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万罚单 副行长群体领罚!正信银行反洗钱破绽折射外资行水土不服 (65万罚单)
中国人民上海市分行近期发布的行政奖励信息,将正信银行推至言论风口。该行因“未按规则实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及“违犯金融统计相关规则”两项违规行为被处以305万元罚款,这一金额刷新了其近年来地下奖励记载。与此同时,三位时任副行长郭某江、潘某明、肖某因对身份识别违规行为负有责任,区分被处以5万元、2万元、5万元罚款。罚单面前,运营数据显示,正信银行延续两年营收下滑、盈余加剧。
违规行为直指中心风控缺失
依据监管部门在2023年10月至12月现场审核的结论,正信银行在此环节存在清楚破绽。从操作层面剖析,开户审核流程简化、客户信息升级机制失效、高风险业务身份核验方式化等疑问,或许为虚伪账户开设、异常资金流动提供了操作空间。尤其在外汇存款范围,该行于2024年5月终止的“活期宝1号”产品,其业务特性本就对客户背景审查有更高要求。
金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则直接相关微观政策制定的迷信性与风险预警的有效性。正信银行在数据报送环节的违规,或许形成区域金融运转监测出现倾向。2024年银保监会奖励数据显示,中小银行因反洗钱内控不力被奖励占比达43%,反映出中小机构在合规资源投入、系统树立方面普遍滞后。三位副行长同时被追责,进一步暴露该行高管层对合规责任的传导机制存在断层,风险管控未有效浸透至决策链条。
业绩目的延续两年下行
财务数据提示出运营压力。2024年财报显示,正信银行成功营业支出5328.99万元,较上年降低2.87%,延续了2023年的下滑趋向;净利润盈余扩展至2256.56万元,较2023年1153.22万元的盈余额近乎翻倍。总资产规模23.59亿元,较2022年的25.83亿元缩水8.7%。作为注册资本10亿元的外资法人银行,其资产规模与盈利才干已清楚落后。
业务收缩迹象在战略调整中愈发清楚。除叫停“活期宝1号”外汇产品外,该行2025年度任务会议提出的“稳存增存”“完善授信战略”等目的,正面印证存款流失、资产质量承压的理想困境。关键股东泰京银行与卜蜂国际虽具外资背景,但近年未见清楚增资举措,资本补充渠道受限或许制约其风险抵御才干。关于延续盈余的中小银行而言,盈利方式单一、两边业务拓展乏力等疑问突出。
合规重建与战略包围的双重考验
面对监管奖励与业绩压力,正信银行在2025年任务会议中明白将“强化外部控制”与“成功股改”列为重点义务。从详细措施观察,其试图经过债券业务扩容、两边业务创新来优化支出结构,但转型成效仍需时期验证。值得关注的是,外汇业务收缩后,如何在新兴范围树立契合监管要求的获客机制与风控体系,将成为检验其合规重建成效的关键目的。
中小银行的转型困局在正信银行案例中具象化出现。当行业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合规才干比拼,缺乏科技投入与专业人才贮藏的机构更易暴露短板。监管数据显示,2024年银行业反洗钱类奖励中,触及客户身份识别的违规占比达67%,且少数随同高管追责。这要求银行肯定将合规要求嵌入绩效考核、系统树立与决策流程,而非逗留在文件传达层面。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