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投资评级遭下调 面临业绩与市场竞争双重应战 (汽车之家投资的新能源汽车)
近日,中国汽车经销商服务门户网站汽车之家(ATHM)在发布第二季度业绩前夕,遭遇了市场剖析师的评级下调,从“买入”调整至“持有”。这一变化不只提示了剖析师对汽车之家以后季度业绩的保守预期,也映射出整个汽车行业正面临的复杂应战。
基准剖析师在报告中详细论述了其下调评级的要素。他们指出,虽然汽车之家内行业内具有肯定的市场位置,但在以后环境下,公司在一切三个业务部门的业绩可见度变得有限,这介入了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特地是,剖析师对汽车之家的媒体服务业务表达了担忧,以为内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该业务面临迫在眉睫的下行风险。
进一步剖析指出,经销商在为自身财务稳如泰山性和生活努力的同时,关于汽车之家等服务平台的订阅续订需求也清楚增加。这种趋向不只影响了汽车之家的支出来源,也反映了整个汽车行业正在经验的结构性变化。新车多少钱的大幅降低,特地是随着新动力汽车市场的加快崛起,对传统燃油车市场构成了冲击,进而触及到二手车销售市场。二手车市场的压力介入,进一步限制了汽车之家的增长潜力。
在财务预测方面,基准剖析师估量汽车之家第二季度的营收将抵达人民币18.5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06亿元。同时,他们预测2024财年(天然年)的总营收为人民币71.03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1.91亿元。这些预测数据虽然显示出肯定的增长,但增速清楚放缓,反映出市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慎重态度。
市场反响方面,汽车之家(ATHM)的股价在往年迄今已下跌逾越11%,这一跌幅不只表现了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担忧,也反映出市场对整个汽车行业前景的失望心境。评级下调无疑加剧了市场的失望预期,使得汽车之家的股价在短期内接受了更大的压力。可以说汽车之家投资评级的下调是对以后市场环境和公司业绩预期的客观反映。
【汽车人】半年市场微增,海外扩张不宜寄望过高
相比一季度的恐慌心情,二季度的势头向好,多少平复了主机厂的心情。 但关于下半年的市场,不应寄望过高。
文 /《汽车人》黄耀鹏
7月11日下午,中汽协发布了6月暨半年销量数据。 而前一天,乘联会发了6月份的数据简报。
前者总的基调是,相比一季度的“市场过渡期”,二季度清楚好转。 中汽协也提到三个负面要素:外部环境复杂、结构性疑问突出、消费需求缺乏。 看上去这三个疑问都是老生常谈,但在以后语境下,每一条都很有嚼头。
插混高增长,全体略平淡
关于二季度比一季度好这一点,数据支持了中汽协说法。
6月乘用车产销区分为221.9万辆和226.8万辆,环比区分增长10.4%和10.6%,同比区分降低0.9%和增长2.1%。 中汽协还特地提到燃油车销量同比降低而环比增长。 两者要素相反,都是由于去年6月反冲回补的高基数。
还有一个要素,中汽协没提,就是国六b实质性延迟,给库存燃油车一个续命的时机。 所以,我们看到6月销继续大于产,而且差距拉大。 既然给了时机,鼎力去库存是应有之义。
全体库存指数应该继续向下走,只不过苦乐不均而已。 有些车型供不应求,以致于CEO都应网友要求进厂“打螺丝”(可以了解为CEO推进的营销手腕),有些依然库存高企销不动(降价抚慰钝化)。
6月新动力产销区分为78.4万辆和80.6万辆,同比区分增长32.8%和35.2%,市占率到达30.7%。 其中,插混销量创了新高,同比增速飙到93%,份额上相当于纯电的42.8%。
这外面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 虽然新动力增长率不时下调,动辄3位数的增速不见了,但很容易发现,到了新动力这里,就变成产大于销。 这也再次证明,关于主机厂而言,消费节拍控制取决于市场前景。 新动力产品的特点是相对不耐贮存,就这样依然放胆排产。
从半年的角度,乘用车产销区分为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区分增长8.1%和8.8%。
往年从中央到中央一大堆促销措施,新动力置办税减免一口吻延到2027年底(树立常年稳如泰山预期),都没能迎来高增长。 思索到去年4、5月的塌腰,简直可以认定增长不高。 因此,中汽协说内需缺乏,似乎有些道理。
中国品牌攻势如潮
这其中,中国品牌6月份和半年市占率都是53.1%(同比区分下跌8.4个百分点和5.9个百分点),与跨国品牌的阵线似乎趋于稳如泰山。
但我们有理由置信,这只是暂时的。 市占率的争夺,不会打成“蹲坑烂仗”。 几年的对峙阶段过去了,前者势头曾经起来,大约率是大开大合,交叉包抄,围三阙一。
