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指跌1.01% 港股收盘 恒指跌0.78% B站跌超2% 美团 科网股少数走低 (科指跌2.37% 中国白银集团涨超12%)
媒体12月13日信息,周五港股群体低开,恒生指数跌0.78%报20238.21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01%报4554.23点,国企指数跌0.88%报7295.33点,红筹指数跌0.58%报3735.79点。
盘面上,科技股少数走低,阿里巴巴跌1.65%,腾讯控股跌0.63%,小米集团跌0.63%,网易跌0.66%,美团跌2.31%,快手跌1.05%,哔哩哔哩跌2.78%。内房股普遍下跌,融创中国跌超3%;中资券商股纷繁回调,跌超1%;汽车股齐跌,理想跌近2%。
公司资讯
越疆(02432.HK):拟经过港股IPO全球出售约4000万股H股股份,预期12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
李嘉诚卖出2082万股(01658.HK),持股比例降至4.96%
创维集团(00751.HK)推销船井电机彩电业务?业内人士称有接触但尚无定论。
华润置地(01109.HK):11月合约销售额258亿元人民币。
(00753.HK):成功向中航集团公司发行约8.55亿股A股,净筹约59.96亿元。
康耐特光学(02276.HK):拟2.4亿泰铢收买泰国某科技园区一块土地的一切权。
机构观念
:12月国外交策思绪明白,市场风险偏好有望优化,分子端仍有改善预期。外部扰动仍围绕远期不确定性,年底国际预期有望改善,港股性能思绪回归外部确定性。随同美债利率震荡+人民币汇率年底阶段企稳,港股跨年行情有望展开,引见高分红+内需相关种类底仓性能,同时注重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优质生长股反弹机遇。
国泰君安:2025年港股市场应对外部冲击的敏感度将有望降低,应更注重回归对自身逻辑的关注。关于2025年港股走势,判别以N字型震荡向上格式为主,阶段内不乏弹性机遇。2025年仍应积极寻觅结构,性能上以杠铃战略向两边的权重偏移为主,需更注重性能节拍,同时注重部分外需品的修复机遇。
:流程工业智能化是工业智能化的关键场景之一,近年来石化、化工等下游行业资本开支微弱,估量往年相关资本开支强度有望维持,新动力新资料等新兴行业加快展开,带来行业继续扩容,国际龙头企业技术一直打破,产品一直向智能化、软硬一体化等方向迈进,国产替代、行业整合速度放慢。
港股收盘恒指开涨1.22%,还有哪些板块也有所下跌?
1、港股收盘恒指开涨1.22%,还有哪些板块也有所下跌?
2、港股收盘恒指数开涨,从市场观察,港股高开后涨幅会继续矿大,半导体,保险,修建,,板块方面,中药,燃气,元宇宙,采矿,援助服务,电讯,烟草等,板块涨幅都在前面,板块内很多的股长,涨幅的前三名是为半导体,保险,修建,都区分下跌,跌幅的前三名,是采矿,援助服务,电讯,都区分下跌了。
3、个股方面的涨幅前三名是,宝峰时兴,新焦点,中华国际都区分下跌,跌幅前三名区分为,京伟,智慧,动力都区分下跌。
4、蓝筹股权限下跌,包括有,中国旺旺,吉利汽车,金沙中国,中国人寿,中国安康,也都涨幅。
5、恒生的板块全线翻红,除掉公用事业板块涨势比拟弱一点点,其他都涨幅比拟性大,其中包括,中国铁塔,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记香港电讯都涨幅比拟大。
6、动力板块多个股也是涨幅的比拟大的,比如有三桶油称谓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区分下跌,还有中海油服务,中集安瑞科,中石化炼化工程,也是涨幅度十分大。
7、但是从板块表现看,航空股、建材水泥、纸业股强势领涨,石油股、蓝筹地产股、中资券商股、房地产、粤港澳大湾区等板块皆现普涨行情。
8、市场经过减速急跌后在调整低位左近弱势整理,成交量加快萎缩,板块个股分化之下操作难度较大,市场慎重进攻外形清楚。
9、港股关键股指高开下跌,午后涨幅均扩展,恒指大涨,市场决计一片大好,行业板块近乎群体下跌,腾讯、瑞声等关键蓝筹皆大涨。
蓝筹和恒指有何区分 ?
