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6月交付破2万 上半年累销8.7万辆 (零跑汽车6月交付13209台)
媒体讯: 7月1日,零跑汽车发布了2024年6月的交付数据。依据通告,该月零跑汽车交付量为20116台,刷新了历史记载,并初次到达“两万俱乐部”的门槛。
上半年累计交付量到达86696台,零跑汽车在中国市场新动力全品牌中坚持上游位置。
此外,零跑汽车的超温馨默认6座SUV——零跑C16已于近日正式上市,市场反馈热烈。这一新产品的推出估量将为零跑汽车下半年的销量增长提供动力。
视界观察|2024年度车企“小目标”,销量翻番或可期?
前瞻观点:
传统车企相对稳健,新能源车企相对激进,稳健中有转型的隐忧,激进的背后是不疯魔不成活,但共同点是,所有人都在卷技术、卷营销、卷出海、卷一切。
截至本文完成,已经有十几家车企给出了2024年销量目标。 销量目标不仅仅是车企想要达成的目标,更是不少车企必须达成的目标。 经历了23年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看车企们纷纷立下了怎样的flag?
传统车企 稳中有升
比亚迪
作为销量最多的车企,比亚迪是少有的完成了年度目标的车企,2023年销量301.3万辆,完成年度目标300万辆。 网传在2024年,比亚迪年度目标为450万-500万辆,同样是大踏步前进。 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创建的多个品牌,加上今年打出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让这个目标脱离了空想。 技术实力带来的品牌口碑攀升,加上出海所能带来的销量增长,2024年的比亚迪有很大可能延续去年的势头,继续征伐之路。
2 月 1 日,比亚迪在港交所公告,披露了2024 年 1 月的销量数据: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多万辆,同比增长 33.14%。 相比23年12月的30多万辆虽然有所下降,但乘用车出口量达到3.6万辆,同比增长247.5%,依然欣欣向荣。
长安
长安汽车给出的2024年销量目标是280万辆。 2023年,长安汽车的销量超255万辆,同比增长8.7%,目标完成率为91.07%。 虽然并未完成目标,但280万的目标也并不显得好高骛远。 同时,长安汽车也给出了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75万辆。 这几个数字的信心是建立在2024年有大量新品发售的基础上的。
根据长安汽车给出的新品计划,一季度,全球首款增程皮卡长安猎手将开启交付;二季度,深蓝硬派SUV G318将正式上市;三季度,阿维塔旗下第二款SUV E15、深蓝C857、长安凯程G393正式亮相;四季度,新汽车CD701、阿维塔中型轿跑 E16、长安启源C798、长安马自达J90A等将推出。 长安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将在东南亚市场导入阿维塔11、Lumin、CD701等7款以上新能源产品。
整体来说,众多的新品加上海内外同时发力,长安汽车的目标可以说是相当稳健。 只是深蓝定下的目标较高,可能需要今年推出的新车成为爆款才能达到。 从目前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长安汽车1月份销量达到了28万,同比增长63.19%,环比增长30.35%,可以说是来了个开门红。 以现在的势头,长安汽车完成年度目标不在话下。
广汽
广汽集团2024年年度销量目标为27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目标110万辆,旗下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广汽埃安2024年将挑战80万的销量目标。 2023年全年,广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50.5万辆,新能源汽车全年销售辆,目标完成率在94.89%。 广汽埃安计划增幅在66%,挑战不小,去年下半年销量下滑明显,被理想和问界持续挤压,即使今年将推出多款新品,从目前销量表现来看,也称不上乐观。
吉利
吉利汽车2024年的目标是190万辆。 2023年吉利汽车的销量为168.65万辆,是少有的完成了目标任务的车企,从中也能看出吉利汽车比较务实。 这种务实的作风也延续到了今年。
2023年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连续11个月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如果能维持这个势头,今年的销量目标想必并不困难。 同时,吉利汽车已经推出了两款新车型极氪007以及银河E8,目前看来表现不错,相信能在2024年撑起一片天。
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公布了1月份的销量数据:2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6.5826万辆,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 以目前的销量数据来看,吉利汽车达成年度目标同样比较乐观。
长城
长城汽车2024年度目标是190万辆。 相比去年的销量和目标完成率,这个目标显然步子迈大了:2023年长城汽车销量为123万辆,年度目标160万辆,完成率77%。 长城旗下的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皮卡等品牌矩阵相对完整,但要完成目标,需要达到超过54%的销量增长,对于长城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根据目前公布的销量信息,长城汽车1月销量为10万多,同比增长69.0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辆。 在新能源车领域,长城汽车的增长较多,但绝对数量仍不占优势,要想完成年度目标,长城汽车仍需在新能源汽车上持续发力。
