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处于控股权转让期的寿险公司 上半年又亏了3000多万 (这家处于控股公司英语)
成立二十余年的长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长生人寿),业绩状况至今仍颇令人担忧。
长生人寿近期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偿付才干报告显示,该公司往年上半年保险业务支出同比下滑,净利润出现盈余。值得留意的是,从年报来看,长生人寿近十年中仅2016年、2021年成功盈利,其他年份均为盈余。
长生人寿的偿付才干也惹起了标点财经、投资时期网研讨员的留意。往年二季度,该公司偿付才干充足率环比降低。
与此同时,长生人寿出现严重投资损失事项,损失金额靠近4000万元。
针对运营业绩、偿付才干、投资损失等方面的疑问,标点财经、投资时期网研讨员向长生人寿发送了沟通函。长生人寿回复称,2024年上半年盈余关键受资本市场坚定、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下行等要素影响,偿付才干下滑关键是利率下行、股市下跌两方面要素。关于投资损失事项,公司将加大投后控制任务力度,争取最大化化解风险资产。
上半年净利润继续盈余
据偿付才干报告披露,长生人寿2024年第二季度成功保险业务支出8.72亿元,净利润盈余5467万元。2024年上半年成功保险业务支出18.25亿元,同比下滑6.83%;净利润盈余3038万元,较去年同期2721万元的盈余额有所扩展。
针对上述状况,长生人寿对标点财经、投资时期网研讨员表示,上半年盈余关键由于资本市场坚定以及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下行,形成公司增提了大额的保险责任预备金,本钱上升,权利资产投资收益降低,此外,还叠加了公司银保、经代渠道进入“报行合一”短期业务规模降初等要素的影响。
而标点财经、投资时期网研讨员发现,长生人寿盈利才干孱弱并非偶然。
过往年报显示,2014年—2023年,长生人寿净利润依次为-0.34亿元、-0.56亿元、0.02亿元、-1.34亿元、-2.60亿元、-1.66亿元、-0.45亿元、0.15亿元、-1.58亿元及-0.58亿元。可见,近十年来长生人寿仅在2016年和2021年成功较少盈利,其他年份均为盈余。
关于公司盈利才干终年较弱这一状况,长生人寿称,公司自2016年起新单保费加快增长,剩余边沿同步增长,但由于前期业务平台较低,累积的剩余边沿开释暂未掩盖业务拓展所需的机构开设等固定本钱投入;2020年公司进入股权转让过渡期,公司收缩业务规模,投资资产性能趋于保守,加上近几年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下行,对公司继续盈利构成肯定压力。
如何改善盈利才干?长生人寿向标点财经、投资时期网研讨员走漏,下半年将从负债端和资产端双向发力,继续优化公司财务表现。负债端,将严峻依照监管部门“报行合一”等政策指点,采取积极措施,坚持业务稳如泰山,压降负债本钱;资产端,将抓住权利市场回暖、终年利率企稳的市场机遇,在上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投资收益。
“估量前期公司利润将企稳并有望改善。”长生人寿称。
2024年第二季度长生人寿关键运营目的 (单位:万元)
偿付才干充足率降低
除了盈利状况不容绝望之外,长生人寿偿付才干充足率也有所下滑。
偿付才干报告显示,长生人寿2024年第二季度末的中心偿付才干充足率为100.6%,较上季度末降低7.8个百分点;综合偿付才干充足率119.7%,较上季度降低8.0个百分点,与监管红线已较为靠近。
对此,长生人寿解释称,二季度偿付才干下滑关键是利率下行使得预备金折现率有所介入、股市下跌影响权利资产的投资收益两方面要素所致。“后续公司将会适当优化资产性能,增配固收类资产,降低资本占用,优化偿付才干。”
值得留意的是,长生人寿在2024年第二季度出现了严重投资损失事项。据偿付才干报告披露,项目“光大永明-棉花片危改项目不动产债务投资方案”共投入金额1.94亿元,损失3957万元,投资对象为北京中融物产有限责任公司。该项投资损失使得长生人寿综合偿付才干充足率降低2.5个百分点,中心偿付才干充足率降低2.7个百分点。
投资端的压力如何缓解?长生人寿回答称,公司将加大投后控制任务力度,争取最大化化解风险资产,增强投研掌握市场机遇,在坚持现有资产稳如泰山收益的基础上,过度经过权利类资产和利率债波段操作提高投资组合收益率。
股权转让何时有结果?
