机井等救灾措施给予适当补助。
万亿增发国债项目资金落地状况,触及这26个省市!
万亿增发国债项目资金落地状况已触及26个省市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经过了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白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全部经过转移支付方式布置给中央,集中力气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补偿防灾减灾救灾短板。 本次资金中有5000亿元于2023年第四季度经常使用,剩余5000亿元结转至2024年经常使用。
截至2024年4月16日,全国范围已披露增发国债资金已落地省份包括河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浙江省等,合计26个省市,金额超越5800亿元。以下是部分省市的增发国债项目资金落地状况概览:
此外,还有天津市等省市也已有增发国债项目资金落地,详细金额和落地状况可经过相关官方渠道查询。
在资金的经常使用上,国度发改委已分批下达了增发国债项目清单。 2023年12月,国度发改委商有关部门下达了第一批项目清单;同年12月23日,又发布了第二批项目清单,共触及增发国债项目9600多个,拟布置国债资金超5600亿元。 截至此前,前两批项目触及布置增发国债金额超8000亿元,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大部分落实到详细项目。 2024年2月,依据增发国债项目实施任务机制确定的第三批项目,财政部发文提早通知中央增发国债项目预算1975亿元,共触及项目2800多个。 至此,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终了。
这些资金关键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救灾才干优化以及主干防洪控制工程、灌区树立改造、城市排水防涝才干优化等重点范围项目。 下一步,国度开展革新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催促放慢推进项目开工树立,放慢资金拨付经常使用,放慢构成实物任务量,及早发扬国债资金效益。
以下是部分省市增发国债项目资金落地的详细状况图(示例):
(注:以上仅为部分省市的示例图片,其他省市的详细落地状况可经过相关官方渠道查询并失掉详细数据。)
中国粮食产量
中国粮食产量延续8年稳如泰山在1.3万亿斤以上。
中国国度统计局12日发布,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亿斤,比上年参与73.6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延续8年稳如泰山在1.3万亿斤以上。
2022年,中国夏粮和早稻产量区分为2948.1亿斤和562.5亿斤,比上年参与28.9亿斤和2.1亿斤。 往年南边地域继续高温干旱,对秋粮消费带来不利影响。 中央财政紧急布置农业消费和水利救灾资金,各地全力抗旱救灾,强化田间控制,特别是近年来建成的高规范农田,对农业防灾减灾发扬了关键作用。 中国秋粮产量亿斤,比上年参与42.5亿斤。
详细而言,小麦、玉米产量参与,稻谷产量降低。 2022年,中国谷物产量.9亿斤,比上年参与9.7亿斤,增长0.1%。 其中,小麦产量2754.5亿斤,比上年参与15.6亿斤,增长0.6%;玉米产量5544.1亿斤,比上年参与93亿斤,增长1.7%;稻谷产量4169.9亿斤,比上年增加87亿斤,降低2.0%。
豆类增产清楚,薯类产量降低。 2022年,中国豆类产量470.2亿斤,比上年参与77.1亿斤,增长19.6%。 其中,大豆产量405.7亿斤,比上年参与77.8亿斤,增长23.7%。 薯类产量595.5亿斤,比上年增加13.2亿斤,降低2.2%。
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粮食增产。 其中,河南上年洪涝灾祸形成增产,往年恢复性增产49亿斤;新疆、内蒙古、山东、山西、吉林粮食增产均超越8亿斤。
年全国地质灾祸防治任务状况
疆土资源部通报 2011 年第 71 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注重地质灾祸防治任务。 往年以来,国务院指导屡次做出关键指示,特别是国务院第 157 次常务会议对片面增强地质灾祸防治任务作出总体部署。 2011 年 6月,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增强地质灾祸防治任务的选择》(以下简称 《选择》)。 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增强地质灾祸防治任务选择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白了各地和有关部门的职责义务。 各地域、各有关部门仔细贯彻落实 《选择》,鼎力推进防治体系树立,着力增强汛期防范任务,并取得了清楚进度。 各级疆土资源部门在深化学习贯彻落实 《选择》的同时,仔细做好汛期地质灾祸防治任务,防治体系树立和年度防治任务取得了清楚成效。 我部在前期任务基础上,结合相关部门和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疆土资源部门任务展开状况,对 《选择》贯彻落实和 2011 年地质灾祸防治状况启动了仔细梳理总结。 现将有关状况予以通报。