奇瑞
章红玉在1月26日的2024奇瑞家宴·广州站致辞中透露,2024年奇瑞集团目标为“销量增长率力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 2023年奇瑞集团销量为销量188.1万辆,按照12%的销量增长率来计算,2024年销量目标约为248.33万辆,相对来说比较务实,与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所说:“2024年,我们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客气了。 ”表现的进取心截然不同。
即使只看23年销量增速,奇瑞想要达成新一年的目标也并非难事。 何况,据传奇瑞还将推出多款新车,如果新能源汽车方面能够后来居上,销量增长潜力更是毋庸置疑。
1月份,奇瑞公布销量,集团销售自主品牌汽车20多万辆,同比增长107.5%,其中捷途品牌还在1月份迎来第100万辆整车下线,用时仅65个月,成为最快达成百万销量的中国新锐SUV品牌。 在后续推出多款新车的情况下,奇瑞达成销量目标比较乐观。
新势力车企 普遍激进
问界
问界2024年销量目标为60万辆,是目前已经公布年度目标增幅最多的车企。 2023年,问界全年销量为9.4万辆,24年的目标看起来有些好高骛远,却很有可能达成,因为问界M7在1月第三周周销量超7000辆,问界M9也是肉眼可见热度攀升,再加上问界还计划推出一款全新SUV车型问界M8,只要其能够保证足够的交付能力,M7等车型能延续爆款势头,乍看之下有些可望而不可即的2024年目标也不在话下。
2024年1月,问界全系交付新车3.2973万辆,环比增长34.76%,在造车新势力中位列头把交椅。 问界1月份销量基本均为问界新M7,增长趋势未来可期。
零跑
零跑汽车2024年销量目标为40万辆。 对于零跑来说,这个目标无疑有些好高骛远了,因为在2023年,零跑汽车的年销量只有14.4万辆,也未能完成23年的年度目标,一下子增幅达178%,恐怕零跑汽车今年依旧无法完成目标。 但零跑汽车也不是全无希望,2024年即将亮相的多款新车如零跑C10、C16,以及下半年推出的诸多新品,再加上与Stellantis达成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都为销量增长搭建了有利的平台。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零跑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1.2万多辆,相比去年同期销量大涨978%,但与2023年12月份相比则下滑了34%。 零跑汽车要达成销量目标,仍须等待新品的推出。
哪吒
哪吒汽车2024年年度销量目标为20万辆。 2023年下半年,哪吒汽车销量不振,未能完成年度目标,销量为12.7万辆,成为新势力中唯一销量下滑的车企。 2024年,哪吒汽车将推出多款车型,包括山海平台首款SUV哪吒L、全新跨界车型,还有6款全球车型,并将加速产品迭代,在海外市场也将规划建厂,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亲自担纲营销事务任营销总裁,可见其整改力度之大。 对于哪吒汽车来说,本年度的目标恐怕也是“不疯魔不成活”了。
根据已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份哪吒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1万辆。 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95%。 同时,今年1月份,哪吒汽车第三家海外工厂正式在马来西亚落地,配合全球化战略,哪吒汽车仍有希望冲击20万目标。
小鹏
小鹏汽车2024年年度目标为28万辆。 2023年,小鹏汽车未能完成年度目标,销量为14.2万辆,几乎翻倍增长的新目标确实有些过于乐观。 2024年前三周小鹏汽车的表现也并不出彩,小鹏G6优惠1万元也没能阻止销量下滑。 不过,今年小鹏将推出3—4款新车,进一步拓宽产品线,且从23年年初就开展的内部改革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浴火重生后的小鹏汽车在新的一年是否能带来截然不同的面貌,就有待时间去验证了。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小鹏汽车的单月新车交付量为8千多辆,位居同期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单第五名。 虽然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好转,但小鹏要想达成年度目标仍有些困难。
零跑老问题和新困局频喊口号消费者还会为“高性价比”买单?
从2015年以来,能存活下来并且被关注的新势力(传统大厂全新品牌不算在内),也就只剩下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哪吒了。 从某种程度上看,它们都是破局者,但如今又都面临着新的困局。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存在感相对较低的零跑,也因为在它推出首款车S01惨遭失利曾一度被车迷判了“死刑”,而现如今一波未平一波的零跑又起的陷入一起起事件当中,那么这个成立于2015年12月24日的新势力品牌的前途如何,我们还能够对它寄予厚望吗?
