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涨近120%!港股创新药还能拿吗 (近一年涨幅)
我关注的几个港股相关的指数,往年居然一切都翻倍了!
截至2025.8.15: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往年下跌119.92%
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 往年下跌114%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往年下跌106%
无论是高锐度的,还是分散的港股医疗,甚至生物科技,只需属于“医药医疗”大板块,都下降~~
在本周一“沪指创10年新高”之际, 港股通创新药ETF()收涨
这就是港股创新药作为“主线”的力气吗?
于是很多人在问: 港股创新药见顶了吗?
我偏向“还没有”。
先来看大家关心的估值。
要知道,万得全A(除金融、石化)近10年的估值百分位曾经到来了75%,进入了偏高估区间!
而“港股创新药”的估值只涨到 50%分位 ,也就是才刚刚修复成功之前跌了3年的超跌空间。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我继续看好“港股创新药”的最关键要素是: 这轮 下跌的 2大 中心逻辑还在 继续 强化
中心逻辑1: 创新药趋向继续减速
最新数据:往年1-7月License out金额近8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60%!(我国创新药出海速度,不降反增)
近期,多家中国创新药公司继续公布“好信息”:
石药集团 与Madrigal达成全球授权协议,含1.2亿美元预付款和最高19.5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中国生物制药 公告全资附属公司与默沙东LM-299/MK-2010项目协作进度顺利,将于近期收到3亿美元技术转移里程碑付款;
公告与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达成一项总潜在金额达125亿美元的License out协作。
之前说过,从中国创新药企业与跨国制药公司签署BD协议到最终成功商业化销售,整个环节通常要求 3至7年。
“签协议”和“首付款”只是最后催化,如下图所示,“首付款”占总协作金额的占比最低。
前面的“里程碑款”和“销售分红”才是大头——这部分将在未来3年乃至更终年间内继续开释,为本轮创新药行情提供终年支撑。
中心逻辑2: 中报业绩亮眼
相比大家往年多少都看到过一句话: 年是创新药企“扭亏为盈”的元年
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优化!
本月公布2025上半年业绩:成功营收175.2亿元,同比介入46%,归母净利润4.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61亿元,均同比扭亏为盈,这是其自上市以来初次盈利!
信达生物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取得总产品支出超人民币52亿元,同比坚持35%以上的微弱增长。
这两大创新药龙头企业均为“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重仓股:
既然中心逻辑(出海+业绩)没有变,那么,一旦遇到回调,就是逐渐上车的机遇。
而且,最近看研报时,我还发现: 海外机构也末尾关注我国创新药!
彭博社最近做了一个全球创新药展开的研讨统计:
1、中国在全球新药研发中的份额一直扩展,曾经十分靠近美国。
2、中国创新药减速审批数量在2024年首超欧盟!
彭博社的这份报告也是近期才出的,不知道这份报告能吸引多少外资来港股创新药。
2025年vs 2020年,创新药行情有何不同?
本周一大资讯: 沪指涨到近10年高位。
也就是说,比上一轮牛市(2020-2021)的最高点还要高!
巧的是,两轮牛市,最火爆的板块之一,都有创新药。
那么,本轮的创新药行情是不是“这次不一样”呢?
我还真去好好查了一下~
企业
2020年:关键依赖医保放量。
2025年:
医保+商保协同 (首个由商保介入制定的创新药目录有望于2025年推出)
海外支出暴跌 (2025年1-7月,中国创新药跨境BD买卖总金额近800亿美元)
2、股市催化不同
2020年:关键受疫情催化,但事先部分企业仍处盈余外形,估值泡沫清楚。
2025年:2024年超50%港股创新药企净利润正增长,是我国创新药“扭亏为盈”元年。
本轮医药牛,最大不同就是: 我国创新药无论是研发硬实力,还是 企业 真金支出,都 实真真实 起来了
最后还有一个被很多人疏忽的利好要素:美国9月大约率会降息,降息利好创新药这种对资金流动性敏感的行业。
为什么“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更好?
置信大家也看到了,港股创新药相关的几个指数都出台了最新的编制规则: 明白剔除CXO公司,聚焦创新药中心公司。
调整后,指数愈加聚焦于创新药研发企业,市场资金也将更精准地流向创新药企业!
那为什么说“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更好呢?
截至7月末,依据恒生官方数据: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10大重仓股占比高达,其中,前3大创新药龙头 “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 累计占比高达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前10大重仓股占比为72.58%,前3大重仓股占比31.4%。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集中度更高,并且愈加聚焦创新药龙头股!
为什么我十分看重这一点?
由于创新药企研发新药要求大批的金钱和人才,尤其随着AI和技术的展开,创新药企的竞争也要拓展到科技军备赛,以提高创新药研发成功率和缩减时期本钱。
万一新药研发失败了,还得接受得住这样的损失。
金钱投入,人才吸引,科技更新,抗风险才干......
这些还得是资金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才行!
不过,目前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基金十分少。
仅有2只场内ETF,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依据东财choice数据,进入8月后,场内流通份额继续下跌。要知道,场内份额的优化通常是机构大资金选择的,说明大资金都还在流入中~
场外基金: 首只港股通创新药ETF的联接基金(A:025220 C:025221)将在明天(8月20日)。
最后再给大家看个数据:
本周曾经涨逾越了上一轮大牛市2021年的最高点,创近10年高位了!
但是,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跟踪的“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距离2021年最高位还有近35%的下跌空间。
说完港股的创新药,再来顺道看看港股另外两大中心资产: 港股互联网、港股红利!
尽管这两近期没有港股创新药冲得那么猛,但是依然很安全~
最近不少人跟我吐槽说:在躲牛市。
我看了一下A股的银行股和红利低波,近期确实回调不少~
但是,有一说一,港股通红利ETF()是真的安全!
还有港股互联网ETF(),近期也在大涨,马上就要打破前高。
综上,延长来看,除了创新药,港股互联网的估值修复和港股通红利的也值得关注,三者共同造成港股市场的“三驾马车,大家可依据自身风险偏好,灵敏搭配组合。
风险提醒: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现,个股描画不作为任何方式的投资倡议。任何在本文发生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目的、实际、任何方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选择的投资行为担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控制人控制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造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慎重。
中国亚太实业股票医疗集团暴跌近40倍
中国亚太实业股票并未出现医疗集团暴跌近40倍的状况,而或许是存在曲解或信息混杂。以下是针对此疑问的详细解答:
一、中国医疗集团股价状况
二、股市与疫情的相关
三、港股医药与医疗的相关
综上所述,中国亚太实业股票并未出现医疗集团暴跌近40倍的状况。 在了解股市灵活时,应准确区分不同股票的表现,并关注其面前的市场逻辑和影响要素。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