蓝筹股(Blue-chipstock)一词究其渊源,来自西方赌场。 在西方赌场里,筹码分蓝、红、白三种颜色,蓝色价值为主,白色次之,白色最低。 这一概述引入证券市场价值最高的股票即被称为蓝筹股。 人们把股票市场上实力雄厚、生动的股票称为蓝筹股。 以中国香港股市为例,所谓蓝筹股则泛指历史优久、市值规模较大的绩优股。 中国香港蓝筹股代表为英资的汇丰银行、太古集团;华资的中信泰富、长江实业等公司。 过去十多年来蓝筹股是中国香港经济兴盛的推手,买卖额约占市场成交量的80%。 而其市值由于占大盘比重颇高,1%-2%的涨幅即可影响指数涨跌。 目前港股行情,随着红筹股及国企股(H股)上市公司逐渐增多,蓝筹股买卖额已降到40%左右。 恒生指数是中国香港股市多少钱的关键目的,指数由若干只成份股(即蓝筹股)市值计算出来的,代表了中国香港买卖所一切上市公司的70%市值,恒生指数由恒生银行属下恒指服务有限公司担任计算。 恒生指数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数日,基数点100点,并选出30间上市公司股票为成分股,仅供恒生银行外部参阅,直至1969年11月24日才正式向外发报,末尾点数是150点。 1984年1月2日,恒生指数参与4只分类指数,把33只成份股以行业分为4个分类: 恒生金融分类指数 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 恒生地产分类指数 恒生工商分类指数 1986年5月6日,中国香港期货买卖所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合约,1993年3月推出恒生指数期权合约,为投资者提供套戥方式,分散投资风险。 1993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初次突破点并以.43点收市。 2001年10月3日,恒生综合指数设立,提供更具普遍代表性的股市目的,综合指数包括在中国香港股市市值头200位的上市公司,共代表中国香港买卖所上市公司的97%市值,取代1998年4月20日设立的恒生100指数。 2006年11月7日由于恒生指数于早市牛气冲天,造成仅余一只的恒生指数熊证亦被收回,加上发行商增发需时,故11月8日是自牛熊证推出以来,没有恒生指数熊证挂牌买卖。 2006年12月28日12时20分,港股高开后一度下跌,半夜收市前急升到.17,初次打破点,事先报.17点,升275.44点,但又迅速跌到点的水平休市。 午市早段一度回落到只上升30多点,但收市前又迅速上升到点的高位,最终收报.91点,升276.18点,破了历史新高。 但对上日急升30.8%的中国网通回落15%,抵销恒指76.84点的升幅。 并以.91点收市,由1993年破一万点到2006年破二万点,港股市值由约2.1万亿增至13.3万亿,增长五倍有多。 2007年1月2日,恒生指数于元旦翌日复市,即使在中国及日本股市休市下,但在一众国企股及地产股急升下,恒生指数打破点,最高升至20,323.59点,以20,310.18点收市,升345.46点或1.73%,一日内把仅余三只的恒生指数熊证亦被收回,再一次性继2006年11月7日出现没有恒生指数熊证于下买卖日启动买卖。 就在一切熊证被收回后,恒生指数便在2007年1月4日急跌近400点,并录得765.1亿成交金额,打破1月3日的纪录,再创下第二高单日成交额(最高成交额是1998年8月28日中国香港 *** 入市时录得)。 不少投资者以为牛熊证发行商刻意先推高指数「杀熊」,再压低指数「杀牛」,使投资者难以获利。 2007年1月22日,恒生指数在汇丰及中国移动急升下,打破20,600点及20,700点,最高升至20,779.52点,以20,772.22点收市,急升444.50点或2.19%,一日内把两只的恒生指数熊证收回,同时创下了历史最高点和历史最高收市点数。 2007年1月24日,恒生指数创下了历史最高点和历史最高收市点数,区分是20,971.46点和20,821.05点。 上一个牛市所创的高位是.57点,于2000年3月28日创下,事先关键遭到泡沫化的科网股热潮所带动。 国企股(H股) (H Stock) 国企股,又称H股〔注〕,是指中国证监会审批后,获准到中国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 国企股在中国香港上市,无非为了在中国香港股票市场筹集资金。 由于要维持竞争力,到中国香港上市的国企股大多质素颇佳。 最早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国企股是青岛啤酒(0168),事先是1993年7月。 至今,在中国香港股票市场的国企股数目已超越四十只。 