盘点分析1—自家经销商“反水”事件
4月上旬,山东济南一家零跑经销商公开宣称,零跑汽车经销商销量造假,去年12月零跑8493辆的销量数据中有4916辆为“虚报。 事情一经发酵便引起各界关注,再结合零跑自身业务、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零跑迅速被推到了舆论风口浪尖。
4月11日, 零跑汽车及时反映,快速发布关于济南经销商散布公司不实信息的情况说明”
说明还提到:针对该经销商指使店长张某向媒体提供的虚假信息,已违反公司经销商管理相关条例,将按照条例规定对该经销商进行处理。 因该经销商店长还说到称厂家发给经销商的很多车自检不过关,“质量差,售价差,0公里新车问题频发”。 即便声明及时,零跑在与经销商的“对垒”中依然呈现略占下风的势态。
利益共同体的经销商竟然“反水”,这必然是应该引起零跑的极度重视的,虽然当即出具了公告称,相关爆料经公司内部核实,均为不实信息,要走法律程序追责,但依然让港股上市公司零跑汽车深陷舆论危机,目前相关连锁反应仍在持续发酵,多地的门店遇冷,山东、杭州两地多家零跑销售门店,门店内均较冷清,几乎看不到前来买车甚至咨询的客户。
在杭州西湖区一家零跑销售门店,一位店员向小编坦言,该事件确实给销售带来不少影响,近期关于汽车质量和售后的咨询电话也增加了,不少意向客户受该事件影响,取消了原本订车计划并选择了其他品牌车型。
盘点分析2消费者集体维权事件
来自杭州的屠先生投诉道于2022年8月所购买的零跑C11提车仅半年,一直处于维修状态,各种故障问题百出。
(1)天窗就出现漏水,漏水后顶棚织物出现大面积水渍。
打胶后异味刺鼻,维修后不给车主提供维修工单,还说没有产生维修费用所以不给工单!
(2)车速不快,突然刹车失灵,造成与前车追尾。 还出现过屏幕死机、摆臂等情况。
(3)质量问题不断,为应对汽车市场“降价潮”冲击,又也宣布对旗下四款车型进行一轮大降价,车型降价幅度在2.26万元~6万元不等。
进入2023年后,因各类不良事件的发酵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零跑汽车销量开始下滑,1-4月的销量不容乐观,
5月份销量台,环比增长超38%,同比去年同期辆增长19.75%。 虽然零跑汽车实现月销过万,但重庆车展的维权事件,又在此给零跑汽车带来了一记重锤。
现如今,很多零跑的车主纷纷愤怒的道出“就是一破车”“没有造车经验的积累,靠堆料拼装车辆,如何无法支撑起一个造车企业的”,“车主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这种不守诚信的车企,怎么对的其消费者的信任”,质疑声不断,零跑如何还不能够清醒的认识问题的严重,那么不仅仅是边缘化的问题这么简单了。
押宝押错牌,质量隐患拉饥荒
2019年1月,零跑汽车推出第一款纯电动轿跑S01,自2019年6月交付后,当年累计销量仅有千余台,远远低于零跑当时所定1万辆的的全年销售目标。 其实,这款定位为十万元级智能纯电动轿跑的零跑S01,瞄准的是小众赛道,企图重新定义新能源车的零跑,但它押宝失败了,很快,用真金白银投票的消费者,就对零跑进行了深刻的教育,S01交付不满一年让不少用户大失所望,200名车主集体维权,车辆刹车失灵、无故黑屏、上市版本配置的11个智能功能,除了用SIRI短距离召唤车辆的APS智能泊车系统外,其它功能均跟其他车企功能雷同,而且部分功能还需等待OTA升级。
虽说针对S01出现的诸多问题,零跑执行了召回操作,但品牌首款车型的战略失败和频发的质量问题,让零跑汽车是迅速拉入了众多意向车主的黑名。
巨大资金缺口全域研发是否仅是口号?
