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署名文章 感恩奋进 牢记嘱托 杂志刊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民族奋斗)
近日,《中国民族》杂志刊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署名文章《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全文如下: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
习近平总书记不时关心内蒙古展开、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2023年6月第四次到内蒙古调查,再次为内蒙古展开把脉定向、鼓劲加油,全区上下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一年来,内蒙古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键指示精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为任务主线,以展开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赋能增效,锲而不舍办好成功习近平总书记交给的五大义务和全方位树立典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加紧重塑再造产业结构、思想观念和任务作风,引导全区上下勇担当、树笼统、务虚效,朝着“在中国式现代化树立中闯出新路、推进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游”的目的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任务主线有形有感有效贯彻落实
自治区党委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查时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也是民族地域各项任务的主线”的严重原创性结论,出台《关于片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主线的若干措施》,制定28条详细举措,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贯彻到展开的全环节、各方面,推进全区经济树立、政治树立、文明树立、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树立和党的树立等各项任务都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来展开。
构建了职责明晰、推进有序的任务机制。赋予各级党委办公厅(室)担任各项任务贯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主线的职责,赋予各级党委统战部门担任民族任务贯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主线的职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作为制定中央性法规的前置审核条件,树立严重经济社会展开政策、严重资金和项目布置等贯彻任务主线的审核、评价、清算机制,实践把这项“头脑里”的任务落到各级的“手头上”。目前,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正在将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任务主线列入法定职责,各类行业规章、村规民约、市民条约也在陆续增写贯彻任务主线的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逐渐内化为各族干部群众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绳。
构成了迷信规范、系统片面的研讨阐释体系。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通常研讨工程,评选命名11家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研讨(培育)基地,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研讨院,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融合史料·内蒙古卷》,编写《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蓝皮书(2023)》,充沛挖掘和展现自古以来内蒙古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共同勾搭妥协、共同兴怒放展、共同发明美妙生活的史实。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理念和元素充沛表现到历史文明宣传教育、公共文明设备树立、城市标忘性修建树立、游览景观陈列等方面,推出了“黄河魂”“长城长”“循迹西口”“遇见‘河套人’”“青城文脉”等一批具有内蒙古地域特征、彰显中华文明符号和中华民族笼统的文明宣传产品,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愈加可感可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为任务主线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树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开设“石榴籽育人小课堂”,在媒体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石榴花开”“家园”等专栏,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设立专门课程、举行专题培训班,生动鲜活地宣传阐释“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五观”等理念和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越铸越牢,正在像空气和阳光一样无处不在地浸润着各族干部群众心灵。
唱响了多元一体、特质鲜明的北疆文明。以习近平文明思想为基本遵照和指引,系统集成内蒙古大地上的白色文明、草原文明、农耕文明、黄河文明、长城文明等文明外形,熔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守望相助、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融合、弘扬“蒙古马精气”和“三北精气”等时代要求,全力树立北疆文明,织紧扎牢各族干部群众人心凝聚、勾搭奋进的精气纽带。去年以来,成立了北疆文明研讨中心,举行了北疆文艺论坛和《北疆印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文物展》,推出了《绿色长城》《乌兰牧骑走边关》和《歌从草原来》《千秋昭君塞下情》等一批文明艺术作品,展开“长城与黄河在内蒙古五次拥抱”系列报道,经过全方位展现北疆大地上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演进历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不时加深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了解和认知。目前,正在树立北疆文明研讨基地,组织编纂《北疆文库》,编印《守望相助—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融合历史故事》《蒙古马精气研讨》等系列书籍,放慢构建系统的北疆文明史料体系、学术体系,努力为树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奉献内蒙古力气。
