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南海银行 东莞 银行IPO大洗牌!顺德 重启 谁将突破三年上市荒 广州银行撤单 (东莞银行南海支行地址)

A股银行IPO市场正派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广东顺德乡村商业银行、广州银行等中小银行接连撤回上市开放,IPO进程戛但是止;另一边是东莞银行、广西北海乡村商业银行在补充财务资料后“重启”审核,与湖州银行、湖北银行、江苏昆山乡村商业银行共同构成5家“候场”银行队列。这场分化面前,折射出区域性中小银行在资本补充、战略调整与市场环境变化下的复杂博弈,也让A股银行IPO“三年零上市”的僵局愈发引人关注。

撤单潮起:顺德农商行两年IPO路终折戟

深交所官方近日披露,因广东顺德乡村商业银行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开放,深交所选择终止其审核。这距离2023年3月该行IPO开放获受理已过去两年多。时期,顺德农商行屡次因财务资料过时需补充提交,审核进程一再终止,最终未能超越A股门槛。

顺德农商行的案例并非孤例。往年1月,广州银行相同主动撤回IPO开放;而自2022年以来,安徽马鞍山乡村商业银行、江苏海安乡村商业银行、亳州药都乡村商业银行等十余家中小银行均因“战略规划调整”“财务资料升级”等要素终止上市进程。据Wind数据统计,2020年至2024年7月,A股共有18家银行提交IPO开放,其中仅于2022年1月成功上市,其他17家或终止审核,或终年停滞在“已受理”“已问询”阶段。

“银行撤回IPO开放,通常与三方面要素有关。”招联消费金融首席研讨员董希淼剖析,一是监管政策收紧,对银行资产质量、公司控制要求提高;二是银行自身战略调整,例如转向港股上市或引入战略投资者;三是市场环境变化,如估值偏低、流动性有余等。他强调:“撤回不意味着丢弃上市,待条件成熟后,银行仍或许重新提交开放。”

“复生”案例: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重启审核

在撤单潮中,东莞银行和广西北海乡村商业银行的IPO进程却迎来转机。往年6月30日,两家银行在升级提交2023年财务资料后,IPO外形由“中止”恢复为“已受理”。此前,因财务资料过时,其审核自2023年3月受理后便堕入停滞。

东莞银行与南海农商行的“重启”,为中小银行IPO注入一丝暖意。截至目前,A股仍有5家银行处于IPO进程中:除上述两家外,湖州银行、湖北银行审核外形为“已问询”,江苏昆山乡村商业银行为“已受理”,最新升级时期均逗留在2023年。这些银行均为区域性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多在千亿至万亿元之间,且普遍面临资本充足率压力。

“区域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有限,上市是‘补血’最直接的形式。”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指出,依据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中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5%,但中小银行这一目的普遍低于国有大行。以顺德农商行为例,其2023年末中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7%,虽契合监管规范,但较2022年降低0.82个百分点,资本补充需求迫切。

三年“上市荒”:A股银行IPO为何“卡壳”?

自兰州银行2022年1月上市以来,A股银行IPO已延续3年“颗粒无收”。这一僵局与多关键素有关:

第一,监管政策趋严。2023年,证监会公布《初次地下发行股票注册控制方法》,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对拟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关联买卖、公司控制提出更高要求。例如,某拟上市银行因存在“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高”“不良存款分类不准确”等疑问被监管问询,形成审核停滞。

第二,市场环境变化。2022年以来,A股市场坚定加剧,银行板块估值继续低迷。截至2024年7月,银行板块市盈率(TTM)仅为4.5倍,市净率(LF)为0.5倍,均处于历史低位。低估值下,银行上市融资规模受限,部分银行选择“等候机遇”。

第三,中小银行自身短板。相比国有大行,中小银行在资产规模、风控才干、科技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例如,某农商行因“存款集中渡过高”“单一客户存款占比超标”被监管警示;另一家城商行则因“信息科技系统存在破绽”被要求整改。这些疑问均或许成为IPO的“绊脚石”。

破局之道:中小银行如何包围?

虽然应战重重,但中小银行上市需求依然迫切。田利辉以为,未来中小银行IPO需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优化公司控制。完善“三会一层”架构,强化股权控制,防止“一股独大”或“外部人控制”。例如,某农商行经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董事会结构,成功优化公司控制水平,为上市扫清阻碍。

二是优化资产质量。 增强不良存款处置,降低拨备掩盖率,提高风险抵御才干。数据显示,2023年末,商业银行不良存款率为1.59%,较2022年降低0.04个百分点,但中小银行不良率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是差异化竞争。聚焦区域特征,展开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业务,构成比拟优点。例如,湖州银行以“绿色金融”为标签,推出“绿色信贷”“碳账户”等产品,取得市场认可。

市场展望:IPO窗口期何时开启?

随着微观经济回暖、资本市场改造深刻,中小银行IPO或迎来转机。2024年政府任务报告提出“促进资本市场颠簸瘦弱展开”,证监会也屡次强调“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此外,北交所“转板机制”的完善、港股通对中小银行的开放,也为银行提供了更多资本补充途径。

“假定市场估值上升、监管政策宽松,2025年或许发生银行IPO小高潮。”董希淼预测,但终年来看,银行上市仍需“修炼内功”,靠优质资产和稳健运营赢得投资者信任。

关于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等“候场”银行而言,重启审核仅是第一步。未来,它们需在信息披露、合规运营、投资者沟通等方面下足功夫,才干在这场资本“大考”中崭露头角。而顺德农商行、广州银行的撤单,也为行业敲响警钟: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终点。


年内3家银行终止审核,剩余7家“双增、双降”分化

年内3家银行终止审核,剩余7家银行出现“双增、双降”的分化趋向。

一、3家银行终止审核状况

二、剩余7家银行分化趋向

三、银行上市节拍放缓的要素

综上所述,年内3家银行终止审核反映了以后银行业面临的严峻应战和上市压力,而剩余7家银行的分化趋向则进一步凸显了银行业外部的差异和竞争态势。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