意识到了危机的零跑其实已经开始调整思路,一直以来所强调的“全域自研”实现“高性价比”就是现在的一个主打口号。 据官方说法,零跑为降低了对外部硬件及软件供应商的依赖,目前已经实现了整车70%的自研自造能力,实现了较强的成本自控能力。
说到全域自研,支撑技术研发费用巨大,根本需得在较大规模的销售量基础上才得以显现出来,只有大规模的生产才能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可一旦销售规模降低,那么巨额的自主研发费用就会为零跑带来巨大资金压力。 所以就目前的市场销量表现来看,零跑的销售规模显然还不足以支撑全域自研模式取得良性循环。 从2020年到2023年,零跑仍是头部造车新势力中唯一一家毛利率为负数的汽车品牌,利率已经从2020年的-51%收窄至2023年一季度的-7.8%。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零跑汽车研发投入为14.11亿元,而同时期的蔚来则为108.4亿元,理想为67.8亿元(同比翻倍)。 相比蔚小理零跑微不足道的研发投入,真能够撑起全域自研吗?零跑在汽车研发上的投入,也暴露其资金链紧张的事实。
新势力造车是一个相当烧钱的赛道,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如果销量没有进一步扩大,实现规模化量产,零跑想在短期内实现扭亏为盈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面对巨大资金缺口,全域研发是否仅是口号?还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一次殉葬?
“入门级高配”变“所谓优势靠减配”亏了用户如何有未来?
今年上市的零跑C11纯电版入门款售价价格对比2020年的入门款下调了4000元,电池从三元锂电池更换成了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用户不仅损失了超过30个豪华智能配置,智能驾驶的传感器数量也从2020版的28个,下降至10个。
写在最后: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已从早年冲动式消费走向理性成熟的消费。 而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正步入洗牌期,加速优胜劣汰是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优势的必由之路。 零跑作为曾经首当其红的新势能,曾经凭借极致的性价比优势得以在入局失利后站起来,但性价比既是优势,也是短板,如果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努力把握好品控、售后,提高自主创新研发的技术能力,不断在伤害消费者的路上越走越远,那么零跑接下来的路会越走越窄。 无论对新势力车企还是消费者产品质量和体验感才是王道,用户可不会为了企业口号买单。
6月新能源销量:半程冠军产生,下半年战况愈发激烈?
月初,是各大车企放榜的日子。 几乎每家有存在感的品牌都会在月初交上自己的一份答卷,甚至无论好坏。 这种逐渐形成的“惯例”也让每个月的月初,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品牌“攀比”的日子。
6月的销量成绩,普遍上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毋庸置疑,新能源市占率将在2022年的基础上明显提升。 在繁荣的景象背后,各家品牌之间也在明争暗斗,新势力品牌,乃至整个新能源市场的格局也在重塑。
具体,还是回归到数据本身,让我们一探究竟。
曾经的“蔚小理”就如同桃园三结义中的刘关张,是捆绑在一起的。
你细细观察,不论哪个行业,都喜欢“凑对”,要么两两皇城PK,要么TOP 3一组,或者四小龙出道。
“蔚小理”一直捆绑出镜,除了创始人之间保持紧密互动外,彼此的处境也颇为相似。 只是,从今年开始,这三家车企的未来,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走势。
从6月份的销量数据上来看,理想6月共交付了辆,首破3万大关,同比增长150.1%,今年1-6月,理想累计交付量为 辆,已经超过 2022 年全年的交付量。
据理想的规划,第三季度,理想 L8 和L9 月销量将超过1万辆,理想 L7 挑战1.5 万辆,并在四季度挑战 4 万辆的月交付量。
自傲的理想,甚至在6月下旬,就提前公布了6月1-25日的销量数据。 这种做法,放在炸裂圈,也是相当炸裂的。
采用增程式混动的理想汽车,如同开启了加速器一般,与其他新势力品牌拉开了断崖式的差距。 与第二名近2万辆的差距,甚至让人产生恍惚,理想和其他新势力品牌似乎已经不再处于同一条赛道。
看着理想一骑绝尘,蔚来与小鹏则各有各的烦恼。
公布了6月销量之后的蔚来,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 辆的交付量中,包括6383辆SUV以及4324辆轿车。 这也是蔚来时隔两个月后,月销重回大关。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蔚来先后带来了全新ES6与ET5T,以及拆分销售的服务策略。 新产品的到来,让持币观望的消费者终于有了新选择;而重新拆分的服务策略,则可以更直观地降低新车的售价。