一、地质灾祸基本状况及其特征
截至 2011 年 12月20日,2011 年全国共出现地质灾祸 起,其中滑坡 起、崩塌 2299 起、泥石流 1380 起、空中塌陷 352 起、地裂痕 86 起、空中沉降 29 起。 形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富损失的地质灾祸 117 起,243 人死亡,32 人失踪,137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40 亿元。 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祸403 起,防止人员伤亡 3.5 万人,防止直接经济损失 7.2 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往年地质灾祸出现数量接近一半,死亡失踪人数降至缺乏十分之一; 与过去 5 年同期平均数相比,出现数量相当,死亡失踪人数降至缺乏三分之一。 往年的地质灾祸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要素以降雨、地震等自然要素为主,累计 起,占总数的 90%。 9月份,陕西、四川等省延续出现较强降雨环节,部分地域出现多日强降雨,引发地质灾祸 1765 起,形成 72 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财富损失 14 亿元。
二是地质灾祸类型以滑坡为主,全国合计出现 起,占总数的73%。 滑坡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在强降雨条件下出现群发性。 如 9月18日,汶川地震影响区的南江县受降雨影响,引发地质灾祸 765 起,形成 14 人死亡失踪,多处基础设备受损。
三是地质灾祸及其形成的人员伤亡关键出现在中西部山地丘陵区,其中山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等 7 省 (区)共出现 起,形成 227 人死亡失踪,区分占总数的 82%和 83%。
四是主汛期地质灾祸多发,从 6月至 10月,全国共出现地质灾祸 起,累计形成 217 人死亡失踪,区分占总数的 96%和 79%。
各地经过组织展开排查巡查复查任务,共确认重生地质灾祸隐患点 1.9 万处,要挟人员 76.4 万人。 对要挟人员和财富安保的隐患点,及时展开了应急处置,并纳上天质灾祸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体系。
二、防范任务部署早落地实
各级疆土资源部门仔细做好地质灾祸防治的组织、协调、指点和监视任务,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富安保作为地质灾祸防治的最低价值准绳。
一是部署任务缜密及时。 2011 年 2月召开年度地质灾祸防治趋向预测会商会,剖析情势,判别趋向,确定防范重点。 3月下发通知,提出总体任务要求。 4月召开全国汛期防治任务视频会议,启动片面发动和部署。 5月启动地质灾祸气候预警预告任务,为社会群众和相关部门提供防灾信息。 7月依据防灾总体状况,召开紧急视频会议,启动再发动、再部署、再落实等。 往年以来,我部针对降雨、雨雪冰冻、融雪等收回防灾通知 30 余次,各省级疆土资源部门共召开地质灾祸防治会议129 次,收回通知 1653 份。
二是审核指点突出重点。 在汛期防灾关键时期,部指导亲身带队赴汶川、三峡库区、西南山区、西北黄土地域指点审核地质灾祸防治任务。 2011 年我部共派出50 多个由部指导、司局长带队的任务组,汛期启动了 7 大片区地质灾祸防治专家常年驻守 18 个重点省份展开巡回审核。 各省级疆土资源部门共组织展开催促审核407 次,组织专 业 技术 人员 4.1 万 人 指 导 各 地 展开 地质灾祸 隐患 排 查 巡 查 复 查任务。
三是监测预警及时准确。 疆土资源部与中国气候局结合下发文件,进一步推进地质灾祸预警预告服务任务。 共制造预警产品 153 份,经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疆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发布,新增疆土资源手机报、微博空间等手腕,向社会群众及时发布信息。
四是应急处置迷信有效。 针对突发地质灾祸,我部派出 30 个应急任务组,省级疆土资源部门派出 3106 个任务组,协助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展开地质灾祸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任务,全年没有出现次生地质灾祸形成人员伤亡事故。 部地质灾祸应急控制办公室和应急技术指点中心坚持做好应急值守任务,共 700 多人次介入应急值守,报送有关信息 600 多条。
