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往代速度更快 卢伟冰 小米17系列销量已超100万台 (速度比时间快)
凤凰网科技讯 10月2日,小米品牌总经理 @卢伟冰 在微博发文称,很多好友都十分关心小米17系列的销售进度,目前销量确实已逾越100万台,比往代速度更快!
同时表示,小米目前正在抓紧提拉消费,介入备货。
此前,卢伟冰走漏,新产品公布后惹起大批的关注,首销虽才过2天,但销量的结果曾经十分不错。其中,Pro Max卖得最好,Pro其次,轻松跨过6K+门槛,产品结构失掉历史性的改善。由于上代规范版1TB版本销量比例比拟低,所以这一代没有上1TB,产品公布后,依据用户需求,小米方面选择介入1TB版本的量产,并会在10月5号末尾交付。这也对规范版首销出现了一些影响。
卢伟冰表示,全体来看,小米17系列的大胆变阵和大胆创新确实存在风险,但不主动求变的风险更大,而通常的用户反响和置办也证明了此次创新是值得的。
卢伟冰直言,小米17系列有决计销量会比上代小米15系列更多。
小米不出16直接出17吗
是的,小米宣布跳过16系列直接发布17系列。
2024年9月15日,小米总裁卢伟冰经过微博正式宣布,全新小米17系列将于本月发布。 这一决策标志着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初次跳过两边代际(16系列),直接进入下一代产品规划。 据官方表述,小米17系列是“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性跃迁”,同时也是小米高端化战略实施五年来的“蜕变之作”。
从产品定位来看,小米17系列被赋予了跨代更新的中心特征。 全系机型在配件性能、技术创新及用户体验层面均成功了清楚打破,例如或许搭载新一代处置器、影像系统或快充技术。 此外,小米明白将该系列对标苹果行将发布的iPhone17系列,意图在高端市场与全球顶级品牌展开直接竞争。 这一战略既表现了小米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也反映了其冲击全球高端市场的决计。
跳过16系列的要素或许触及多重考量:一方面,数字代际的腾跃或许意在强化品牌技术迭代的“里程碑”属性,经过代际跨越传递产品更新的推翻性;另一方面,此举或与小米外部产品规划节拍、供应链协同或市场竞争战略相关。 例如,防止与竞品构成直接代际对比,或为新技术落地预留更充沛的研发周期。
值得留意的是,小米17系列的发布不只是产品层面的更新,更是小米高端化战略的关键节点。 过去五年间,小米经过继续投入研发、优化供应链及优化用户体验,逐渐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此次直接对标iPhone17系列,标明小米已将目的从“性价比”转向“技术引领”,试图经过创新打破重塑消费者对国产高端手机的认知。
卢伟冰的“跳槽人生”-
提到卢伟冰这个名字,置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生疏。 作为小米的合伙人以及红米的掌舵者,卢伟冰的“好战”水平与他的名头一样响亮。 回忆卢伟冰从康佳到天宇、金立,再到小米的阅历,这个被称作“企业冥灯”的人物,如今曾经“干垮”了四五家企业。 假设细心剖析卢伟冰的“开张记载”,我们会发现他的职业生涯,正好是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开展的缩影。 这篇文章我们将一同看看卢伟冰的“跳槽人生”,如何不时踩在一个个时代风口上。 1998年,23岁,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1997年,22岁,参与康佳集团从事销售业务。 2007年,32岁,赴北京参与天语,担任国际业务。 2017年,42岁,从金立离任。 2019年,44岁,参与小米。 从22岁到44岁,这是卢伟冰职业生涯的22年。 这22年,也是我国手机产业高速开展的黄金时期,而卢伟冰,简直每一步都踏在了时代的脉搏上。 2001年,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约请如今有着“硅谷女王”之称的桑德伯格参与谷歌时,为了压服她,说了一句在业界颇为盛行的话:假设有人给你在火箭上提供了一个位置,那么,别管位置好坏,先上去再说。 而卢伟冰,不只每次都能坐上中国手机换道开展的火箭,且简直每次都拿到了好位置。 