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 大中型银行目前已在总行和省分行层面都设立了专门的科技金融部门 (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5月22日,金融监管总局资讯发言人、政策研讨司司长郭武平在国新办资讯公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继续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顺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方便概括为“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目的是让更多的金融死水以更低本钱、更加快度流入科技创新的广袤沃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金融监管总局资讯发言人、政策研讨司司长郭武平(徐想 摄)
据郭武平引见,“3”就是政策体系、产品供应体系和专业服务体系,“4”就是四项试点,“5”就是发扬五类金融机构各自的差异化的优点。
他指出,“3”是政策体系、产品供应体系和专业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前期总局结合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一揽子科技金融政策,包括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科技金融高质量展开实施计划等。产品供应体系,我们指点银行保险机构结合科技企业特点,针对性地展开“存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等专业服务。截至往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存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远高于各项存款平均水平。专业组织体系,我们引导金融机构优化科技金融控制体制,大中型银行目前曾经在总行和省分行层面都设立了专门的科技金融部门,全国设立科技支行2178家。
“4”是科技金融4项试点,关键是为了让科技企业取得更多的终年资本和耐烦资本支持。第一个试点是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我们先后将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展到全国18个城市及其所在省份,目前签约意向金额打破了3800亿元。第二个试点是保险资金终年投资改造试点,前期最早一批是500亿元,第二批试点1120亿元,近期我们还会批复第三批600亿元试点规模。第三个试点是科技企业并购存款试点。支持部分银行在18个城市展开试点,将并购存款的期限从7年延伸到10年,存款占并购资金的比例从原来的60%提高到80%,目前一切的试点银行都曾经片面落地。第四个试点是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总局结合国度知识产权局、国度版权局推进试点,关键是处置知识产权注销、评价、处置等方面的难题。
“5”是发扬5类金融机构各自的差异化优点。我们推进构建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互补充、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力,各类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协分配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银行继续优化服务质量,为科创提供中终年、低利率的融资支持。商业银行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支持范围,近几年延续成功存款余额和户数双增长。保险机构完善产品体系,构成掩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保证。资管机构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加大股权投资力度,投早、投小、投终年、投硬科技。其他非银机构也发扬专业优点,比如提供融资租赁等特降服务,处文科技设备升级迭代快等疑问。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