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6.1% 宇华教育 06169 报0.435元 (下跌放量说明什么)
8月6日,宇华教育(06169)盘中下跌6.1%,截至15:56,报0.435元/股,成交152.31万元。
中国宇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初等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于一体的民办学历教育集团,拥有4所本科大学、1所专科大学以及2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服务的在校在校生逾越14万人。大学及高中在校生人数占比达90%以上,显示出其在初等教育范围的主导位置。
截至2024年中报,宇华教育营业总支出12.53亿元、净利润1.93亿元。
最近上海有没有什么展会可以了解民办教育的行业趋向和技术的?
民办教育行业关键上市公司:枫叶教育()、成实外教育()、光正教育()、宇华教育()等
本文中心数据:民办幼儿园数量、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民办幼儿园数量占全国幼儿园总数比重、民办学校数量占全国学校总数比重等
民办教育可依照阶段分为民办幼儿园、民办普通小学、民办初中、民办高中、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民办普通高校和其他民办学校。
民办幼儿园是民办教育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67万所,其中民办幼儿园数量达16.8万所,占比达90.0%,而民办普通小学、民办初中、民办普通高中、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民办普通高校数量均缺乏1万所。
2020年我国民办学校招生总人数达1730.47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招生数量为819.3万人,占总人数比重达47%,其他类别学校招生人数占比均缺乏15%。
从在校生人数看,2020年我国民办学校在校生总人数为5564.45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在校生人数为2378.6万人,占总人数比重达42.7%。
全体来看我国民办幼儿园学校数量占民办学校总数的90%,2020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总数则均占民办学校总人数的40%以上,民办幼儿园是我国民办教育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民办幼儿园引领“民转公”风向
近年来,民办教育国度政策清楚收紧,中央政府不得再应用国有资产兴办民办学校,公办学校也不得以举行者变卦、集团办学、品牌输入等变相举行民办义务教育,民办学校设立条件绝后收紧,一大批此前设立的民办学校行将或曾经转为公办学校。
作为民办教育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民办幼儿园是此次“民转公”风潮的先行者。 由于我国鼎力普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对社会资本进入幼儿园管控绝后增强,2014年起虽然民办幼儿园数量仍在参与,但其占幼儿园总数比重已末尾逐年降低。 2020年民办幼儿园数量多年来初次下滑,增加0.52万所,占幼儿园总数比重降低至64%,较2014年降低近10个百分点。
2020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中,民办幼儿园数量增加最为清楚,达5280所,民办普通小学增加41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增加32所,民办初中、民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校数量则仍在小幅参与。
民办幼儿园数量的大幅降低直接造成2020年我国民办教育学校数量也出现10年来初次下滑,由19.15万所降低至18.67万所,占全国学校总数比重也由36.13%降低至34.76%。
综上所述,民办幼儿园无论从学校数量、招生人数还是在校人数来看,都占据我国民办教育行业半壁江山,在政策收紧的大环境下,民办幼儿园更是引领“民转公”风向的先行者,办学数量率先出现大幅降低,进而带动民办学校总数出现10年来初次下滑。 未来随着民办教育行业,尤其是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的进一步规范,我国民办教育占整个教育行业的比重仍将继续降低。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讨院《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剖析报告》。
“高教概念股”继续下跌,中教控股两日跌逾42%
去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至今,高教股在一夜变天的教培市局面前瑟瑟发抖,股价纷繁跟跌,市场一片萧条。
当市场上部分投资者以为高教概念股利空已逐渐出尽,经不住行业高生长性和低估值的“诱惑”而建仓时,却被近日的一条传言泼了一盆冷水。
惨!一条条大阴线给高教股雪上加霜
本周末尾,在港股市场上市的高教概念企业迎来了一波猛烈跌幅,无一企业能幸免。
作为业务规模最大的民办高教企业,中教控股()成为“最受伤”的一家企业。 1月25日-26日,中教控股股价突然放量暴跌,两日累计跌逾42%,创下2018年终以来新低。 相较于“双减政策”前股价最高点20.8港元/股,中教控股26日收盘价低至6.46港元,蒸发掉300多亿港元市值。
宇华教育()则遭延续三个买卖日的大阴线冲击,股价累计跌近3成,创下2017年3月以来新低。
而新高教集团()、希望教育()、民生教育()、东软教育()和中国科培()等民办高教企业亦延续几个买卖日大跌,曾经百亿市值的多只股票,目前市值只剩下20-40亿港元。
券商:市场传言真实性存疑
此次引发高教股群体大跌的风闻是什么?