1997年,由于受教员一句“清华在校生要又红又专报效祖国”的影响,他在国企和外企之间选择了前者,进入了康佳做销售。 卢伟冰入职康佳时,正是我国度电迸发式开展的时期。 康佳作为事先革新开放后降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卢伟冰参与的次年,其彩电销量就冲上了中国市场第一。 而康佳旗下的手机业务,也顺势开展,2000年花了1000万请到周润发给手机业务代言,是事先国际手机市场的TOP5。 关于这段阅历,卢伟冰自述:由于英语还不错,就成为康佳第一批做海外拓展的员工。 在康佳,我一步一步走,不时就任康佳通讯销售公司总经理。 从1997年参与康佳,到2007年分开,卢伟冰将团体生长的黄金十年,献给了康佳。 而在康佳,他也从销售小兵,做到了控制层。 不过,即使面对再待三年就能分到华裔城一套房的诱惑,卢伟冰还是选择分开康佳。 关于这个选择,卢伟冰有过这样的解释:当年下决计分开康佳的要素就是我判别手机行业:1、国有企业玩不了;2、大集团下的业务单元形式做不了。 他对此进一步解释:今天智能手机时代比性能手机时代对企业操盘人的要求更高,他要求跨界科技-人文-互联网三个范围,打通研发-供应链-营销三个环节。 而这种人不能天生,除了极强学习才干和悟性之外,必需具有丰厚的阅历和阅历,这些阅历阅历要求从一个个失败中取得,而上述两类企业没有这种容忍失败的土壤。 而康佳手机后续的开展标明,卢伟冰说对了。 在这十年里,作为一个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从销售干到经理,卢伟冰对手机行业末尾有了自己的判别和认知,也在预备随时大干一番。 假设说在康佳,卢伟冰迎来了中国手机产业第一个开展的黄金时期。 那么从2006年到2008年这段时期,由于联发科的交钥匙方案,中国手机市场则迎来了第二个开展的黄金时期。 而抓住这一开展机遇的厂商,非天语莫属。 由于率先经常使用了联发科推出的交钥匙方案,以及采用了共同的“买断”商业形式,2008年“天语”品牌手机销售2400万部,销售额80亿元,占据国际市场20%的份额,在中国手机市场仅次于诺基亚。 而其开创人荣秀丽,也被以为是“山寨机教母”。 很巧的是,卢伟冰刚参与天语,其开展就到来了鼎盛时期。 关于这段阅历,卢伟冰这样描画:荣总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跟我谈人生理想、产业理想的人。 一年之后,卢伟冰参与了天语,备受荣秀丽赏识,刚入职就成为了天语手机海外事业部的担任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这样描画天语的阅历:从天语荣总身上我学到了如何跨产业链,由于在康佳时偏销售,如今了解了更多供应链和研发的知识。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在天语的这段阅历,让卢伟冰得以完整地了解整个产业链,逐渐生长为一个能够全盘掌握一个手机品牌的“将领”。 这为其以后在金立和小米的成功,打下了深沉的基础。 不过,好景不长,2009年印度严查出口手机的IMEI码,加上IMEI码颁发机构末尾对中国手机厂商实施惩罚性不要钱,天语的海外销量呈断崖式下跌。 合理卢伟冰一筹莫展之际,荣秀丽突然空降一个海外事业部副总裁,来做卢伟冰指导。 最后卢伟冰怒而出走金立,还带走了20多名海外市场的中心主干。 正所谓“伟冰一化土逢水,天语无声泪两行”,自此天语一蹶不振。 事先分开天语时,卢伟冰自己的解释是:自己无法掌控一个完全独立的项目。 据悉,事先卢伟冰向天语提出想要独立掌控一个项目时,荣秀丽以天语的产品线曾经够多为由拒绝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在天语没待上几年,卢伟冰就于2010年,举家搬回深圳,参与了金立。 卢伟冰在这家老牌手机企业,一干就是7年。 更巧的是,参与金立次年,金立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就超越2000万台,成为中国最大的性能机制造商。 在卢伟冰参与时,金立总部工位只占大厦某一层的三分之二,仅仅过了几年,他们曾经占了大厦的七层工位。 在2017年卢伟冰分开时,金立正走向开张的边缘。 这家在性能机时代大杀四方的老牌厂商,最终在以小米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新力气崛起的大潮下,被拍在了时代失势者的沙滩上。 而卢伟冰也顺势参与了小米,成为雷军招徕的下岗高管一员。 