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 港股中报盈利改善 AI驱动科技股增速抢先 AI仍是主线 (港股 机构)
9月17日,港股高开高走,科技股群体大涨,截至发稿,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打破3月高点创近4年新高,百度集团涨超10%,蔚来-SW涨超8%,、华虹、京东集团-SW、阿里巴巴-W纷繁拉涨。
港股科技50ETF() 涨超2%,早盘成交超6000万元,放量。行情数据显示,盘中再获资金净流入,近5个买卖日获资金净流入算计超4000万元。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悉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逆势收涨1.76%,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蔚来涨8.17%,百度集团涨7.81%,京东集团涨3.24%,阿里巴巴涨2.64%。
市场静待最新美联储决议。市场估量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已成定局。依据CME的FedWatch工具,联邦基金合约反映出至少降息25个基点的或许性为100%。
指出,全球金融流动性或继续趋于宽松,不只仅由于美联储降息,还有全球财政货币的协同、美国金融去监管等,全球资产受益,人民币相对美元还有补涨空间。 港股作为中 国离岸人民币资产相同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富余和外资回流。从PB-ROE框架下看,港股与全球其他资产比处于性价比中游水平,相同并未清楚高估。
从中报盈利数据来看,港股盈利才干改善,港股科技股增速抢先。
2025年二季度,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支出同比增速区分为2.45%、14.43%,净利润同比增速区分为-1.12%、16.18%。
恒生科技ROE同比优化最为清楚,上升3.04pcts至13.5%;恒生指数ROE同比+0.19pcts,恒生综指同比+0.21pcts,恒生综指非金融同比+0.18pcts。
行业层面看,资讯科技业2025Q2净利润单季度同比增速为29.67%,高于Q1的26.76%。ROE-TTM较去年同期上升2.44个百分点至13.18%。
观念以为, AI仍是港股主线。 二季度国际云厂商 AI 需求旺盛驱动支出减速增长,POE(中国民营企业)云服务支出增长 4 年来初次逾越国有电信公司。自研芯片成为近期 AI 大厂新的催化,并且近期市场逐渐出现“重模型、轻运转”的特征。从海外视角来看,博通、甲骨文财报验证了 AI 继续高景气,海外映射依然存在。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的港股科技指数对AI产业链成功片面掩盖, 特地是在AI运转层,如(股份、吉利汽车),(、药明生物、晶泰控股),在AI运转中都有着丰厚的场景,港股科技指数相对恒生科技指数有着更普遍的掩盖。同时,该指数为市场上独一100%掩盖“科技十雄”(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汽车、中芯国际)的港股科技类指数,且权重占比高达70%。
风险提醒: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现,个股描画不作为任何方式的投资倡议。任何在本文发生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目的、实际、任何方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选择的投资行为担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控制人控制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造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慎重。
恒生科技指数 性能价值
恒生科技指数具有清楚的性能价值,关键体如今估值、产业动能、资金政策及战略四个维度。
一、估值优势清楚,安保边沿明白恒生科技指数以后灵活市盈率(PE)约21-26倍(2025年8月数据),仅为纳斯达克100指数(35倍)的60%,中美科技龙头估值差达10-20倍。 市净率(PB)2.85倍,处于近五年8%-24.5%分位点,PE分位点清楚低于历史中位数,标明互联网板块估值泡沫已充沛消化。 低估值为投资者提供了较高的安保边沿,尤其在全球科技股估值普遍偏高的背景下,其性价比更为突出。