凡获准上市的国企股,均智能晋身为国企指数(即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成分股。 国企指数成分股的中选要求,与恒生指数及红筹指数(即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有异。 以行业划分,国企股触及的行业包括公路、电力、煤炭、原料、化工、钢铁、房地产、冶金等。 若以概念划分,国企股普通分为负债极重的老牌国企股(较早期上市的股份)及盈利质素较佳的国企股。 老牌国企股通常负债繁重,盈利质素乏善足陈,因此中央 *** 有意透过重组、兼并等做法改善公司的营运效率,但革新进度如何,关键视乎中央 *** 的选择。 由于老牌国企股具有以上缺陷,所以股价走势大多较为落后。 不过,当有中国减息或重组业务等利好信息出现时,它们也有被借口炒作的时机。 盈利质素较佳的国企股,亦有被基金买入作长线持有;究其要素,是外资基金希望借此分散一篮子股票组合的投资风险,兼且可以直接涉足中原一般行业。 因此,该类被基金看中的国企股,其股价走势远较老牌国企股稳如泰山,投资风险也相对较低。 ﹝注﹞ H股是以中国香港英文称号Hong Kong的字首为名,意思指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国企股。 而在美国纽约上市的叫“N股”,新加坡上市的叫“S股”。 ,参考: /question/?qid=04, *** ,蓝筹是指普通比拟稳如泰山而且大型公司的股票 而恒指即恒生指数,是由恒生银行制定的参考数据 由三十三间出色公司作为成分股的市值计算(包括:pccw 汇丰银行 恒生银行等) 国企是指中国国际到中国香港上市的公司所组成的数据 相似于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的大事记
恒生指数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数日,基数点100点,并选出30间上市公司股票为成分股,仅供恒生银行外部参阅,直至1969年11月24日才正式向外发报,末尾点数是150点。 1967年8月31日,创下历史最低收市点数则是的58.61点,要素是六七暴动引发的股灾。 1985年1月2日,恒生指数参与4只分类指数,把33只成份股以行业分为4个分类:恒生金融分类指数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恒生地产分类指数恒生工商分类指数1986年5月6日,香港期货买卖所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合约,1993年3月推出恒生指数期权合约,为投资者提供套戥方式,分散投资风险。 1992年8月4日,中信泰富成为首只晋身恒生指数成份股的红筹股。 1993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初次突破10,000点并以10,228.10点收市。 1993年12月24日,恒生指数初次突破11,000点并以11,039.80点收市。 1994年1月3日,恒生指数初次打破12,000点。 1996年11月18日,恒生指数初次打破13,000点。 1997年5月14日,恒生指数初次突破14,000点并以14,153.60点收市。 1997年6月20日,恒生指数初次突破15,000点并以15,154.40点收市。 1997年7月31日,恒生指数初次突破16,000点并以16,365.70点收市。 2000年1月3日,恒生指数初次突破17,000点并以17,369.63点收市。 2000年3月27日,恒生指数初次打破18,000点。 2000年3月28日,创下新高是.57点,事先关键遭到泡沫化的科网股热潮所带动。 2001年10月3日,恒生综合指数设立,提供更具普遍代表性的股市目的,综合指数包括在香港股市市值头200位的上市公司,共代表香港买卖所上市公司的97%市值,取代1998年4月20日设立的恒生100指数。 2006年9月11日,中国树立银行成为首只晋身恒生指数成份股的国企股。 2006年11月7日,恒生指数创下历史最高点是.38点,当日的升幅关键遭到汇丰银行突然宣布减息,升势关键由中国移动、汇丰银行及地产股上升带动。 但是在收市前半小时,市场传出中国移动会启动配股筹集资金,中国移动随即下跌3元,使恒生指数在15分钟内急跌超越250点,一度倒跌超越80点,然后大市再度倒升超越30点,最终恒指收市升2.76点,香港买卖所总成交急增至超越517亿。 2006年11月9日,创下历史最高收市点数则是.86点,,升幅关键由汇丰控股、中国移动上升带动。 2006年11月15日,恒生指数初次突破19,000点并以19,093.00点收市。 