在细分市场的各自增长,大体上还是老样子,但是阵线稍有移动,这和刚才所说的中外品牌之争有咨询。 1-6月,传统动力走量最大的两个板块——A级和B级车型,下跌量也是最大的(扫除A00级)。 这说明,新动力腐蚀的,关键是这两块细分市场。
而且,A级车降低3.8%,B级车降低4.5%,后者降幅超越了前者。 这说明新动力的产品力在往上走,对燃油车市场的逼迫,不是洪水式的鱼龙混杂、一股脑地裹挟,而像逐渐涨水的环节,先淹掉脚面,逐渐向上移动。 虽然速度不快(其实站在全市场格式上曾经很快了),但形成的恐慌是逐渐加剧的。
这三年,除了2022年置办税减半活动迟滞了一轮,燃油车降低的大趋向是没疑问的。
这一趋向也通知跨国奢侈车企,假设新动力暂时跟不上节拍,就只能砍掉下延产品线,让整个价位区间上移,走更彻底的特性、奢侈,甚至奢侈的路途。 但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BBA都加大了营销力度,试图稳住SUV的需求(轿车业务没遭到太大应战)。 BBA或许都在以价换空间,等候真正的下一代平台和产能的到来。
虽然高端车6月份的增速(5.2%)比1-6月份增速(19.7%)低了很多,但《汽车人》依然以为是去年6月高基数的影响。 从全体上,并未观察到高端车市场有任何下滑的势头。 只不过,竞争进入了深化的时期。
新动力竞争走向深水区
新动力车刚好反过去,1-6月,A级车(140.5%)和B级车(96.9%)涨的多。 当然和传统动力上并不严厉对应,由于新动力A级车依然是最大增长极。 这说明新动力是以低打高,消费替代的时刻,假设燃油车预算是20万元,在新动力市场上,或许十几万元就能满足相同要求了。
这是在中国市场才干看到的现象。 以前市场上不时喊油电同价,其实如今曾经成功了。 而新动力具有的一些新素质,让十几万元的车子,就充沛红功了以往20万元才具有的才干。 这自身不是消费升级,而是反映竞争的激化。
说到竞争这一块,往年确实烈度比往年都高。 以往是喊得凶,但往年是玩真的。 往年上半年,我们看到了不到10万元的插混、21万元的800V平台、22万元的5米纯电轿车、15万元的C级纯电SUV……从本国车企高管的角度看,结论恐怕是“一群中国疯子”。
下半年,大家争的是NCA开放城市数量(详见《汽车人》的《智能驾驶,凉意来袭》一文),以及AI代驾通勤的或许性。 有品牌能介入,有品牌干看着,滋味是不一样的。
内需为王,海外投资风险升高
往年上半年的全体销量虽然稍微落后于预期,但由于市场环境遭到搅扰比拟多,能有这个效果也算不错。
而中汽协说的“外部环境”,其实不止是全球市场处于动乱中,还包括中美相关的疑问。 从2020年末尾,我们看到美国不时整合西方盟友,协调立场,对中国施压。 以往政治不直接影响全球商业市场,这个印象曾经是过去式了。
但中国也曾经不是2010年之前的中国了。 中国虽然在全球贸易第一大国的位子上曾经坐了好几年,但外贸占GDP的权重,从2010年之前的60%、70%,如今降到30%一线。 内需其实曾经是主流,这个时刻还说内需缺乏,其实是在埋怨,全球第一大整车市场、第一大新动力市场,其增速也无法容纳一切富有进取心的品牌。
上半年,中欧美新动力乘用车销量区分为354.4万辆(乘联会数据)、142万辆、69万辆。 浸透率区分为30%、22%和9%。 其中,增速最快是美国,到达50%,但是依然在三大市场里垫底。 美国半年的新动力销量,和中国一个月差不多。 假设这种状况下还以为中国“内需缺乏”,其实是不妥的。
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内需没有追上汽车产业高速开展的愿望。 中国监管层,正在努力开掘内需,从税收、营商、反垄断的手腕上,都能看得出来。
当然,中汽协关于“外部环境复杂”这一点,判定得没疑问。 这半年国际环境的波谲云诡,不光令海外投资面临不确定性(中企曾经竭力防止到有政治、经济风险的国度去投资了),还让中国以强韧和坚实的供应链,遭到应战。
特斯拉要求中国供应商投资墨西哥,不是应战,由于国际供应不受直接影响。 中国供应链短板是芯片。 虽然芯片处于下行周期,但芯片作为政治工具的底色没变,这就要慎重评价其风险。
中国第一次性将小金属作为还击工具,并宣称工具箱里还有很多东西。 假设中方以为抑制但有先手的还击,可以让对方不要走得太远,或许追求取得博弈平衡。 这些目的取决于出口管制的有效性。
而欧盟几个大国政局都不大稳。 欧盟层面曾经有声响说要限制中国电动车,虽然还远未走到实践操作层面(德国坚决反对,但法国态度暧昧,其他都在吃瓜),但这一意向,给中企在欧盟部署产能蒙上了阴影。 普通的规律,都是限制贸易能起到奖励本地投资的作用,但中欧相关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中国对欧盟整车投资,或许还要求几年,几年后能否遭到欢迎,存在很大变数。
如此一来,往年上半年出口214万辆(乘用车178万辆),或许胜缺乏喜。 假设欧美市场前景都比拟昏暗的话,也就是意味着全球新动力购置力最强的两个海外区域市场,我们是看客。 汽车行业处置不了这个疑问,只能因时而动。 但不论如何,往年上到400万辆,拿到全球整车出口冠军,不在话下。
