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售,有兴趣带价格联系QQ:503594296

6月经济数据将发布 首批沙特ETF上市在即 下周看点 中报披露大幕将揭开 (统计局公布6月经济数据)

据信息,政治局6月27日召休会议。会议选择,中国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除此之外,下周还将发布6月经济数据;中报披露大幕将揭开,创业板公司拔得头筹;首批沙特ETF上市在即;另外市场还将有1只新股发行。

6月经济数据将发布

7月15日,国度统计局将发布6月工业介入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批发总额等经济数据。

估量6月外需好于内需的格式或延续。内需中,社零总额受线上消费前置和汽车批发偏弱等影响,增速或有所放缓。房地产新政后,新房和二手房销售有所改善。不过,从实物任务量来看,基建和房地产投资表现平淡,天气原因对一些地域的项目施工亦有影响。出口和制造业投资是需求侧的关键拉动项,制造业投资在出口和设备升级革新拉动下或维持较高增速。

综合来看,该机构估量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在5%左右;6月工业介入值同比增速或许为4.8%;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或许在-10.2%左右;6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或为3.5%。

中报披露大幕将揭开

下周,中报披露大幕将揭开,创业板公司中金辐照将率先发布中报。依照预披露方案,中金辐照将于7月16日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该公司7月4日晚间披露业绩快报,上半年成功营业支出1.79亿元,同比增长5.44%;归母净利润6468.25万元,同比增长1.08%;扣非净利润6311.6万元,同比增长0.49%;基本每股收益0.24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91%。

将是沪市首家披露中报的公司。7月4日,康欣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不逾越2000万元。本次回购的股份用于未来实施员工持股方案或股权处分。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康欣新材股东总户数为3.77万户,较上期(6月20日)介入1143户,增幅为3.13%,增幅创2024年2月29日以来新高,延续2期介入,累计增幅为3.39%。

除上述两公司外,下周还有、等公司将披露中报。

首批沙特ETF上市在即

南边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发布公告,公司旗下的沙特ETF将于7月16日正式上市买卖。两家机构发行的首批两只沙特ETF算计募资12.23亿元,募资规模在年内新发QDII基金中位列前二。

作为境内首批可投中东市场的ETF,沙特ETF关键经过ETF互挂的形式成功对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的严密追踪,初次为境内投资者翻开放往沙特资本市场的大门。

值得留意的是,港交所于7月10日披露了本次沙特ETF的互挂“搭子”产品,南边东英选择了华泰柏瑞和南边旗下沪深300ETF作为互挂产品标的,这意味着海外投资者可以借道南边东英产品直投国际巨无霸宽基。

下周将有1只新股发行

依据招股书,绿联科技是全球科技消费电子知名品牌企业,关键从事3C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消费及销售,努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数码处置方案,产品关键涵盖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移动周边类、存储类五大系列。公司2024年1至6月营业支出估量为26.56亿元至27.71亿元,同比增长25.19%至30.62%;净利润为2亿元至2.1亿元,同比增长6.16%至11.50%。


出海大举措!这里新上市首只跟踪A股ETF

中国与新加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再迎一座里程碑!

11月14日,新加坡大华资管旗下的大华银投信安康创业板买卖所买卖基金(UOBAMPingAnChiNextETF)正式在新加坡买卖所(下称“新交所”)上市。 这是深圳证券买卖所(下称“深交所”)和新交所自签署互联互通协作协议后,在新加坡证券市场上市的首只跟踪国际A股指数的ETF产品,为新交所的投资者提供了之前较少进入的中国创业板市场的渠道。

新交所集团首席执行官罗文才在该ETF上市仪式上指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时国际化,并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时增强,高效的跨境联通将为投资者开启更多买卖时机发扬关键作用。 投资者可以预期经过深交所与新交所ETF互联互通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以满足投资组合的多元化需求。

多位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这标志着中新ETF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已成功落地,也为下一步中新ETF互联互通更多产品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久远来看,这也将进一步增强中新两国资本市场协作潜力,促进两国资本市场常年安康开展。

中国新加坡ETF产品互通落地

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中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也进一步提速。

2021年12月底,深交所与新交所签署关于深新ETF产品互通的协作体谅备忘录(下称“备忘录”)。 依据备忘录,双方将在推进ETF产品互通方面深化协作,继续做好准备任务,支持中新市场机构协作开发ETF互通产品,为两国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跨境投资选择。