地下资料显示,长生人寿成立于2003年9月,股东包括资产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城)、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和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下称长城国富),区分持股51%、30%和19%。
标点财经、投资时期网研讨员留意到,2021年长生人寿70%股权曾在上海结合产权买卖所挂牌转让,转让方为中国长城和全资子公司长城国富。
从上海结合产权买卖所官方看到,长生人寿股权转让项目经验过屡次中止和恢复。最近一次性性是2023年7月再度中止,据上海结合产权买卖所公告,鉴于存在影响产权买卖的事项,依据相关规则,选择中止长生人寿70%股权项目。
长生人寿通知标点财经、投资时期网研讨员,公司目前处于控股权转让期,作为一家处于过渡期非凡阶段的小型保险公司,面对“报行合一”政策及资本市场坚定等应战,接受肯定的压力。不过,公司仍坚决推进“报行合一”各项措施做深做细,以事业部控制为抓手,以专业才干优化为重点,以适销产品战略为支点,落实降本增效,增强考核机制。同时,做好风险防控任务,增强外部控制微风险控制,稳如泰山偿付才干,努力化解资金运用风险,增强内控树立。
控股股东长城资管拟出清70%股权,长生人寿如今是什么境况?
长生人寿如今曾经今夕非彼了,市值大跌。
控股股东长城资管拟出清70%股权4月13日,依据上交所官方“项目信息”,长城资产控制拟地下上市转让旗下长盛人寿70%股权。 这是在信达资产控制先后转让信达财险和幸福人寿的股权,另一家资产控制保险公司的股权被控股股东全部清算之后。
据悉,这是中央企业长城资产控制照应财政部“主业为主”的指示后做出的最终选择。 一旦出售成功,就意味着国际资产控制保险公司只剩下中联控股及其保险公司。 在大幅增加损失后,长城资产控制公司提议持有庆尚生人寿70%的股份
依据上交所官方信息,长城资产控制拟转让长生人寿所持70%股份,转让项目将于2021年5月21日前披露。 受让方的资质和转让多少钱要求进一步披露。
保险公司单一新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越1/3。 由于长城资产控制这次转让了70%的股份,也就是说股权转让后,长生人寿至少会引入三名新股东。
到目前为止,长盛人寿有三个股东,即长城资产控制、日自己寿保险和长城郭芙房地产,其中长城郭芙房地产是长城资产控制的子公司。
长生人寿成立于2003年9月,原名广电日盛人寿,是中国首家中日合资寿险公司。 由日自己寿保险公司和上海广电共同投资1.5亿元成立。 2008年5月,上海广电宣布转让广电日盛人寿50%的股权,2009年由长城资产控制接手,公司后更名为长盛人寿。
长生人寿自18年前成立以来,业务并没有大的打破,这与其分支机构数量少有关。 据长生人寿官方信息显示,公司远低于同期成立的多家寿险公司。
关于长生人寿日益衰败的情形你怎样看?
招商信诺保险是骗人的么
不是的。
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由两家信誉卓著的百年名企共同出资创立的中美合资寿险公司,投资双方股东区分为信诺北美人寿保险公司和招商局集团下属子公司。 2013年,招商信诺成功了股权转让,招商银行正式成为招商信诺的中方股东。
信诺北美人寿保险公司创立于1792年,是美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现附属于美国信诺保险集团。美国信诺保险集团是美国四大商业安康保险公司之一,在全球30个国度和地域展开门务,向全球8000多万客户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拥有超越100万名安康专家及相关设备构成的全球网络
扩展资料
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招商信诺)是一家以安康医疗险为特征的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中外股东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信诺集团旗下的信诺北美人寿保险公司,信诺集团与招行皆位列全球500强,双方股东各持股50%。
美国信诺集团是美国四大商业安康保险公司之一,在全球30个国度和地域展开门务,2016年营业支出高达397亿美元,其向全球8600万客户提供医疗、牙科、行为安康、药品、视力、人寿、异常事故及伤残福利保险产品和服务,拥有超越110万间国际医护中心构成的全球网络。
招商银行于1987 年在深圳成立,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国度从体制外推进银行业革新的第一家试点银行,现已开展成为在全国设有超越1700家网点、员工超越7万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
招商信诺积极学习信诺集团在医疗安康服务上的先进阅历,不时积极研发契合中国市场需求的集团与团体人寿、安康、高端医疗、异常及伤残等保险产品,可以为客户提供超越630家公立及私立医疗机构的直付医疗服务。
经过14年开展,2016年招商信诺年保费支出超越120亿元,业务已掩盖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湖北、湖南、山东、辽宁、陕西、重庆、河南等地域,招商信诺已开展成为一家特点鲜明、初具规模的中型寿险公司。
参考资料:关于我们-招商信诺保险官方
真的有保险公司开张了!万亿安邦解散清算,买的保险还算数吗?