三、地质灾祸防治才干失掉清楚优化
经过增强群测群防、预警预告、迷信研讨和教育培训等任务,地质灾祸防治才干失掉优化。
(一)基层地质灾祸防治才干失掉增强
一是经过展开以县 (区、市)为对象的群测群防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等的 “十有县”树立,县级地质灾祸防治才干失掉清楚提高。 目前,全国 “十有县”总数到达 1337 个,掩盖 95%以上的地质灾祸高、中易发区。
二是专业技术力气不时增强,全国共有地质灾祸应急专家 2500 人散布在各省(区、市)指点防治任务,3520 家地质灾祸防治资质机构合计 10 多万人承当着地质灾祸风险性评价及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任务。 往年累计有 4.1 万专业技术人员介入地质灾祸排查巡查核对、应急处置宣传培训任务。
三是依托专业防治机构展开防治技术研讨。 地质灾祸监测预警实验基地树立、地震扰动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祸防范与生态修复、严重地质灾祸监测预警及应急救灾关键技术研讨、汶川地震带迷信钻探等一批科研项目的展开,为地质灾祸防灾减灾发扬了关键的科技支撑作用。
四是群众防灾减灾看法普遍提高,经过普遍宣传培训,地质灾祸防治知识不得人心,进入千家万户,干部群众防灾减灾看法失掉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失掉优化。 我部全年针对甲级地质灾祸防治单位展开防治施工与监理培训班 38 期,共有 300 家单位、8000 多人参与培训。
五是各地增强了群测群防队伍树立,目前,全国群测群防监测员已从前几年的10 万名参与到 35 万名,他们在汛期看守着 20 万处隐患点,不畏艰险、不分昼夜、用心监测、及时预告,在最困难、最风险的环境中执行着最高尚的生命义务。 2011年全国成功避让地质灾祸 400 多起,防止 3.5 万人伤亡。
(二)综合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消弭地质灾祸要挟
我部积极指点各地在扎实做好监测预警任务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工程控制和搬迁避让手腕,彻底消弭地质灾祸隐患要挟,经过展开地质灾祸防治新机制树立任务调动各方力气介入地质灾祸防治。
一是经过工程措施消弭地质灾祸隐患。 各地经过中央和中央财政资金,共实施2260 处地质灾祸控制工程,消弭了要挟 87.8 万人的地质灾祸隐患,可维护经济财富240 多亿元。 部分已成功的防治工程在应对往年汛期地质灾祸环节中发扬了关键作用。 如 2010 年 8月13日迸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的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经过实施迷信的控制工程,在往年雨情水情比去年还复杂的状况下,成功阻止了泥石流灾祸再次出现。
二是经过搬迁避让有效规避地质灾祸。 各地结合扶贫开发、新乡村树立、小城镇树立等展开受要挟群众的搬迁避让任务。 往年全国共实施 6438 处 28.1 万人的搬迁避让。 福建省将 “造福工程”搬迁避让与地质灾祸防治相结合,方案经过两个阶段的努力,成功 13 万受地质灾祸要挟群众的搬迁避让,目前已成功第一阶段的搬迁义务。 陕西省则结合陕南地域生态移民工程,方案用 5 ~10 年左右时期,将受地质灾祸严关键挟的 60 万群众逐渐搬迁至安保地带。
三是积极探求地质灾祸防治新机制。 各地在地质灾祸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控制、应急救援体系树立,组织机构和责任控制制度创新,技术力气和保险制度引入等方面都启动了积极的探求与通常。 广西梧州市积极探求控制与搬迁避让相结合的方法,将地质灾祸防治与旧城改造、新乡村树立、土地开发应用、市政树立、城市景观改造、城乡增减挂钩相结合,由点及面,化主动防灾为主动防灾,既消弭了地质灾祸隐患点百姓所受的要挟,又经过树立新的社区让百姓安居乐业。 江苏镇江、甘肃兰州、重庆、山西灵石等地政府积极引导、吸引社会技术力气和资金介入地质灾祸防治。
四、各地各部门深化贯彻落实 《选择》
《选择》作为新时期地质灾祸防治任务的纲领性文件,失掉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注重,贯彻落实任务深化推进。
(一)中央党委政府狠抓落实