相比一季度的恐慌心情,二季度的势头向好,多少平复了主机厂的心情。 原资料多少钱往下走,也有助于此。 但是,CPI延续为负(除了1月份的春节要素),而二季度PPI(-0.5%,-0.9%,-0.8%)相对一季度(-0.4%,0%,0%),也下了一个台阶。 虽然在6月份有企稳迹象,但支撑力依然缺乏。
大家都指望政策端踩油门升档,目前政策有一些效果,但行业想要更猛的政策,这种要求其实有点过了。 这也预示着,对下半年的市场,不应寄望过高。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信誉评级降低,雷诺汽车正设法渡过艰辛一年
阅历下调2020年利润率预期后,雷诺汽车的信誉评级近期被穆迪(MoodysInvestorsService)下调至渣滓级。
穆迪将雷诺汽车的常年债信誉评级下调至Ba1,该级别比“投资级”第一级别,进入了“投机级”水平。 在业内,Ba1也被视作进入了“渣滓级”。 但规范普尔(Standard&Poor’s)对该制造商所给出的信誉评级依然高于渣滓级。
“思索到该公司对2020年的利润率给出了较低的预期,外加全球汽车市场的继续疲软,我们以为雷诺在中常年内没有才干将利润率恢复到安康水平。 ”穆迪在周二(2月18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
雷诺汽车的联盟协作同伴——日产汽车的在穆迪的信誉评级为A3,高出渣滓级4个级别。
雷诺汽车拒绝就此事宣布评论。
目前,雷诺汽车正饱受关键市场汽车销量下滑之苦,其联盟协作同伴日产汽车的低迷表现也对其形成了不利。
雷诺汽车首席执行官克洛蒂尔德?德尔博斯(ClotildeDelbos)上周五(2月14日)表示,公司将推进一项方案,希冀在3年内增添至少20亿欧元的结构性本钱,以改动以后局面。
去年,雷诺及日产的业务表现均出现好转,两者还就联盟协作条款出现了一些龃龉。 在该联盟缔造者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因经济疑问垮台后,两家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协作相关出现了危机。
在周五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德尔博斯表示,雷诺集团拥有约160亿欧元的可用现金。
“我们很有决计,集团外部不存在现金可用性疑问。 ”她说,“这足以协助我们应付运营资金、市场需求方面的变化。 ”
日产汽车取消派息的选择在财务层面对这家法国汽车制造商形成了繁重的打击,后者拥有日产汽车43%的股权。 雷诺方面上周五宣布,将其每股收益下调三分之二至1.10欧元。
雷诺的未偿债券总额为64亿欧元,其中7.31亿欧元将于往年7月到期。 彭博汇编数据显示,该企业在2025年6月到期的票据多少钱为99.9美分,低于去年8月份记载高点103美分。
此外,雷诺汽车的信誉违约掉期指数为129个基点,高于2018年4月48个基点的低点。 这是一种预防借款人无法归还债务的警示性指数。
雷诺汽车此前表示,在汇率不出现大幅动摇的状况下,2020年的营收目的与去年基本持平。 此外,雷诺方面还希冀在本钱重组之前成功正向现金流。
在盈利方面,雷诺汽车2020年的营业利润率目的为3%-4%,较2019年的4.8%有所降低。 雷诺此前为2019年预设的利润率目的为5%。
上个月,雷诺汽车还表示,2019年该公司的销量有所降低,这是由于全球汽车市场出现了收缩。 该制造商同时正告称,其2019年营收或许出现3%-4%的同比降低。
信誉评级再遭下调 日产取消6月发行债券方案
日前据外媒报道,日产汽车曾经取消了6月发行债券的方案,知情人士泄漏,日产原选择发行规模为2000亿-3000亿日元(132亿元-198亿元)的债券。 此前在2019年9月,日产也曾经推延过一次性市值2500亿日元(165亿元)债券的发行。
日产汽车发言人AzusaMomose表示,公司正在思索各种筹款方式,但目前无法给出任何关于未来筹款的详细方案。 自2018年日产汽车前任董事长卡洛斯·戈恩被捕后,公司面临着庞大的财务压力,在2019财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日产净盈余超越400亿元,这是日产近20年来的最大盈余。
此外,威望评级机构穆迪将日产的信誉评级下调至Baa3级,依据评判规则,日产汽车的前景展望为负,这意味着公司无法保证良好的运营状况,一旦状况好转,其还本付息才干将削弱。 这曾经是往年日产第二次被下调信誉评级。 2020年2月底,穆迪对日产汽车还本付息才干启动预判,以为日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具有优秀的投资质量。
虽然在中国市场上,日产的销量曾经继续三个月反弹,但是在欧美市场,销售状况不容失望。 更关键的是,下半年的重磅新车——全新一代奇骏将于往年第三季度在海外首发销售,假设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无法失掉处置,新车的上市时期将很有或许向后推延。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