往年9月,新加坡的金融控制局(MAS)在深新通产品链接下推出了一项专门的上市补贴方案,旨在支付该机制下ETF的上市本钱。 补贴的时期是2022年的10月到2023年9月30日。 在此时期出现的深新ETF链接下的ETF发行,都有资历来开放此项补贴。 新交所估量这一来自监管的支持措施将进一步参与发行人的介入志愿。

往年11月1日,中新双边协作结合委员会(JCBC)第十八次会议召开,中新双方就一系列绿色开展,数码化和互联互通方面的新举措达成了分歧意见。 会议上也宣布,往年年底前首批三只介入ETF落地该深新ETF产品互通。 这三只ETF将由南边基金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南边东英资产控制公司、安康基金控制公司和大华银行资产控制公司协作推出。

11月14日,大华安康创业板ETF正式在新交所上市,成为新加坡证券市场上市的首只跟踪国际A股指数的ETF产品。

新加坡买卖所董事总经理及中国区主席陈庆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此次协作是新交所集团积极拓展创新互联互通渠道、深化与中国资本市场协作交流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中新资本市场咨询愈发严密,新加坡市场与中国相关的ETF数量和规模都加快增长。 依据新交所数据,过去两年间,新加坡市场迎来了5只中国相关的ETF,其中债券类ETF2只,权益类3只,使得与中国相关的ETF总数从3个增至8个。 规模上,股票ETF的控制规模约为4.2亿新元(约21.8亿人民币);固定收益类的ETF的控制规模约为19亿新元(约98.4亿人民币)。

谈及在中国的开展战略,陈庆对记者表示,将基于集团集中开展多元化资产平台。 在FICC,证券、DCI业务板块,加深与中国的互补协作同伴相关,支持中国的协作同伴更有效应用新交所一站式的投融资及风控服务,介入到亚洲及国际的资本市场。

陈庆称,该战略目的包括三个关键举措。 第一是为研讨树立跨市场的互联互通,尤其是发扬新加坡在西北亚资本市场中的位置和市场深度,树立支持一带一路方案的互联互通,放慢国际证券及大宗商品的国际化开展速度,也促进中国关于开放金融市场承诺的落地实施。

第二是为跨市场资本流动提供更多支持。 新交所在产品的创新和定制化设计上方,尽力去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并且协助金融中介机构能够迅速地设立机构、开放会员,以此来增强新加坡本地市场的流动性,与中国一同“把蛋糕做得更大”。

第三,支持中国企业投资和融资的需求。 新加坡集聚了财富控制和国际顶尖的投资人,积聚了稳如泰山及深沉的资本,新交所希望能够扶持中国企业,满足其投融资需求,此外还能经过上市和应用新交所的融资平台,更好地满足他们在西北亚战略开展的要求。

多家中资基金公司积极“下南洋”

古有中国人飘扬过海,勇下南洋,今有中资基金公司积极规划,纷繁“落子”新加坡。

2008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控制公司在香港设立机构的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中,明白了基金控制公司在境外设立、收买或许参股运营机构的条件及程序,由此开启了中原公募基金“出海”序幕。 而与中国大陆仅一河之隔的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比,新加坡是近年来才成为中原公募基金“出海”的新目的地。

2018年,南边东英在新加坡成立子公司;2020年,南边东英与工银资管协作在新交所推出了首只ETF——工银南边东英富时中国国债指数ETF.截至目前,该ETF已成为新交所最大的纯中国国债ETF,也是全球最大的以中国国债为标的的ETF。

作为在新业务开展较快地少数中资公募公司之一,南边东英对记者表示,参照中原与香港互联互通的庞大开展,对中新互联互通的前景十分看好。 该公司称,新加坡资管市场开展迅速,而中新ETF市场互联互通,将让我们能够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规划中国资产,同时让国际投资者有一个受监管的渠道进入区域市场。 公司目前正在努力推进深交所和新交所中新ETF互挂下的首对产品。

而此次在中新互联互通ETF产品中“拔得头筹”的安康基金也表示将积极规划新加坡。 安康基金副总经理林婉文对记者表示,安康基金与其股东新加坡大华资产控制有限公司(UOBAM)将在中新协作深化的背景下坚持了积极亲密的沟通交流,以期能够落地更多的互动协作。