各级中央党委政府狠抓 《国务院关于增强地质灾祸防治任务的选择》的贯彻落实任务,加大机构、人员和经费保证力度,增强详细防治义务部署,增强演练培训等手腕运用。 一是从组织机构上,全国已有 24 个省 (区、市)明白地质灾祸应急控制机构,27 个省 (区、市)明白地质灾祸应急技术指点机构,224 个市及近1000 个县增强机构树立。 山东、陕西、甘肃等省已将地质灾祸防治任务归入指导年度考核内容。 二是从经费投入上,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 50 多亿元,是 2010 年的 2.1 倍,其中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广西、山西等省财政大幅加大投入力度。 三是措施落实上,各地加紧部署调查任务,广东省提出展开全省山区重点县地质灾祸详细调查和要挟 100 人以上及饮用水源地等严重地质灾祸隐患点的详细勘查目的。 四是应急演练上,2011 年全国共组织展开不同规模地质灾祸演练 2563 次,参与人数到达 100 多万人。 经过演练示范,险情出现时,中央决策武断,避险路途场所明白,防灾减灾效果清楚,对往年因灾死亡失踪人员增加发扬了关键作用。 五是培训教育上,各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鼎力展开防治知识宣传与培训。 四川省在汛期培训群众 200 多万人,浙江省组织专家深化基层展开 “送一套书、贴一幅画、放一部片、讲一堂课”的地质灾祸防治 “四个一”活动,对 多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展开培训。 安徽省展开 “六个一”贯彻学习 《选择》活动,编制 《学习问答30 题》,对 《选择》 启动深化解读和宣传。
(二)各相关部门亲密配合
各相关部门全力支持,仔细组织展开相关范围内的地灾防治,加大地质灾祸防治资金和技术力气投入力度,部门分工协助的防治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中编办积极支持,我部在相关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区分加挂了地质灾祸应急控制办公室和应急技术指点中心牌子,装备专门控制干部和技术人员。 二是财政部进一步加大了特大型地质灾祸防治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由 2010 年的 14 亿元参与到 25 亿元; 交通运输、铁路系统区分投入资金 16.6 亿元和 10 亿元,展开 6585 公里国省支线公路和铁路沿线山洪地质灾祸防治; 民政部、财政部加大地质灾祸救灾资金投入。 三是开展革新、教育、科技、环境维护、住房城乡树立、交通运输、旅游、动力等部门在制定实施有关规划和工程树立环节,重点增强地质灾祸防治和易灾地域生态环境评价和监管,国务院三峡办积极推进三峡后续任务规划地质灾祸防治内容的实施。 四是水利部先后派出 19 个审核组赴各地催促审核山洪灾祸的进攻及非工程措施项目树立任务; 气候部门在重点地域树立 1300 个乡镇智能气候站、5000 个暴雨监测站,增强雨情灵活监测; 铁道部组织展开铁路沿线的地质灾祸隐患重点排查。 五是束缚军和武警部队积极参与突发地质灾祸抢险救援,共出动兵力 人、民兵预备役 人、车辆机械 1420 余台、直升飞机 11 架,圆满成功各项义务,累计转移、挽救群众 2.9 万人。
五、精心谋划,扎实做好下一步任务
地质灾祸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且我国地质地貌复杂,全球极端气候事情频发,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还需一段时期,我国地质灾祸防治任务面临的情势依然十分严峻。 我们将在谋划久远的同时,扎实做好以后任务。
一是继续做好 《选择》的贯彻落实,完善地质灾祸防治体系。 继续深化贯彻落实 《选择》,积极主动指点、催促各地制定相关贯彻落实意见和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将目的、义务、措施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 《选择》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配合国办展开 《选择》贯彻实施的催促审核。 继续展开以优化县级防治才干为目的的地质灾祸群测群防规范化树立,展开 《国度突发地质灾祸应急预案》修编和调查评价、防治工程等技术规范编制任务,增强特大型地质灾祸防治项目的技术控制和服务任务。
二是编制实施好地质灾祸防治规划,增强防治项目的实施。 《全国空中沉降防治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全国地质灾祸防治 “十二五”规划》已征求相关省和部门意见,将尽快与开展革新委、财政部结合报国务院,同时我部将积极配合开展革新委、三峡办组织实施好 《全国中小河流控制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祸进攻和综合控制总体规划》、《三峡后续任务规划》地质灾祸防治内容。
三是增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防治,扎实做好明年防治任务。 经过会商、发动、审核等部署展开年度汛期地质灾祸防治任务,做好预警预告和应急处置。 在做好惯例性任务的基础上,加大对地震灾区、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域地质灾祸防治任务的指点力度,指点各地做好地质灾祸避险搬迁任务,最大限制地防止和减轻损失,保养人民群众生命安保。
附件: 2011 年各省 (区、市)地质灾祸防治状况统计表 (略)
疆土资源部
二〇逐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