回忆卢伟冰过去二十二年的职业生涯,可以发现其频频踩准时代“风口”,并且在某一个浪潮式微之前,都能及时抽身,投入到另一个时代浪潮中去。 也因此,有媒体总结卢伟冰的人生阅历时,将其和罗永浩启动类比。 假设说罗永浩是“行业冥灯”,那么卢伟冰就是“企业冥灯”:他进企业的时刻,都有一段辉煌开展期,分开的时刻这家企业的手机业务就黄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卢伟冰之所以能够及时抽身分开,很大要素得益于其对行业趋向的正确洞察。 在康佳干了十年,当他发现康佳的形式做不好手机时,于是武断抽身分开。 在天语,自己想要带队伍打仗,但是开创人不赞同,于是再次毫不犹疑分开。 到了金立,开创人刘立荣给了其合伙人的身份,自己能率领一个企业往前冲了。 但是,在时代大势之下,金立“以小米反小米”的形式,最终没能奏效,于是黯然分开。 一家媒体早年采访卢伟冰时曾问道:“你觉得金立的未来是什么?”他说:“金立的未来就是死亡,它是一定会死的,只是什么时期死。 ”卢伟冰,早已看透了金立的生死。 不过,正是在金立这些“失败”的阅历,让其关于“成事”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次性又一次性“跳槽”阅历,不时地寻觅中,让卢伟冰最终遇到了自己的伯乐雷军和小米。 不得不说,自从2019年接收红米以来,由于其保守和富有攻击性的发言,时常会惹起一番争论,而被网友称为“卢怼怼”。 不过,在其治下,红米取得的效果却是有目共睹的。 卢伟冰接收红米后推出的Redmi Note7系列,在2019年前11个月,创下了全球销量2600万台的效果;更新版的Redmi Note8系列只花了3个月就在全全球卖出1000多万台。 Canalys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小米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市场同比增速区分到达66%、70%和206%。 这与红米的迅猛增势有亲密相关。 据预算,小米集团手机出货量的70%,来自于红米品牌。 小米能够在去年第二季度超越苹果拿下全球第二,红米的奉献至关关键。 把红米干得有声有色,也让卢伟冰成为小米下一个十年的“结合开创人”。 在小米公司,卢伟冰用到了很多在金立积聚到的阅历。 比如说,在金立时接受采访,卢伟冰就关于电商渠道的观念,就印证了如今小米的渠道战略。 第一,不会独自去为电商去做产品。 第二,
小米手机直接跳过16
小米手机确实直接跳过了16系列,宣布发布17系列。以下是关于这一举措的详细剖析:
发布方案与官宣信息小米总裁卢伟冰已正式官宣,小米17系列将在本月发布。 这一信息标明,小米在产品命名上做出了严重调整,直接跳过了16系列,转而推出17系列。 这种命名战略的改动,无疑引发了市场和消费者的普遍关注。
对标苹果与市场战略有观念以为,小米跳过16系列发布17系列,是对标苹果17的一种市场战略。 苹果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命名和发布战略不时备受关注。 小米此次选择与苹果相似的命名方式,或许是为了在市场上构成对标效应,优化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数字命名战略的讨论小米跳过16系列发布17系列的举措,也引发了关于数字命名战略的普遍讨论。 部分观念以为,这是手机行业“数字即营销”潜规则的表现。 在技术迭代放缓的背景下,数字命名已成为一种关键的营销工具。 经过选择更具吸引力的数字命名,手机厂商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留意力,优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迭代与命名战略的相关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日益成熟,技术迭代的速度逐渐放缓。 在这种状况下,手机厂商要求寻觅新的营销手腕来吸引消费者。 数字命名战略作为一种简易而有效的营销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所采用。 小米此次跳过16系列发布17系列,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做出的市场战略调整。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