详细协作方向上,林婉文泄漏,新加坡REITs市场已开展20余年,且已是亚洲地域规模第二大REITs市场(仅次于日本),十分成熟且拥有丰厚优质的投资种类,未来,安康基金将与大华资管共同探求引入新加坡REITs的可行性。

博时国际也表示,十分看好以新加坡为代表的西北亚市场。 西北亚近年来经济全体向好,经济生机不时优化,为资产控制业务带来了宽广的空间。 博时国际希望深耕涉足西北亚市场,特别是为外地的高净值客户提供更多优质资管产品。 目前博时国际的旗舰香港公募基金均有在新加坡互认,可供外地合格投资者(AccreditedInvestor)认购。

而汇添富基金此前就在开放第三家境外子公司——汇添富新加坡。 汇添富则表示,不时关注新加坡市场的开展机遇,未来将积极开拓在新业务,希望经过汇添富的常年资产控制才干与丰厚的国际业务阅历,推进新加坡外地投资者积极投资中国市场,分享中国资本市场的常年开展机遇。

虽然关于少数中资公募来说,目前“南洋”已不再生疏,但如何在“下南洋”的浪潮中立于潮头,依然是值得探求的疑问。

南边东英指出,与熟习的香港相比,新加坡的的监管制度和ETF市场生态存在差异,这在初期拓展新市场的时刻在所难免。 而博时国际则称,目前在新规划遭遇的最大困难在于尚未在树立分支机构。

而林婉文则表示,目前大少数国际投资者关于亚洲除中国外的市场认知较少,投资方面也关键持保管态度。 在此背景下,开发新市场和产品,要求控制人投入更多的投资者教育任务,以让投资者逐渐了解海外市场,接受多元化投资的理念。

中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遇宽广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政策西风的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境内资本将目光转向了新加坡,中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遇宽广。

依据新加坡金管局资料,新加坡拥有4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规模,且年增长率为16%。 其中78%的资产控制规模来自于新加坡以外。 此外,新加坡还拥有全球化水平高且掩盖面广的投资者基础,包括全球投资公司、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以及本地域日益成熟的散户投资者。

陈庆以为,作为国际融资中心和关键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新加坡有才干支持中国金融市场和企业的国际化。 同时,作为全球第三大外汇中心、亚洲最大的外汇期货买卖所和抢先的离岸人民币清算所,新加坡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理想协作同伴。 人民币是新加坡第四大买卖货币,其日均买卖量在2019年至2022年间跃升了近140%。

陈庆还表示,在中新协作的关键使命背景下,新交所作为亚洲最国际化的和资产最多元化的金融基础设备,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尤其在如今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且不稳如泰山要素增多的状况下,新交所的多资产控制平台的优势凸显,有助投资人有效控制投资组合风险。

而ESG(环境、社会、控制)作为近年来最受注目的投资范围之一,也为中新互联互通提供了宽广机遇和良好前景。

博时国际表示,高度看好ESG责任投资的宽广前景,特别是以新加坡为首为代表的西北亚市场与中国同属西方文明,在价值观与历史观上都更为贴近,有宽广的协作基础。

而南边东英则称,在亚洲ESG范围看到了庞大的机遇,一方面由于中新政府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真知灼见和弱小的执行力,在推进碳中和方面目的坚决,一方面由于亚太投资者也愈发地关注低碳投资,投资需求日益旺盛,而专注亚太市场的低碳投资产品选择较少。

依据新交所数据,迄今为止,在新加坡买卖所发行的绿色、社会、可继续开展和与可继续开展相关的债券中,有近20%来自于大中华区,而且估量这个数字会继续参与。 而随着全球ESG的微弱建议,新交所的绿色与可继续债券上市数量清楚参与,至今已有近350支国际ESG债券在新交所上市,总融资额到达了1950亿新元。 而大中华地域的发行人在此类别的债券介入度也逐渐优化,占总债券发行人的20%。

新交所也在金融科技上为迎接更大水平的中新互联互通做了预备,以便更好地服务两地投资者。

陈庆泄漏,目前中国境内可继续开展债券的市场规模在继续扩展,顺着此趋向,新交所于去年12月与淡马锡合资公司Marketnode协作推出了ESG债券信息枢纽Greennode,并在进一步扩展这项服务时,与中国诚信绿色金融公司协作,推出了GreennodeRMB,成为首个专注于中国ESG债券的数据平台。 截至2022年8月中旬,GreennodeRMB平台已有266只债券,还有162家发行人。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