成功“五大义务”和全方位树立典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取得可喜效果
2023年7月,自治区围绕办好两件大事出台树立我国北边关键生态安保屏障、祖国北疆安保稳如泰山屏障、国度关键动力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度关键农畜产品消费基地、我国向北开通关键桥头堡、全方位树立典范自治区6个促进条例,制定《关于全方位树立典范自治区的选择》,提出在感党恩听党话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看法、民族地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树立、中原民族地域走向共同富有、兴边稳边固边、中原地域联通国际国际双循环、弘扬新风邪气等7个方面作典范的目的义务,年底又部署实施了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微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暖和工程、诚信树立工程、科技“包围”工程、自贸区创立工程等对经济展开和民生改善具有支撑性、牵引性、撬动性作用的“六个工程”。两件大事纵深推进,各个范围结出硕果。
树立我国北边关键生态安保屏障方面,以打主力的担当、打先锋的气势片面打响“三北”工程三大标忘性战役,组建专门任务机构,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设立防沙治沙基金,2023年造林556万亩、种草1817万亩、防沙治沙950万亩,2024年方案控制沙化土地1500万亩以上,力争用1-2年把义务量较少的旗县一切控制完,到2030年如期成功9704万亩的治沙义务。一体推进防沙治沙和新动力开发,以“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等平面化展开方式促进增绿、增能、增收多赢,估量年内经过树立2727万千瓦新动力装机控制沙化土地230万亩。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捍卫战,黄河流域生态维护和“一湖两海”、察汗淖尔综合控制深化推进,与宁夏、山西、陕西树立了黄河流域横向生态维护弥补机制,建成全国首个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控制“拦沙换水”试点工程,2023年全区地表水国考断面优秀水体比例、大气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数均优于国度考核目的,“一湾碧水映晚霞”“风吹草绿遍地花”的美景越来越多地呈如今人们面前。
树立祖国北疆安保稳如泰山屏障方面,统筹做好守边护边、社会控制、安保消费等任务,动摇守好祖国“北大门”、首都“护城河”。积极构建新型护边体系,“数字边防”“智慧边防”树立扎实推进,边境管控才干清楚增强。片面推行信访代办制,2023年各级代办各类信访事项、民生事项2.9万多件,办结率90%以上,群众满意率99.04%。深化社会治安保体防控,以“时时忧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保消费,成立矿山安保监管局,调整设立危化品安保监管局,出台135项防范遏制重特小异常举措,深化展开重点范围专项整治和交叉互检,2023年全区安保消费异常起数和死亡人数区分降低22.8%、12.9%,2024年前5个月区分降低41.3%、32.5%。
树立国度关键动力和战略资源基中央面,大规模、高比例开发运行新动力,深化推进煤炭清洁高效运行,不时加大新旧动力的总量优点和组合优点,全力保证国度动力安保。2023年产煤12.2亿吨、保供9.45亿吨,电力总装机打破2亿千瓦,发电7566亿度、外送3065亿度,保证了29个省份动力需求。目前,内蒙古已成为全国首个新动力装机超1亿千瓦的省区,其中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404万千瓦,往年底新动力装机将达1.35亿千瓦、逾越分电装机规模,新型储能规模将达1000万千瓦。放慢树立全国最大的稀土新资料基地和全球抢先的稀土运转基地,新引进稀土企业30家,开工树立永磁电机产业园,稀土磁性资料消费及运转成功全产业链展开,磁材产能、稀土产品买卖量区分占全国的30%和40%以上,2023年稀土产业介入值增长21%。
树立国度关键农畜产品消费基中央面,着力破解“地、水、种和粮、肉、奶”瓶颈制约,增强高规范农田树立和农业深度节水,放慢推进种业、奶业、草业复兴,2023年粮食产量达791.6亿斤、增产11.5亿斤,外调500亿斤以上;肉类、牛奶产量区分抵达57亿斤和158.5亿斤,均创历史新高,名优特新农畜产品总数居全国首位。鼎力展开设备农业、舍饲圈养、庭院经济,组织展开“百乡千村万院”执行,新创立奶业、马铃薯2个国度级产业集群和3个国度级现代产业园,1.5万粒太空马铃薯种子实验种植,全国首个乳业大宗商品现货买卖平台开市运营,伊利、蒙牛营业支出分列全球乳企第5位和第8位。
树立我国向北开通关键桥头堡方面,引导各级实践增强开通展开的看法,全力打造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汇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通平台。2023年,对内开通迈出新步伐,与北京市树立全方位协作机制,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的协作不时深化,引进到位资金增长40.2%;对外开通取得新进度,全区口岸货运量逾越1亿吨、刷新全国陆路沿边口岸纪录,到发中欧班列429列、增长73.7%,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18.9%,电动载人汽车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48倍。满洲里口岸中俄集团游览签证互免、二连浩特等5个口岸8座以下小型车辆通关片面恢复,边民互市贸易蓬勃展开。积极申建中国(内蒙古)自在贸易实验区,围绕重点口岸打造、开通平台能级优化、腹地园区树立、中欧班列提质扩容推出一修改造和开通举措。
全方位树立典范自治区方面,着眼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更好展现内蒙古的担当与作为,在全力成功“五大义务”的同时,统筹做好党的树立、专制法治、民生和社会事业展开等各项任务,努力把“典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延长到各范围基层党组织展开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通常活动,“六句话的理想和道理”不得人心,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成为北疆大地的最强音。着力激起各族群众的主人翁看法,经过推行以工代赈、消费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引导宽广群众主动投身“三北”工程攻坚战、高规范农田树立、乡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有事情一同做,有艰难一同扛,展开效果一同共享”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各族群众关心关切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展开取得新成效,与北京市358所学校、276家医院树立结对相关,北大肿瘤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等投入运营,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中心、站)7000多个。片面推行普及国度通用言语文字,中考国度统编教材科目初次实行“一张卷”。部署实施暖和工程,开工树立880个供热改造项目,下决计彻底处置群众反映猛烈的供暖疑问,同步推进基本民生保证规范抵达或逾越全国平均水平,的取得感幸福感进一步优化。边境地域“水电路讯”等基础设备放慢改善,2023年20个边境旗市地域消费总值较上年介入近100亿元。着眼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展开格式,深化实施诚信树立工程,扎实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树立,成立民营经济展开服务局和重点民营企业党委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一少量行业领军企业落户内蒙古,聚商气、拢人气的营商环境放慢构成。
