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老将履新长生人寿副总!历经十七年中层冬眠与三年耐久离场 (日本老将)
机构之家留意到,长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人寿”)高管于近日出现变化:54岁的大滨辉久升任副总经理(沪金复[2025]399号)。这位日本生命保险派驻的资深干将,在长生人寿经验近十七年的中层冬眠与三年耐久离场后,终于跻身公司决策层。
而此刻的长生人寿,2025年一季度,其保费支出同比下滑41.1%,偿付才干也已迫近监管红线。在此背景下,大滨辉久重回高管团队,这位曾在日本生命保险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资深人士,能否为这家AMC背景且已归入汇金系的险企注入新的生机,仍待观察。
日方代表大滨辉久回归,公司顶薪已较其2022年离职时砍半
现年54岁的大滨辉久是长生人寿高管团队中独一的日籍成员。2025年3月,他出任公司暂时审计责任人,四个月后正式升任副总经理(沪金复[2025]399号)。这一任命意味着,这位曾在长生人寿任职近20年的日方代表,重新进入公司中心控制层。
大滨辉久的职业生涯高度绑定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1994年从关西学院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他即参与这家日本最大、全球抢先的寿险公司,历任九州局业务推进、营业教育部副主任、营业教育课长辅佐、推进课长、国际业务部担当课长、海外保险事业部专门部长(中国室长)、保险事业中国担当部长等职,成为日方在华业务的关键人物。
值得关注的是,大滨辉久与长生人寿的咨询尤为严密。2003年长生人寿成立,大滨辉久在2005年参与成为早期成员,截至2022年的终年服务中,先后担任总经理室担任人、业务总部总经理、集团保险担当总经理等关键职位,是公司中层控制团队中的资深元老。
通常上,大滨辉久的此次升职是填补了宫川和久留下的空缺。宫川和久曾终年是公司高层中关键人物,高管序列中仅次于原总经理沈逸波。但是,随着沈逸波自2025年1月起不再担任总经理及合规担任人,宫川和久也完毕了他在公司的副总经理及审计责任人的职务。大滨辉久的上任,标志着这位资深日籍控制者正式接过了宫川和久的接力棒。
目前,长生人寿的高管团队出现较为鲜明的"长城系"烙印:现年53岁的周捷以副总经理身份身兼暂时担任人、合规担任人及董秘三职,这位IT与业务出身的"老长城"正通常掌舵;财务担任人周丽萍(54岁)相同来自长城资管。团队中市场化面孔是45岁的总经理助理兼首席投资官吕志东和49岁的总精算师何惠莉,而日方代表大滨辉久的角色,无疑为这个高度"长城化"的班子增添了些许制衡颜色。
从薪酬来看,长生人寿2024年高管薪酬体系出现出"扁平化"特征:6名高管薪酬一切集中在50-100万元区间,最高年薪仅75万元且延续两年文风不动(2022年时高达171万元)。这种近乎“吃大锅饭”的分配形式,或是业绩承压背景下的一种保守选择。
业务腰斩、资本承压,归入汇金系能否改动困境?
长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原名广电日生人寿)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中国首家获准开门的中日合资寿险公司,初始由上海广电集团与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各持股50%。2009年,资产收买上海广电所持股权并增资,2015年长城资产进一步增资至控股70%(持股51%,日本生命30%,长城国富19%),公司注册资本增至21.67亿元。
目前长生人寿业绩承压:2022年32.9%的增长不复存在,2023年勉强维持1.7%的增速,2024年跌入负增长区间,2025年一季度更是出现41.1%的断崖式下滑。更令人担忧的是盈利才干,过去十年间仅有两个年度成功微利,2025年首季盈余已达去年全年的七成,财务压力继续加剧。显然,这家合资险企正以惊人的速度滑向运营困境。
在偿付才干方面,长生人寿一季度末中心、综合偿付才干充足率为101.4%、125.7%,较去年底下滑12.7、5.9个百分点。更需警觉的是,下季度偿付才干预测显示,两者将区分降至78.0%、106.5%,降低23.4和19.2个百分点,双双迫近监管红线,情势不容绝望。
与此同时,其股东长城资产近年来虽在积极剥离非主业资产,但长生人寿的状况却成为其顺手难题。作为旗下独一的保险牌照,长生人寿继续盈余,已然沦为“烫手山芋”,屡次股权转让尝试均无果而终。在监管层要求AMC聚焦主责主业的政策背景下,股东似乎无增资志愿,而长生人寿也难以在短期内成功运营逆转,进退失据的处境愈发凸显。
更大的变局来自顶层架构调整。2025年2月,财政部一纸划转令将三大AMC归入汇金幅员,长生人寿由此主动进入"国字号"保险矩阵。但疑问随之而来:在坐拥等优质资产的汇金系中,这家既无规模优点、又受制于AMC监管束缚的合资险企,其战略价值正遭遇严厉拷问。当行业分化加剧、改造深水区来临,长生人寿的出路愈发模糊——是等候资源整合,还是在金融国资优化规划中被边缘化?时期正在给出答案。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