近日,有风闻称,在上周末(1月22及23日),一封匿名邮件发到多家教育股相关投资方,称监管部门约谈美港股上市学校教育公司,并在三方面收紧监管。
依据风闻,此邮件要求上市公司做到如下几点并签署会议纪要:
1、关于学校资产,VIE结构将不再合法;上市公司的报表中不能再有任何学校资产。
2、不能再以任何方式启动收买并购学校资产,也不能以任何方式扩展办学规模。
3、不能随意涨学费。
以上三点可简易概括为:制止各类民办学校(包括初等和职业学校)的上市、收买、扩张和上调学费。 这一规则,难免让人联想到去年造成K12教育培训市场一夜雪崩的场景,由于“双减政策”对K12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与此次高教行业风闻的政策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
近日的市场恐慌心情之所以在高教板块盛行,是由于不少投资者以为这或许是高教行业的另一个“双减政策”,毕竟“双减政策”和民促法刚失效不久,市场担忧高教行业不扫除也会遇到相同的黑天鹅事情。
财华社留意到,在去年“双减政策”出台前一天(2021年7月23日),市场有信息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作业担负和校外培训担负的意见》的通知”将发布。 虽然新西方()和好未来(TAL)等多家教育机构事先回应表示并未收到通知,但资本市场的心情已跌落谷底,造成当日大部分中概在线教育股纷繁大跌,跌幅在20-40%之间。
由此看来,作为受政策影响十分大的行业,去年以来教育行业神经紧绷,一则负面风闻就能击穿投资者的心思防线,以致于市场的恐慌心情蔓延到高教和职教等细分范围,这种心情至今依然未流失。
关于此次高教市场的黑天鹅事情,有券商宣布了看法。
1月26日,国元国际在晨报中称,2021年以来受教育行业政策不确定性搅扰(尤其K12阶段),民办高教行业估值下行,以后估值处于 历史 低位。 该券商以为,结合2021年落地的两份职业教育重磅政策,以及近期教育部官方的各类公示文件,该传言真实性存疑。
此外,安信证券旗下安信国际称,经与希望教育、中教控股、东软教育公司沟通后,多家上市公司控制层表示没有见过官方文件,亦没有参与官方会议或接到官方通知。
因此,安信国际以为传言资讯是假信息,文件格式不对,内容夸张。 同时,安信国际仍坚持以为职教、高教是受政策奖励,不会被打压。 置信国度会对职教有更明白的开展规划,短期市场杀跌迎来规划良机。
数家企业紧急发公告,难挽股价颓势
没有哪家上市企业情愿看到股价无休止大跌,往往会紧急向市场披露廓清公告。
股价阅历了连日重挫后,中教控股、希望教育和中国科培终于安耐不住了,接连发布了相关公告。
1月26日午间,中教控股在公告中表示,“集团恪违法律法规,业务运营正常”。 同时,中教控股还提到国度多项对民办职业教育的奖励政策,意在指出近日市场风闻无法信。
中国科培和希望教育也区分在在1月25日及26日发布了公告,大意也是“公司尊法违法,业务运营正常,对公司的未来开展前景充溢决计”。
但是,上述三家公司的公告也“扑不了火”。 中教控股公告披露后的午盘,其股价依然继续走低,最终收跌33.4%;希望教育26日午间发布的公告亦未能支撑股价企稳上升,在午盘时期维持弱势震荡行情;中国科培亦是如此,26日股价大跌6.2%。
券商的“造谣”和上市公司的“廓清”,都不能改动高教股1月26日蹩脚的走势。 在教育行业风声鹤唳的今天,资本市场的投资心情不时都十分低迷,至今依然在担忧潜在的政策风险。
本文源自财华网
民办学校的未来趋向怎样写?
民办学校的未来趋向:
1、私立学校是全全球开展趋向,大少数国度民办教育都呈增长趋向,越来越多的学校由社会力气举行和提供经费支持。
2、资本助推私立学校集团化,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开启的集团化开展。 集团化办学能够成功资源共享,发扬规模效应,节省宣传培训本钱;发扬品牌效应,一所学校前期积聚了教学效果和品牌力,经过集团化战略向外拓展,借用品牌优势招收优质生源;集团化学校体系外部启动教学交流,各校区相互自创学习优秀办学阅历,成功优势互补。
3、民办学校国际化,未来私立学校因应人们对教育多元、全球化的需求,经过自己的改动、创新、优化,将自己打形成有竞争力的学校品牌,与国际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对接,为人们提供全球化教育产品是趋向。
4、目前来说民办大学的师资短板、在校生质量差是与生俱来及人为形成的,民办高校真正大开展还不到20年,师资短板是在短时期内无法补偿的,而生源质量,在当年将民办高校的生源全部紧缩到三本批次,形成民办高校生源质量相对一切公办高校都要差出不少。
但是目前新高考时代,不再有一、二、三本之分,也不再有公、民之分,那么民办高校将有或许招收到优质生源,这样会大大促进优质民办高校的开展。
5、私立学校是公办学校的资源补充,极大地补偿公办学校资源缺乏,也可以经过竞争协作,促进公办学校向好开展。 未来十年私立学校不论是在办学水平还办学质量上都将有质的提高,运营控制会失掉跨越式开展,学校控制与外部控制结构会有很大改善。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