同时,全力抓好《国务院关于推进内蒙古高质量展开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和西南片面复兴、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维护和高质量展开、“三北”工程攻坚战等严重国度战略以及国度对欠兴隆地域、资源型地域、中原地域、民族地域支持政策落地,实践把政策红利变为理想消费力。2023年,全区地域消费总值增长7.3%、人均打破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普通公共预算支出增长9.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支出区分增长5.1%、8%,关键经济目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24年前5个月,规上工业介入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经济展开继续坚持稳中向好、稳中优进的良好态势。
调结构转观念改作风的成效逐渐显现
针对终年累积构成的与新展开理念、高质量展开要求不相适宜的结构、观念、作风疑问,引导全区上下进一步约束思想、升级观念,对标先进找差距,下大气力破难题,全区经济展开生机清楚增强,宽广干部群众精气容颜清楚转变,正在步入展开重质效、干事勇争先、任务尚实干的良性循环。
产业“四多四少”状况放慢改动。着眼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瞄准“煤头化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全链条推进煤炭、农牧等传统产业展开。鼎力培育展开非资源型产业,做大做强现代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非煤产业增长12.1%、高于煤炭产业10.7个百分点,税收增长28.5%、占全口径税收比重57.6%,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鼎力推进科技“包围”工程,瞄准内蒙古有资源有优点、有心愿打构成新质消费力的范围集中发力,实施国度重点研发方案“储能与自动电网技术”项目,启动树立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迷信装置与高性能光栅产业化项目,和林格尔新区国度“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集群、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氨等项目陆续落地投产,未来产业放慢起步成势。
新鲜思想观念约束进一步废弃。组织展开“扬优点、找差距、促展开”学习研讨,引导全区上下动摇做到“七个摒弃”,加紧和“我不如人”的观念说再见,树立创一流、当标兵的雄心壮志,大抓展开、放慢展开的气氛愈加浓重。打破“过去就是这么干的”“没有成方不敢开药”等观念做法,推进各级强化“改错就是改造”“理顺和健全体制机制就是约束和展开消费力”的理念,围绕优化经济规划、防沙治沙、糜费用水、科研效果推行运转、与央企协作等部署58项体制机制创新义务,一少量制约高质量展开的卡点堵点疑问放慢处置。着力改动“看眼前不看久远”“新消费轻运营”等思想观念,引领各级强化“糜费就是增长、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的看法,片面增强能、水、粮、地、矿、材等各范围糜费,继续深化“五个大起底”执行,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资源糜费集约运行评价目的体系,锁定城镇开发边界、城市绿化经费数额,2023年全区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4.75万亩、成功22亿元土地增减挂钩节余目的跨省买卖,农田灌溉水有效运行系数初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置河套灌区“大水漫灌”疑问取得积极进度,灌区秋浇水量较终年增加45%。
宽广党员干部以“蒙古马精气”和“三北精气”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制定出台深化整治“三多三少三慢”疑问20条措施,展开“提标、提速、提效”专项执行,推进各级以“有解思想”“优解思想”主动解题克难,任务中的“慢、粗、虚”等现象逐渐改观。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公布重点事项清单,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线”改造,白昼“不打烊”、周末“不时档”,各级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效率大幅优化。强化市场思想和精算看法,与时俱进优化动力资源开发运行方式,深化推进土地目的和碳汇目的买卖,量体裁衣降低防沙治沙本钱,坚持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实践让每一份资源和每一分钱都发扬出最大效益。统筹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整治方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糜烂疑问三项任务,上下联动、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地增强纪律树立、根治作风顽疾,努力成功1+1+1>3的效果。自治区本级清算台账近3/4、开到旗县的会议增加近1/2,苏木乡镇职能职责由373项优化到148项,经过树立“根数据库”和“一表通”运转平台处置基层填表多等疑问,干部有了更多的时期和精气为群众办实事。树立“一切拿结果说话、用实效评价”的鲜明导向,深化实施正向处分12条措施和容错纠错8条意见,延续两年展开“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惩办,见人见事落实推进指点干部能上能下规则,推进各级大兴调查研讨,多思索疑问、多研讨疑问,以报账看法、交卷看法、效果看法干任务,只争朝夕往前赶、再接再励抓落实成为宽广党员干部的执行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关心至深、希冀至重。我们肯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内蒙古的事情办得更好,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蒙古新篇章,以实干实绩向总书记和党中央交上一份优秀答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