2006年12月28日,恒生指数初次突破20,000点并以20,001.91点收市。 2006年11月7日由于恒生指数于收市前牛气冲天,造成仅余一只的恒生指数熊证亦被收回,加上发行商增发需时。 2007年10月18日,恒生指数初次突破30,000点,但不能在30,000点以上收市,直至10月26日才干以30,405.22点收市,随后于10月30日收报31,638.22点,创历史新高。 2008年5月9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发布季度检讨,中国铝业()及腾讯控股()成为成份股取代长江基建()及电讯盈科(),在2008年6月10日失效。 2010年2月5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发布季度检讨,华润置地()成为成份股,在2010年3月8日失效。 2010年8月13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发布季度检讨,百丽国际()及中煤动力()成为成份股,在2010年9月6日失效。 2011年11月11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发布季度检讨,康徒弟()及中国旺旺()成为成份股,是次检讨没有剔除任何成分股,恒指成分股数目会由现时的46只,进一步参与至48只 在2011年12月5日失效。 2012年5月10日进一步参与至49只,金沙中国()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 2012年11月17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发布季度检讨,昆仑动力()成为成份股,增至50只的下限,在2012年12月10日失效。 2013年2月6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发布季度检讨,联想集团()成为成份股,中国铝业()则一如预期被剔出,恒指成份股数目维持在50只不变。 在2013年6月17日失效。 2013年5月10日 ,恒生指数公司收市后发布季度检讨,银河文娱()成为成份股,思捷全球()则一如预期被剔出,恒指成份股数目维持在50只不变,在2013年3月4日失效。 PS:单位计算为港元,最高值与最低值是以买卖中出现的极值为准,波幅的计算为最高值减最低值。 历史最高点数为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数打破31,900点,升至31,958.41点。 历史之最历史最高收市点数为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数打破31,600点,以31,638.22点收市。 历史最低收市点数则是1967年8月31日的58.61点,要素是六七暴动引发的股灾。 历史单日最大跌幅(以百分率计)是1987年10月26日,当日收市报2,241.69点,下跌1,120.7点,跌幅达33.33%,要素是1987年黑色星期一引发的87股灾。 历史单日最大跌幅(以点数计)则是2008年1月22日,当日收市报21,757.63点,跌2,061.2点,跌幅达8.65%。 这次大跌的主由于美国次按风暴无法受控而引发的全球股灾,恒生指数曾一度下跌2,109.23点,报21,709.63点。 该日虽以历史最大单日点数跌幅收市,翌日却以历史最大单日点数升幅收市。 历史单日最小跌幅(以点数、百分率计)则是2002年10月9日,当日收市报8,977.35点,跌0.06点,跌幅只要0.%。 历史单日最大升幅(以百分率计)是1997年10月29日,当日的升幅18.82%(1,705.41点),报10,765.3点,关键是对冲基金活动以及前一日暴跌后的反弹引致。 之前一日因泰铢被狙击,对冲基金炒作港股,恒生指数下跌1,438.31点,报9,059.89点,当日最大曾下跌1,722.32点。 历史单日最大升幅(以点数计)是2008年1月23日,当日收市升2,332.54点,报24,090.17点,恒生指数曾一度上升2,482.35点,报24,239.98点,重上250天移动平均线,关键是由于美国突然减息四分三厘救市及前一日暴跌后的反弹引致。 历史单日最小升幅(以点数、百分率计)则是2012年3月26日,当日收市报20,668.86点,升0.06点,升幅只要0.%。 在2007年10月3日证券市场创下单日最大成交量,有1,201,263宗。 历史单日最大成交金额是2007年10月3日,成交金额初次打破2,000亿,录得2,098.08亿。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