二、产业动能微弱,增长预期明白AI商业化减速落地,腾讯混元大模型已服务金融、医疗范围超2000家客户,阿里云AI订单占比达35%,字节跳动日均AI推理需求达15万亿token。 国产替代深化,中芯国际成熟制程产能应用率超95%,华为升腾芯片算力掩盖率达70%,半导体权重优化至6.2%。 2025年成分股净利润增速预期22%-30%(互联网龙头超30%),清楚高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15%,产业更新与盈利增长构成双重驱动。
三、资金与政策双重支撑,流动性改善国际“新质消费力”战略倾斜科技产业,平台经济监管转向“支持平台企业大显神通”;香港500亿港元“数字经济减速方案”直接投入AI、芯片研发。 国际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9月概率78%)驱动美元走弱,新兴市场流动性改善。 南向资金对港股科技板块性能需求剧烈,8月15日单日净买入港股达358.76亿港元,刷新互联互通机制纪录,资金流入为指数提供继续动力。
四、中常年战略明白,风险收益比优化短期可结合T+0机制捕捉事情驱动行情(如AI大会、芯片供应利好),常年持有(≥3年)盈利概率升至80%,定投战略可降低回撤冲击。 关键节点需跟踪2025年9月美联储议息决议、成分股中报AI支出验证,以及2026年Q1国产GPU量产进度及AI运行浸透,为投资决策提供灵活依据。
综上,恒生科技指数在估值、产业、资金及战略层面均具有性能吸引力,适宜作为中常年科技资产性能的中心标的。
中国股市打破下跌要素
近期中国股市打破下跌,关键有以下几方面要素:
一是资金面支持。 两市成交额放量上升,增量资金入场,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增强了市场决计。 同时,银行理财等利率走低,使投资股市的时机本钱降低,保险资金等规模增长也为股市构成托底。
二是科技主线回归。 AI算力概念迸发,需求呈迸发式增长,推进半导体周期上升,且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增强,科技股的强势有基本面支撑。
三是部分板块业绩确定。 一些板块业绩确定性高,增强了投资者做多的决计,中报业绩浪启动,资金末尾从题材炒作转向基本面开掘。
四是政策预期升温。 2025年财政政策转向“精准滴灌”,从总量抚慰转向结构性支持,如光伏行业的“反内卷”政策。
五是微观经济向好。 上半年GDP增速估量超5%,6月CPI同比转正,内需逐渐改善,工业中下游盈利好于抢先。
六是外部风险紧张。 市场顺应了特朗普“极限施压”套路,风险偏好未受清楚压制,凸显中国资产避险属性,且美联储7月降息预期升温。
寒武纪和东华软件两支股票有同比性吗
寒武纪与东华软件不具有直接同比性,两者在业务定位、市场表现及股价驱动要素上存在清楚差异,详细剖析如下:
1. 业务范围与中心逻辑不同寒武纪是AI芯片范围的中心标的,专注于人工智能中心处置器芯片的研发,产品掩盖云主机、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直接受益于AI算力需求迸发及国产替代趋向。 其业绩增长(如2025年中报营收同比增长4347.82%,净利润10.38亿元扭亏)关键由AI行业红利驱动,属于高生长性科技股。 而东华软件作为传统软件服务商,业务涵盖软件服务、系统集成及行业处置方案,与阿里巴巴、华为等协作,盈利形式更依赖项目制支出,常年盈利分红但缺乏迸发性增长,股价更多表现“滞涨补涨”逻辑。
2. 市场表现与股价驱动要素差异寒武纪股价冲高至千元阵营(与茅台差距90元),灵活市盈率超200倍,其下跌由业绩改善、AI主题炒作及估值优化共同推进,属于高风险高动摇的高标股行情。 东华软件则常年股价低位徘徊(十元上下),中报盈利增长136%但未充沛反映在股价中,补涨志愿剧烈,其下跌逻辑更倾向进攻性性能或估值修复,而非行业红利驱动。
3. 投资逻辑与风险特征悬殊寒武纪的投资需关注业绩兑现才干(如2025年预测净利润13.1亿元)及高估值风险,适宜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 东华软件则以低估值、稳分红为特征,适宜寻求安保边沿的投资者,但缺乏迸发性催化剂。 两者分属不同赛道(AI芯片 vs. 传统软件服务),市场表现及驱动要素差异清楚,不具有直接可比性。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