这两天保险行业最大的资讯莫过于9月14号安邦保险集团发布“拟解散并清算”的公告。
此事一出,就在好友圈惹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保险营销员末尾疯狂转发此条信息,意在引发消费者恐慌,从而强调自己所在公司运营的稳如泰山性、不会破产解散。
看待这一事情,我们一定要 理性剖析 ,不要被有心之人应用!
我国有比拟严厉、健全的保险公司监管制度——“偿二代”,它要求保险公司要求同时契合中心偿付才干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才干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三项监管要求的,为偿付才干达标的公司。
当保险公司由于资金状况、现金流、偿付才干缺乏等要素造成的触发了《保险法》中的接收条件,那么银保监会就会对这些保险公司启动接收。 而安邦就是由于偿付才干疑问造成其触发了《保险法》中的接收条件,所以银保监会在2018年2月份发布了对安邦保险集团启动接收的公告。
针对此疑问,我们可以看下《保险法》的第89条、第92条是怎样规则的:
第八十九条保险公司因分立、兼并要求解散,或许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许公司章程规则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视控制机构同意后解散。 运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兼并或许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第九十二条运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预备金,必需转让给其他运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视控制机构指定运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相同的,我们在安邦集团的官方首页也能找到答案:
从《保险法》的这2条规则以及保险公司的公告可以看出:安邦之前的保单业务,曾经全部随旗下各个保险公司,转出到大家保险。 安邦保险破产后由大家保险继续实行原有的保险合同义务,原有的保单合同继续有效的。 关于消费者来说,这只是换了一家保险公司继续承保而已。
作为一家曾经资产近2万亿、全国第三大保险巨头、全球500强的保险公司,安邦是怎样从盛极一时到黯然落幕的呢?
感兴味的好友请继续往下看:
安邦保险集团的开展史十分顺利且奥秘:
安邦保险最早拿到的是财富险牌照,在2004年树立了第一家安邦财险公司,第2年分支机构就扩展到了22家,基本成功了全国范围内铺设。 2010年,安邦人寿成立,自此产险、 安康 险、寿险牌照集齐,具有了构建金融帝国的基础。 2014年,安邦保险集团注册资本增资到619亿元,超越了中国人寿、人保和安康,成为注册资本NO.1。
2017年,安邦保险集团中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139位。
安邦保险集团的加快增资惹起了监管的留意,十年间增资123.8倍。 而且存在关联企业相互投资,疑似虚伪增资的状况。
此外,安邦的团体股东并未真实出资619亿元,而是经过控股49家号称注册资本24亿元的企业,然后再撬动安邦600多亿元注册资本,真实资天性力令人疑心。 而其海外保险资产占比超越60%,比重过大,有转移资产之嫌。
2018年2月23日,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邦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犯集资诈骗罪、职务侵占罪,被依法提起公诉。
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发布公告,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犯《保险法》规则的运营行为,或许严重危及公司偿付才干,依照《保险法》第144条规则,选择对安邦集团实施接收,接收期限一年。
2019年2月22日,依照《保险法》第146条规则,中国银保监会选择将安邦集团接收期限延伸一年。
那么,在接收的这两年出现了什么呢?
2019年5月,安邦关键股东变卦为:中国保险保证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持股占比98.23%)。 2019年6月,大家保险集团成立。
2019年7月,银保监会同意,大家保险集团依法接手安邦保险旗下的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和安邦资管股权,并设立大家财险。 2020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从安邦保险集团拆分新设的大家保险集团已基本具有正常运营才干,银保监会依法完毕对安邦保险集团的接收。
2020年9月14日,解散公司及时清算,分开 历史 舞台。
首先,我们要看合同条款能否描画清楚。
假设条款无异议,那么这就是未来保单持有人恳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的法定依据。 不论就任何时刻,都要依法依合同办事。
假设条款存在疑义,要经过保险经纪人或许保险代理人,或许直接和保险公司取得咨询,沟通疑义,甚至可以要求保险公司在合同上批注或备注。
其次,要看保险公司的运营状况。 保险的实质是保证,这就要求保险公司的运营是稳健的,不能大起大落。 假设一家保险公司以往的开展太保守,那么在购置这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时,要格外小心,以免形成不用要的费事。
最后,要看团体需求。 一定要以需求为准,不要觉得哪家保险公司的某一款产品好,就肆无忌惮的购置。 一是团体风险保额会参与,有的公司规则超越一定保额,要提供一些证明资料,防止投保人出现逆选择;二是参与不用要的家庭财务支出。 虽说保险能提供保证,但也是在出现合同规则的事由或许时期时,才干取得保险金,前期的投入还是有的。
远离红线,守住底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是非观,做人和做事才会有持久的开展。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