毕竟,没有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最后,便是靠着生不逢时的G9以及老将新生的P7i、G3i苦苦支撑的小鹏。 其8620辆的销量并不算委屈。
不过,小鹏依旧留有后手。 6月29日刚上市的小鹏G6,起售价低至20.99万,且全系基于800V架构打造,提供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产品力和性价比都够出色。 这款车让小鹏扎扎实实的成为一匹黑马,它开启交付后,只要产能跟得上,小鹏将大幅刷新新势力销量榜。
如果说,名声在外的“蔚小理”是人们对于新势力品牌所形成的第一印象的话,那么曾经默默无闻的零跑与哪吒,则在一众二线新势力品牌中脱颖而出,并大有逆袭之势。
从销量数据上来看,零跑汽车6月份交付辆,同比增长17.3%,环比增长9.5%。 其中,C01+C11交付多辆,占比超87%(即入门车型T03只占13%);C11交付8900+辆,位居中型新势力SUV 交付量第一;中大型轿车C01交付2700辆。
更可喜的是,零跑交付量上涨的同时,入门车型T03占比在减少,C系列显著增加,所以零跑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在快速上涨。 根据5月份数据,零跑单车平均售价已经由2022年的13.6万元提升到今年的平均售价16.8万元。
如果说零跑是闷声发大财的选手,那么哪吒则凭一己之力,大闹海内外市场之意。
在6月,哪吒共交付了辆新车,其中,海外市场销量占据了约1/6。 而在上海车展推出的哪吒GT,也收获了1298辆的销量。 毕竟,17.88万元的售价,对于一款新能源GT跑车来说,你买不到吃亏,买不到上当。
当然,哪吒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在已经基本站稳泰国市场后,在今年下半年,哪吒汽车还将登陆慕尼黑车展,未来哪吒GT也将在海外上市。
零跑与哪吒的表现,也展现出了目前市场的一大趋势。 新能源汽车正被更广大的消费者认知并接纳,同时,其价格区间也正从30万元以上“有钱人的玩具”,偏移到20万元以下的市场。 是时候在购车预算更主流的市场“油电对决”了。
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有造车新势力搅动风云,自然也有传统车企下场发力,只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国品牌来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任,其实都落在子品牌上。 而在它们当中,自然也不缺少能够与声名赫赫的造车新势力们一较高下的品牌。
而这其中,广汽埃安则是销量上的领头羊,当月销量达到了辆,同比增长86.7%,其实这已经有了和一般传统车企相抗衡的底气了,毕竟有些发挥不好的老牌合资品牌,月销量也偶尔在五万左右,甚至更低。
与此同时,作为国企混改的典范之一,这家车企也在IPO的过程中,形成了“埃安+昊铂”双品牌运营的发展格局,颇有成为综合性车企的意味。
当然,把广汽埃安放在本文可能有点欺负人,毕竟“广汽新能源”可是下场很早了,且早期to B的业务也很风生水起。
而同样老牌的欧拉,在6月销量也达到了辆,展示了混的久还是有实力的规律,不过比起同阵营的魏牌,欧拉可能并没有很惊喜。 毕竟靠着爆款的蓝山以及新摩卡等,魏牌已经有了恢复元气的意思,6月销量达到了6602辆。
而另一家可圈可点的则是极氪,当月交付新车辆,同比增长146.9%,环比增长22.4%。 目前极氪产品阵容迅速扩充,在极氪001和极氪009两款高端产品后,定位中端的极氪X在6月12日正式开启交付。
对于销量的提升或许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极氪还是唯一一个连续5个月同比以及环比正增长的豪华纯电品牌,按照这样的势头发展,可了不得。
此外,深蓝汽车的销量也比较具有存在感,深蓝汽车6月份总计交付8041辆。 且一直以来,这家品牌都是在靠深蓝SL03一款车打天下。 不过,第二款车型深蓝S7目前已经上市,并在6月30日举办了万人交车仪式,或许对于深蓝而言,月销量超过万辆已经唾手可得。
至于其他传统车企新能源子品牌们则还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岚图稳定到了3000月销的状态,极狐6月销量达到了1855辆,走智能高端路线的阿维塔月销来到了1753辆。 而上汽“双子星”智己和飞凡仅公布了LS7和F7的销量,成绩也达到了2000辆的量级。
当然,说到这里,还有两个不得不说的名字——比亚迪的王朝与海洋。
被迪厂支配的恐惧。
自从去年4月宣布停产燃油车后,比亚迪就彻底释放自我,销量一路高歌猛进屡创历史新高。 在6月份创下24万余辆的销量后,比亚迪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辆,全年300万辆的“小目标”,或也指日可待。
当然,高处不胜寒。 在销量屡创新高的背后,比亚迪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此前,智能驾驶是比亚迪最薄弱的一环。 眼下,比亚迪在售的车型在智能驾驶方面,甚至达不到中国自主品牌的“及格线”。 其与特斯拉、理想等品牌在智能驾驶板块依旧有着巨大的代际差。
比亚迪的L2方案,以摄像头和前向毫米波雷达为主,感知能力上做到车道线和一般障碍物识别,其实这样的基础不算太差。但比亚迪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